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品系论文-陈卓,崔开南,鲁玉杰

敏感品系论文-陈卓,崔开南,鲁玉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敏感品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磷化氢抗性,赤拟谷盗,熏蒸杀虫,运动行为

敏感品系论文文献综述

陈卓,崔开南,鲁玉杰[1](2019)在《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运动能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化氢是长期广泛使用的储藏物害虫熏蒸剂,由于单一药剂的重复使用,使得害虫产生了严重的磷化氢抗药性。研究害虫磷化氢抗性机理对解决害虫磷化氢抗性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分析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磷化氢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在磷化氢熏蒸过程中的运动情况,旨在探究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的行为机制,为解决害虫磷化氢抗性问题提供一定思路。在本项研究中,我们首先使用磷化氢亚致死剂量(LC_(30))分别处理赤拟谷盗的抗性品系、敏感品系,使用高清运动摄像头分别记录两种品系在熏蒸前(5h)和熏蒸过程中(15h)的爬行情况。随后使用Etho Vision动物运动轨迹跟踪系统(诺达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昆虫运动情况进行分析。昆虫的运动行为评价指标主要有:运动距离(mm)、运动速度(mm/s)。通过该项研究发现,在未进行熏蒸的5h内,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总活动量小于敏感品系。在注射磷化氢气体后,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运动量减小,并在熏蒸起始的5h内始终保持相对较低的运动量。而赤拟谷盗敏感品系在注射磷化氢气体后,其运动量大幅度增加,并在熏蒸起始后的5~6h内始终保持相对较高的运动量。在熏蒸过程中,赤拟谷盗抗性品系在熏蒸的6~10h内运动量有着一定的增加,在随后的11~15h内运动量降低,并最终保持在一个极低的水平。赤拟谷盗敏感品系在熏蒸起始出现运动量大幅度增加后,在熏蒸的7~15h运动量逐步降低。在熏蒸处理的15h,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总体运动量小于敏感品系。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进行熏蒸处理,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运动量小于敏感品系。同时在熏蒸处理过程中,磷化氢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所出现的运动高峰期有着一定差异。相比于赤拟谷盗敏感品系,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在熏蒸起始便降低其运动量,降低其呼吸速率,从而减少了其磷化氢的吸入量,降低其新陈代谢速率,这可能是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杨会娜,陆靖,谭文彬[2](2019)在《致倦库蚊抗性种群和敏感品系中转铁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转铁蛋白基因在致倦库蚊敏感品系、抗性种群体内的表达量。方法设计引物、提取RNA、扩增目的基因部分基因片段、纯化测序、序列比对、荧光定量PCR。采用t检验对敏感品系和抗性种群致倦库蚊体内转铁蛋白的基因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扩增致倦库蚊转铁蛋白部分基因片段,测序后序列比对,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致倦库蚊敏感品系转铁蛋白荧光定量(T_(f敏))和抗性种群转铁蛋白荧光定量(T_(f抗))平均值分别为15.21和18.41,内参基因荧光定量(β_敏和β_抗)平均值分别为20.53和19.10,转铁蛋白基因在致倦库蚊抗性种群中的表达量降低,2个样本体内转铁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0,P<0.001)。结论致倦库蚊转铁蛋白基因可作为蚊虫抗性检测及治理的靶标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开文龙[3](2018)在《白纹伊蚊杀虫剂敏感品系的纯化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杀虫剂的使用是蚊虫控制和疫情防控中主要措施之一,而长期大量不合理使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蚊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逐渐产生,因此对蚊虫的抗性监测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对白纹伊蚊JS敏感种群进行对常用杀虫剂敏感性测定,获得该品系的敏感性资料。