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同知识答读者问(二)(论文文献综述)
邱丽媛[1](2020)在《“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蝶仙,原名陈寿嵩,字昆叔。后改名为栩,号栩园,号蝶仙,别号“天虚我生”。作为晚清文人的代表,陈蝶仙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但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民国时期着名的民族企业家。陈蝶仙的实业成就主要在于创立“家庭工业社”,其生产的“无敌牌”牙粉和“无敌牌”蝶霜将大量倾销的日本“金刚石”牙粉、美国“三花牌”化妆品,赶出了中国市场,为国货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投入实业之前陈蝶仙的成就多在于文学创作方面,参与实业救国后,他的文学方向转为结合时事的批评性文章,所写内容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也会撰写实用生活科普小文、简单工业日用品制造方法、传播实业经验的“游戏文章”,主要发表于其主编的《机联会刊》(又名《机联》)。《机联会刊》这个“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为陈蝶仙的思想提供了持续而又稳定的传播途径,也正因为有此平台,“能文能武”的陈蝶仙成为民国时期资本家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这类“游戏文章”所具备的特定历史观和批评价值,可以窥见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陈蝶仙所具有的独特思想特征,也有利于呈现民国时期的社会面貌,对展开民国时期“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余英[2](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郭妍[3](2018)在《中医药期刊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医药期刊是记录和保存中医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药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媒介。研究中医药期刊的总体发展史,既能够反映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某些特点,又能够揭示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征和趋势。鉴于此,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医药期刊在发展进程中呈现的各种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趋势,对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尝试探寻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搜集从1897年至2017年出版的中医药期刊共568种,考察期刊创刊数量,并按照中国近现代历史分期作为参照系,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即萌发期(1897年-1920年)、数量上的繁盛期(1921年-1937年6月)、低谷期(1937年7月-1949年9月)、恢复期(1949年10月-1959年)、曲折发展期(1960年-19 75年)、复兴期(1976年-1995年)、平稳发展期(1996年至今)。本研究从形式特征、类别分布特征、刊名特征、内容特征等方面阐述了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特征。其中形式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生存状态、刊期情况、地域分布情况和文章合着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类别分布特征从中医药期刊的总体类别情况和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等方面进行论述,刊名特征从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和深刻寓意等方面进行论述,内容特征通过考察各个发展阶段的栏目设置情况予以呈现。在阐述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论述,阐述了中医药期刊传播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指出中医药期刊在发扬中医药传统特色、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促进中医药知识普及推广、保障文章质量和专题策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探寻中医药期刊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药期刊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更好地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
刘长军[4](2016)在《《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自党的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连续出现在党的一些重要的会议和党的决定之中。党的十八大继续强调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实践进行指导,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丰富与发展。目前,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站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关键时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用来凝聚全民族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举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进行得如何,既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关乎党的执政合法性。研究历史重在映照当代。本文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这一时段,从党报切入,回顾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简要历程,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研究方法,一方面考察《人民日报》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等理论的宣传;另一方面紧紧围绕着党的中心工作,重点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与推动。本文在具体研究中发现《人民日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时刻突出了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鲜明特色,在宣传理论的时候强调学理论是用来指导具体实践的,在宣传和推动党的中心工作中时刻不忘记解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通过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的考察,本文总结梳理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及凝练了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启示,由此完成了研究历史照映当代的研究价值。本文共分为9章。第1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缘由、该问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第2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办党报出发,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创办党报的历程,梳理了《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过程。第3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以及社会领域的实际出发,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简要回顾了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进程。