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

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

一、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论文文献综述)

谷向阳[1](2021)在《“假我一十载,了此万年心”——李浩培先生的学术遗愿及其未尽之余响》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李浩培先生的学术贡献,国际私法领域的研究始终是其中核心部分。撰写一部"全面的国际私法着作"蕴含着先生从理论上解释我国国际私法实践和推进我国国际私法理论创新的心愿。后民法典时代,李浩培先生的学术遗愿仍然对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有着重要启发意义。承继李浩培先生的学术遗愿,我国国际私法的发展应当从凝练中国特色国际私法理论和观照中国特色国际私法实践两方面继续努力。

谢中元[2](2021)在《依武而传:广东醒狮的武术性传统及其城乡传承》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广东醒狮)之所以形塑武术性传统,源于宋代以后武技型狮舞的南传与民间化。清代禁教抑武时期,广东习武群体以寓武于狮的方式延续尚武传统。清末民初以后,醒狮背负唤醒国家国民之使命,因能展示尚武精神而获得承认。以广东佛山为中心,依托文献梳理、田野访谈进一步分层考察可见:清代至民国时期,城镇、乡村的醒狮传承具有不同形貌。前者依托行会、武馆狮会以及寻求互助的手工行业劳动者而持续传承;而后者不管是依凭武馆拳社还是仰仗"迷童子"之俗,其传承则以维续村际结盟交往为动力,以宗族祠堂为场所并以乡民为主体。两者异貌同构,在互动中延续并强化了武术性传统,且都旨在缓释法治失序时代不稳定社会的风险。

王慧婷[3](2021)在《“麒麟文化”民俗符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山东巨野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巨野县作为“中国麒麟之乡”,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麒麟也已经融入巨野民众的日常生活与血脉之中,成为当地物质民俗与精神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巨野人。同时作为民俗符号的“麒麟”,与巨野民众、社会、经济之间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从全新的视角来认识其现代意义、文化特质及审美价值,对促进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启发性的意义。论文的写作主要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进行,对巨野麒麟文化的生成环境、形式内涵、民俗活动展演进行综合的分析与探究,以民俗符号学的视角探究巨野麒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及现代化传承路径。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课题的选题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综述,此外介绍了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最后对田野作业内容进行简要概述。第一章主要聚焦于对巨野“麒麟”符号的生成空间及发展演变。首先对巨野县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民俗环境概述,展现巨野县的自然地理优势和人文民俗基韵,分析麒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问题。其次,对“麒麟”符号的发展演变进行梳理,探究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麒麟样貌形象逐渐神化的过程,并分析隐含在其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从民众的“历史记忆”、现实写照两视角对麒麟文化的发展动力进行分析。第二章从民俗符号论的视角对“麒麟”符号的指向形式及文化内涵进行界定。借用乌丙安先生对民俗符号能指的划分办法,从言语与非言语两种指向方式入手,审视“麒麟”符号的多样化形式,从民间传说、诗歌小记、民众创作、物象遗存等方面展开论述。其次,作为祥兽之一的麒麟,与共同生长在齐鲁大地上的黄河文化、儒家文化、水浒文化之间蕴含着彼此交融又相互独立的多重的文化意蕴。第三章将“麒麟”符号放置于具体的民俗活动中论述。首先介绍了巨野县因麒麟而生的各类活动,从中指出麒麟对巨野民众的巨大影响。接着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麒麟台庙会祭祀活动进行详尽分析,通过对庙会祭祀活动的形成与发展、组织方式及人员构成、仪式过程的梳理,挖掘崇麟习俗对巨野民众的深远影响,并对崇麟习俗的性质及民俗文化功能进行判定。第四章以民俗符号学透视巨野麒麟文化的现代发展之路。分为发展背景与传承路径两大部分。巨野县对于麒麟文化的保护,已经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努力,但仍存在符号开发表象化、传承局限化、应用同质化等矛盾,这是巨野麒麟文化发展急需解决的严峻问题。以民俗符号学洞察麒麟文化的现代传承路径,在符号组织生产、发展运作、功能深化等方面多方协同进步,适应时代新环境,才能促进实现麒麟文化与地方之间的共赢。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写作内容进行概括与总结。巨野麒麟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思想意蕴深厚,可在发展中仍面临较大的困境,但拥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优势的巨野麒麟文化,会在多方帮助下,得到良性发展。

