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漳州市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昊[1](2021)在《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及发展模式识别》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一项重要国策,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福建作为首批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的省份之一,从生态省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再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年来,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是福建生态省建设的20周年,也是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建设5周年,有必要定量评估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以便更加清晰地认识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识别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福建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构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从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关系出发,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及其定量识别方法。然后基于全国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数据,以福建省为主要研究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发展的综合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但依然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2019年福建省的生态文明指数平均得分为78.14分,属于良好水平,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偏重、农业产业效率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短板。2)福建省的生态文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2000~2019年期间福建省生态文明指数得分提高了19.26分,分别比山东、江苏、浙江3个省份高1.74、2.05、2.28分。3)从经济与环境的关系出发,通过四象限模型提出了和谐共生、绿色贫困、拮抗发展、金色污染4种发展模式。然后根据不同城市类型的特点,从产业发展路径的角度提出了生态价值实现型、绿色转型升级型、绿色创新驱动型、全面均衡发展型4种生态文明发展模式。4)通过模式识别,2019年全省9个城市全部为和谐共生型城市,但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其中,福州市与泉州市为绿色创新驱动型,厦门为全面均衡发展型,莆田和漳州为绿色转型升级型,三明市、南平市、龙岩市、宁德市为生态价值实现型。
顾冉浩,王文,郭富雄,武晶[2](2021)在《分项调查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九龙江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过程普遍发生显着变化,而大量水资源分析计算工作必须以天然径流量为基础。以九龙江流域为例,提出将分项调查法与水文模型法相结合的流域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即采用分项调查法对主要水文站控制集水区的实测径流数据做还原计算,利用还原后的径流数据构建以子流域为单元的SWAT降雨径流模型,进而通过参数移用,利用该模型模拟得到全研究区不同子流域的天然径流数据。利用该方法得到的主要控制站及无径流观测子流域的天然径流数据均具有较高准确性。该方法既可以充分利用有资料流域的详实观测数据,又可以解决无资料区对天然径流数据的需求,可以为水资源评价、水量分配等工作提供依据。
李胜楠,王远,罗进,蒋培培,陈华阳[3](2020)在《福建省灰水足迹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文中指出灰水足迹是稀释水污染物至达标需要的淡水体积,是评价水污染程度与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方法,对灰水足迹进行核算与分析,可以促进福建省提高水环境质量,构建可持续的水生态环境。借鉴Hoekstra等提出的灰水足迹核算方法,对福建省及各地市2001—2017年的灰水足迹进行核算,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并使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Method, LMDI)模型对灰水足迹变动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a)总氮是决定灰水足迹总量的主要污染物,非点源污染是灰水足迹的最主要来源但占比由68.25%降至63.35%;b)福建省灰水足迹总量降低了9.58%,且各项指标都呈下降趋势,在空间上,灰水足迹总量及剩余灰水足迹东南多西北少,人均灰水足迹及灰水足迹强度东少西多;c)福建省灰水足迹变动的驱动因素中,经济因素是最大正向驱动因素,产生2932.96亿m3的贡献量,技术因素是最大负向驱动因素,产生-2630.31亿m3的贡献量。最后,针对福建省水污染问题提出建议:a)开展非点源污染防治专项;b)加快速度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水平;c)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灰水足迹效率;d)切实落实生态补偿制度,调动各市水环境保护积极性;e)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加大技术投入。