第4章围绕着《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进行考察:一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二是梳理了《人民日报》如何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和运用;三是考察了《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载体的宣传;四是介绍了《人民日报》与其他媒介联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推进。第5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一是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二是结合党的中心任务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传播了以“毛泽东的哲学思想、毛泽东的人民民主专政思想、毛泽东的文艺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思想体系;三是结合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心任务宣传了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四是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文本载体《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以及受到国内外欢迎的盛况。第6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与推动:一是针对城市工人和干部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推动党对工人和干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活动;二是针对当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困难,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三是助推城市的建设;四是宣传和配合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第7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制度建立的宣传与推动。第8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得的成效:一是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二是推动了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三是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第9章主要考察《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一是分析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局限性;二是总结提炼了《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存在的现实启示。
李益顺[5](2014)在《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传播是在西学东渐、西力东侵的历史格局中进行,与科学话语传播结伴而行的是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而晚晴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经历了酝酿期、萌芽期与初步形成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其中酝酿期以传教士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萌芽期以维新报人的格致话语传播为主,初步形成期则以辛亥报人的科学话语传播为主。从格致话语传播到科学话语传播的嬗变,就是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理路与外在表征。格致话语与科学话语代表着两条不‘同的传播路径。一条是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路径,基本上沿袭明末清初传教士的“以学辅教”的宗旨,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致”来指称Science,“科学”一词直到1905年间,《万国公报》上才开始使用“科学”词汇。传教士格致话语中的“格致”更多的是指称狭义上的科学,即自然科学,尚属“小科学”的范畴。并概述格致的本义、方法、分类、功能与精神等方面。鉴于晚清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实指中国人的自主构建,传教士只是起着一个中介与播种的作用。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格致话语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的“《察世俗》传统”,“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科学内容很少,属于宗教期刊。另一个是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为代表的“《东西洋考》传统”,以科学为主,宗教次之,类似世俗期刊。首先是“《察世俗》传统”主导,然后“《东西洋考》传统”取而代之。19世纪60年代以前,“《东西洋考》传统”一直被《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与《格致汇编》等传承。《中国教会新报》创刊后,两种传统共存。《万国公报》介绍了西方一些格致新闻、格致成果与格致理论,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1907年终刊后,传教士格致话语传播式微,“《察世俗》传统”回归主导。但“《东西洋考》传统”并未消亡,仍然被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所传承。另一条路径是中经日本的科学传播路径。维新报人与辛亥报人掀起了科学话语传播的两次高潮,具有“以学辅教”之表征。内容有区别,前者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新闻的介绍,是第一阶梯传播。后者更侧重于形而上的科学话语传播,是第二阶梯传播。并使用日文中的“科学”来指称Science。国内最早使用“科学”既非康有为,也非严复,而是《实学报》(1897年11月15日),但因未署名而难以确定身份。20世纪初“格致”与“科学”共存与混用,1905年以后,“科学”词汇才逐渐淘汰“格致”。日本成为了戊戌维新时期与辛亥革命时期科学话语传播的主要中介与信息来源。而日本国内的“科学”原本就有“大科学”与“小科学”两种发展趋势,但输入中国并产生深远影响的是“系统之学”的“大科学”。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主要具有信息传递、科学启蒙两项功能,与当时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形成互动。一方面,科学话语传播是观念革命的助产士,也是认知图式变革的加速器,对人们的认知方式、认知的地理空间与知识结构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宏观的宇宙天体、中观的人事社会与微观的物质世界都逐渐纳入人们的认知范围,科学的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被人们所内化,科学传播所催产的这种深层变革,使得人们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科学不再是奇技淫巧与旁门左道,而被正名,这是科学发展的外在要求。科学话语传播过程是近代科学的中国化过程,也是中国古代科学文化与西方近代科学文化之间碰撞与融合,并促成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近代转型。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有五项特征,即信息源上的外源性、传播途径上的单向度线性传播、传播绩效上的局限性、生长周期上的短暂性、话语体系构建上的渐进性等。科学传播层面上,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基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声,而新文化运动是对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传承与发展,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二者一脉相承。