周汉杰,冯碧华[4](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高州木偶戏班传承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州木偶戏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茂名高州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在民间,民众把木偶戏称为"傀戏"或"傀仔戏",演艺人被称为"傀戏佬"。高州木偶戏戏班目前有107个班团,三百多名艺人,相比其他地方的木偶戏班团数应该是较多的。高州木偶戏戏班的生存与发展,与当地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有直接的关联,它的传承与发展与其他地方木偶戏一样,遭遇表演后继无人、剧本故事陈述陈旧、表演道具戏台简陋等困境。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深入了解高州木偶戏戏班的生存发展现状,探究其传承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具有非凡的意义。

徐燕琳,刘淑华,李曼霞[5](2020)在《民间艺术研究的岭南开拓和发展》文中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叶春生教授就认识到民间艺术是社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历史意义,率先将民间艺术的调查列为高校民间文学课程调研实习的一部分。他对岭南民间艺术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探索,研究范围广阔,成效卓着,开辟了新的学科道路。他强调民间艺术的地域特点,关注民间艺术与其他艺术、社会因素等的联系,强调其本源性、创新性、实践性、发展性。他呼吁延续和记忆历史,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层的开发和创新,使新的文化成果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事业向纵深发展。

郑义娜[6](2020)在《黔中屯堡妇女“修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黔中屯堡妇女“修福”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关注在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老百姓相关活动空间的扩大,农村随之出现的民俗文化“复兴”现象。研究关注点有别于“主流叙事”和以男性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聚焦于民间的另一群体:女性。对她们的集体性民间信仰活动“修福”的事象本体和妇女的民间信仰生活和仪式生活,以及她们表达自己经验时的叙述方式和内部文化、社会组织运作机制展开探讨,以求对黔中屯堡这一特殊群体中的妇女“修福”习俗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和微观的研究。通过“修福”的一系列民俗活动,探究普通农村妇女是怎样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自己的身份建构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相关研究回顾、关照界域与逻辑进路以及资料来源,结语探析本文的研究对于女性民俗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介绍黔中屯堡的历史地理概况、地方的民间信仰体系,从历史纵向和空间横向归纳出该地区的典型性与特殊性,从而透视出黔中妇女修福的文化生态背景。第二章研究民俗事象“修福”,从历史角度纵向探究黔中屯堡妇女的“修福”与江南地区女性拜佛求神的联系,回答“修福”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章探究“修福”到底包含了那些阶段和内容,系统、详细描述每一个阶段的象征意义与功能,以及妇女在修福实践中是怎样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并由此民间信仰实践观照整个黔中地区屯堡人的民间信仰体系与信仰实践。第四章关注以福头为主导的女性民间信仰群体,探究群体内部的运行机制。在此过程中,通过妇女的民俗实践,展示妇女身份和权力建构,以及农村妇女生存的智慧。第五章探究“修福”对妇女个体、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功能和意义。具体而言,揭示黔中屯堡妇女以“修福”为载体,实现了在边缘社会的“起业”以及精神的“治愈”,与此同时,“修福”作为黔中屯堡妇女统一的民间信仰,增强了妇女之间的内聚力,以及以妇女为基础而形成了家庭——社区——社会的交流与整合。

李沛琦[7](2020)在《明清海南岛女性神信仰的文化地理学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古代海南岛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中原王朝统治的“化外之地”,即便萧梁恢复行政治理之后,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仍凸显自身特色。相较于其他地区而言,女性神信仰发达是海南岛地方神灵信仰的一大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通过重点叙述海南岛主要的三种女性神信仰,揭示出明清时期在海南岛的地方社会维系下,如何通过国家提倡,民间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使国家神灵地方化或是地方神灵进入正祀,取得合法身份,并与国家大事、民众生活结合,构筑信仰空间。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为何选择这一论题以及它所具有的讨论价值、本文拟采用的研究与写作方法、创新点。第一章整体介绍海南岛神灵信仰发展的自然与社会背景、女性神信仰整体发展情况以及突出的原因。第二、三、四章分述海南岛主要的三种女性神信仰:妈祖、冼夫人、水尾圣娘各自的发展过程、庙址分布及信仰传播范围、神职演变及信众情况。第五章具体比较三者的异同,分析女性神信仰如何在地方发挥作用构建信仰空间,从国家到地方共同协作,不断融合儒释道元素,在民众通过信仰神灵获得精神慰藉的同时,女性神信仰也起到教化民众的作用。