刘学[4](2020)在《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水体急需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该地区城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总结,对其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提出该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及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部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几乎是全国的2倍;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15%;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并重,人均收入几乎是全国的2.3倍,但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63%,城市水环境总体污染严重。从时空特征分析,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大部分城市新老城区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污染空间特性,主要与汛期降雨、人类活动和排水体制有关。空间因子分析与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染主控因子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降雨径流、生活排污、工业排污和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在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地区不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污染削减负荷分配模型和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依据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分类表单,选取适用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评估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后的方案效益,给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结合现有的城市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及预期,提出近期与中长期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本研究成果对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或类似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吴清林[5](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梁丽娟[6](2020)在《遥感时空融合方法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干旱既能使农作物减产,又能引发病虫害等次生灾害,是制约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南方土地利用强度大、景观斑块复杂破碎的沿海平原地区,高时空分辨率遥感数据既能反映农作物受旱的时间变化过程,又能反映农作物受旱的空间变化细节,在农业干旱遥感监测中具有迫切的需求。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在分析农业干旱成灾过程的致灾因子及其监测机理的基础上,以低空间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以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为自变量,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为因变量,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时空融合算法、空间降尺度及多光谱数据的空谱融合方法,生成高时空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结合空间插值得到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生成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农业干旱监测数据,主要结论如下:(1)以Sentinel-2为数据源,漳州市为研究区,利用相关系数最大法、中心波长最近邻法、像元值最大法、主成分分析这4种方法从4个10m分辨率的波段中产生一个高空间分辨率波段;采用主成分分析、高通滤波、小波变换、Gram-Schmidt变换以及Pansharp共5种融合方法,对产生的高分辨率数据和6个20m的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融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相关系数最大法的高通滤波方法融合图像质量优于其他融合方法。(2)针对Fit-FC算法提出时无真实Sentinel-3数据验证并且该算法预测的融合影像地物边界模糊的问题,本文利用薄板样条插值、多尺度图像分割及低空间分辨率影像的变化信息改进Fit-FC算法的拟合过程(本改进算法简称为IFit-FC),并探讨了拟合窗口大小对Fit-FC算法的影响、分割尺度对IFit-FC算法的影响,比较了Fit-FC和IFit-FC算法最优融合结果与FSDAF、STARFM算法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IFit-FC算法对于反射率和地表温度的预测结果的精度都优于其他算法。(3)以2013年-2017年3-7月每天的低空间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以及气象干旱综合指数为自变量,地面站点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为因变量,按季节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并以2018年3-7月每天的低空间分辨率及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对构建的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春夏两季模型训练集及测试集的相关系数都在0.7以上,并且春夏两季测试集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都低于训练集,从旱情等级划分结果看,测试集与实际旱情的等级一致率在65%以上。(4)利用IFit-FC时空融合算法、空间降尺度及多光谱数据的空谱融合方法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和植被供水指数,结合反距离加权插值得到的气象干旱综合指数和利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构建得到的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生成高空间分辨率的农业干旱监测数据,并利用地面站点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及MODIS数据的监测结果对高空间分辨率的农业干旱监测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空间分辨率数据所划分旱情与实际旱情的一致率为78.95%,并且与MODIS数据的监测结果较一致。