同时,为了更好地开展杀虫剂的抗药性监测工作,用实验室敏感品系白纹伊蚊(JS)进行敏感性选育(简称“返选育”),通过顺式氯氰菊酯反选育筛选2次后获得白纹伊蚊纯化敏感品系JS-SUS,测定筛选前后顺式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变化,然后对其幼虫和成蚊在生化水平上进行叁种代谢酶非特异性酯酶(NSE)、多功能氧化酶(MFO)以及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酶活性测定,并与JS进行比较。同时,在分子水平对其成虫进行击倒抗性(Kdr)检测。目前登革热发生频繁的云南省和广东省,其媒介伊蚊对常用拟除虫菊酯类均产生高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以采自云南省景洪市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为对象,研究昆虫生长调节剂除虫脲的作用特点、敏感性、与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交互抗性,为该区域蚊虫抗性治理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替代产品提供依据。现将本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白纹伊蚊敏感品系JS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分别为:溴氰菊酯、0.000469mg/L、高效氯氟氰菊酯0.000524 mg/L、高效氯氰菊酯0.000536 mg/L、氯菊酯0.00182mg/L、顺式氯氰菊酯0.003180mg/L、双硫磷0.00132mg/L、马拉硫磷0.013995mg/L、杀螟硫磷0.016649mg/L、DDVP0.024432mg/L、残杀威0.265254mg/L、恶虫威0.615237mg/L、DDT0.019053mg/L。2.白纹伊蚊敏感品系JS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LC50分别为:溴氰菊酯0.0965%、高效氯氰菊酯0.0141%、顺式氯氰菊酯0.0177%、高效氯氟氰菊酯0.0215%、氯菊酯0.0965%、杀螟硫磷0.0267%、DDVP 0.0565%、双硫磷0.0711%、马拉硫磷0.10500%、恶虫威0.0033%、残杀威0.004%。3.第一次反选育一共配对了 100对单雌系,有55对单雌系产卵,其中产卵量在4粒到169粒之间,平均产卵量为84粒,产卵量主要集中在50-142粒之间;第二次反选育配对了 40对单雌系,最终只有27对供血后产卵,其中产卵量最少的为76粒,产卵最多的有140粒,平均产卵量为109粒,产卵量主要集中在106-126粒之间。4.测定JS-SUS Ⅲ龄末Ⅳ龄初幼虫对顺式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其LC50为0.00115mg/L,与筛选前比较降低了 2.77倍。测定纯化品系3-5日龄未吸血的雌性成蚊对顺式氯氰菊酯的敏感性,其LC50为0.0056%,LC99为0.0307%,与筛选前比较分别降低了 3.16倍和24倍,筛选后成蚊和幼虫对顺式氯氰菊酯敏感性都有显着性提升,筛选后成蚊毒理回归线的斜率由1.435±0.232上升到3.152±0.588,筛选后其纯度提高显着。5.测定JS Ⅲ龄末Ⅳ龄初幼虫的NSE、MFO、GST的活性分别114.97 nmol α-NA/(min.·mg pr)、6.42 nmol cyt c/mg pr、42.56nmol/(min mg pr),测定JS-SUS的幼虫的NSE、MFO、GST的活性分别为44.96 nmolα-NA/(min-mg pr)、4.55 nmol cyt c/mg pr、17.24 nmol/(min·mg pr);测定JS成蚊的NSE、MFO、GST的活性分别62.67 nmol α-NA/(min·mg pr)、4.37 nmol cyt c/mg pr、45.72 nmol/(min-mg pr),测定JS-SUS成蚊的NSE、MFO、GST 的活性分别为 12.30 nmol α-NA/(min.·mg pr)、1.53 nmol cyt c/mg pr、22.75 nmol/(min·mg pr)。JS-SUS成蚊和幼虫的叁种代谢酶的活性与JS相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显着。针对击倒抗性基因,JS在1534位点发现突变(2/64),由苯丙氨酸(F)变为丝氨酸(S),而筛选后JS-SUS未发现Kdir击倒抗性基因位点的突变(0/64)。在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水平上,筛选后JS-SUS品系敏感性均有提升。6.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拟除虫菊酯类抗性种群对除虫脲的IE50分别为0.00253 ug/ml和0.00233 ug/ml,与实验室敏感品系相比,其抗性倍数分别为1.71和1.77倍,表明除虫脲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无交互抗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期刊2018-06-30)