陈昱步[8](2020)在《年节民俗中的网络吉祥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文化形态的变迁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在当今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图像替代文字作为信息交流主体的现象十分普遍。在年节时期,通过发送吉祥图像来表达自身祈愿、相互祝颂、阅众共享也成为了社会交往的一种“时尚”与“流行”。显而易见,年节民俗中的网络吉祥图像即有传统文化的延续,又有新时代精神的张扬。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又未竟研究的课题。本文利用文献研究、图像学分析和网络田野考察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依据符号学、图像学和民俗学、艺术学的相关理论对网络吉祥图像展开审视和思考,对其图像的发展背景与态势,以及语言风格、内涵特征等方面进行识别和分析,从而揭示当代网络吉祥图像的形成动因,以及符号形态与文化观念的嬗变。论文首先梳理了网络吉祥图像演变的基础,从民俗和吉祥符号的传统到今天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变化以及网络图像的兴盛,铺垫出网络吉祥图像发展的背景。同时从大数据和微信群个案的考察中梳理吉祥图像运用的状态和类别样式;其次,重点探究了年节民俗中网络吉祥图像的形式特征。从图像的数字化构成、传统符号的延续重构以及新生符号的介入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将新门神、新剪纸、新飞帖作为深入研究的个案,归纳和分析了网络吉祥图像典型的形式语言特征;在第三部分,探究了网络吉祥图像的内涵表达问题。包括图像中体现出的娱乐精神、审美诉求、艺术观念以及图像的附件化关系,提炼出网络吉祥图像的新思想、新内涵;第四部分,探讨网络吉祥图像的意义生成,分别从正向价值和存在问题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本文认为,网络吉祥图像是当代科技和文化的产物,也是传统文化符号与时俱进的表征。网络吉祥图像从传统的吉祥文化的符号特征、礼仪范式、祈福心理以及艺术美的追求中继往开来,实现了一系列的自我重构,具有了新的形式、新的寓意和新的文化特征,拥有了强大的公共性和广阔的覆盖性,成就了时代精神的新篇章。

卫梦梦[9](2020)在《哈尼族与汉族年俗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分别创造了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又迥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而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传统节日则是民族文化的集中性展示。民族节日是一种普遍的民俗事象,它集中体现了不同民俗主体的生产生活、社会结构与宗教信仰等多方面的特点。对于哈尼族与汉族来说,“米索扎节”十月年与农历春节都是关于年终岁时的节日,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泛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观念下的传统农耕祭祀节日,也是庆祝时气变化、季节更替与新旧转化的自然性节日。哈尼族“米索扎节”十月年与汉族春节都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俗仪式,这些民俗仪式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也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探究民俗仪式的文化象征意义与社会功能是理解、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以哈尼族“米索扎节”十月年与汉族春节的年俗仪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法,进入云南省普洱市宁洱县勐先乡宣德村管辖的蚌扎村寨这一传统哈尼族村寨,参与体验哈尼族十月年的各项习俗;借助无结构式访谈法搜集关于哈尼族十月年习俗起源与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深入挖掘哈尼族十月年习俗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形成对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认识;运用功能分析法分析哈尼族十月年习俗的功能,并与汉族春节习俗进行对比。本研究通过对哈尼族十月年与汉族春节的备年习俗、过年习俗、拜年习俗与完年习俗的梳理,将哈尼族与汉族的年俗从主题上详细地划分为除旧与净化、祭祀与感念、团聚与共享、交流与沟通、占卜与寄望五个主题,以同一主题下哈尼族与汉族不同习俗的对比与分析为主要内容,综合采用文化生态观中文化地理理论与文化适应理论的自然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方法分析年俗差异的根源。从民俗所满足的人的需要与民俗所承载的功能来看,哈尼族十月年与汉族春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表现出身体与精神上的调整与休憩的功能;对民族成员知识、智慧、伦理规范的展示与传承功能;凝聚家庭关系、宗族关系或村寨共同体关系的整合功能。两族年俗功能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哈尼族年俗具有谋求村寨安全与展示村寨军事实力的功能。哈尼族与汉族年俗的功能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两族年俗仪式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总结这种差异,可以将哈尼族十月年表述为:根植于半游牧半耕作的文明形态下的村寨整体性节日;而汉族春节是以中原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从家庭内部到宗族关系与地缘关系,逐渐扩散至整个汉族社会的节日。而哈尼族年俗仪式之所以与汉族不同,并且在现代化的冲击下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是因为基于不同自然环境的半游牧半耕作的高原“游耕文化”与精耕细作的中原农耕文化的差别,以及哈尼社会与汉族社会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村寨集体主义行动逻辑与家庭本位观念。