杜寒阳[6](2013)在《输血感染民事责任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称输血感染,是指患者因输血而感染病毒或其它严重疾病的情形。导致输血感染的原因,部分与有关医疗机构在实施输血行为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有关,部分与输入患者体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本身含有病毒或有害物质有关,也有些与上述二者同时有关联。本文关注的主要是法律实践中因输血感染而产生的问题,并试图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剖析相关的法理和具体规定,并结合社会政策、法经济学、医学技术和伦理等方面的考量,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关于输血感染的民事责任体系。论文首先在引言中介绍了实践中因输血感染而产生的种种难题。输血是许多严重伤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救治手段和重大手术的辅助手段,但现有医疗水平尚无法完全避免输血行为可能造成的危险,比如排异反应、并发症,以及输血造成的病毒感染等。单就输血感染而言,虽然相关的法律和诊疗规范制定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要求输入患者体内的血液,一定要通过采集血液、检验、分离、加工、包装等使用前的检验,使用时还应当认真审核,但即便上述所有环节全都无纰漏,受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如一些病毒因处于窗口期无法被医疗试剂检测出来,仍有可能造成血液被感染。以艾滋病为例,统计表明,输血感染在我国新增艾滋病患者中不仅占有较高比例,且这种比例至07年为止还在不断上升。以此为切入点,笔者在引言中概括了本文拟研究的问题、国内外关于此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框架。输血感染导致的疾病,比如甲肝、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通常都存在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且无法完全治愈的危害,有的甚至危及生命,而患者接受输血原本只是为了治疗自身所患的其他疾病,因而一旦因输血而感染,自会产生受害人向有关方面追究责任的法律问题。针对输血感染的民事责任,许多国家的立法已经有所规定,法学界也有很多的讨论,但考虑到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既受现有医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又必然对医疗活动和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学者们对这些案件的定性、责任方的范围、归责原则、赔偿范围的限制等,仍缺乏共识,对血液的法律的法律性质的认识、供血究竟是有偿还是无偿等,同样缺乏一致的论证。笔者的讨论,也主要围绕着上述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了血液与血液制品的区分及其法律意义。作者的出发点,一是认为血站和医疗机构对防止输血感染现象发生应各自负有相应的职责,这构成追究其相应责任的基础,而在分配相应职责问题上,血液和血液制品未必可以等量齐观;二是认为血液和血液制品能否视为“产品”,答案也未必相同。后者涉及法律的救济途径问题。若是血液制品或血液符合“产品”属性,则血站得成为“产品”的“经营者”,医疗机构相应的成为“产品”的“销售者”,根据我国的法律,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关于产品责任的相关规定。若是血液制品或血液不属于“产品”,因输血而造成感染的患者只能通过产品责任以外的其他侵权责任方式或者违约责任寻求救济。笔者个人的看法是,血液制品与血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血液由免疫球蛋白、血球和血清组成,文章中指用于临床的成分血、全血和用于生产血液制品的血浆原料。血液制品属于特殊的血浆蛋白制品。血液制品与血液在管理、生产和经营等许多方面具有不同之处,法律上应视为产品。大部分国家如德国、日本、法国等,在其血液制品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均认可血液制品为“产品”,应适用产品责任法或制造物责任法①。血液制品的属性是产品,血液的属性是否也是产品?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判断应取决于血液是否满足产品的组成要素的认识。产品的组合要素包括:一,其为动产;二,经制作与加工:三,被投入流通。关于产品是否必须以销售方式投入流通,笔者持存疑态度,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血液排除在产品的范围之外。在此基础上,并结合一些域外立法和中外学者的理论论述,笔者提出追究输血感染的民事责任存在三种可能的途径:产品责任、产品责任外的其它侵权责任,以及合同责任。第二章的内容是重点分析讨论输血感染适用产品责任的问题。文章首先对输血感染或者部分类型的输血感染是否构成产品责任进行了要件分析,并阐述了理由。具体讨论内容涉及血液是否构成产品、损害与输血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输血行为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是医院还是血站等,另外还探讨了输血感染构成产品责任的法律后果及其适当性。第三章接着探讨因输血感染有关责任方承担其它类型的侵权责任的情形。首先是归责原则问题,这方面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有主张过错责任的,也有主张无过错责任或公平责任的。本文认为,无论血液是否被认定为产品,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感染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9条的规定,血液的提供机构均应承担无过错的侵权责任。除此之外,医疗机构在下列情况下也应承担责任。其一、血液本是合格血液,纯粹因为医护人员实施输血行为过程中操作不当致使患者被感染的,其二,血液是不合格血液,医护人员又操作不当,患者被感染的。按现行侵权责任法,医院在上述输血感染中承担的应是过错责任,其中,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8条第1项规定情形的,应当适用推定过错责任。本章还分析了因患者自身原因造成输血感染疾病,是否应根据过失相抵规则,减免相关医疗机构责任的问题。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对专业的医疗知识欠缺了解,且患者因身患疾病处于迫切等待救治的处境之下,患者及其家属对其自身的症状和病史的描述难免有所遗漏,而医疗机构方面却应当有能力对病人的临床症状有所了解及把握,因此,除患者方面存在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外,医疗机构的责任不应减免。笔者在本章中还顺便讨论了献血者的责任问题,认为即便其可能有过错,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所献血液不合格,一般也不宜将其纳入责任人范围。理由在于,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输入不合格血液的主要责任也在有关血站或医疗机构一方,因为血站在采供血关系中,负有一系列职责,如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便利与卫生的设施、采血前对献血者依照健康检查标准实施身体检查、审核献血者信息等,最关键的是.血站还应对采集到的血液实施严格的病菌抗体检测,并使用严格的化学药剂和检测仪器对血液通过分离、加工与制作、储存和包装。血站如果采集了不合格的血液没有及时检测出来,造成病人感染,则血站应当承担全部的赔偿损害责任。第四章探讨输血感染的违约责任问题。患者在医疗机构就诊,双方形成医疗服务合同关系,自无疑义。双方的合同内容包括医疗机构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诊疗服务,而患者方面为此支付对价。医疗机构为患者输入含有细菌和病毒的不合格血液导致输血感染,构成履行不正确,应承担违约责任,同样没有疑义。笔者认为,尽管根据现行法律,违约责任的赔偿范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患者损害请求权的满足,且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当事人如血站等与患者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从而患者通常会以侵权诉讼的形式寻求救济,但一来当事人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合同诉讼的权利不应被排除,二来在某些情形下,患者选择追究医疗机构的违约责任寻求救济,可能对患者本身更为有利一些。这主要是因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违约责任主要采用严格责任作为归责原则,而一般的医疗侵权采过错责任原则。最后,本文在以上几章讨论的基础上,综合社会政策、法经济学考虑、医学技术和伦理方面的考虑,为我国立法解决输血感染的民事责任的应然选择进行了体系化构建。输血感染发生,严重损害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压力,为应对这一问题,缓解医患之间的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专门就输入不合格血液问题做出了规定,但由于该法对输血感染问题的规定并不充分,且不足以应付大规模大范围的输血感染事故,无法有效有效解决因输血感染而发生的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笔者认为,国家除应尽早出台更为详尽的相应法规和司法解释,对输血感染民事责任明确具体地加以规范外,同时从社会政策角度出发,还应建立起规范的输血感染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使输血感染的危险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分担,以有效保护病人、血站及医疗单位的正当权益。管理制度方面,应严格执行采血供血全面检测和用血安全制度,完善采、供血及输血机构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医学技术方面预防输血感染的技术措施。最后,笔者还建议建立因输血及使用血液制品感染艾滋病病毒及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法律维权“绿色通道”、将流行病学数据作为确定被告方责任的重要证据。
