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 ——官镇征地研究(2000-2010)

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 ——官镇征地研究(2000-2010)

论文摘要

本文以地方政府征地冲击与村社反应的互动为线索,就征地过程中产生的各个利益群体如何获取土地增值收益,探讨土地增值分配社会机制的生成逻辑。研究发现在地方政府强制性征地给予补偿的价格之上,在城郊地区事实上存在着一个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公共基础设施带动的辐射性增值,对于同一块土地,因转为非农用地就产生土地增值的逻辑农民并不理解,但是他们通过隐性的土地市场却知道土地很值钱。于是土地征收的强制性低补偿与隐性市场价格之间的利益落差造成了农民相对剥夺感的心态结构。农民被排斥在土地非农用途增值收益之外,刺激了他们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获取土地增值收益的行为逻辑,因而,就在政府行政征收补偿与隐性市场价值之间产生了增值收益分配的社会机制。一方面是村民、集体千方百计的通过各种渠道与政府谈判、讨价还价以及抗争等不断的从政府的口袋中挤出一点牙膏,村民利用个人的人格、弱者的武器和理性选择,集体则利用自己集体产权所有身份,维权的村民则组织起来试图进入政治参与制度化的渠道争取利益,这些就构成了村民为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积极、正向的社会机制,但是另一方面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过程也形成了另一套反向的灰色机制,即以赢利型的村干部、混混与权势者侵蚀集体所享有的权益,原先应该集体所共享的增值收益被一小部分人利用权势和强力所瓜分,形成排斥其他人分享增值利益分配的反向社会机制。在国家与市场主导分配的增值分配路径之外,存在着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双向社会机制,这两种社会机制在征地的场域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然而,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征地社区中灰色机制的成长有了越来越大的空间,而且构成灰色机制的主体往往是掌握着公权力组织的谋利型代理人,以及好勇斗狠的混混、帮派分子、灰黑势力,他们在征地场域中构建了一个相当牢固的精英联盟联合压制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诉求。地权增值中所存在着两种社会分配机制也是我们理解征地纠纷的一个视角,正因为两种机制的相互缠绕和纠葛才引起了村庄内部的复杂政治生态演绎。政府与民争利确实是征地纠纷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面,但是更多的征地冲突、上访与诉讼其实都来自于乡村社会内部的治理结构失衡,即因为征地所形成的地方政府、村干部与混混势力利益共同体造成了村落内部其他社会精英利益的受损和大多数民众的愤慨,尤其是村庄内部治理结构导致的村干部和混混的利益侵占打破了建立在原有乡土逻辑上的农民预期,迫使村民不断向上级政府寻求正义的扶持,而因为政府的策略性考虑,村民的要求往往得不到政府积极的响应,最终的结果则是村民对于政府信任的丧失,矛盾从原来的村内引向村外,村民与政府站在了对抗的一面,所以,征地冲突的表象背后隐藏着的是村庄内部利益分配不均的实质。村庄内部地权增值分配的不均加剧了村庄内部的结构分化,干群关系疏离、利益对抗严重,由此也导致了村庄内生治理不足,需要引入国家法律与制度重构社区的治理形态。基于分配中双重社会机制、征地社区治理结构的特殊呈现以及治理与分配的关系,本文认为在征地过程之中有必要发育地权增值收益分配的正向社会机制、压制反向的社会机制,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允许农民表达他们的利益,建立利益表达的制度化渠道,形成良性的利益协调机制。政府在征地程序、补偿和实施过程之中应与农民进行平等协商,允许村民组织起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而不是以此为麻烦制造者,抑制村民的利益表达,甚至以扶持灰色机制来掣肘正向力量的发展。其次,尽快结束征地社区的过渡性、混乱型治理形态,重建一个相对透明、公正的治理结构,政府在分配过程之中应该建立适当的分配监督机制。以改善治理来促进分配,达到失地农民对于土地增值分配的公正、公平要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综述与理论视角
  • 1.2.1 征地问题原因之探讨:征地制度、产权与体制
  • 1.2.2 国家与市场:两种分配路径
  • 1.2.3 理论视角:土地增值分配的社会路径
  • 1.2.4 征地纠纷中的村庄
  • 1.3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田野研究
  • 1.3.3 局内人的书写
  • 1.4 核心概念和章节安排
  • 第2章 转型社会中乡村社会经济结构变迁
  • 2.1 地域背景
  • 2.1.1 官镇概况
  • 2.1.2 官镇五村行政沿革
  • 2.2 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农化
  • 2.2.1 农村市场的开放:再分配到市场经济
  • 2.2.2 个体本位的市场对接
  • 2.2.3 非农化:历史与延续
  • 2.2.4 改革开放后梯度非农化:从小手工业者到工厂工人
  • 2.3 土地制度变革
  • 2.3.1 土改前后土地制度
  • 2.3.2 合作化以来的土地制度变革
  • 2.3.3 土地观念
  • 第3章 征地的逻辑:地方政府的实践与社区互动
  • 3.1 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下经营土地
  • 3.1.1 央地政策偏好冲突下的征地制度
  • 3.1.2 发展主义与以地生财
  • 3.1.3 征地的实践运作
  • 3.1.4 土地储备:从存量土地到增量土地经营策略
  • 3.2 村庄遭遇征地
  • 3.2.1 从迎合走向抵触
  • 3.2.2 集体土地制度下的产权缺陷
  • 3.3 土地征收补偿的分配
  • 3.3.1 国家与村社之间的分配互动
  • 3.3.2 村社内部的利益分配博弈
  • 第4章 地权增值分配的正向社会机制
  • 4.1 双重社会,双向机制
  • 4.2 个人利益获取的社会机制
  • 4.2.1 种苗、种房逻辑的产生
  • 4.2.2 小产权房与房租租金的最大值追求
  • 4.2.3 个人与村集体之间的分配博弈
  • 4.3 集体利益表达的社会机制
  • 4.3.1 征收补偿安置留地安排与留地上的利益博弈
  • 4.3.2 集体与用地单位的讨价还价
  • 4.3.3 集体土地上的非农建设
  • 4.4 集体维权的政治诉求:公民社会的萌芽
  • 4.4.1 选举权利的伸张
  • 4.4.2 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悬置
  • 第5章 地权增值分配的反向社会机制
  • 5.1 征地赢利型空间的形成
  • 5.2 混混回流与反向社会机制的生成逻辑
  • 5.2.1 外向型的混混
  • 5.2.2 土地市场化与混混的回流
  • 5.2.3 灰色、反向机制的利益攫取
  • 5.3 “势场”与混混的再生产
  • 5.3.1 “势场”需求机制的构建
  • 5.3.2 混混的关系网络与再生产
  • 5.4 征地冲突的村内之源
  • 第6章 征地纠纷的内在机制
  • 6.1 从集体维权到派性动员的征地冲突
  • 6.1.1 维护集体权益的抗争:从动员到消解
  • 6.1.2 集体产权代理人的机会主义
  • 6.1.3 维权的异化:派性动员下的集体维权
  • 6.2 “出口气”与“告到底”
  • 6.2.1 从出口气到下不了台
