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梗 溶栓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丘宇,黄戈伦,马莉琴,兰晓艳,宋玲玲[1](2021)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接收的60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我院治疗的60例单纯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情况,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及预后,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情况产生影响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吸烟率为50.00%,糖尿病发生率为31.67%,高脂血症发生率为63.33%,D-二聚体为(231.02±22.91)μg/L,hs-CRP为(14.70±2.62)mg/L,对照组的吸烟率为46.67%,糖尿病发生率为25.00%,高脂血症发生率为61.67%,D-二聚体为(235.41±23.80)μg/L,hs-CRP为(15.32±3.01)mg/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收缩压为(177.91±11.22)mmHg,Hcy为(21.81±6.42)μmol/L,预后不良发生率为76.67%,均高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63.33±12.04)mmHg,Hcy(8.07±0.63)μmol/L,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舒张压为(85.90±7.11)mmHg,对照组的舒张压为(86.81±6.02)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及H型高血压均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因此,临床中应对该类患者引起足够重视,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使其预后状况得到显着改善。
向柳[2](2021)在《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文中提出目的近年来急性脑梗死超早期施行予以溶栓治疗在我国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rt-PA溶栓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疗效与安全性的因素仍然备受关注,对于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关于中医证候要素是否影响rt-PA治疗脑梗死疗效方面研究目前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107例rt-PA静脉溶栓患者分析影响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结局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及与疗效的相关性,为超早期脑梗死的中西医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部分接受静脉溶栓并住院的脑梗死超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起病到开始溶栓间隔时间(ONT)、TOAST分型、溶栓前、溶栓后24h、溶栓后(7±2)d的NIHSS评分、本次发病前m RS评分、出血转化、一周生存死亡情况,以及入院时或溶栓后24h中医证候、第(7±2)d中医证候,评价静脉溶栓后患者早期疗效结局、出血转化和死亡率,先对资料按早期结局良好与不良进行基线对比,然后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进行变量筛选,继将有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总结上述因素与rt-PA溶栓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相关关系。结果一、本研究共纳入107例ACI超早期rt-PA静脉溶栓患者,其中男69例(64.5%),女38例(35.5%),年龄(67.9±13.1)岁,最小31岁,最大93岁,按年龄段分组,年龄<80岁90例,占84.1%,其中男61例,女29例,年龄≥80岁17例,占15.9%,男8例,女9例;合并高血压45例(42.1%)、糖尿病22例(20.6%)、血脂异常6例(5.6%)、房颤26例(24.3%)、脑梗死21例(19.6%);根据TOAST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LAA)44例(41.4%)、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36例(33.6%)、心源性脑栓塞(CE)23例(21.5%)、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4例(3.7%);静脉溶栓颅内出血转化11例(10.3%),死亡16例(15%)。二、早期疗效结局:(1)早期结局基线情况方面,良好结局59例,良好结局中男性44例占男性人数63.8%,女性15例占女性人数39.5%,溶栓前NIHSS评分[M(P25,P75)]为8(6,12.25)分;不良结局48例,不良结局中男性25例占男性36.2%,女性23例占女性60.5%,溶栓前NIHSS评分15(6.25,23.25)分;早期良好结局比例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47 P=0.016,P<0.05),男性在早期结局中获益比例高于女性;早期良好结局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低于不良结局溶栓前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71 P<0.001,P<0.05)。(2)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与溶栓后24h早期疗效结局相关的有性别、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与(7±2)d疗效结局相关因素为性别、溶栓前NIHSS评分,其他因素与疗效无明显相关。(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溶栓前NIHSS评分是溶栓后24h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B=-0.061 OR=0.941 P=0.047,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与疗效良好结局呈负相关,NIHSS评分每增加1分,获益缩减至0.94倍;对与溶栓后(7±2)d疗效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性别(B=1.111 OR=3.037 P=0.016,P<0.05)、溶栓前NIHSS评分(B=-0.122 OR=0.831 P=0.000,P<0.05)与(7±2)d疗效相关。提示男性(7±2)d获益约是女性的3倍。溶栓前NIHSS评分是良好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评分每增加1分对应获益缩减至0.8倍。