解锐历[4](2018)在《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及敏感品系氨基酸水平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蚊媒染病的不断扩散,蚊媒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化学防制是目前防蚊控蚊的主要策略。随着化学杀虫剂的频繁使用,蚊虫抗药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目前,研究发现:在蚊虫抗性产生机制中代谢抗性与靶标抗性的作用机理与氨基酸水平的改变具有潜在相关性。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发现:实验室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幼虫体内代谢物存在显着差异,多种氨基酸差异可能与抗性的产生相关。本研究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白纹伊蚊幼虫氨基酸代谢物的检测方法,探索白纹伊蚊幼虫体内与溴氰菊酯抗性形成及毒性相关的氨基酸标志物。二、研究目的1.建立白纹伊蚊氨基酸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方法;2.比较溴氰菊酯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白纹伊蚊幼虫氨基酸的水平差异,为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标志物筛选提供参考;3.观察溴氰菊酯暴露前后抗性白纹伊蚊幼虫氨基酸水平差异,探索溴氰菊酯毒性相关氨基酸标志物。叁、研究方法1.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的建立参考文献[1-2]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检测方法,通过预实验进行参数校正。加入内标控制系统误差,设置6个平行样品控制随机误差,采用6种质控标准浓度氨基酸检测样本回收率。2.种群抗性测定采用WHO推荐的幼虫浸溃法检测白纹伊蚊种群的半数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50,LC50),根据待测样本与实验室敏感品系样本LC50的比值计算出抗性倍数确定抗性程度。3.野外蚊虫的采集与饲养根据文献报道[7]及课题组现场检测,分别从广州市城区和郊区采集不同抗性程度的白纹伊蚊幼虫,带回实验室饲养至F1代供实验用。4.抗性种群药物暴露实验参照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对确定为抗性种群的F1代白纹伊蚊幼虫进行溴氰菊酯暴露实验,分为药物暴露组、丙酮暴露组和空白对照组;暴露24h后回收各组幼虫样本,用于氨基酸检测。5.幼虫氨基酸水平的检测利用LC-MS/MS检测白纹伊蚊幼虫氨基酸信号,将信号峰导入Chemview软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各组幼虫体内17种氨基酸浓度水平。6.统计分析与作图利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组别的氨基酸水平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的判断标准,作图采用R、Graphpad5.01软件。四、研究结果1.实验室抗性品系白纹伊蚊瓜氨酸与脯氨酸这2种氨基酸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实验室敏感品系(p<0.05);2.野生抗性品系与实验室敏感品系相比,有7种氨基酸水平出现差异(p<0.05),其中,抗性品系中的丙氨酸、瓜氨酸和脯氨酸高于敏感品系,谷氨酸、组氨酸和缬氨酸低于敏感品系;3.药物组幼虫体内12种氨基酸(丙氨酸、瓜氨酸、酪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鸟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组氨酸、苏氨酸、蛋氨酸)与空白对照组出现差异(p<0.05),其中11种氨基酸水平在暴露后降低,而组氨酸水平在暴露后升高;药物组与丙酮暴露组幼虫体内的丙氨酸、瓜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变化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五、研究结论1.LC-MS/MS用于检测白纹伊蚊幼虫氨基酸水平检测,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特点;2.丙氨酸、瓜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缬氨酸、蛋氨酸7种氨基酸可能与溴氰菊酯抗性相关;3.溴氰菊酯丙酮溶液暴露可导致抗性白纹伊蚊幼虫体内12种氨基酸水平发生改变,其中丙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瓜氨酸仅与溴氰菊酯暴露有关,其余7种氨基酸水平的改变与丙酮溶液相关。