黄俐琳[7](2020)在《基于康养理念下的漳州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分析与景观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绿道建设的广泛开展,各省市绿道体系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绿道进行锻炼。针对绿道的研究主要涉及绿道建设、绿道生态环境、绿道使用情况等方面,往往从植物配置、空气质量、使用状况、声景观等角度进行单项研究,针对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绿道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基于康养理念选取适地适树、植物色彩和季相丰富度、绿道可达性、服务设施、标识设施以及植物与环境协调度6个方面对漳州郊野公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对绿道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选取绿道16个区段测定负离子浓度、绿视率、噪声、人体舒适度。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漳州市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进行分析,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漳州郊野公园整体使用较频繁,使用群体多为中年群体,多数选择下午16:00-18:00出游;绿道使用者更多的为芗城区的居民。绿道可达性有所欠缺,绿道可达性对绿道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具有显着影响。景观质量得分最高的区段为绿道选段6,为半开敞植物空间类型,得分最低的绿道区段是绿道选段7和樱花林,为覆盖空间和开敞空间。说明绿道使用者对植物空间有需求,对半开敞植物空间的景观营造较为满意。(2)漳州郊野公园噪声均值为54.6 d B,整体声环境质量一般,噪声来源主要为汽车、电动车引起的交通噪声。近水区段的绿道噪声污染明显低于远离水体的绿道区段。在绿道区段的景观提升上,可适当增加水体景观的设置,增加道路一侧的植物种植密度。(3)不同绿道区段的负离子年平均浓度范围为736~1031个/cm3,由高到低依次为:美丽异木棉林>办公区>荔枝林≥华棕林>桉树林≥绿道选段7>龙眼林>绿道选段8>操场区>篮球场区>混交林>绿道选段12>绿道选段9>绿道选段6>竹林>樱花林;绿道区段9在10月份平均负离子浓度最高为1559个/cm3,樱花林在5月份平均负离子浓度最低为206个/cm3;漳州郊野公园整体负离子浓度在10月最高,12月最低;负离子浓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4)不同绿道区段绿视率比较研究中得出:绿道选段12>办公区>荔枝林>龙眼林>绿道选段8>混交林>竹林>绿道选段6>绿道选段9>美丽异木棉林>操场区>篮球场区>桉树林>樱花林>绿道选段7>华棕林。绿道选段12的绿视率是华棕林的2倍;绿道区段12在7月份的绿视率水平最高为81%,而华棕林在12月、1月及2月份绿视率平均值最低,均为31%;漳州郊野公园整体绿视率均值为61%,六月份最高,二月份最低;绿视率夏季>春季>秋季>冬季。(5)不同区段绿道人体舒适度从高到低排列为:樱花林>绿道选段6>美丽异木棉林>绿道选段8>桉树林>绿道选段9>绿道选段12>混交林>华棕林>龙眼林>篮球场区>操场区>办公区>绿道选段7>荔枝林>竹林。竹林在7月份使人体处于“不舒适”感觉,绿道区段6在11月使人体处于“很舒适”状态;漳州郊野公园整体人体舒适度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在漳州的气候条件下,秋冬季绿道微气候环境更适合人们进行户外活动。(6)不同绿道区段景观评价结果由高到低分为五级:办公区、美丽异木棉林所在绿道区段为Ⅰ级;荔枝林、绿道选段6、9、12为Ⅱ级;绿道选段8和樱花林所在区段为Ⅲ级;操场区、篮球场区、竹林、桉树林、龙眼林、华棕林、混交林所在区段为Ⅳ;绿道选段7所在区段为Ⅴ级。在选择健身活动场所时,人们可尽量选择靠近九龙江的绿道区段6、9以及美丽异木棉林、荔枝林所在的绿道区段。(7)开敞空间的负离子浓度、绿视率水平相对半开敞、垂直、覆盖和完全封闭空间较低。在健康绿道的营造上,靠近水体的绿道区段可采取“凤凰木+白茅+鬼针草+地毯草”的植物配置模式,并适当增加色叶植物如羊蹄甲、美人蕉及金纽扣等配置,尽量营造半开敞的植物空间形式。远离水体的绿道区段可采取“美丽异木棉或荔枝+海芋或八角金盘+地毯草”的植物配置模式,更多的选用常绿灌木或乔木并采取半开敞、覆盖或完全封闭的植物空间形式,才能让康养指标达到最大效益。此外,应适当增加乔木如木棉和羊蹄甲的配置,减少开敞空间植物景观。(8)漳州郊野公园整体建设效益较高,但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硬件建设存在:园路养护管理、非机动车管理不到位;座椅、无障碍设施及驿站等设置、建设不够完善的问题。针对园路局部植物退化的问题应加强草缘和花缘如沿阶草的配置。增加非机动车停车场的设置。在绿道沿线适当增加无障碍服务设施及亭廊的设置,对驿站使用情况进行提升,如增加餐饮点,提高驿站的使用效率。
金星星[8](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李成龙[9](2019)在《福建漳州汤洋地温异常区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漳州东南的汤洋地区存在地热异常,该地区地热资源的研究较少,本文依托于福建196地质队《福建省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汤洋矿区地热资源预可行性勘查》项目,针对研究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地热钻井内地热流体的化学特征及花岗岩的放射性特征等进行了研究,为后续更好的合理开发利用当地地热资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结合研究区地热勘查项目,进行了实地勘察、地球物理探测、水样分析及花岗岩样品的测试,分析了研究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汤洋地区地下热水的温度及其水化学性质,计算了研究区内花岗岩体的生热率及其生热贡献。研究区地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的边缘地带,经历多次大规模构造活动及岩浆活动,区内下部为燕山期花岗岩体,岩浆余热、深部热源以及花岗岩体放射性元素衰变热能为区内地热异常提供了良好的热源条件。研究区地热异常表现为浅层地温高于正常地下水温度,且热储部位地温梯度4.17℃/100m,高于正常地温梯度。地热水主要由构造破碎带裂隙水在断裂交汇处汇聚形成富水带,并由张性断裂形成上涌通道。地下热水属于低矿化度的HCO3-Ca·Na型水,并且具备氟理疗效果,具有无腐蚀性,不结垢的特点。同时依据稳定性同位素D(2H)、18O判定研究区的地下热水来源于大气降水。根据放射性生热的计算,研究区地热钻孔花岗岩平均放射性生热率为3.23μW/m3,是全球范围内花岗岩生热率的1.3倍。U元素平均贡献率33.61%,Th元素平均贡献率53.39%,K元素平均贡献率12.99%。