杨新民[7](2013)在《《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之七)》文中指出应读者要求,本刊将连续刊载《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本次刊载的答读者问,是经作者修改,准备收入第三版《养生三记》的版本,请注意收读。
浮石[8](2012)在《关于《皂香》创作答读者问》文中认为《皂香》力图记录和还原现代都市男女关系的真实面貌,通过真实客观地再现都市男女对财富、官位与情色的迷恋与追逐,揭示人心与社会的灰暗密室,探索人类在理智与情感、欲望与道德的囚徒困境中的出路与归宿。
杨新民[9](2012)在《《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之七)》文中研究指明应读者要求,本刊将连续刊载《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本次刊载的答读者问,是经作者修改,准备收入第三版《养生三记》的版本,请注意收读。
闻兰[10](2010)在《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大型体育赛事蓬勃发展,赛事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科学化、系统化的挑战。学者们对体育赛事管理理论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的研究,反映出了体育赛事管理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发展。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却忽略了对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探讨,有限的基础理论研究整体的理论深度有待提高,系统的理论框架尚不明晰。分散的实践研究大多限于对经验的归纳和总结,而运用科学方法加以处理的尚不多见。因此,研究探讨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出发,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体育管理体制,以管理学、体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等理论为指导,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系统分析、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委员会和赛会志愿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管理职能与方法的视角,对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含义,揭示了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探寻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规律,划分了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以典型赛事为主线,通过对标志性赛事事件的历史追溯,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划分为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创立与发展阶段。论述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法治管理、社会参与和营销管理的基本理念,探讨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与变革。通过体育赛事与企业和政府等人力资源管理的比较分析,梳理出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特有的管理职能,建立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体系。初步构建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在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方面,通过体育赛事与企业、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对比分析,厘清了管理中的共同性与特殊性,结合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具体阐述了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环节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其中包括工作分析、规划制定、招聘录用、人员培训、绩效管理、转移遣散等,使之形成一整套便于指导赛事实践的方法体系。针对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二、合同知识答读者问(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合同知识答读者问(二)(论文提纲范文)
(1)“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研究的价值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文章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之路:批评者身份的转变 |
第一节 、文学之路 |
一、文人陈蝶仙的成长经历 |
二、陈蝶仙的文学创作 |
三、“栩园编辑社” |
第二节 、国货精英 |
一、陈蝶仙与“家庭工业社” |
二、“国货之隐者” |
第三节 、意见领袖 |
一、从陈蝶仙到“天虚我生” |
二、“授人以渔” |
第二章 《机联会刊》:“游戏文章”平台的建立和作用 |
第一节 、民国批评刊物的蓬勃发展 |
一、《申报·国货周刊》 |
二、《机联会刊》 |
第二节 、“天虚我生”与《机联会刊》 |
第三节 、“天虚我生”与其他刊物 |
第三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多样化特点 |
第一节 、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教育批评 |
一、青年职业观教育 |
二、青年婚姻观教育 |
三、工商业者教育 |
四、文学修养教育 |
第二节 、有利于普及现代生活方式的制造批评 |
一、化繁为简 |
二、去伪存真 |
第三节 、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经验分享 |
一、改良造纸业 |
二、工艺制厂方式 |
三、工厂改进方法 |
第四节 、渗透于日常生活文化的写意生活态度 |
第五节 、读者的反馈批评 |
第四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思想特征 |
第一节 、实践结合理论的设计批评特征 |
一、廉价竞争是国货的死症 |
二、不可用机器打倒人工 |
三、复原购买力 |
第二节 、“游戏文章”:文学性和批评性写作的结合 |
第三节 、鲜明的民族主义态度 |
一、轰轰烈烈的国货宣传 |
二、“天虚我生”国货批评的全面探究 |
(一)国货和女性 |
(二)国货和送礼 |
(三)国货和广告 |
第五章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反思 |
第一节 、“天虚我生”之“游戏文章”的历史意义 |
一、国货必须强大自身 |
二、国货运动对于“崇洋习气”的打击 |
第二节 、民族主义设计批评的思考 |
一、“洋”货和“洋货” |
二、被商业和营销利用的“国货”运动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因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
第一节 创办背景 |
第二节 办刊宗旨 |
第三节 编辑发行 |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
后记 |
(3)中医药期刊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挖掘中医药期刊的文献研究价值 |
1.1.2 呈现中医药期刊的史学研究价值 |
1.1.3 促进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和提高 |
1.2 中医药期刊史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具有“期刊”的基本属性 |
1.3.2 具有“中医药”的基本属性 |
1.3.3 出版地区为中国大陆 |
1.4 研究方法 |
1.4.1 资料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2. 中医药期刊发展历程 |
2.1 中医药期刊创刊的时代背景 |
2.1.1 传统中医药学面临西方医学的严峻挑战 |
2.1.2 西医学期刊率先出现 |
2.2 中医药期刊的雏形--《吴医汇讲》 |