许婷[10](2020)在《春节中的抬阁民俗研究 ——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诞生了多姿多彩、风情各异的多民族文化;也留下了诸多无比珍贵的民俗文化遗产。抬阁民俗作为承载民族智慧,展现民族特色,强化民族认同,营造和谐社会,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文化大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其深厚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与社会意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就像记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的活化石,用动态的形式来讲述民族历史故事,传递欢乐祥和的社会气息,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望。这是先民为我们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民族财富。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现已有31项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抬阁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它的重要性也引起了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非遗等诸多学科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以“春节中的抬阁民俗”为研究对象,以湖南省汨罗市长乐抬阁故事会为研究重点案例,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深入的田野考察,尝试论述清楚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抬阁民俗的历史起源、演变情况、民俗形式、非遗特征;二是春节文化空间对抬阁民俗保护的意义和抬阁民俗的春节节俗功能;三是抬阁民俗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就田野考察和文献研究中收集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就春节中抬阁民俗的保护,笔者提出在关注抬阁这一单一民俗形式的基础上,还应树立科学的整体性保护理念,即关注其主要存在的文化空间,同时出现的其他民俗形式,以及它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经济环境。与此同时,笔者强调对于抬阁民俗的保护一定要尊重其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本真性,树立长远的文化关怀,充分利用春节这一强大的文化空间,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抬阁民俗,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本人期望此文能对中国抬阁民俗的保护研究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二、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论文提纲范文)

(2)依武而传:广东醒狮的武术性传统及其城乡传承(论文提纲范文)

一、醒狮之武术性传统溯源
    (一)武技型狮舞南传及民间化
    (二)禁教抑武与醒狮寓武存续
    (三)唤醒国家、国民与醒狮之得名
二、行会、武馆狮会与城镇醒狮传承
    (一)手工业行会兴起与四方之民涌入
    (二)城镇武馆狮会因互助需求而盛
    (三)典型武术社团组织的醒狮传承
三、结盟、迷童子与乡村醒狮传承
    (一)基于结盟交往动力的乡村醒狮存续
    (二)“迷童子”:乡村醒狮的另类传承方式
结论