  • 6.2.2 上访的意外后果
  • 6.2.3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告到底
  • 6.3 积怨下的抗争和诉讼
  • 6.3.1 村社内部的干群积怨
  • 6.3.2 走向诉讼:由内而外的抗争
  • 6.4 个人政治与征地冲突
  • 第7章 结构分化与治理失序
  • 7.1 土地增值与结构分化
  • 7.1.1 职业分化与兼业分化
  • 7.1.2 土地资本化所带来的阶层分化
  • 7.2 征地基层利益共同体的生成
  • 7.2.1 压力型体制下的街道办事处
  • 7.2.2 土地资本化所带来的治理精英转型
  • 7.2.3 精英一体化
  • 7.3 治理失序与治理合法性的流失
  • 7.3.1 村级组织治理能力的丧失
  • 7.3.2 基层政权的合法性流失
  • 第八章 结语
  • 8.1 土地产权的社会建构与分配的社会路径
  • 8.2 分配的双向社会机制
  • 8.3 分配的“内卷化”
  • 8.4 利益协调机制下的治理与分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官镇五村大事记(2002——2010)
  • 卷内备考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深圳土地整备制度研究[J]. 规划师 2020(09)
    • [2].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群体偏见初步调查与测度[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9)
    • [3].新时代背景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9)
    • [4].农地转非中土地增值收益产生环节及归属探析[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9(05)
    • [5].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国际经验及借鉴[J]. 中国土地 2018(02)
    • [6].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J]. 中国市场 2017(14)
    • [7].农民权益: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根本问题[J]. 财经科学 2017(07)
    • [8].农转非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合理性探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 [9].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综述[J]. 改革与开放 2016(01)
    • [10].土地增值收益率测算方法研究——以四平市城区为例[J]. 黑龙江科学 2016(09)
    • [11].共享发展理念下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研究[J]. 中州学刊 2016(09)
    • [12].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规范实证研究报告[J]. 法制博览 2015(10)
    • [13].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博弈与权衡[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 [14].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纠纷案例研究报告[J]. 法制与社会 2015(32)
    • [15].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主体间法律关系研究[J]. 商 2015(39)
    • [16].论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重构[J]. 中国不动产法研究 2018(02)
    • [17].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变革[J].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3(37)
    • [18].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形成障碍与增进路径[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05)
    • [19].基于使用权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改革思路[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01)
    • [20].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合理分配比例[J]. 学术评论 2017(06)
    • [21].“三权分置”:实现土地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的有效路径——以承包地为视角[J]. 行政与法 2018(08)
    • [22].基于“贡献—风险”的农地征收转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研究——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 2017(03)
    • [23].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执行监督问题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15(12)
    • [24].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探论[J]. 许昌学院学报 2016(04)
    • [25].新增国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探析[J]. 经贸实践 2016(01)
    • [26].关于提高被征地农民土地增值收益的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 2016(20)
    • [27].基于项目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研究——以北京市14个土地储备项目为实证[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6(09)
    • [28].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J]. 法学研究 2014(05)
    • [29].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主体及其权利研究[J]. 农业经济 2015(02)
    • [30].经营式动员:土地增值收益实现的策略与机制——来自南县的经验调查[J]. 学术研究 2015(06)

    标签:;  ;  ;  ;  ;  

    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 ——官镇征地研究(2000-201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