放射性热流贡献率占地表热流的47.54%,是地表热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圣准[10](2018)在《结合网络文本的水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尽管福建省水资源相对丰富,但随着全省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差异性大,污染超标排放、垃圾处理、城市黑臭水体等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本文以福建省为研究范围,在传统基于水环境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及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加入网络文本数据,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水环境的网络文本挖掘、敏感性评价分析研究,有利于帮助环保管理和决策者科学合理的制定水环境治理规划方案,对于水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包括:基于贝叶斯网络方法构建水环境网络文本识别模型来确定水环境网络文本及其污染类型;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水环境敏感性评价模型来探究福建省各区县水环境敏感度主要影响因子及各敏感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基于页面的网络爬虫技术从互联网上采集获取2017年4-6月福建省内与水环境相关的网络文本数据,并对网络文本进行中分分词和空间化处理,结果表明水环境相关网络文本空间分布呈现闽东南沿海密集、闽西北内陆稀疏,东部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区域,而西部主要沿主干河流走向分布;采用水质类别判别法对2017年4-6月福建省内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水质评价,从各地区的水质监测指标达标率来看,南平市水质达标率最高、莆田市水质达标率最差。(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构建水环境网络文本识别模型,即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分析网络节点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定贝叶斯网络结构,采用期望最大估计(EM)算法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参数学习,确定各网络节点变量的条件概率分布。与其他识别模型方法相比,该模型在总体精度、确定率及召回率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验证结果,在识别的动态性、高效性、稳定性及识别结论的可解释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可以满足对复杂水环境网络文本信息及其污染类型的识别。(3)基于FAHP构建的敏感性评价模型能够直观地反映福建省各区县水环境敏感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从污染敏感指数来看,全省敏感度闽南部地区高于闽北部地区,特别是闽西南和闽东南两侧地区,高敏感区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汀江中下游、晋江下游和龙江等;从保护敏感指数来看,全省敏感度闽西北-中南地区高于闽东北-西南地区,高敏感区分布较为零散,主要分布在闽江上游支流建溪、木兰溪、萩芦溪等;从网络文本敏感指数来看,全省敏感度闽东部-中北部地区高于闽西部-中南部地区,高敏感区分布集中在闽江下游地区。综合各敏感指数分析来看,全省水环境敏感度从闽东南-西南-北部-中部-东北依次减小,高敏感区主要集中在东沿海经济发达区、河流入海口较为明显。
二、漳州市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漳州市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及发展模式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 生态文明综合评价研究 |
2.3 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研究 |
2.4 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的理论分析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生态系统质量分析方法 |
3.3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方法 |
3.3.1 指标体系构建 |
3.3.2 指标权重 |
3.3.3 指标标准化 |
3.3.4 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
3.4 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识别方法 |
3.4.1 模式识别技术路线 |
3.4.2 模式识别方法 |
3.5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
4.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进展 |
4.1.1 生态状况变化 |
4.1.2 经济社会发展 |
4.1.3 环境质量改善 |
4.2 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综合评估 |
4.2.1 生态文明发展的整体状况 |
4.2.2 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优势 |
4.2.3 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短板 |
4.3 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动态变化 |
4.3.1 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年际变化 |
4.3.2 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贡献指标 |
4.3.3 生态文明发展的主要阻碍指标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识别 |
5.1 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类型 |
5.2 模式分析实证结果 |
5.2.1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2.2 聚类分析结果 |
5.2.3 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
5.2.4 贝叶斯判别分析结果 |
5.3 福建省各城市发展模式 |
5.4 福建省城市发展模式的动态变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权重系数 |
附录C 指标解释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分项调查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九龙江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水文气象数据 |
2.2.2 社会经济及基础地理资料 |
2.3 分项调查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天然径流量综合还原法 |
2.3.1 分项调查法 |
2.3.2 降雨-径流关系的一致性修正 |
2.3.3 SWAT降雨径流模型 |
3 九龙江天然径流计算结果 |
3.1 分项调查计算结果 |
3.1.1 农业灌溉耗水量计算 |
3.1.2 工业、生活耗水量计算 |
3.1.3 水库蓄变量和水库蒸发、渗漏损失量计算 |
3.1.4 对分项调查天然径流量的一致性检验与修正 |
3.2 SWAT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4 讨论:不同计算方法的径流还原精度对比 |
5 结论 |
(3)福建省灰水足迹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域概况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1 灰水足迹核算 |
