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清浓度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及其对人Th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低血清浓度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及其对人Th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论文摘要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组织中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多能干细胞。MSC具有易于分离和扩增、多向分化、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它们成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细胞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MSC替代来源的的可获得性,而细胞治疗的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则是MSC的生物学特性。对MSC生物学特性的理解有利于充分的利用MSC的治疗潜能,因此,MSC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治疗性应用是以成体骨髓来源的MSC为研究对象,但是成体骨髓MSC存在骨髓体积有限,获取标本时需进行侵袭性操作以及MSC的绝对数量和分化能力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等不足。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寻找替代的MSC细胞来源,同时,研制良好的细胞培养试剂为MSC的生长和扩增提供适合的环境,从而满足临床治疗和研究方面的需求。目的:本研究旨在鉴定低血清浓度完全培养基培养的MSC的一般特性如形态、核型、增殖动力学、表型特点和分化潜能等生物学性状,从而提供一种MSC的培养试剂并为MSC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提供理论基础。方法:①应用贴壁培养的方法从胎儿的骨髓和肺组织以及脐带中分离获得单个细胞,在低血清完全培养基中培养,除去非贴壁的细胞、通过体外传代培养使细胞纯化。②测定培养的MSC的核型和生长曲线。③应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的MSC进行细胞周期分析。④运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MSC的免疫表型和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标志物。⑤在诱导体系中定向诱导MSC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化,利用油红0、茜素红和阿尔新蓝染色观测脂滴形成、钙盐沉积和酸性粘多糖合成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系分化特异性标志物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骨钙蛋白(osteocalcin)和Ⅱ型胶原的表达。⑥采用两步诱导方案使骨髓和肺组织来源的MSC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诱导细胞中的神经细胞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2(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2,MAP2)、Nestin和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表达。⑦采用两步诱导方法使肺组织来源的MSC体外诱导分化为肝细胞,利用RT-PCR方法检测诱导细胞中的肝细胞标志物如甲胎蛋白(αFP)、白蛋白(albumin)和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18,CK18)的表达;利用糖原染色和培养上清中白蛋白的分泌水平对诱导后细胞进行功能性检测。结果:①低血清浓度完全培养基培养的MSC贴壁生长和呈长梭形,细胞生长速度快,细胞融合时出现漩涡状外观。②MSC具有正常核型以及典型的“S”型生长曲线。③细胞周期表明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少部分的细胞处于活跃增殖期。④MSC高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物如CD13,CD29,CD44,CD90,CD49e,CD105,CD166和HLA-Ⅰ,而不表达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标志物,如CD31、CD34、CD11b、CD45、CD117,CD133和HLA-Ⅱ。更重要的是,表达胚胎干细胞标志物Oct4,Nanog,Sox2和SSEA-4,其中传代到第25代(P25)的肺组织来源的MSC仍可保持免疫表型和胚胎干细胞标志物表达的稳定。⑤MSC经诱导后,油红0、茜素红和阿尔新蓝染色均为阳性,且高表达系分化特异性标志物,说明其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其中肺组织来源的MSC能保持其三系分化能力到P25。⑥神经细胞标志物在诱导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对照细胞中的水平。⑦与对照细胞相比,肝细胞标志物在诱导细胞中的表达上调;诱导后细胞具有储存糖原和分泌白蛋白的功能。结论:①低血清浓度完全培养基是一种很好的培养MSC的细胞试剂。②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MSC具有较强增殖能力,可满足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需要。③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MSC可在体外定向分化为脂肪组织、骨组织和软骨组织,而且肺组织来源的MSC能够将这种多系分化潜能保持到P25,从而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骨或软骨提供了充足的细胞来源。④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MSC表达胚胎干细胞的标志物,而且能在体外分化为中胚层以外的细胞如外胚层的神经细胞和/或内胚层的肝细胞。⑤利用该培养基培养的MSC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优秀种子细胞。背景:间充质干细胞(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能分化为中胚层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它可以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MSC还因其对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备受关注,该调节作用能调节多种免疫效应功能。最近,一个新的CD4+T细胞亚类被命名为Th17细胞,它特异性地优先表达IL-17。Th17细胞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变态反应性疾病发展过程和宿主对抗病原体过程中的重要效应细胞。虽然MSC免疫调节功能的准确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MSC已被用于多种临床试验,旨在降低免疫介导的疾病的负担。目的:研究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BM-MSC)对人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我们在存在或不存在FBM-MSC的情况下培养PBMC和CD4+T细胞,PBMC或CD4+T细胞与FBM-MSC的共培养被称为共培养细胞。除非特别说明,培养基均包含PHA和rIL-2。我们采用实时定量PCR,ELISA和流式细胞分析等方法检测:①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CD4+T细胞及其与FBM-MSC共培养中IL17的表达水平,观察FBM-MSC对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②添加外源性的IL-6,IL-6中和抗体,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后IL17表达水平的改变,观察IL-6通路在FBM-MSC调节IL17中的作用;③正常人PBMC和CD4+T细胞及其与FBM-MSC共培养中IL-1和IL-23在FBM-MSC调节IL17中的作用;④PBMC和CD4+T细胞及其与FBM-MSC共培养中IFN-γ的表达水平,研究FBM-MSC对Th1细胞的调节作用;⑤PBMC及其与FBM-MSC共培养中Foxp3的表达水平,初步研究FBM-MSC对Treg的调节作用。