进一步探讨性别与溶栓疗效的关系,在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中按年龄段进行亚组分析,将(7±2)d疗效作为因变量,性别作为协变量,年龄作为选择变量(亚组变量),规则为年龄≤70岁,在≤70岁年龄段中,性别并非影响早期rt-PA静脉溶栓疗效的因素(B=1.062,P=0.110,P>0.05)。三、早期安全性:本研究发生出血转化共11例,占10.3%,死亡9例,占8.4%,其中与溶栓出血转化直接相关6例,呼吸循环衰竭死亡3例。(1)基线资料,结果提示合并房颤患者出血转化比例更高,经卡方检验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68 P=0.005,P<0.05)。出血转化组溶栓前NIHSS评分明显高于无出血组,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分别为16(6,26)和10(6,15),两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8 P=0.038,P<0.05);按年龄分为<80岁组(非高龄组)、≥80岁(高龄组),两组出血转化率相差不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合并房颤与静脉溶栓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B=1.959 OR=7.092 P=0.004,P<0.05)。溶栓前NIHSS评分与出血转化呈正相关(B=0.081 OR=1.084 P=0.018,P<0.05)。其余变量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TOAST分型等与出血转化无明显相关性。进一步探讨高龄组(≥80岁)、非高龄组(<80岁),时间窗≤3h组,时间窗3-4.5h组溶栓安全性有无差异,结果显示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3h与出血转化可能有相关性(B=1.02OR=2.772 P=0.114,P<0.15);高龄不是出血转化的影响因素。(3)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是溶栓后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B=1.829 OR=6.226 P=0.026,P<0.05),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rt-PA静脉溶栓出血转化是无合并房颤患者的6倍。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ONT在3-4.5h和在3h内出血转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情况:急性脑梗死患者起初存在证素组合的情况较普遍,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证素普遍减少。溶栓后24h证候要素分布以实证为主,前三位分别是内风(37%)、血瘀(21%)、痰湿(16%),阴虚证最少(6%)。溶栓后(7±2)d内风证变化最为明显,从107例(37%)降至2例(2%),由最多至近乎消失。相反,气虚证例数不减反增,占比大幅上升,由10%上升至29%,第(7±2)d已成为主要证素。内火也比例也有显着提高,痰湿、血瘀有减少趋势,但所占比例只有轻微变动,阴虚证有下降趋势,其所比例始终较低,但第(7±2)d占比较溶栓后24h稍有增长。对溶栓后24h、溶栓后(7±2)d不同结局证候要素构成比进行Fisher精确检验,溶栓后24h不良结局中气虚证、阴虚证较良好结局比例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后(7±2)d除气虚证外各种证候要素均减少,不良结局中气虚证、阴虚证占比明显高于良好结局,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第(7±2)d与溶栓后24h相比,不良结局中气虚、阴虚证占的比例有所增加(均上升至70%以上)。结论(1)人口学特征:男性早期结局较女性好,但性别不应成为溶栓病例的筛选标准;年龄及高龄不是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因素;(2)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脑梗史不是影响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房颤与早期有效性无关,但房颤是早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3)基线情况:溶栓前NIHSS评分是rt-PA静脉溶栓近期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溶栓前NIHSS评分与良好结局呈负相关;起病到溶栓间隔时间ONT,在4.5h内溶栓获益是一致的,同时也应尽量缩短ONT时间。(4)TOAST分型不是影响rt-PA溶栓早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因素。(5)ACI静脉溶栓患者早期中医症候要素分布演变,总体上,证素及证素组合逐渐减少。淤血、痰湿相对稳定而贯穿始终,内风、气虚变化迅速且二者存在主导地位的转换,内火有所增加,阴虚证比例最少;证候要素不是影响rt-PA静脉溶栓早期疗效的因素。
关云[3](2021)在《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卒中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CT作为有卒中临床表现患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并不敏感,需要MRI进行辅助诊断。但MRI扫描时间长,有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溶栓时间窗。因此,探索从CT中诊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确定CT中病变的位置和范围是困难的,临床医生也难以直接从CT中勾画病灶,因而研究数据无法人工标注。研究中通常依据人脑解剖结构的对称原理,通过比较大脑左右两侧来判断缺血组织。然而,单纯的比较大脑两侧是不可靠的,尤其是病灶较小时,其特征会被淹没在正常组织特征中。此外,相关研究大都使用单个特征提升识别卒中的准确率,但单一特征远不足以体现人脑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复杂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完成了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提出利用对应的MRI确定CT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的方法,解决CT数据标注问题。针对同时具有CT和MRI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MRI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一系列仿射变换,使其获得与对应CT一致的角度和位置,实现精细配准;随后调整MRI的窗宽和窗位,将得到的病变分割区域用作CT的病变位置。(2)提出使用影像组学对CT影像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丰富的特征信息进行提取,以解决以往方法特征单一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影像组学的高通量特征提取技术,构造复杂的特征提取器。随后,进一步引入信息增益作为衡量影像组学提取的特征与CT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标准,以从大量特征中筛选有效特征。最后,通过机器学习将筛选后的特征建立10个分类器判断CT中是否存在病灶,验证了所选特征在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3)提出将病变区域及其对称区域作为候选区域,实现了精确的对比分析。本文在病变区与对称区、正常脑与对称区、病变与正常脑区进行了对比研究,排除了CT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的可检测性可能来自正常大脑左右两侧固有的可分离特质,证实了病变区域可从其他正常脑组织中检测出。
