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3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王全华耿静雅赵婷婷(河南省平顶山市第152中心医院骨一科河南平顶山467099)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症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261-02

骨筋膜室综合症又称为筋膜间隔区综合症、创伤性张力性肌肉缺血等,当肢体受压,筋膜室内的组织压升高到足以损害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供应时,便导致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出现称为骨筋膜室综合症。若不进行有效控制,可引起挤压综合症,肢体坏疽,甚至肾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1]。因此护理人员对软组织损伤严重,局部有严重压痛和张力增高,并未因骨折固定而疼痛减轻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密切观察,为医生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17-68岁,平均年龄46岁。受伤原因:车祸5例、机械性挤压伤5例、重物压伤2例。损伤类型:血管损伤5例、单纯软组织损伤3例、合并骨折4例。受伤部位:胫腓骨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3例,行筋膜切开减压术12例。肢体功能恢复12例。

1.2病情观察

骨筋膜室综合症(OCS)主要是由于骨折部位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致室内肌和神经缺血、水肿、血液循环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病理改变,是一组症候群。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诊断越早越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疗率。护士对四肢骨折或有严重损伤的患者应严密观察:(1)肿胀及疼痛情况:伤肢持续性烧灼状疼痛,无定位,超越损伤部位,出现在肢体远端,有进行性加重,一般镇痛剂无效;神经组织对缺血最敏感,表现为剧痛,骨筋膜室综合症晚期时缺血严重,神经运动感觉消失,表现为疼痛减轻或消失,提示病情加重。(2)观察和监测远端脉搏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患肢间隔内肌力明显减弱,组织肿胀,使动脉与皮肤距离增大,动脉搏动较健侧肢体弱,则提示晚期骨筋膜室综合症导致动脉闭塞或血管损伤的可能。若体温超过39°C以上已有2-3天,尽管远端动脉搏动存在,指(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也应考虑肌肉发生缺血性坏死,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切开清创、减压术的准备。因此肢体远端动脉搏动的存在并不一定是安全的指标,应结合病人的其他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及综合分析。(3)软组织改变:受累筋膜室软组织张力高、肿胀、呈弥漫性、非凹陷性、皮肤发凉或潮红、紫绀,都是筋膜室高压的早期征兆。出现以上症状之一即应提高警惕。(4)全身情况观察:严密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等情况,有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2护理

2.1术后护理手术切开筋膜减压是治疗筋膜室综合症的有效方法,观察测量筋膜室内压力,超过4.0KPa[2]时,立即做好术前准备。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其深筋膜保持开放,切口内留置引流管,伤口渗出多时,每日伤口换药1次,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同时抬高患肢,保护患肢伤口,密切观察伤口分泌物的性质、颜色、量。高度重视听取患者的主诉,准确及时记录疼痛发生的时间和程度,感觉消失不再疼痛是严重缺血神经功能丧失的表现。

2.2心理护理:由于外伤及疼痛等因素已经给患者造成了精神上巨大的压力和痛苦,发生OCS又将大面积的肌肉暴露,患者增加了伤残的负担,并容易产生绝望的心理,此时护士应与患者多进行交流,消除患者的顾虑,恐惧情绪,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并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安慰和鼓励患者,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讨论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由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处于急性严重缺血状态所导致的疾病,也是四肢骨折特别是下肢骨折患者中最为常见和一种严重并发症现象。该类患者的病程发展速度非常快,后果非常严重,因此,临床护理中如何密切观察,及时发现诊断并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临床12例骨筋膜室综合症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使我们认识到在临床护理中对骨折移位、复位和石膏固定后的患者,以及大血管损伤、组织缺血时间过长引起组织反应性肿胀,导致的骨筋膜室综合症,应通过临床动态护理观察,进行有效的判断,减少因临床的疏忽而造成患者截肢的后果。此外,护理人员在护理此类病人时,了解本病的发展过程也极为重要。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可使供应肌肉的小动脉关闭,形成缺血——水肿——缺血的恶性循环。根据缺血的不同程度可导致:(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早期,及时处理,恢复血液供应后,可不发生或仅发生极小量肌肉坏死,可不影响肢体功能。(2)缺血性肌挛缩——较短时间或程度较重的不完全缺血,恢复血液供应后,大部分肌肉坏死,严重影响功能。(3)坏疽广泛,长时间完全缺血,大量肌肉坏疽,常需截肢。同时骨筋膜室综合症除及时切开减压治疗外,严密的病情观察,良好的护理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保证。护士应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的生理损害降低至最低。目前,国外已使用间隔测压法,可以明确诊断,而国内多从临床检查与症状得出。因此,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并始终保持警惕。

参考文献

[1]王和鸣,丁建中,周临东.骨伤科基础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1.

[2]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13-814.

标签:;  ;  ;  

30例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