2.1.1 点源污染灰水足迹 |
2.1.2 非点源污染灰水足迹 |
2.2 灰水足迹评价指标 |
2.3 灰水足迹变化的LMDI指数分解 |
2.4 数据来源 |
3 福建省灰水足迹时空变化 |
3.1 灰水足迹总量及结构 |
3.2 剩余灰水足迹 |
3.3 人均灰水足迹 |
3.4 灰水足迹强度 |
3.5 人均-强度灰水足迹指标 |
4 福建省灰水足迹变化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4.1 福建省灰水足迹变化驱动因素逐年分解分析 |
4.2 各市灰水足迹变化驱动因素分解分析 |
5 结论及建议 |
(4)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
1.3 课题来源 |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
2.1 我国南部地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降雨特征概况 |
2.1.3 人口经济概况 |
2.1.4 基础设施概况 |
2.1.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分类 |
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
2.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资源现状 |
2.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
2.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污染物排放量 |
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
2.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 |
2.3.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内湖污染时空特征 |
2.3.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
2.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成因解析 |
2.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
2.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
2.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诊断 |
2.5 本章小节 |
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 |
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方法 |
3.1.1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
3.1.2 方案目的及适用范围 |
3.1.3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
3.1.5 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 |
3.2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
3.3 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负荷分配 |
3.3.1 计算方法及分配模型的选取 |
3.3.2 水环境容量方法比选 |
3.3.3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配模型比选 |
3.3.4 实际案例 |
3.4 城市水环境生态流量核算 |
3.4.1 生态流量核算方法选取原则 |
3.4.2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
3.4.3 实际案例 |
3.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
3.5.1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2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
3.5.3 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方案 |
3.5.4 城市节水方案 |
3.6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效益分析 |
3.6.1 经济效益分析 |
3.6.2 环境效益分析 |
3.6.3 实际案例 |
3.7 本章小节 |
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目的 |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
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
4.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的确立 |
4.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
4.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
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
4.4 本章小节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致谢 |
(5)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6)遥感时空融合方法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2 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论文组织结构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征 |
2.1.2 农业概况 |
2.1.3 水文水利 |
2.1.4 历史干旱灾害概况 |
2.2 复杂下垫面特征分析 |
2.2.1 地形特征 |
2.2.2 土地利用分析 |
2.2.3 复杂下垫面对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的数据需求 |
2.3 数据及预处理 |
2.3.1 遥感数据 |
2.3.2 气象及其他数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干旱形成及监测机理 |
3.0 农业干旱 |
3.0.1 农业干旱的定义 |
3.0.2 农业干旱的发展过程 |
3.1 降水与气温胁迫 |
3.1.1 降水对干旱的影响 |
3.1.2 气温对干旱的影响 |
3.1.3 气象干旱监测机理 |
3.2 土壤水分胁迫 |
3.2.1 气象干旱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3.2.2 农业干旱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3.2.3 土壤水分遥感监测机理 |
3.3 植被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
