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与新构造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与新构造

论文摘要

锡林浩特——阿巴嘎火山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中部,坐落于锡林郭勒高原之上,地势由东向西和由南向北降低,海拔一般在800-1200m之间,区域构造隶属于天山——蒙古褶皱系,内蒙古华力西晚期褶皱带,横跨阿巴嘎旗——西乌珠沁旗复向斜中段,新生代以来属于大兴安岭——大同火山喷发带。该区火山岩主要分布在锡林浩特以南及阿巴嘎以北一带,以基性玄武岩为主。火山岩呈北西、北东方向展布,长约750㎞,宽50-100㎞,出露面积约9300 km2,在阿巴嘎北部和锡林浩特南部呈四级玄武岩台地排列。该区火山活动具有多期次、多旋回特征。喷发时代由老到新分为上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五期。火山活动方式上新世为较大规模的裂隙式喷发,形成四阶台地,晚更新世早期形成大规模玛珥式火山,晚更新世晚期为斯通博利式和夏威夷式喷发,全新世为亚布里尼式。玄武岩成分由老到新表现出由拉斑玄武岩向碱性玄武岩过渡的趋势,晚更新世以来每一期旋回从早到晚又表现为由碱性向亚碱性演化的特征。形成环境整体属于大陆裂谷。研究表明,本区火山活动与区域构造活动密切相关,表现出火山活动与区域性构造抬升具有耦合性。每一期火山喷发都伴随着区域构造的抬升,且抬升幅度随火山作用强度的减弱而减小。上新世末期地壳抬升幅度最大,使大湖萎缩或被分割,火山活动也最为强烈,喷出大量拉班玄武岩,形成了蒙古高原的雏形。中更新世晚期又一次抬升,形成三级台地。晚更新世在总体构造抬升的同时,北东、北西向基底断裂活动加剧,沿断裂形成一系列射汽—岩浆爆发的玛珥式火山和由碱性玄武岩构成的斯通博利型和夏威夷式火山。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则主要体现为差异性升降运动,火山活动趋弱。全新世仅有个别火山活动,主要为亚布里尼式喷发。不同时期构造抬升的幅度和火山活动的强度不同,多阶段的构造抬升和多期次火山活动塑造了本区多阶台地地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1.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1.3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背景
  • 3 火山地质特征
  • 3.1 火山喷发期次
  • 3.1.1 上新世末
  • 3.1.2 中更新世
  • 3.1.3 晚更新世早期
  • 3.1.4 晚更新世晚期
  • 3.1.5 全新世
  • 3.2 火山构造
  • 3.2.1 裂隙式火山
  • 3.2.2 中心式火山
  • 4 玄武岩岩石特征
  • 4.1 岩石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岩相学特征
  • 4.1.3 辉石巨晶与地幔岩包体特征
  • 4.2 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4.2.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 火山活动与新构造
  • 5.1 新构造特征
  • 5.2 火山活动演化
  • 5.3 火山活动与新构造
  • 6 火山资源与火山灾害
  • 6.1 火山地质遗迹资源
  • 6.2 火山灾害
  • 6.2.1 火山灾害类型
  • 6.2.2 火山灾害预警
  • 7 结论与存在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1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内蒙古锡林浩特地区第四纪火山活动与新构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