结果:实时定量PCR,ELISA和流式细胞分析等结果表明:①在含有或不含有PHA和rIL-2刺激的情况下,IL-17在PBMC和CD4+T细胞中的分子和细胞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在共培养中的水平(p<0.05);②添加外源性的IL-6能增加IL-17的表达水平,而添加外源性的IL-6中和抗体则会显著的降低IL-17的表达水平,添加外源性的TGFβ1会导致IL-17表达水平的降低;③IL-1在CD4+T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浓度低于其在共培养中的浓度(p<0.05),而IL-23在PBMC中的转录水平与其在共培养中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IL-23在CD4+T细胞中的蛋白分泌水平与其在共培养中的水平亦无明显差异(p>0.05);④Th1细胞产生的IFN-γ在PBMC和CD4+T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在共培养中的水平(p<0.05);⑤Foxp3在PBMC中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其在共培养中的水平(p<0.05)。结论:FBM-MSC对人Th17细胞具有正性调节作用。IL-6是该调节作用的机制之一,IL-1亦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机制,而IL-23似乎在我们研究的调节作用中不发挥作用。另外,FBM-MSC对人Th1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且能抑制Th1细胞产生IFN-γ,而对Treg细胞具有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低血清浓度完全培养基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胎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Th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节特性及临床应用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附录二 主要溶液配制
  • 附录三 英文缩略语表
  • 附录四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专利申请和会议报告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免疫性不孕患者的疗效及对Th表达的影响[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05)
    • [2].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外周血T及Th细胞亚群分析[J].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9(05)
    • [3].14TH/届中美电影节 2018中美电视节[J]. 中国广播影视 2018(20)
    • [4].外周血血清封闭抗体及Th类细胞因子水平对反复自然流产患者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 2020(04)
    • [5].Th_(17)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研究进展[J]. 皮肤病与性病 2020(04)
    • [6].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表达及对Th细胞分化的影响[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15)
    • [7].9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TH胶栓塞术后疗效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14)
    • [8].尿路感染患者Th细胞亚群的变化和临床意义[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1)
    • [9].壮医药线点灸对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Th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7(03)
    • [10].TH公司精细化成本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践[J]. 现代经济信息 2015(23)
    • [11].鼻息肉组织Th细胞分化诱导因子IL-12和IL-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 2015(20)
    • [12].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J]. 山东医药 2016(09)
    • [13].Th细胞亚群失衡在免疫性肝损伤中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6(09)
    • [14].油页岩中U和Th分布及其赋存状态的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2013(01)
    • [15].TH—110B大气采样器流量的期间核查[J]. 广东化工 2013(16)
    • [16].TH—8航向陀螺典型故障排除[J]. 电子制作 2013(10)
    • [17].利用TH方法求解海洋内波垂向结构问题[J]. 舰船科学技术 2011(01)
    • [18].基于RAPD数据探讨中华蓑藓(Macromitrium cavaleriei Card.& Thér.)形态变异的遗传基础[J]. 植物科学学报 2011(03)
    • [19].小鼠着色真菌病模型皮损内Th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观察[J]. 中国热带医学 2010(07)
    • [20].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Th亚群的调节作用[J]. 海峡药学 2010(09)
    • [21].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及Th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J]. 中国美容医学 2009(08)
    • [22].基于TH视角的房地产业发展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08(04)
    • [23].银杏叶提取物通过TH能神经元保护作用缓解帕金森小鼠大脑氧化应激实验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8)
    • [24].不同剂量~(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TH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上海医药 2016(21)
    • [25].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红素氧合酶和Th细胞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3(01)
    • [26].带状疱疹患者血清Th细胞因子的检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12)
    • [27].~(234)Th示踪法估算楚科奇海的颗粒有机碳输出通量[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8].Th_(17)细胞及其与牙周病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0(04)
    • [29].多模式镇痛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Th细胞分化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07)
    • [30].TH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的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14)

    标签:;  ;  ;  

    低血清浓度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及其对人Th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