2.2.1 《吴医汇讲》产生的时代背景 |
2.2.2 《吴医汇讲》的编辑体例和内容 |
2.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历史分期 |
2.3.1 中医药期刊的萌发期 |
2.3.2 中医药期刊数量上的繁盛期 |
2.3.3 中医药期刊的低谷期 |
2.3.4 中医药期刊的恢复期 |
2.3.5 中医药期刊的曲折发展期 |
2.3.6 中医药期刊的复兴期 |
2.3.7 中医药期刊的平稳发展期 |
3. 中医药期刊形式特征 |
3.1 期刊生存状态 |
3.1.1 民间团体或个人主持办刊,生存状态以速生速灭为主 |
3.1.2 政府参与办刊,仍未完全脱离速生速灭的生存状态 |
3.1.3 期刊出版步入正轨,生存状态趋于稳定 |
3.1.4 期刊办刊主体向系列化、集群化发展,生存状态稳定 |
3.2 期刊刊期情况 |
3.2.1 以月刊为主,出版周期不稳定 |
3.2.2 刊期逐渐缩短,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3 刊期再次延长,出版周期极不稳定 |
3.2.4 以季刊和双月刊为主,出版周期趋于稳定 |
3.2.5 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刊期呈逐渐缩短的趋势 |
3.3 期刊地域分布情况 |
3.3.1 萌发自江浙沪地区 |
3.3.2 以上海为中心,发展于东南沿海地区 |
3.3.3 仍以上海为中心,有向西南地区转移的倾向 |
3.3.4 办刊中心向北京转移,初现全国散发的趋势 |
3.3.5 以北京为中心,呈现全国散发的态势 |
3.4 期刊文章合着情况 |
3.4.1 文章以独着为主,合着文章极为少见 |
3.4.2 文章以独着居多,合着文章有所增加 |
3.4.3 合着文章数量超越独着文章,跨机构、跨地域合着显着增加 |
4. 中医药期刊类别特征 |
4.1 中医药期刊的主体--学术类期刊 |
4.1.1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总体情况 |
4.1.2 中医药学术类期刊的学科分布情况 |
4.2 中医药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普及类期刊 |
4.2.1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初创 |
4.2.2 中医药普及类期刊的发展 |
4.3 中医药信息资源查找和利用的工具--情报检索类期刊 |
4.3.1 中医药检索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4.3.2 中医药情报类期刊的兴起与衰落 |
5. 中医药期刊刊名特征 |
5.1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变迁 |
5.2 中医药期刊的一般命名方式 |
5.2.1 仅以“学科属性”命名 |
5.2.2 以“地域名称+学科属性”命名 |
5.2.3 学报类中医药期刊的命名 |
5.3 中医药期刊刊名的深刻寓意 |
6. 中医药期刊内容特征 |
6.1 刊载内容体裁丰富,兼具学术性和普及性 |
6.2 刊载内容向纯学术性过渡,中医药传统文体载文量下降 |
6.3 以学术性内容为主,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内容激增 |
7.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作用与展望 |
7.1 中医药期刊发展总体情况分析 |
7.1.1 总体历程分析 |
7.1.2 总体形式特征分析 |
7.1.3 总体类别特征分析 |
7.1.4 总体刊名特征分析 |
7.1.5 总体内容特征分析 |
7.2 中医药期刊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评价 |
7.2.1 传播中医药文化,获取民众之认可 |
7.2.2 普及中医药知识,解救民众之疾苦 |
7.2.3 搭建中医药沟通平台,促进学术交流 |
7.2.4 刊学相辅,助力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 |
7.2.5 凝心聚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
7.3 中医药期刊发展的方向探寻 |
7.3.1 重视传统中医药栏目,发扬中医药特色 |
7.3.2 鼓励学术评论与争鸣,发挥期刊学术导向作用 |
7.3.3 栏目设置多样化,促进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
7.3.4 加强约稿力度,保障文章质量 |
7.3.5 重视专题策划,发展专栏专刊,鼓励专题专科的集中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药期刊总目 |
附录2: 当前持续出版中医药期刊目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4)《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目前的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评析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本内涵 |
1.4.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指向 |
1.4.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第2章 《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办报实践与论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办报实践与论述 |
2.1.2 列宁办报实践与论述 |
2.2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初步确立 |
2.2.1 中国共产党办党报的历史回顾 |
2.2.2 晋冀鲁豫《人民日报》 |
2.2.3 晋察冀日报 |
2.2.4 华北《人民日报》 |
2.3 党中央机关报地位的确立 |
2.3.1 改变隶属关系,配备精干领导 |
2.3.2 突出面向全国的特点 |
2.3.3 发挥社论和重要评论的权威影响 |
2.3.4 确立在报刊中的核心地位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
3.1.1 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 |
3.1.2 引领社会发展的需要 |
3.1.3 意识形态领域除旧布新的需要 |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行性 |
3.2.1 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 |
3.2.2 民主革命时期积累了有益经验 |
3.2.3 新社会对民众产生强烈吸引力 |
3.3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阶段 |
3.3.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3.3.2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第4章 《人民日报》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 |
4.1 直接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4.1.1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
4.1.2 宣传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
4.1.3 宣传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4.1.4 宣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4.1.5 宣传列宁党的建设学说 |
4.1.6 宣传国家问题以及民族问题学说 |
4.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
4.2.1 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 |
4.2.2 号召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国家建设 |
4.3 宣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编译出版情况 |
4.3.1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全集选集的宣传介绍 |
4.3.2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着作单行中译本的宣传介绍 |
4.4 助推其他媒体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传播 |
4.4.1 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动 |
4.4.2 与有关报刊联动 |
第5章 《人民日报》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
5.1 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 |
5.2 宣传毛泽东思想 |
5.2.1 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 |