陈芳梅[4](2021)在《定量脑电图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roencephalography QEEG)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卒中中心确诊为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并行取栓治疗的患者,对这些患者行动态脑电图监测,并统计出取栓前、取栓后12小时、取栓后24小时、取栓后7天4个时间段的定量脑电图δ波指数、δ与α功率比(delta/alpha power ratio,DAR)、θ+δ与α+β功率比((delta+theta)/(alpha+beta)power ratio),同时记录取栓前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 RS)评分、取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取栓后24小时NIHSS、取栓后7天NIHSS,并于取栓后3月随访行m RS评分,根据3个月时的m RS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m RS<3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分分为预后不良组),分析不同时间段定量脑电图指标δ、DAR、DTABR与不同时间段临床评分的相关性并对不同时间段定量脑电图指标δ、DAR、DTABR预测三月不良预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取栓前、取栓后24小时、取栓后7天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的变化趋势,并比较健患侧定量脑电图指标与CTP参数。结果:1、纳入前循环取栓患者26例,其中预后良好组12例,预后不良组14例。2、不同时间段定量脑电图与临床评分相关性分析:取栓前、取栓后12小时、取栓后24小时及取栓后7天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均与取栓后3个月m RS呈明显正相关,且具有显着性。取栓前、取栓后12小时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与7天内临床评分无相关性(除取栓后12小时DTABR与取栓后24小时NIHSS有显着正相关)。取栓后24小时、7天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与7天内临床评分呈显着正相关(除取栓后7天δ与7天NIHSS没有相关性)。3、不同时间段定量脑电图预测3月预后的ROC曲线分析:取栓后7天DAR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最高。4、不同预后组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的变化趋势分析:预后良好组取栓后24小时δ、DAR、DTABR波指数均出现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预后不良组取栓后24小时δ、DAR、DTABR也较前下降,下降程度小于预后良好组,但是只有δ且具有统计学差异。预后良好组取栓后7天δ、DAR、DTABR均较24小时呈轻微上升,但较取栓前仍呈明显下降,除DAR均有统计学意义。预后不良组中δ、DAR、DTABR也较24小时上升,上升程度大于预后良好组,δ、DAR较取栓前仍呈下降趋势,DTABR上升超过取栓前,除δ外均有统计学意义。5、取栓前健患侧两组间定量脑电图指标及CTP参数间均存在差异,且CTP参数CBV、CBF均健侧多于患侧,MTT、Tmax均健侧少于患侧。定量脑电图指标δ波指数、DAR、DTABR均患侧大于健侧。结论:1、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值越大,急性前循环取栓患者的预后越差。2、以取栓后7天DAR>3.23为标准预测3个月后不良预后,具有最佳预测价值。3、定量脑电图δ、DAR、DTABR值的变化程度可以反应不同预后。4、在急性期,区别缺血性脑卒中发病部位,定量脑电图指标与CTP参数具有同样的作用。
莫海玲,罗秀,蒋璐慧[5](2021)在《瑞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的主要疾病。溶栓治疗是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的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方法。瑞替普酶是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溶栓药物,目前美国FDA已批准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具有溶栓特异性高,溶栓速度快等特点。瑞替普酶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仍需大量样本临床试验来论证,本文就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做以概述和总结,为今后治疗脑梗死选择溶栓药物提供依据。
金雷雷[6](2021)在《定量脑电图监测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监测在急性脑梗死溶栓疗效评估中的价值,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提供临床数据。方法:收集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急诊科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发病4.5h内)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1例,分别记录溶栓前、溶栓后2 h、24 h、7 d