(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刘章义,尚梦婷,木魁,温海燕,姜双林[5](2018)在《抗阿维菌素苜蓿苔螨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发育与生殖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苜蓿苔螨(Bryobia praetions)抗阿维菌素品系(R)与敏感品系(S)生物适合度变化,为延缓苜蓿苔螨抗性发展及其抗性治理提供依据。在室内26℃条件下,系统观察了苜蓿苔螨抗阿维菌素品系试验种群的发育和生殖力参数。结果表明,抗阿维菌素品系的发育历期和寿命缩短,产卵量下降。抗性品系(R)平均寿命为21.9 d,平均每雌产卵量为28.2粒;敏感品系分别为27.9 d和40.9粒。抗阿维菌素品系的净生殖率(R0=28.17)显着低于敏感品系(R0=45.70)(P<0.05)。抗阿维菌素品系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加倍时间(p.b.t)分别为1.159 2和2.978 8,均显着低于敏感品系的周限增长率和种群加倍时间(P<0.05)。对苜蓿苔螨的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进行比较,抗性品系存在着生殖力的不利性。另外,抗性品系的相对适合度(Rf)约为敏感品系的0.49,也存在着明显的相对适合度缺陷。本研究结论有助于解释苜蓿苔螨抗阿维菌素品系存在生物适合度不利的现象,并为苜蓿苔螨抗性治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陆靖,史琦琪,程鹏,公茂庆,崔文[6](2018)在《淡色库蚊抗性种群和敏感品系中铁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淡色库蚊抗性种群和敏感品系中的铁蛋白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方法设计引物,扩增目的基因全长、纯化测序、序列分析,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蛋白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假设检验中的t检验方法,对2种不同处理的淡色库蚊样本体内铁蛋白基因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扩增淡色库蚊铁蛋白基因片段,经荧光定量PCR测定,淡色库蚊敏感品系铁蛋白荧光定量(F敏)和抗性种群铁蛋白荧光定量(F抗)平均值分别为11.41和15.73,内参基因荧光定量(β敏和β抗)平均值分别为10.03和18.27,铁蛋白基因在淡色库蚊抗性种群中的表达量是敏感品系的15.08倍,t检验结果显示,两样本体内铁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00,P<0.001)。结论淡色库蚊铁蛋白基因可作为蚊虫抗性检测及治理的靶标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左恺然,康照奎,杨亦桦,吴益东,武淑文[7](2016)在《绿盲蝽毒死蜱抗性和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水平》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明确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乙酰胆碱酯酶-2(acetylcholinesterase-2,ACh E2)与毒死蜱抗性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绿盲蝽ACh E2基因(Al-ace2)的全长序列,并检测了Al-ace2在绿盲蝽毒死蜱抗性品系(BZ-R)及敏感品系(SLF和BZ)中的氨基酸序列多态性及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Al-ace2开放阅读框长1 935 bp,编码644个氨基酸残基;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有ACh E的典型结构,如催化叁联体、氧阴离子洞、胆碱结合位点及围绕活性位点丝氨酸的保守结构域FGESAG。与两个敏感品系(SLF和BZ)相比,绿盲蝽毒死蜱抗性品系BZ-R Al-ace2基因中存在T552M氨基酸替换,发生频率为5%,但此位点氨基酸并不保守,也不靠近活性位点,推测其与抗性无关。在绿盲蝽SLF,BZ和BZ-R品系中,Al-ace1表达量均约为Al-ace2的3倍,且Al-ace2转录水平在3个品系间无显着差异。【结论】结果说明,在绿盲蝽体内ACh E2是次要表达的乙酰胆碱酯酶,该ACh E2可能与绿盲蝽BZ-R品系对毒死蜱的抗性无关。(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11期)