5.2.2 宣传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
5.2.3 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 |
5.2.4 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5.3 宣传《毛泽东选集》 |
第6章 《人民日报》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的宣传 |
6.1 对工人和干部开展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
6.1.1 对工人阶级开展政治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动 |
6.1.2 对在职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宣传与推进 |
6.2 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恢复和发展生产的信心 |
6.2.1 对党和国家指示精神的宣传与推动 |
6.2.2 纠正错误,传播经验,确保工作正常推进 |
6.3 助力城市管理与城市建设 |
6.3.1 宣传党和国家的有关城市工作的决定 |
6.3.2 推进工农联盟的宣传教育,展示工农互助成效 |
6.3.3 宣传城市建设的原则、方向和重点顺序 |
6.4 宣传和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6.4.1 号召人民为工业化建设奋斗 |
6.4.2 阐明工业化建设的缘由、重点以及需要处理的关系 |
6.4.3 宣传展示工业化进程与成效 |
第7章 《人民日报》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 |
7.1 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宣传 |
7.1.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1.2 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1.3 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宣传与推动 |
7.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宣传 |
7.2.1 传播党中央和国家的政策主张,刊发社论和评论文章进行推进 |
7.2.2 介绍各地工作经验,展示社会主义改造成就 |
7.3 对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宣传 |
7.3.1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宣传 |
7.3.2 对其他法律法规的宣传 |
第8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
8.1 有助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确立 |
8.1.1 增进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
8.1.2 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提升 |
8.1.3 推动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 |
8.2 助推了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完成 |
8.2.1 助推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
8.2.2 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 |
8.2.3 助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8.2.4 助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8.3 促进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第9章 《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9.1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局限 |
9.1.1 时代局限性较为明显 |
9.1.2 助推了思想文化领域的不当批判 |
9.1.3 囿于苏联报刊的版式和内容 |
9.2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当代启示 |
9.2.1 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准则 |
9.2.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
9.2.3 关注不同群体的需求,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佳效果的根本途径 |
余论“三个自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保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科研成果 |
(5)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缘起 |
二、概念与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框架与方法 |
五、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晚清期刊科学话语体系酝酿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一、传教士报人的创刊活动概述 |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
三、格致话语的传播者 |
四、格致话语传播的体例与内容 |
第二节 晚清传教士中文期刊中的格致观念 |
一、格致概念的阐述 |
二、格致分类的认知 |
三、格致功能的体认 |
四、格致方法与格致教育的阐述 |
五、格致文化观的探讨 |
六、格致与迷信及其他 |
第二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话语分析 |
第一节 戊戌维新时期创刊及其宗旨 |
一、维新报人自主创刊活动 |
二、格致话语传播的宗旨 |
第二节 萌芽期期刊格致话语传播的栏目与内容 |
一、《时务报》与《知新报》的栏目与内容 |
二、《湘学新报》与《实学报》中的栏目与内容 |
三、“另类期刊”中的栏目与内容 |
四、其他地方期刊的栏目与内容 |
第三节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萌芽期期刊中的格致思辩 |
一、维新报人格致思辩的思想资源 |
二、“科学”出现与格致概念及分类 |
三、“富强之基,本诸格致” |
四、“黜伪崇真”与格致文化观 |
第三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话语分析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的背景与创办 |
一、辛亥报人传播科学话语的背景 |
二、辛亥报人的创刊活动 |
第二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
一、科技期刊的宗旨、体例与内容 |
二、以“科学”栏目为中心 |
三、以“格致”栏目为中心 |
四、《新民丛报》的科学栏目及其内容 |
第三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科学话语传播与社会转型的互动 |
一、科学话语传播催生观念革命 |
二、科学话语传播推进认知图式变革 |
第四章 晚清科学话语体系初步形成期期刊中的科学认知 |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中的科学观念 |
一、从“格致”到“科学” |
二、辛亥报人的科学分类说 |
三、辛亥报人的科学功能认知 |
四、辛亥报人的科学方法论 |
五、辛亥报人的科学精神说 |
第二节 《新民丛报》中的科学诉求 |
一、《新民丛报》对科学本质及分类的认知 |
二、《新民丛报》对科学功能与科学方法的阐述 |
三、《新民丛报》对科学文化与科学伦理的探讨 |
四、《新民丛报》科学话语传播的特征 |
第三节 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观念刍议 |
一、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文化观 |
二、早期《东方杂志》的科学教育观 |
三、“科学为工艺所从出” |
四、科学是改良社会的利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输血感染民事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输血感染的高发率 |
(二) 国内外有关立法对此问题的应对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一) 比较法研究的方法 |
(二) 历史研究的方法 |
(三) 类型化研究的方法 |
四、 写作框架 |
第一章 输血感染民事责任理论概述 |
第一节 血液与血液制品区分的法律意义 |
一、 生产者或经营者不同 |
二、 是否属于药品的范围不同 |