(3)“麒麟文化”民俗符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山东巨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目的意义
        1.选题缘起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麒麟文化的研究
        2.关于民俗符号学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主要内容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五)田野作业过程概述
一、巨野“麒麟”符号的生成空间及发展演变
    (一)“麒麟”符号的生成空间
        1.悠悠之大野——巨野县自然地理环境
        2.伏羲之桑梓——巨野县人文民俗环境
    (二)“麒麟”符号的发展演变
        1.历史中的麒麟形象
        2.“麒麟”符号的发展动力
二、巨野“麒麟”符号的形式与内涵
    (一)巨野“麒麟”符号的形式
        1.“言语性”指向中的“麒麟”符号
        2.“非言语性”指向中的“麒麟”符号
    (二)巨野“麒麟”符号的文化所指
        1.儒家文化的民间变体
        2.黄河文化的滋养孕育
        3.水浒文化的现代存续
三、巨野“麒麟”符号在民俗活动中的呈现
    (一)“麒麟”符号影响下的民俗活动概述
    (二)麒麟台庙会祭祀活动的展演与复写
        1.庙会祭祀活动的形成与发展
        2.庙会的组织方式与参与人员
        3.围绕“麒麟”的祭祀过程复写
    (三)崇麟习俗的性质与功能
        1.麒麟崇拜的性质
        2.崇麟习俗的民俗文化功能
四、以民俗符号学透视巨野麒麟文化的现代发展
    (一)巨野麒麟文化的发展背景探索
        1.巨野麒麟文化的保护现状
        2.巨野麒麟文化的发展困境
    (二)巨野麒麟文化的现代传承路径
        1.民俗符号的组织生产
        2.民俗符号的发展运作
        3.民俗符号的功能深化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巨野麒麟文化现状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高州木偶戏班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源起
二、高州木偶戏班社发展现状研究
    (一)高州木偶戏班团概况
    (二)木偶操控及角色
    (三)大班木偶戏概况和演出情况及表演曲目
        1.高州大班木偶戏概况。
        2.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木偶戏演出情况。
        3.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艺术表演特色。
        4.高州市木偶戏传习所表演剧目
    (四)中班木偶戏
        1.中班木偶戏概况
        2.中班木偶戏班团演出团体及演出情况
    (五)单人木偶戏
        1.单人木偶戏概况
        2.单人木偶戏演出团体及演出情况(如表4)
三、高州木偶戏班的组织形式及经济运作现状
四、高州木偶戏班团传承面临问题和发展建议
    (一)存在问题。
    (二)发展建议

(5)民间艺术研究的岭南开拓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高度重视民间艺术
2.岭南民间艺术相关工作
3.民间艺术的研究思路
    3.1强调民间艺术的地域特点
    3.2关注民间艺术与其他艺术、社会因素等的联系
    3.3强调本源性、创生性、实践性、发展性