QEEG监测的δ、θ、α、β波相对能量值以及相应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通过计算(δ+θ)波与(α+β)波的比率(DTABR),DTABR=(θ+δ/α+β)和δ与α波的比率(DAR),DAR=δ/α,分析DTABR和DAR比值在溶栓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其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1、DTABR单因素方差分析溶栓有效组,溶栓后DTABR较溶栓前明显降低,溶栓后各时间点的DTABR与溶栓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各组间DTAB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无效组,溶栓后DTABR较溶栓前无明显变化或较溶栓前上升,溶栓后DTABR与溶栓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各组间DTAB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DTABR与NIHSS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患者NIHSS评分越低,DTABR比值也越低,DTABR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3、DAR单因素方差分析溶栓有效组,溶栓后DAR较溶栓前明显降低,溶栓后各时间点DAR与溶栓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各组间DAR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无效组,溶栓后DAR较溶栓前无明显变化或较溶栓前上升,除右侧溶栓无效组中C4导联溶栓后第7d时间点DAR值较溶栓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溶栓后各时间点DAR与溶栓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各组间DTABR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DAR与NIHSS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提示患者NIHSS评分越低,DAR比值也越低,DAR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QEEG的量化指标DTABR和DAR均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
褚郑元[7](2020)在《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与中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运用中医理论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结果综合研究,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影像表现与中风证型之间的相关性,充实中风中医辨证的内容,为诊断急性脑梗死中医临床分型的客观化、标准化提供参考依据,期望为急性脑梗死的中医诊疗发挥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来自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的患者362例,记录病人入院时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中医证型、影像学检查结果,来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在中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各项统计分析。结果:3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风证型有118例是气虚血瘀,所占比率最高为32.6%;阴虚风动的患者为30例,所占比率最低为8.3%。新发梗死部位中以后循环梗死人数最多为127例,占所有患者的35.1%。梗死部位在放射冠区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占比例为40.9%;梗死部位在后循环的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多见,所占比例为33.1%。在腔隙性梗死组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多见,所占比例为39.4%。225例梗死面积>1.5cm2的患者MRA动脉狭窄程度分级为2级的人数最多,占37.8%。在动脉狭窄程度为2级的患者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多见,所占比例为34.1%。无微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多见,所占比例为38.3%。微出血3级的中医证型以风痰阻络证多见,所占比例为38.0%。血管狭窄程度3级和2级在大面积梗死中多见,所占比例分别为87.8%和67.01%。结论:1.36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气虚血瘀的发生率最高,阴虚风动的发生率最低;2.新发梗死灶部位、新发梗死灶最大面积、梗死面积>1.5cm2患者责任血管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微出血分级在各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3.血管狭窄程度在新发梗死灶最大面积分级的分布中存在统计学差异。
赵治国[8](2020)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闭证痰热互结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根据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热互结闭证)患者对比研究,对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痰热互结闭证)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探讨脑梗死急性期(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部分生理病理机制,为其进一步应用临床奠定基础。方法:将94例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痰热互结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47例、对照组46例(脱落1例)。前者予以醒脑静注射液加常规治疗(改善循环给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营养脑细胞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肠溶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其他合并症的基本用药。必要的生命支持疗法),后者予以常规治疗。疗程14天。并在治疗前及治疗14天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检测,试验期间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相关临床指标,有无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进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治疗2周后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中医症候评分较前均有降低,两组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中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的总疗效为70.2%,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总疗效为43.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能有效治疗ACI改善中医证候。