三、 是否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不同 |
四、 生产过程不同 |
五、 导致感染时所造成的危害后果不同 |
第二节 血液制品的法律属性 |
第三节 血液的法律属性 |
一、 各国关于产品的规定 |
二、 我国存在的争论 |
三、 本文的观点 |
四、 血液的特殊性 |
第四节 输血感染的含义和原因 |
一、 输血感染的定义 |
二、 感染输血的原因 |
三、 输血感染的分类 |
四、 输血感染的危害 |
第五节 输血行为的法律属性界定:产品提供与服务提供 |
第二章 输血感染产品责任分析 |
第一节 输血感染产品责任构成要件分析 |
一、 血液是否构成产品 |
二、 损害是否因输血造成(血液制品是否存在缺陷) |
三、 输血感染产品责任主体 |
第二节 输血感染产品责任法律后果分析 |
一、 输血感染产品责任概述 |
二、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
三、 民事责任的赔偿范围 |
四、 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 |
五、 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 |
六、 争议解决途径 |
七、 注意问题 |
第三节 学者观点和法院判决 |
第三章 输血感染一般侵权责任分析 |
第一节 输血感染一般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 |
一、 关于输血感染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的争论 |
二、 血站侵权应适用的归责原则 |
三、 医院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 |
四、 患者的过错责任 |
五、 血站责任、医院责任和患者责任的关系 |
六、 供血者的责任 |
第二节 输血感染一般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分析 |
一、 医院和血站的违法行为 |
二、 损害事实 |
三、 因果联系 |
四、 过错 |
第三节 输血感染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主体 |
一、 输血感染一般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类型 |
二、 患者请求权的选择问题 |
三、 医院和血站的免责 |
第四节 输血感染一般侵权举证责任 |
一、 举证责任的含义 |
二、 我国输血感染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应用及举证范围的划分 |
第五节 输血感染侵权损害赔偿范围 |
一、 确立输血感染人身伤害损害赔偿的必要性 |
二、 输血感染侵权损害赔偿范围和数额的限定规则 |
三、 输血感染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六节 输血行为认定为一般侵权责任利弊分析 |
一、 有利方面 |
二、 不利方面 |
第四章 输血行为违约责任分析 |
第一节 输血行为违约形态分析 |
一、 当事人关系 |
二、 前提条件 |
三、 输入不合格血液能否适用合同责任 |
四、 政策上的理由比较中国与美国现行法优劣 |
第二节 输血感染适用违约责任分析 |
一、 输血的形式 |
二、 违约责任的适用 |
第五章 我国输血感染民事责任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立法相关规定 |
第二节 社会政策方面的考虑和建议 |
一、 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
二、 严格执行采供血全面检测和用血安全制度 |
三、 建立政府无过错输血感染补偿基金的建议 |
第三节 医学技术和伦理方面的考虑 |
一、 预防输血感染的技术措施 |
二、 输血感染后的救济 |
第四节 我国立法应然选择 |
一、 完善输血感染相关立法 |
二、 建立输血保险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10)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赛事研究综述 |
1.2.2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
1.2.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
1.2.4 问题与思考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基点—职能与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4.4 研究创新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研究 |
2.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人本管理理论 |
2.1.2 能本管理理论 |
2.1.3 动机理论 |
2.2 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2.1 大型体育赛事的内涵及特征 |
2.2.2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2.3 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
2.3 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
2.3.1 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的特点 |
2.3.2 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
2.3.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举措 |
2.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结构的构建 |
2.4.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者及其职能 |
2.4.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
2.5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运行机制 |
2.5.1 开发机制 |
2.5.2 激励机制 |
2.5.3 监督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溯源及发展理念 |
3.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溯源 |
3.1.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萌芽阶段 |
3.1.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成长阶段 |
3.1.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创立与发展阶段 |
3.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环境 |
3.2.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
3.2.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
3.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理念 |
3.3.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 |
3.3.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理念 |
3.3.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社会理念 |
3.3.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的营销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工作分析研究 |
4.1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基本问题 |
4.1.1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内涵 |
4.1.2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结果 |
4.2 工作分析的对比研究 |
4.2.1 企业工作分析 |
4.2.2 政府部门工作分析 |
4.2.3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 |
4.3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程序 |
4.3.1 准备阶段 |
4.3.2 调研阶段 |
4.3.3 分析阶段 |
4.3.4 设计阶段 |
4.3.5 完成阶段 |
4.4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内容 |
4.4.1 体育赛事工作描述书 |
4.4.2 体育赛事工作规范书 |
4.5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问题与对策 |
4.5.1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问题 |