(6)黔中屯堡妇女“修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女性民俗的相关研究
        (二)民间信仰研究
        (三)黔中屯堡女性民俗研究
    三、观照界域与逻辑进路
        (一)观照界域
        (二)逻辑进路
    四、资料来源
第一章 黔中屯堡生态环境与民间信仰
    第一节 地理历史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二、屯堡历史溯源
    第二节 黔中屯堡信仰概述
        一、自然崇拜
        二、祖先崇拜
        三、鬼神崇拜
第二章 修福传统的生成
    第一节 作为江南旧俗的修福
        一、修福传统的福田思想
        二、江南地区女性的拜佛求神传统
    第二节 黔中屯堡妇女修福
        一、江南“修福”在黔中的传播
        二、屯堡妇女的“修福”
第三章 修福的结构与内涵
    第一节 从“上九”到“圆满”的民俗历程
        一、上九
        二、做会
        三、拜佛朝山
        四、过河
        五、圆满
    第二节 “阡张”与“会票”的文化功用
        一、“阡张”:通往神域的票据与保障
        二、“会票”:妇女修福的实绩
    第三节 修福活动的文本
        一、修福活动中的文本类别
        二、修福文本结构及语体
第四章 福头的职能与修福信仰实践
    第一节 “福头”:黔中妇女“修福”的领袖
        一、何谓“福头”
        二、福头修福前后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修福的信仰实践
        一、修福人员规模及管理
        二、修福的信仰实践活动
        三、福头在村内其他实践
        四、经济运行与管理
    第三节 修福的香客
        一、独立于村庙的香客
        二、依附庙宇许愿还愿的香客
第五章 修福的社会文化功能
    第一节 修福的性别限定
        一、男性角色的缺席
        二、日常女性角色的桎梏
        三、现实的抉择:社会的分工
    第二节 妇女身份的重塑与权力的建构
        一、从家庭主妇到“信士”的角色转化
        二、妇女“起业”的途径
    第三节 妇女修福对世俗社会的影响及作用
        一、妇女精神的寄托与精神的休整
        二、社会物质与人员的流动
        三、道德教化与社会整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7)明清海南岛女性神信仰的文化地理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与讨论
    三、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海南岛神灵信仰发展的背景
    一、海南岛自然地理条件
    二、海南岛社会文化条件
    三、海南岛女性神发展概况
第二章 海南岛的妈祖信仰
    一、妈祖信仰在海南的发展过程
    二、妈祖庙址分布和传播路线
    三、妈祖的神职演变及信众
第三章 海南岛的冼夫人信仰
    一、冼夫人信仰在海南的发展
    二、冼夫人庙址分布及传播路线
    三、冼夫人的神职演变及信众
第四章 海南岛的水尾圣娘信仰
    一、水尾圣娘信仰在海南的起源与发展
    二、水尾圣娘庙址分布及传播路线
    三、水尾圣娘的神职演变及信众
第五章 三个女性神信仰的比较
    一、妈祖、冼夫人与水尾圣娘信仰的对比
    二、妈祖、冼夫人与水尾圣娘信仰共同作用信仰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8)年节民俗中的网络吉祥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基本概念
        1. 吉祥图像
        2. 网络吉祥图像
    三、文献综述
        1.关于网络吉祥图像的研究
        2.关于传统吉祥图像的研究
        3.关于网络表情包的研究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1章 网络吉祥图像的产生及态势
    1.1 年节民俗与吉祥图像
        1.1.1 年节民俗的传统
        1.1.2 吉祥文化的图像
    1.2 网络图像的产生
        1.2.1 数字技术的发展
        1.2.2 网络表情包的产生
    1.3 民众使用的态势
        1.3.1 数据案例调研
        1.3.2 类别样式梳理
第2章 网络吉祥图像的形式特征
    2.1 图像的数字化生存
        2.1.1 图像语言的数字化
        2.1.2 虚拟性与图像重塑
    2.2 传统符号的延续与重构
        2.2.1 传统符号的形式延续
        2.2.2 传统符号的形式重构
        2.2.3 文字符号的视觉展演
    2.3 新生符号的介入与融合
        2.3.1 “新祥物”的迁移
        2.3.2 网络IP的延伸
        2.3.3 个人化的表情定制
        2.3.4 表情包符号的挪用
    2.4 年节时期的典型个案
        2.4.1 新门神形象的呈现
        2.4.2 新剪纸的虚拟表达
        2.4.3 新飞帖的前世今生
    小结
第3章 网络吉祥图像的内涵增新
    3.1 图像的时代性
        3.1.1 娱乐精神
        3.1.2 视觉表现欲
        3.1.3 新的艺术观念
    3.2 图像附件化
        3.2.1 商业性
        3.2.2 公共性
    小结
第4章 网络吉祥图像的意义生成
    4.1 承继民族传统的精髓
    4.2 表现时代的精神理想
    4.3 构建新民俗的文化场
    4.4 问题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专着
    论文
    外文文献
图版说明
附录
致谢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9)哈尼族与汉族年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简单述评
    1.3 研究方法
        1.3.1 参与式观察法
        1.3.2 功能分析法
        1.3.3 比较研究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年俗比较的理论基础
    2.1 文化生态理论
    2.2 文化功能论
    2.3 文化比较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 年俗的哈汉比较
    3.1 除旧与净化
        3.1.1 哈尼族的除旧与净化仪式
        3.1.2 汉族的除旧与净化仪式