(3)神经损伤积分疗效比较: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的总疗效为74.5%,对照组(常规治疗组)的总疗效为58.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可以得出: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对于急性脑梗痰热互结闭证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疗效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4)试验室指标:两组血清IL-6、hs-CRP组内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对照组均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且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疗效强于常规治疗组。(5)试验期间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三大常规、心电图均为未发生异常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相关实验室等指标变化,分析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对ACI的疗效,得出以下结论:治疗组(醒脑静注射液+常规治疗)较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炎症反应方面具有显着的疗效,醒脑静注射液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醒脑静注射液可降低血清hs-CRP、IL-6水平,推测醒脑静注射液改善急性脑梗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促醒作用有关。由此可见,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脑梗意识障碍及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
陈玲[9](2019)在《静脉溶栓治疗在老年急性脑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临床护理对静脉溶栓治疗后的老年脑梗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将120例行传统药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采用传统溶栓护理办法对待脑梗患者,综合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手段处理急性脑梗症状。通过相关评分及治疗效果观察,判断出更有利于推动内科工作的理想护理方法。结果综合组脑梗患者总体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院治疗前的NIHSS和Barthel评分差异并不大,然而在治疗后1d、7d及2周后的评分方面,综合组显着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但2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优质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建议临床上广泛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患者的治疗。
李美然,胡宝民,邢博凯,艾峥,彭朋,蒋涛[10](2019)在《急诊磁共振对于急诊诊疗可疑急性脑梗患者的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急诊MR对脑梗患者在急诊诊疗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从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夜间怀疑脑梗患者40例,随机分成A和B两组。A组患者分别行头部CT及MR检查,两个检查间隔时间<30 min。B组只进行常规头部CT检查。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发病时间、病灶数目、临床治疗路径预后效果。结果 A组MR诊断超急性期患者1例,急性期患者18例,CT诊断超急性期患者0例,急性期患者12例,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塞累及脑区检出数目MR较CT显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B组,且预后效果好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过80%的急诊和神经内科医师认为开展夜间急诊磁共振检查辅助诊断可疑急性脑梗及指导临床治疗有价值。结论急诊MR可以更早、更有效的发现急诊诊疗中可疑的脑梗患者,并准确、及时指导临床进行溶栓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二、急性脑梗 溶栓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脑梗 溶栓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 |
1.2.3 预后评估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
2.2 两组血压、Hcy水平及预后情况比较 |
2.3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2)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资料 |
1.1 研究方法 |
1.2 研究对象 |
1.3 采集方法 |
1.4 完成情况 |
二 研究标准 |
2.1 本研究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与溶栓纳入排除标准 |
2.3 中医诊断标准 |
2.4 证候要素诊断 |
2.5 危险因素诊断标准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三 研究方法 |
3.1 一般资料收集 |
3.2 统计方法 |
四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
4.1 病例资料 |
4.2 影响rt-PA静脉溶栓早期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
4.2.1 静脉溶栓早期结局基线资料对比 |
4.2.2 溶栓后24h结局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2.3 溶栓后24h良好结局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2.4 溶栓后(7±2)d结局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2.5 溶栓后(7±2)d良好结局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3 影响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分析 |
4.3.1 溶栓后有无出血转化基线资料对比 |
4.3.2 溶栓后出血转化二元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 |
4.3.3 溶栓后出血转化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4.4 中医证候要素分布及演变情况 |