3.3.1 气象干旱与植被受旱胁迫的关系 |
3.3.2 土壤水分与植被受旱胁迫的关系 |
3.3.3 植被干旱光学遥感监测机理 |
3.4 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的理论基础 |
3.4.1 多指标综合的农业干旱监测机理 |
3.4.2 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构建的参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时空间分辨率数据集生成方法研究 |
4.1 多光谱数据的空谱融合方法 |
4.1.1 多光谱数据的空谱融合方法 |
4.1.2 空谱融合实验数据 |
4.1.3 空谱融合结果评价 |
4.2 时空融合方法 |
4.2.1 Fit-FC时空融合模型 |
4.2.2 改进Fit-FC时空融合模型 |
4.2.3 时空融合实验数据 |
4.2.4 时空融合结果评价 |
4.3 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 |
4.3.1 地表温度空间降尺度方法 |
4.3.2 空间降尺度实验数据 |
4.3.3 空间降尺度结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业干旱综合监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
5.1 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
5.1.1 决策树 |
5.1.2 随机森林算法 |
5.2 模型构建及验证 |
5.2.1 模型的构建 |
5.2.2 模型的验证 |
5.3 监测结果与分析 |
5.3.1 高时空分辨率要素数据集及干旱监测结果 |
5.3.2 干旱监测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康养理念下的漳州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分析与景观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康养理念起源及研究进展 |
2 影响康养的主要环境指标研究进展 |
2.1 空气负离子 |
2.2 绿视率 |
2.3 环境噪声 |
2.4 人体舒适度 |
3 健康绿道的起源及研究进展 |
4 景观评价理论及其研究进展 |
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漳州郊野公园现状与游客问卷调查分析 |
1 调查时间、方法与内容 |
1.1 调查时间和方法 |
1.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 |
2 漳州郊野公园调查与问题分析 |
2.1 漳州郊野公园硬件建设问题分析 |
2.1.1 漳州郊野公园基本概况 |
2.1.2 漳州郊野公园硬件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2.2 漳州郊野公园游客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2.2.1 信度与效度分析 |
2.2.2 使用特征分析 |
2.2.3 绿道可达性及问卷因素方差及卡方分析 |
2.2.4 公园整体满意度分析 |
2.2.5 绿道区段景观质量满意度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康养理念的漳州郊野公园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引言 |
1 基于康养理念的样点选择 |
1.1 样点地理位置和植物配置模式 |
1.2 样点空间类型 |
2 基于康养理念的景观评价指标选择 |
3 基于康养理念的景观评价体系构建 |
3.1 评价因子群构建 |
3.2 评价标准 |
3.2.1 绿视率评价标准 |
3.2.2 噪声评价标准 |
3.2.3 负离子评价标准 |
3.2.4 人体舒适度评价标准 |
3.2.5 定性指标处理 |
4 小结 |
第四章 漳州郊野公园16个样地若干康养指标的比较分析 |
引言 |
1 材料 |
2 方法 |
2.1 绿视率测量方法及仪器 |
2.2 噪声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 负离子测量方法及仪器 |
2.4 人体舒适度测量方法及仪器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噪声变化分析 |
3.1.1 不同区域噪声变化情况及分析 |
3.1.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噪声情况分析 |
3.2 负离子浓度变化分析 |
3.2.1 不同区域负离子浓度变化情况及分析 |
(1)不同绿道区段类型负离子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
(2)不同绿道区段类型负离子不同季节平均总浓度比较 |
(3)不同绿道区段类型负离子年平均总浓度比较研究 |
(4)不同月份不同绿道区段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比较研究 |
3.2.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空气负离子情况分析 |
3.3 绿视率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区域绿视率变化情况及分析 |
(1)不同绿道区段类型绿视率变化特征 |
(2)不同绿道区段类型绿视率不同季节平均值比较 |
(3)不同绿道区段类型绿视率年平均值比较研究 |
(4)不同月份不同绿道区段绿视率变化比较研究 |
3.3.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绿视率情况分析 |
3.4 人体舒适度变化分析 |
3.4.1 不同区域人体舒适度变化情况及分析 |
(1)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变化特征 |
(2)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不同季节比较 |
(3)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年平均值比较研究 |
(4)不同月份不同绿道区段人体舒适度变化比较研究 |
3.4.2 漳州郊野公园整体人体舒适度情况分析 |
3.5 水体空间对绿道测点的影响分析 |
3.5.1 水体空间方位对噪声的影响分析 |
3.5.2 水体空间方位对负离子浓度的影响分析 |
3.5.3 水体的空间方位对绿道测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
3.6 植物空间对测点的影响分析 |
3.6.1 植物空间对测点噪声影响 |
3.6.2 植物空间对测点绿视率影响 |
3.6.3 植物空间对测点负离子浓度影响 |
3.6.4 植物空间对测点人体舒适度的影响 |
3.7 各绿道区段微气候人体舒适度与负离子浓度相关性研究 |
3.8 16个区段定性因子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第五章 漳州郊野公园的景观评价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6个绿道区段综合评价指数 |
2.2 漳州郊野公园绿道景观评价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A1 绿道选段现状图 |
附图A2 绿道选段航拍图 |
附表A1 漳州市郊野公园问卷调查 |
致谢 |
(8)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明的进程 |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