陈耀年,汝阳,尚素琴[8](2016)在《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捕食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R)和敏感品系(S)捕食功能的差异,在RH(75±5)%、光周期16L:8D条件下,设置16、20、24、28和32℃5个温度梯度,研究了巴氏新小绥螨对两个品系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对两个品系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16~28℃范围内,对二者的攻击系数、捕食能力、最大日捕食量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处理时间则缩短。28℃时对雌成螨、若螨和卵捕食量最高,R品系为7.5700头、14.4928头和16.0256粒,S品系为7.9114头、18.3150头和20.1207粒;处理时间最短,R品系为0.1321、0.0690和0.0624 d,S品系为0.1264、0.0546和0.0497 d,温度达到32℃时,捕食量下降。在同一温度下,对S品系的捕食能力显着大于R品系(P<0.05)。说明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有一定的拒食作用,这与二斑叶螨R品系在长期药剂选择压力下体壁硬化有关。因此,田间防治二斑叶螨时要交替轮换使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实现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协调的同时,避免或延缓其产生抗药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二斑叶螨的综合防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李建宇,史梦竹,傅建炜,王婷,张志康[9](2016)在《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及增效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茶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对联苯菊酯代谢抗性相关的解毒酶,本研究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生化分析方法,比较了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的3种解毒酶活性差异,并分析了3种增效剂对联苯菊酯的增效作用。解毒酶活性测定表明,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羧酸酯酶(Car E)、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O-脱甲基(PN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比活力都高于敏感品系,3种解毒酶活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09倍、4.34倍和1.59倍。增效剂磷酸叁苯酯(TPP)、增效醚(PBO)和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在茶假眼小绿叶蝉敏感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04、1.09、1.00,而在联苯菊酯抗性品系中的增效比分别为1.80、7.97、1.03。上述结果证明,羧酸酯酶和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活性的增强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对联苯菊酯的抗性产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茶叶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刘星[10](2016)在《朱砂叶螨甲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生殖力差异及其相关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叶螨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螨。该螨能够为害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黄瓜、豆类等多种蔬菜瓜果,也能为害棉花、花卉等经济作物,其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目前,朱砂叶螨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杀虫杀螨剂的长期施用在导致朱砂叶螨出现严重抗性问题的同时,还诱发了害虫再猖獗现象。抗性监测表明朱砂叶螨已经对菊酯类药剂产生严重抗药性,同时,诸多研究表明菊酯类药剂在田间降解至亚致死剂量时,对靶标生物有毒物兴奋效应,即对靶标生物的生殖力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反而能够导致靶标生物种群数量的扩大。本实验室通过长期的抗性筛选获得了朱砂叶螨甲氰菊酯抗性品系(Fe R),在饲养过程中发现其种群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同源敏感品系(SS)。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重点研究Fe R相对SS增强的生殖力背后的机制,为明确有害生物再猖獗的原因提供参考。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vg)与卵黄原蛋白受体(Vitellogenin receptor,vgr)是卵生动物在卵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两种蛋白,它们对卵母细胞和卵巢的发育成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上,朱砂叶螨vg及vgr蛋白对朱砂叶螨产卵量等生殖参数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针对朱砂叶螨Fe R与SS品系之间的产卵能力存在显着差异的现象,本研究从vg与vgr的角度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Fe R日均产卵量在进入成螨期第四天达到顶峰,日均产卵13.00粒;SS日均产卵量在进入成螨期第五天达到顶峰,日均产卵9.64粒;Fe R日均产卵量始终高于SS。Fe R产卵量为173.25粒,SS产卵量为100.92粒。两品系的产卵量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Fe R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卵总量显着高于SS。2.通过检测朱砂叶螨不同品系vg和vgr在成螨期的含量差异发现,Fe R中vg及vgr两种蛋白的含量分别显着高于SS中相应蛋白的含量。vg在Fe R和SS中含量分别为0.1617±0.0146μg/mg和0.0904±0.0038μg/mg;vgr在Fe R和SS中含量分别为0.0455±0.0035μg/mg和0.0231±0.0085μg/mg。3.克隆拼接获得两条朱砂叶螨vg基因和一条vgr基因,分别命名为Tcvg1,Tcvg2与Tcvgr。Tcvg1全长5268bp,编码1755个氨基酸,Gen Bank登录号为KR090058;Tcvg2全长5253bp,编码1750个氨基酸,Gen Bank登录号为KR090059;Tcvgr全长5559bp,编码1852个氨基酸。Gen Bank登录号为KT180304。Tcvg1,Tcvg2均含有卵黄原蛋白特征保守域Vitellogenin_N,DUF1943,VWD;Tcvgr含有特征保守域LDLa、EGF_CA、LY domain以及NHL重复子。4.SS与Fe R的Tcvg1,Tcvg2与Tcvgr叁条基因在实验设计的检测发育阶段内的表达趋势大致一致:发育为成螨前叁条基因表达量均很低,在3日龄雌成螨时叁条基因表达量猛增到峰值,随后在10日龄雌成螨体内表达量下降。在产卵前期(0A)和3日龄雌成螨(3A)两个时间点检测并比较SS与Fe R两品系间叁条基因的m RNA表达量,结果表明Fe R品系的Tcvg1,Tcvg2和Tcvgr表达量均显着高于SS。本论文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药剂胁迫形成的朱砂叶螨甲氰菊酯抗药性品系,卵黄原蛋白和卵黄原蛋白受体基因上调表达,其体内卵黄原蛋白和卵黄原蛋白受体含量相应显着上升,导致其生殖力显着提高。该机制可能是导致有害生物再猖獗的原因之一。(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6-04-15)