讨论 |
1.rt-PA静脉溶栓的优势、有效性及安全性 |
2.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 |
3.安全性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4.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演变规律及对早期疗效的影响 |
结语 |
1.研究结论 |
2.研究特色 |
3.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急性脑梗死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量表 |
1.缺血性中风中医症候量表 |
2.NIHSS评分量表 |
致谢 |
(3)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工作介绍 |
2.1 脑卒中影像学方法概述 |
2.1.1 CT影像学方法 |
2.1.2 核磁共振影像学方法 |
2.2 影像组学技术介绍 |
2.3 机器学习相关基础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 |
3.1 基本思想和实验框架 |
3.2 CT中病灶分割位置获取 |
3.2.1 实验数据集 |
3.2.2 CT中病灶分割位置获取 |
3.3 基于影像组学和信息增益的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
3.3.1 基于影像组学的特征提取分析 |
3.3.2 基于信息增益的特征筛选处理 |
3.3.3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器分类过程 |
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1 CT中病灶分割位置获取结果 |
3.4.2 基于影像组学和信息增益的特征提取实验结果 |
3.4.3 分类器分类效果 |
3.4.4 可视化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影像中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标注可视化系统 |
4.1 系统设计绪论 |
4.1.1 系统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
4.1.2 主要工作 |
4.2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4.3 详细设计 |
4.3.1 CT和MRI数据上传模块 |
4.3.2 基于仿射变换的配准模块 |
4.3.3 病灶可视化模块 |
4.4 系统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工作的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定量脑电图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定量脑电图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QEEG电极安装 |
2.2.2 QEEG数据采集 |
2.2.3 影像学资料采集 |
2.2.4 临床资料收集 |
2.3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 |
3.1 基本资料 |
3.2 临床评分与3 个月MRS的相关性分析 |
3.3 定量脑电图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3.3.1 取栓前定量脑电图指标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3.3.2 取栓后12 小时定量脑电图指标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3.3.3 取栓后24 小时定量脑电图指标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3.3.4 取栓后7 天定量脑电图指标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3.4 不同时间段定量脑电图指标与3 个月预后的ROC曲线分析 |
3.5 不同预后组定量脑电图指标变化 |
3.6 健患侧定量脑电图指标及CTP参数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结果分析 |
4.1.1 定量脑电图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4.1.2 不同时间段定量脑电图指标与3 个月预后的ROC曲线分析 |
4.1.3 不同预后组定量脑电图指标变化 |
4.1.4 健患侧定量脑电图指标及CTP参数的比较 |
4.2 创新之处 |
4.3 不足之处 |
4.4 展望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定量脑电图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5)瑞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瑞替普酶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
2 瑞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研究 |
2.1 临床应用研究 |
2.1.1 国外临床研究 |
2.1.2 国内临床研究 |
2.2 临床应用剂量研究 |
2.2.1 常规剂量 |
2.2.2 体重剂量 |
2.3 治疗时间窗研究 |
2.4 r-PA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研究 |
3 小结 |
(6)定量脑电图监测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课题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与定量脑电图评估效果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与中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纳入标准 |
(四) 排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结果 |
(一) 各证型人数分布 |
(二) 不同梗死部位人数分布 |
(三) 各急性梗死灶部位的中医证型分布 |
(四) 不同梗死灶面积分级的人数分布 |
(五) 不同梗死灶面积的中医证型分布 |
(六) 血管动脉狭窄程度分级的人数分布 |
(七) 各梗死部位血管狭窄程度分级的中医证型分布 |
(八) 是否有微出血的中医证型分布 |
(九) 各微出血分级的中医证型分布表 |
(十) 不同血管狭窄程度分级的梗死灶面积分布 |
讨论 |
一、急性脑梗死概述 |
二、DWI、MRA、S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
三、急性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影像表现与中风中经络证型的相关性 |
(一) 新发脑梗死病灶部位在中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
(二) 不同梗死面积在中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
(三) 不同动脉狭窄程度分级在中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