2.3 主要研究动态 |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2.5.1 人地关系理论 |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3 文化生态理论 |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
3.1.1 内涵 |
3.1.2 内涵解析 |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3.2.1 构建原则 |
3.2.2 内容框架 |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
3.3.1 综合评价模型 |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
3.4.1 研究区概况 |
3.4.2 研究区识别 |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3.2 研究方法 |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
4.3.5 小结 |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
4.5.6 小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
5.1 综合集成评价 |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
5.2 空间效应分析 |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
6.2.4 空间聚类法 |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8.3 创新点 |
8.4 问题和展望 |
附录 A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一、学术论文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福建漳州汤洋地温异常区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条件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3 研究区地热赋存特征 |
3.1 研究区地热异常的勘查 |
3.2 地温梯度的异常表现 |
3.3 地热赋存条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地下热水化学特征 |
4.1 地热水的化学组分 |
4.2 热储温度的计算 |
4.3 地热水的化学特性评价 |
4.4 地下热水补给源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岩石放射性生热及其热贡献 |
5.1 研究区热源分析 |
5.2 放射性生热原理及计算方法 |
5.3 研究区岩石放射性生热率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结合网络文本的水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水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 |
1.2.2 网络文本应用研究现状 |
1.2.3 网络文本识别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2.1 水环境数据获取与处理 |
2.1.1 基础数据获取 |
2.1.2 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处理 |
2.2 网络文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
2.2.1 网络文本数据采集 |
2.2.2 中文分词处理分析 |
2.2.3 网络文本数据空间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水环境网络文本识别 |
3.1 贝叶斯网络理论 |
3.1.1 贝叶斯网络概述 |
3.1.2 贝叶斯网络学习 |
3.2 水环境网络文本识别要素分析 |
3.2.1 内在本体要素 |
3.2.2 外在环境要素 |
3.3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水环境网络文本识别模型 |
3.3.1 构建贝叶斯网络结构 |
3.3.2 确定贝叶斯网络参数 |
3.4 识别模型验证 |
3.5 识别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析 |
4.1 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模糊层次分析法 |
4.1.3 模糊矩阵的一致性及权重排序 |
4.2 水环境敏感影响因子分析与量化 |
4.2.1 水环境污染敏感指数 |
4.2.2 水环境保护敏感指数 |
4.2.3 水环境网络文本敏感指数 |
4.3 基于FAHP的水环境敏感性评价模型 |
4.3.1 水环境敏感评价指标确定 |
4.3.2 构建FAHP模型与权重计算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水环境污染敏感指数评价分析 |
4.4.2 水环境保护敏感指数评价分析 |
4.4.3 水环境网络文本敏感指数评价分析 |
4.4.4 水环境敏感性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漳州市地表水资源量计算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估及发展模式识别[D]. 王昊.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02)
- [2]分项调查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九龙江流域天然径流量计算[J]. 顾冉浩,王文,郭富雄,武晶. 水文, 2021(02)
- [3]福建省灰水足迹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J]. 李胜楠,王远,罗进,蒋培培,陈华阳. 生态学报, 2020(21)
- [4]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刘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5]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遥感时空融合方法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 梁丽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康养理念下的漳州郊野公园绿道康养指标分析与景观评价[D]. 黄俐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8]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9]福建漳州汤洋地温异常区的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 李成龙.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10]结合网络文本的水环境敏感性评价研究[D]. 蔡圣准. 福州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