敏感品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分析转铁蛋白基因在致倦库蚊敏感品系、抗性种群体内的表达量。方法设计引物、提取RNA、扩增目的基因部分基因片段、纯化测序、序列比对、荧光定量PCR。采用t检验对敏感品系和抗性种群致倦库蚊体内转铁蛋白的基因表达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扩增致倦库蚊转铁蛋白部分基因片段,测序后序列比对,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致倦库蚊敏感品系转铁蛋白荧光定量(T_(f敏))和抗性种群转铁蛋白荧光定量(T_(f抗))平均值分别为15.21和18.41,内参基因荧光定量(β_敏和β_抗)平均值分别为20.53和19.10,转铁蛋白基因在致倦库蚊抗性种群中的表达量降低,2个样本体内转铁蛋白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90,P<0.001)。结论致倦库蚊转铁蛋白基因可作为蚊虫抗性检测及治理的靶标基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敏感品系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卓,崔开南,鲁玉杰.赤拟谷盗磷化氢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运动能力的研究[J].华中昆虫研究.2019

[2].杨会娜,陆靖,谭文彬.致倦库蚊抗性种群和敏感品系中转铁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9

[3].开文龙.白纹伊蚊杀虫剂敏感品系的纯化与应用[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

[4].解锐历.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及敏感品系氨基酸水平差异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8

[5].刘章义,尚梦婷,木魁,温海燕,姜双林.抗阿维菌素苜蓿苔螨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发育与生殖力[J].草业科学.2018

[6].陆靖,史琦琪,程鹏,公茂庆,崔文.淡色库蚊抗性种群和敏感品系中铁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8

[7].左恺然,康照奎,杨亦桦,吴益东,武淑文.绿盲蝽毒死蜱抗性和敏感品系乙酰胆碱酯酶-2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表达水平[J].昆虫学报.2016

[8].陈耀年,汝阳,尚素琴.巴氏新小绥螨对二斑叶螨混合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的捕食功能[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

[9].李建宇,史梦竹,傅建炜,王婷,张志康.茶假眼小绿叶蝉抗联苯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解毒酶活性及增效作用研究[J].茶叶科学.2016

[10].刘星.朱砂叶螨甲氰菊酯抗性和敏感品系生殖力差异及其相关机制[D].西南大学.2016

标签:;  ;  ;  ;  

敏感品系论文-陈卓,崔开南,鲁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