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国画的笔墨在两千多年的运用实践中,逐渐由单纯的工具和媒材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亦随之在工具性的表面下,被文化地赋予了精神性。无庸讳言,笔墨为中国民族绘画创造出了极为丰富的艺术形态。在其漫长的两千余年运用史中,多少画家因它而得以塑造出不朽的艺术形象;又有多少文人墨客因了它而一腔意绪有了寄托;也是因了它,今天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方才有了亘古不变的话题。然而站在变动不拘的角度上看,笔墨也给今天的中国画家、书法家带来化解不了的负担。本文立论的出发点,乃是在充分肯定笔墨的正面功能之余,揭橥笔墨背后的负面影响。 文章首先分析了宋、元为界的笔墨在中国画中的地位和功用,认为:元以前的笔墨是以其为构成画面的工具和元素;到了元代,笔墨开始被赋予抒情写意的功能而获得半独立的审美性;明末董其昌划时代地将笔墨问题上升为语言的艺术,标志着“笔墨”已彻底脱离工具性而获得完全独立的审美特性。但后人不知是对前人发生了误读,还是因封建桎梏下自由灵性的丧失,笔墨功夫是越来越精,画面上主体的创造活力却越来越弱。问题究竟出在何处?笔者认为,是大量的文人“戏墨”割断了人与自然之间肌肤和灵魂的磋磨与亲和。笔墨消磨掉了太多“君子“的“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基于此,笔者在完成上述的剖析、论断后,就中国画笔墨教学提出了自己的思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传统中国画笔墨符号在当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24)
- [2].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几点刍议[J]. 书画世界 2020(06)
- [3].中国画笔墨文化建构思考[J]. 美术观察 2019(11)
- [4].浅谈中国画笔墨与时代的关系[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09)
- [5].中国画笔墨的学习方式[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8)
- [6].中国画笔墨的意境表现[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7].中国画笔墨心像表现与审美研究[J]. 美与时代(中) 2017(04)
- [8].浅析中国画笔墨的民族性和时代性[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12)
- [9].论中国画笔墨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意义[J]. 艺术科技 2015(01)
- [10].中国画笔墨的时代性分析[J]. 艺术科技 2015(05)
- [11].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与审美标准研究[J]. 艺术科技 2015(06)
- [12].以写生带动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 艺术科技 2015(07)
- [13].浅谈对中国画笔墨的认识[J]. 美术教育研究 2015(18)
- [14].探究中国画笔墨的特点和传承[J]. 美术大观 2015(11)
- [15].以写生带动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 明日风尚 2018(22)
- [16].中国画笔墨规律中道家思想的表现[J]. 明日风尚 2017(10)
- [17].传统中国画笔墨符号在当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牡丹 2017(12)
- [18].浅谈中国画笔墨意识形态的发展[J]. 明日风尚 2017(15)
- [19].中国画笔墨的形态分期与当代建构[J]. 艺术研究 2013(04)
- [20].浅论中国画笔墨的时代精神[J]. 考试周刊 2009(34)
- [21].中国画笔墨的继承与创新[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09)
- [22].中国画笔墨与现代美术教育思考[J]. 美术文献 2020(07)
- [23].中国画笔墨意蕴的表现探析[J]. 北方文学 2020(17)
- [24].现代性——中国画笔墨问题的由来[J]. 美术界 2019(12)
- [25].说说以写生带动中国画笔墨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J]. 流行色 2019(07)
- [26].中国画笔墨的继承[J]. 学园(教育科研) 2013(05)
- [27].近代中国画笔墨趋势[J]. 荣宝斋 2013(01)
- [28].中国画笔墨的文化特性与创新[J]. 文艺研究 2011(09)
- [29].论中国画笔墨心象体现因素[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06)
- [30].中国画笔墨浅议[J]. 科技信息 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