    3.2 祭祀与感念
        3.2.1 哈尼族的“威嘴”、祭天神与祭祖先神
        3.2.2 汉族的灶王、祭神与祭祖
    3.3 团聚与共享
        3.3.1 哈尼族的长街宴
        3.3.2 汉族的年夜饭
    3.4 交流与沟通
        3.4.1 哈尼族的拜年习俗
        3.4.2 汉族的拜年习俗
        3.4.3 哈尼族的娱乐活动
        3.4.4 汉族的娱乐活动
    3.5 占卜与寄望
        3.5.1 哈尼族的“生轰”占卜
        3.5.2 汉族的“燎疳”占卜
第四章 哈尼族与汉族年俗差异的根源
    4.1 年俗文化变迁的差异
        4.1.1 哈尼族年俗的相对稳定性
        4.1.2 汉族年俗的剧烈变迁
    4.2 哈尼族与汉族年俗差异的自然根源
        4.2.1 哈尼族的高原“游耕文明”
        4.2.2 汉族的中原农耕文明
    4.3 哈尼族与汉族年俗差异的历史根源
        4.3.1 哈尼族村寨集体主义的行动逻辑
        4.3.2 汉族的家庭观念与宗族意识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春节中的抬阁民俗研究 ——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六、研究目的
第一章 抬阁民俗概述
    第一节 抬阁民俗及相关概念释义
        一、民俗的含义及分类
        二、非遗中的抬阁民俗
        三、抬阁及在抬阁民俗中的地位
        四、长乐抬阁故事会
    第二节 抬阁民俗的缘起
        一、孕育抬阁的原始信仰与祭祀仪式
        二、有关抬阁起源的传说
        三、长乐抬阁故事会溯源
    第三节 抬阁民俗的地区流布
        一、抬阁的历史源地
        二、抬阁民俗的地域特色
        三、抬阁民俗的发展演变概况
    小结
第二章 抬阁民俗的样式及特征
    第一节 抬阁民俗与戏曲艺术的关系
        一、共源祭祀活动
        二、行头装扮
        三、表演剧目
        四、情感基调
    第二节 抬阁民俗的样式
        一、地故事
        二、抬阁故事
        三、高跷故事
        四、玩龙舞狮
        五、民间器乐
    第三节 抬阁民俗的特征
        一、综合性
        二、传承性
        三、活态流变性
        四、群体性
        五、地域性
    小结
第三章 春节中的抬阁民俗功能
    第一节 春节对抬阁民俗传承发展的重要性
        一、春节文化空间的非遗保护价值
        二、春节与抬阁民俗的相互依存性
    第二节 春节中抬阁民俗的文化功能
        一、传承传统节俗,弘扬民族精神
        二、重温地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
        三、丰富年节形式,激活传统年味
        四、民众信仰心理的现实观照
    第三节 春节中抬阁民俗的社会功能
        一、巩固地方伦理,维系社会和谐
        二、推动传统文化教育,优化地方民风
        三、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小结
第四章 抬阁民俗传承发展概况及对策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下的抬阁民俗生存及功能嬗变概况
        一、建国前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三、改革开放至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前
    第二节 非遗保护背景下的传承发展之喜
        一、政府扶持,民俗活动重回民间
        二、民众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增加
        三、媒体关注,传播广泛
        四、外出演出交流机会增多,创新意识增强
    第三节 错误保护理念下的传承发展之忧
        一、“重开发轻管理,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依旧存在
        二、民俗文化内涵衰退,表演性过强、地域特色弱化
        三、民众文化保护意识不强,功利性导向明显
        四、学校教育落后,传承面临危机
    第四节 抬阁民俗传承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端正保护理念,制定科学保护规划
        二、利用春节文化空间,发展节俗旅游
        三、注重地方学校教育,实现代际传承
        四、合理利用民俗场馆,实现科技与抬阁民俗传承传播相结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乐镇上市街故事会与下市街故事会传承谱系
附录2 长乐镇上市街故事会与下市街故事会主要成员信息表
附录3 田野调查进度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论文参考文献)

  • [1]“假我一十载,了此万年心”——李浩培先生的学术遗愿及其未尽之余响[J]. 谷向阳. 浙大法律评论, 2021(00)
  • [2]依武而传:广东醒狮的武术性传统及其城乡传承[J]. 谢中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04)
  • [3]“麒麟文化”民俗符号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以山东巨野为例[D]. 王慧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高州木偶戏班传承发展研究[J]. 周汉杰,冯碧华. 南方论刊, 2020(12)
  • [5]民间艺术研究的岭南开拓和发展[J]. 徐燕琳,刘淑华,李曼霞.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05)
  • [6]黔中屯堡妇女“修福”研究[D]. 郑义娜. 贵州民族大学, 2020(12)
  • [7]明清海南岛女性神信仰的文化地理学考察[D]. 李沛琦. 暨南大学, 2020(04)
  • [8]年节民俗中的网络吉祥图像研究[D]. 陈昱步. 西南大学, 2020(03)
  • [9]哈尼族与汉族年俗比较研究[D]. 卫梦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10]春节中的抬阁民俗研究 ——以长乐抬阁故事会为例[D]. 许婷.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01)

标签:;  ;  ;  ;  ;  

民俗学家叶春生教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