4.5.2 体育赛事工作分析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研究 |
5.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 |
5.1.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
5.1.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分类 |
5.2 人力资源规划的对比分析 |
5.2.1 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
5.2.2 政府人力资源规划 |
5.2.3 学校人力资源规划 |
5.2.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 |
5.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过程与方法 |
5.3.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过程与方法 |
5.3.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与方法的选择 |
5.3.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实施 |
5.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与对策 |
5.4.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存在的问题 |
5.4.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规划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研究 |
6.1 招聘与录用的基本问题分析 |
6.2 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的对比分析 |
6.2.1 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录用 |
6.2.2 公务员的招聘与录用 |
6.2.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录用 |
6.3 招聘与录用程序与模型的建立 |
6.3.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招聘与招募 |
6.3.2 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甄选录用 |
6.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的问题与对策 |
6.4.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的问题 |
6.4.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研究 |
7.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概述 |
7.1.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内涵 |
7.1.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特征 |
7.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目标与原则 |
7.2.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目标 |
7.2.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原则 |
7.3 体育赛事培训的类型与内容 |
7.3.1 工作人员培训的类型、内容及方法 |
7.3.2 志愿者的培训类型及内容 |
7.4 体育赛事志愿者培训与筛选模型的建立 |
7.4.1 组织动员与报名阶段 |
7.4.2 初级培训阶段 |
7.4.3 初级培训阶段的考核 |
7.4.4 岗位培训阶段 |
7.4.5 服务技能测试 |
7.4.6 岗位技能专业培训阶段 |
7.5 培训的组织实施与保障措施 |
7.5.1 培训的组织实施 |
7.5.2 培训的保障措施 |
7.6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
7.6.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 |
7.6.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培训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 |
8.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述 |
8.1.1 绩效涵义的界定 |
8.1.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的特征 |
8.1.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内涵 |
8.2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比分析 |
8.2.1 企业绩效管理 |
8.2.2 公务员绩效管理 |
8.2.3 教师绩效管理 |
8.2.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
8.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 |
8.3.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计划 |
8.3.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监控 |
8.3.3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考评 |
8.3.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反馈 |
8.4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8.4.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8.4.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转移与遣散研究 |
9.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转移与遣散的基本问题 |
9.1.1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转移与遣散的概念 |
9.1.2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转移与遣散的原则 |
9.2 工作人员的转移与遣散 |
9.2.1 工作人员转移与遣散工作流程 |
9.2.2 工作人员转移与遣散工作内容 |
9.2.3 工作人员转移和遣散的策略 |
9.3 体育赛事志愿者的转移与遣散 |
9.3.1 体育赛事志愿者转移与遣散的意义 |
9.3.2 体育赛事志愿者转移与遣散的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案例分析 |
结论与后续研究建议 |
1 研究结论 |
2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职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附录A 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专家访谈名单及提纲 |
致谢 |
四、合同知识答读者问(二)(论文参考文献)
- [1]“天虚我生”的“游戏文章” ——民国国货运动背景下的设计批评研究[D]. 邱丽媛.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2]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中医药期刊史研究[D]. 郭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人民日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49-1956)[D]. 刘长军.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5]晚清期刊中的科学话语研究[D]. 李益顺.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6]输血感染民事责任研究[D]. 杜寒阳. 武汉大学, 2013(01)
- [7]《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之七)[J]. 杨新民. 健身科学, 2013(02)
- [8]关于《皂香》创作答读者问[J]. 浮石.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 [9]《养生三记》作者答读者问(之七)[J]. 杨新民. 健身科学, 2012(02)
- [10]大型体育赛事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研究[D]. 闻兰. 天津大学, 2010(10)
标签:科学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