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缓和论文-赵璐

东西方缓和论文-赵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东西方缓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勃列日涅夫,苏联对外政策,苏联领导人,东欧国家

东西方缓和论文文献综述

赵璐[1](2011)在《前苏联在东西方缓和问题上的动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体系完成了从欧洲体系向两极体系的转换,欧洲在退出全球政治中心的同时,以分裂的状态成为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垒的冷战前沿。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紧张程度是起伏变化的。从1953到1956年,由于欧洲领土和政治现状大致稳定下来,加上斯大林(本文来源于《团结报》期刊2011-04-14)

申红果[2](2010)在《从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看英国对东西方缓和的态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缓和的最高潮,它十分清晰地反映出英国对缓和的态度及其政策特点:不想要,但不可避免。虽然英国并不想要欧安会,但是针对苏联的缓和政策,也为了在缓和潮流里不落后于盟国,英国不仅积极参与欧安会的准备工作,还在各议题上最大限度地为西方联盟争取利益。在欧安会的开幕时间问题上,英国坚持和西德保持同步。从结果看,英国对欧安会所做的比较充分的准备使西方集团在谈判期间获得了长时间的优势,还成功地使自己在会议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大国角色,也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来源于《世界历史》期刊2010年03期)

孙相东[3](2002)在《论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实质及其历史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 70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作为冷战期间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其实质仍然是两极体系下的对抗 ,是恐怖下的平衡 ;但由于冷战的结构演变和美苏国内国际战略策略的调整 ,缓和毕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并对以后的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4](1991)在《东西方缓和将改变南北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西方缓和对未来南北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联邦德国专家认为,鉴于东欧转变可能使第叁世界陷入无人置理的地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但是,应当看到国际政治的这种彻底变化也会给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带来好处.(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1991年07期)

刘向群[5](1991)在《海湾危机对东西方缓和及世界局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后,两个超级大国由对抗发展为对话,长时期势不两立的东西方阵营握手言欢,全球不可避免地走向缓和。但是,在缓和声浪和微笑的海洋中,突然爆发的海湾战火映红了联合国大厦,隆隆的炮声将沉浸在缓和欣慰中的人们惊醒。8月2日凌晨,透过炮火硝烟的夜幕,伴随装甲车和武装直升机的嘶鸣,10万伊拉克大军跨过伊科边界。当日上午,科威特沦陷,第叁天临时政府成立,第七天科威特被(本文来源于《国防》期刊1991年01期)

刘向群[6](1990)在《东西方缓和与世界“冷战”的新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把他们针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除了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所给予的总称。在战后40余年世界斗争的风风雨雨里,“冷战”这一称谓以其特有的总体概括性,把握了20世纪下半叶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最突出的社会矛盾特征。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世界政治的微妙作用,多年来建立起来的、曾经左右世界局势的全球冷战关系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某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一、美苏言和,冷战关系松动,世界政治缓和与军事缓和将取得重大进展。去年12月2日至3日,在地中海岛国马尔他的美苏舰船上,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美苏首脑会晤。会谈结束,代表东西方利益集团的两国首脑宣称,两个超级大国携手进入了合作而不(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1990年11期)

林孝锃[7](1989)在《东西方缓和与东盟国家外交政策调整》一文中研究指出去年以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东盟国家对外交政策作了重要调整,特点是:逐步摆脱美苏对抗的影响,加强独立自主;谋求早日解决柬埔寨问题,改善同印支国家的关系;加速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实力;重视利用大国的关系,推行“势力均衡”政策;更加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此次调整,必将对本地区的形势和各方面关系带来一定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问题研究》期刊1989年03期)

王毅[8](1987)在《试析戴高乐关于促进东西方缓和的设想》一文中研究指出50年代末,以美苏各为一方的两大阵营继续对峙,美苏既对抗又勾结,威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主张恢复法国大国地位,捍卫法国民族独立和行动自由的戴高乐将军出任总统。他上台后,采取了反对第四共和国追随美国的独立外交政策。在处理东西方问题上,提出了旨在缓和、改善同东方阵营的紧张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设想:即着名的叁步曲“缓(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学报》期刊1987年02期)

马小平[9](1986)在《高尔德曼教授谈东西方缓和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政治学教授、前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耶尔·高尔德曼与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人员就东西方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他的主要观点是: 一、缓和一词长期以来被用以说明敌对双方关系的和解。四十年来美苏关系经历了很多曲折。到了七十年代,美苏之间出现缓和,双方关系在下述条件下得到了改善:(1)双方都想解决相互之间的主要问题;(2)双方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愿意缓和。美苏缓和包括叁方面的内容:1.限制可能导致战争爆发的因素;2.在武器控制和裁军方面(本文来源于《现代国际关系》期刊1986年02期)

东西方缓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是缓和的最高潮,它十分清晰地反映出英国对缓和的态度及其政策特点:不想要,但不可避免。虽然英国并不想要欧安会,但是针对苏联的缓和政策,也为了在缓和潮流里不落后于盟国,英国不仅积极参与欧安会的准备工作,还在各议题上最大限度地为西方联盟争取利益。在欧安会的开幕时间问题上,英国坚持和西德保持同步。从结果看,英国对欧安会所做的比较充分的准备使西方集团在谈判期间获得了长时间的优势,还成功地使自己在会议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大国角色,也一定程度上对欧洲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东西方缓和论文参考文献

[1].赵璐.前苏联在东西方缓和问题上的动机分析[N].团结报.2011

[2].申红果.从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看英国对东西方缓和的态度[J].世界历史.2010

[3].孙相东.论20世纪70年代东西方缓和的实质及其历史影响[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

[4]..东西方缓和将改变南北对话[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

[5].刘向群.海湾危机对东西方缓和及世界局势的影响[J].国防.1991

[6].刘向群.东西方缓和与世界“冷战”的新趋向[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0

[7].林孝锃.东西方缓和与东盟国家外交政策调整[J].国际问题研究.1989

[8].王毅.试析戴高乐关于促进东西方缓和的设想[J].外交学院学报.1987

[9].马小平.高尔德曼教授谈东西方缓和问题[J].现代国际关系.1986

标签:;  ;  ;  ;  

东西方缓和论文-赵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