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产业集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发达地区间竞争的武器,也是发展中国家间相互赶超的主要手段。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区域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区域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是经济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在研究“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将“呼包鄂”区域的产业集群分类为能源化工、冶金及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四大类。在考虑“呼包鄂”区域具体情况及指标的可行性后,确定了产业集群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据搜集。其次,应用主成分法,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别计算出“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第三,通过探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构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结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结果,计算两系统间的协调度,并判断两系统的协调发展类型。第四,运用贡献率模型分析两系统指标的贡献程度,计算出各指标对于相应系统的贡献率,选取贡献大的指标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源。本文主要结论:“呼包鄂”区域内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度在2004年2007年间呈上升趋势,其协调类型在2004年为同步相对不协调发展;在2005年为同步基本协调发展;在2006年为区域超前型基本协调发展;在2007年为区域超前型相对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就业人员因素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率最大,科技经费占GDP的比因素对产业集群影响力最大。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在继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的同时,加快“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比重,以促进“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提高“呼包鄂”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从而带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 2.1.1 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综述
  • 2.1.2 产业集群应用的研究综述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
  • 2.2.1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现状
  • 2.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机理研究综述
  • 2.3.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 2.3.2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
  • 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方法
  • 3.1 产业集群概述
  • 3.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3.1.2 产业集群的特征
  • 3.2 协调发展的概述
  • 3.2.1 协调的内涵
  • 3.2.2 发展的内涵
  • 3.2.3 协调发展的内涵
  • 3.3 协调发展度及研究方法
  • 3.3.1 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构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
  • 3.3.4 判别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型
  • 3.3.5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影响因素研究
  • 4 “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分析
  • 4.1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两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产业集群系统的指标体系
  • 4.1.2 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 4.2 产业集群分类的确定
  • 4.3 数据的收集
  • 4.3.1 产业集群系统的数据搜集
  • 4.3.2 区域经济指标数据的搜集
  • 4.4 构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模型
  • 4.4.1 综合发展水平的比较
  • 4.4.2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静态协调发展度
  • 4.4.3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度
  • 4.5 影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分析
  • 4.5.1 产业集群系统指标对区域经济系统的影响
  • 4.5.2 区域经济系统指标对产业集群系统的影响
  • 5 “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继续加强“呼包鄂”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
  • 5.1.1 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 5.1.2 冶金及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 5.1.3 农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集群
  • 5.1.4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5.2 加强区域科技教育投入,增强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
  • 5.2.1 创造良好的产业集群创新环境
  • 5.2.2 加快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5.2.3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 5.2.4 建立和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 5.3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加第三产业比重
  • 5.3.1 政府调整产业政策
  • 5.3.2 优化集群的产业结构
  • 5.3.3 增加第三产业比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产业集聚区培育跨区域产业集群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论坛 2016(10)
    • [2].基于区域产业集群的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以义乌某高职院校为例[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10)
    • [3].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汽车研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研究[J]. 时代教育 2017(05)
    • [4].对接区域产业集群的高职商贸类专业建设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 2013(12)
    • [5].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地理标志管理模式选择[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3)
    • [6].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模型及仿真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2(24)
    • [7].沪台两地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11(02)
    • [8].区域产业集群理论及演进研究述评[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9].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构建中的问题探讨[J]. 江苏商论 2010(06)
    • [10].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研究进展——以广东学者的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J]. 学习与实践 2009(02)
    • [11].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研究梳理及评论——基于广东学者研究文献的考察[J]. 经济前沿 2008(12)
    • [12].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权属和效应探讨[J]. 学习与实践 2008(05)
    • [13].浅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23)
    • [14].浙江区域产业集群科技创新的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17)
    • [15].价格竞争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的演进[J]. 粤港澳市场与价格 2008(09)
    • [16].跨区域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系统动力演化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16(51)
    • [17].区域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互动模式的协同演进机制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4(01)
    • [18].龙头企业与区域产业集群发展[J]. 企业活力 2008(03)
    • [19].区域产业集群中高速公路的影响机制与相关政策[J]. 湖南社会科学 2008(03)
    • [20].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的区域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 2014(11)
    • [21].大连市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35)
    • [22].长三角技术扩散与跨区域产业集群互动发展:问题与对策[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3].广西区域产业集群与财政支持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1)
    • [24].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建设问题研究——基于区域产业集群视角[J]. 现代商业 2016(31)
    • [25].社会资本对区域产业集群的作用机制分析[J]. 现代产业经济 2013(Z1)
    • [26].隐形冠军促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J]. 生产力研究 2008(03)
    • [27].基于量化评价的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15)
    • [28].区域产业集群品牌的经济属性特征辨识[J]. 商业时代 2011(05)
    • [29].基于重复博弈的区域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激励研究[J]. 软科学 2008(10)
    • [30].基于双维两阶段筛选模型的区域产业集群识别与选择研究——以江西省工业行业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5)

    标签:;  ;  ;  ;  ;  

    “呼包鄂”区域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