(四) 不同微出血分级在中风证型分布的相关性 |
(五) 不同梗死灶面积在不同血管狭窄程度分布的相关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脑梗死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闭证痰热互结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病例脱落标准与处理 |
1.7 病例中止要求与处理方法 |
1.8 安全性评估 |
2.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合并症处理原则 |
2.4 观察指标 |
2.4.1 实验室指标 |
2.4.2 相关指标的观察 |
2.4.3 安全指标 |
2.5 疗效评价指标 |
2.5.1 中医证候评分疗效判定标准 |
2.5.2 神经功能恢复疗效判定标准 |
2.5.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2.6 统计结果的处理 |
3.研究结果 |
3.1 治疗前两组一般材料的均衡性比较 |
3.1.1 年龄比较 |
3.1.2 性别比较 |
3.1.3 治疗前患者昏迷程度比较 |
3.2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评分)、实验室指标比较 |
3.2.1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2 治疗前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评分) |
3.2.3 治疗前I-6(血清白介素6)比较 |
3.2.4 治疗前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 |
3.3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实验室指标比较 |
3.3.1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3.2 两组病例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
3.3.3 治疗后神经损伤功能(NIHSS评分)评分比较 |
3.3.4 两组病例神经损伤功能疗效评定 |
3.3.5 治疗后I-6(血清白介素6)比较 |
3.3.6 治疗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 |
3.3.7 住院期间两组不良事件病例数比较 |
3.4 安全性分析 |
4.讨论 |
4.1 急性缺血性卒中在现代医学中的认识 |
4.1.1 急性缺血性卒中流行病学特点 |
4.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 |
4.1.3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认识 |
4.1.4 现代医学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 |
4.2 中医学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与发展 |
4.2.1 外风论 |
4.2.2 内风论 |
4.2.3 非风论 |
4.2.4 痰热瘀互结论 |
4.3 中风中脏腑闭证的常见证型分布特点 |
4.4 缺血性中风中脏腑闭证(急性期)的辩证论治 |
4.5 清热化痰开窍法(醒脑静注射液)药物组成及临床运用 |
4.6 醒脑静注射液用于急性脑梗伴意识障碍患者的作用机制 |
4.6.1 减轻免疫炎性反应 |
4.6.2 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
4.6.3 抗自由基 |
4.6.4 促醒作用的研究 |
4.7 临床治疗结果分析 |
4.7.1 对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4.7.2 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情况的影响 |
4.7.3 醒脑静注射液对炎性指标的作用 |
5.问题及展望 |
5.1 问题 |
5.2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表2 |
附录3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自我简介 |
(9)静脉溶栓治疗在老年急性脑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治疗及护理方法 |
1.4观察指标 |
1.4.1 NIHSS评分 |
1.4.2 Barthel指数 |
2结果 |
2.1护理后疗效比较[n (%) ] |
2.2 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 (分) |
2.3不良反应比较 |
3讨论 |
(10)急诊磁共振对于急诊诊疗可疑急性脑梗患者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查方法 |
1.2.1 检查对象 |
1.2.2 检查设备 |
1.3 统计学方法 |
1.4 评分 |
1.4.1 NIHSS评分 |
1.4.2 主观评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急性脑梗 溶栓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 丘宇,黄戈伦,马莉琴,兰晓艳,宋玲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21(19)
- [2]107例急性脑梗死rt-PA静脉溶栓患者早期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及中医证候要素演变规律[D]. 向柳.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面向CT影像的超早期缺血性脑卒中病灶检测算法研究[D]. 关云. 中北大学, 2021(09)
- [4]定量脑电图在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患者中的应用[D]. 陈芳梅. 南昌大学, 2021(01)
- [5]瑞替普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研究进展[J]. 莫海玲,罗秀,蒋璐慧. 北方药学, 2021(03)
- [6]定量脑电图监测在评估急性脑梗死溶栓效果中的应用[D]. 金雷雷.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2)
- [7]急性脑梗死磁共振成像与中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 褚郑元.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闭证痰热互结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D]. 赵治国.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9]静脉溶栓治疗在老年急性脑梗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体会[J]. 陈玲.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6)
- [10]急诊磁共振对于急诊诊疗可疑急性脑梗患者的价值[J]. 李美然,胡宝民,邢博凯,艾峥,彭朋,蒋涛. 当代医学,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