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留美学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洋务运动,官派,留美幼童,影响
留美学生论文文献综述
马菲菲,税沙沙[1](2019)在《洋务运动时期官派留美学生发展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鸦片战争后,在容闳、丁日昌等人的协力筹办下,清政府于1872-1875年共选派120名学生留学美国。但在种种力量的阻挠下,学习之路于1881年中断。尽管留学任务没有圆满完成,但留美学生对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经济、教育和外交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周维[2](2019)在《美国社区学院积极拓展海外办学以应对留美学生减少》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网站2019年5月12日消息,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NAFSA)发布的数据,2017-2018年,国际学生为美国贡献了近3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创造或支持了1.5万余个就业岗位。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收紧对赴美留学的外国人的政策,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招生数量出现连续下降。2017-2018学年,美(本文来源于《世界教育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楚雪,张国良[3](2019)在《互联网使用对留美中国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普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考察留美中国学生互联网使用与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发现,英文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对美国文化认同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中国文化认同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互联网使用动机、互联网自我效能以及通过互联网与家人联系频率对文化认同有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新闻大学》期刊2019年05期)
常彬,邵海伦[4](2019)在《“海外五四运动”的精神屐履:左翼保钓台湾留美学生文学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左翼保钓台湾留美学生文学叙事存在叁重主题:土地心结、理想动摇、价值确认。反复出现的土地意象与中国形象相互重合,寄托着保钓运动兴起的爱国初衷;对文革真相的探寻记录下保钓分子理想动摇的片刻,传递大洋彼岸的历史反思;保钓运动精神不灭的价值肯定,承载着保钓分子对理想的再次确认。以文学钩沉心灵,窥探精英们的心迹,解剖败退症结,追踪亲历者烟云过后的岁月沧桑,反驳保钓运动彻底失败的幻灭言论,肯定保钓运动对个人和历史产生的正面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张睦楚[5](2019)在《论教育学人的学科求索——基于留美中国学生“中国教育研究会”个案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哥伦比亚大学留美中国学生所组成的"中国教育研究会",是该校研习教育学科中国留学生所组成的雏形社团,也是留美学生教育理念的"孵化器"。这一学会是由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以学科为彼此共同点的教育社团,使得年轻的教育学人们得以初步构建起学科聚合体,留美学生也得以在彼岸对国内教育的建构理想以及西方教育理念阐发看法。以教育研究为志业的学人试图通过对教育学科进行一个深层次的探讨,对教育学科的价值、地位及学科内涵等问题进行求索。这一求索虽然未能涵盖整体的学科问题,但却折射出近代教育学人对于教育学科认识的一种独特面向。(本文来源于《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木昏[6](2018)在《中国留美学生有多关心中期选举》一文中研究指出“即使在美国出生也拿不到美国公民身份。”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取消“出生公民权”的一席话掀起轩然大波,无论该法案最终是否实现,都体现出当今美国社会一部分人浓重的排外思想。11月6日美国将举行中期选举,而在此之前,“出生公民权”、高校亚裔歧视风波、校园枪(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期刊2018-11-05)
张睦楚[7](2018)在《异邦的“想象”:公众视域下近代留美中国学生形象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中西文明之间的"报春鸟",留美中国学生在美国公众视域下一直被塑造、被想象出一种复杂的面相。由于对留美学生身份的偏见及角色定位的游离,近代留美学生在美国公众视域下的形象被想象成为以下叁方面:一是被构造成为一种弃中与崇西角色的嫁接;二是被想象成为一种享乐与功利的形象;叁是由于留美学生与华人社区天然的"国族挂钩",造成了留学生群体的偏差形象,这些形象虽不能完全概括近代留美中国学生的全部形象,但却构成了留学生群体最具有特质的一种形象想象。当然,留美学生也并未沉浸在书斋当中,而是积极地寻求一系列实践的途径来建设团体以及改良留美学生群体在美国的形象地位,以便重塑自身存在的最本真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高等教育》期刊2018年05期)
陈强[8](2018)在《近代中美教育理论研究与差异——评《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美交流日益频繁,教育交流是两国最为重要的交流之一,推动了中美两国在文化上的交融,是中美关系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对中美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重新解构交流历史,总结教育交流中的经验教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彭小舟主编的《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对近代中美教育理论研究与差异进行了深入的钻研和系统的梳理。一、内容概述(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8年10期)
冯禹[9](2018)在《关于留美学生打工,你不知道的是……》一文中研究指出出国留学,是近年来家长关心的热门话题,并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但中西教育到底孰优孰劣,却众说纷纭。我们特邀在美国工作生活多年的冯禹教授撰写系列文章,告诉您真实的美国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反思国内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家长做出适合孩子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期刊2018年09期)
经盛鸿[10](2018)在《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出洋又复归》一文中研究指出1872年8月11日(清同治十一年七月初八),上海港码头边,一艘日本国的客轮起锚开航了。码头上,是送行的各式人群。船上,"驻洋肄业局正委员"(亦称"留美学生事务所正监督")陈兰彬顶戴辉煌,庄严肃穆。他身边的官员,有翻译曾恒忠、中文教习叶源浚、容增祥。他们带领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赴美留学。这些留美学生,都是10岁左右的幼童,包括11岁的詹天佑在内,"奉旨钦赐官学生,赏赐袍帽顶戴"。他们初离祖国,投向大洋彼岸与茫茫人生,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离别依恋之情。一位(本文来源于《档案春秋》期刊2018年09期)
留美学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美国社区学院协会网站2019年5月12日消息,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Educators,NAFSA)发布的数据,2017-2018年,国际学生为美国贡献了近30亿美元的财政收入,创造或支持了1.5万余个就业岗位。然而,随着特朗普政府收紧对赴美留学的外国人的政策,美国大学的国际学生招生数量出现连续下降。2017-2018学年,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留美学生论文参考文献
[1].马菲菲,税沙沙.洋务运动时期官派留美学生发展及影响[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
[2].周维.美国社区学院积极拓展海外办学以应对留美学生减少[J].世界教育信息.2019
[3].楚雪,张国良.互联网使用对留美中国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J].新闻大学.2019
[4].常彬,邵海伦.“海外五四运动”的精神屐履:左翼保钓台湾留美学生文学叙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张睦楚.论教育学人的学科求索——基于留美中国学生“中国教育研究会”个案的探讨[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木昏.中国留美学生有多关心中期选举[N].环球时报.2018
[7].张睦楚.异邦的“想象”:公众视域下近代留美中国学生形象之解读[J].山东高等教育.2018
[8].陈强.近代中美教育理论研究与差异——评《近代留美学生与中美教育交流研究》[J].高教探索.2018
[9].冯禹.关于留美学生打工,你不知道的是……[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8
[10].经盛鸿.中国第一代留美学生出洋又复归[J].档案春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