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折射率物质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负折射率物质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论文摘要

负折射率材料最初只是科学家头脑中的一种假想材料,最近几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证明这种材料不仅可以存在,而且在近场光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负折射率材料的物理性质、实验制备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 本论文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负折射率材料的相关性质和应用。研究内容包括适用于负折射率材料的双色散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超级透镜、各向异性负折射率材料、负折射率材料与表面波四个部分。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 1.结合Drude色散模型,研发完成了一、二、三维的双色散时域有限差分模拟软件。该软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适用于普通电介质、金属、负折射率材料,而且还可以模拟各向异性材料。利用该软件研究了高斯波包和平面波在负折射率材料中的传播及散射,验证了负折射率材料的负折射,平板成像,能量守恒等性质。 2.利用转移矩阵方法证明了完美透镜效应。研究了吸收、周期厚度、周期数等参数对复合超级透镜成像分辨率的影响,证明采用复合超级透镜在保证分辨率的情况下可以降低参数失配带来的影响。同时利用双色散时域有限差分法模拟验证了超级透镜和复合超级透镜的近场成像性质及透镜界面上表面波的存在。 3.研究了各向异性负折射率材料中电磁场的本征模式,发现可能存在简并的模式。给出了能流方向和波矢空间色散曲线法线方向之间关系的判别法则。研究了电磁波在普通电介质和各向异性电介质界面上的折射特性,给出了波矢折射方向和能流折射方向的各种可能组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各向异性负折射率材料的“完美”线性偏振器。通过严格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得到了该偏振器的起偏条件并设计了两种实现方案。通过时域有限差分方法模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4.研究了任意两种物质分界面上表面波的存在条件。提出了匹配表面波波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历史回顾
  • 1.2 负折射率材料的特性
  • 1.2.1 负折射率材料中的电磁波
  • 1.2.2 电磁波的负折射
  • 1.2.3 反多普勒效应
  • 1.2.4 反切仑科夫辐射
  • 1.2.5 反光压效应
  • 1.2.6 负折射率材料的其它特性
  • 1.3 超级透镜
  • 1.4 负折射率材料的实验制备
  • 1.4.1 开口环共振器+金属线阵列
  • 1.4.2 传输线模型
  • 1.4.3 光子晶体
  • 1.4.4 其它制备方法
  • 1.5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和本文的主要内容
  • 1.5.1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双色散时域有限差分法
  • 2.1 时域有限差分法
  • 2.2 双色散时域有限差分法
  • 2.3 吸收边界条件
  • 2.4 模拟结果
  • 2.4.1 一维模拟
  • 2.4.2 二维模拟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级透镜及其性质
  • 3.1 超级透镜
  • 3.1.1 转移矩阵方法
  • 3.1.2 转移矩阵证明完美透镜效应
  • 3.1.3 FDTD模拟
  • 3.2 复合超级透镜
  • 3.2.1 基本原理
  • 3.2.2 透镜参数对分辨率的影响
  • 3.2.3 FDTD模拟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各向异性负折射率材料
  • 4.1 各向异性负折射率材料中的电磁波
  • 4.1.1 色散方程
  • 4.1.2 波矢和能流的的方向
  • 4.1.3 波矢和能流的折射方向
  • 4.2 基于各向异性介质的线偏振器
  • 4.2.1 传统偏振器
  • 4.2.2 理论证明
  • 4.2.3 数值模拟
  • 4.2.4 实际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负折射率材料与表面波
  • 5.1 表面波基本电磁理论分析
  • 5.1.1 表面波色散方程
  • 5.1.2 表面波能流和位相的传播方向
  • 5.1.3 任意两种介质界面表面波的存在条件
  • 5.1.4 表面波的激发方式
  • 5.2 匹配表面波波导结构
  • 5.2.1 基本原理与理论分析
  • 5.2.2 表面波的负折射
  • 5.2.3 数值模拟验证
  • 5.2.4 表面波角反射器
  • 5.2.5 表面波干涉近场光刻写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
  • 6.2 展望和建议
  • 附录A 非色散介质FDTD迭代式
  • 附录B 双色散介质FDTD迭代式
  • 附录C 完美匹配层FDTD迭代式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负折射率材料的研究概述及其应用进展[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13)
    • [2].负折射率材料的电磁特性与研究进展[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3].负折射率材料中的慢光技术研究[J]. 信息技术 2011(11)
    • [4].高速光纤通信期盼负折射率材料[J]. 广西通信技术 2010(01)
    • [5].负折射率材料的实现方法和研究进展[J]. 光学仪器 2009(05)
    • [6].负折射率材料可控效应及结构设计[J]. 光电工程 2010(06)
    • [7].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型波导能否实现负折射率材料? 表面等离子体三维几何结构的研究[J]. 光机电信息 2009(10)
    • [8].手性负折射率材料的最新进展[J]. 中国光学 2015(04)
    • [9].舰船隐身技术新方法[J]. 舰船电子工程 2011(06)
    • [10].负折射率材料透镜的消色差[J]. 光子学报 2015(03)
    • [11].负折射率材料的实现模式及传输衰减分析[J].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6(02)
    • [12].负折射率材料及其军事应用[J]. 光电子技术 2010(01)
    • [13].一维含负折射率光子晶体光学特性[J]. 硅谷 2011(15)
    • [14].采用负折射率材料提高空间望远镜分辨率的理论研究[J]. 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 2009(03)
    • [15].负折射率材料中二次谐波转换效率的理论分析[J]. 物理学报 2009(02)
    • [16].开口谐振环结构负折射率材料对电磁波偏振特性的影响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17].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吸收特性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3(05)
    • [18].包含负折射率材料的多层结构的本征电磁模[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1(05)
    • [19].正负折射率材料组成的半无限一维光子晶体的反射率[J]. 物理学报 2009(01)
    • [20].含负折射率材料的一维双周期光子晶体带隙特性[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21].基于含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的宽带相位补偿器[J]. 中国激光 2010(12)
    • [22].基于负折射率材料一维光子晶体可调节的频率和方向滤波器[J]. 人工晶体学报 2011(02)
    • [23].含负折射率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禁带特性[J]. 广西物理 2008(02)
    • [24].含负折射率介质层的一维光子晶体缺陷模的特性[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5].负折射率材料制备的理论依据[J]. 价值工程 2011(27)
    • [26].含负折射率材料并具有零平均折射率的半无限一维光子晶体的表面态[J]. 应用光学 2009(03)
    • [27].含负折射率材料空芯Bragg光纤的束缚损耗特性[J]. 光学技术 2016(02)
    • [28].光在不同界面反射时的Goos-Hnchen位移[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29].正负交替一维掺杂光子晶体缺陷模的特性[J]. 激光与红外 2009(07)
    • [30].光子晶体光纤的非线性研究[J]. 硅酸盐通报 2008(06)

    标签:;  ;  ;  ;  ;  ;  

    负折射率物质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