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X)真是(的)”是表示“责怪”、“抱怨”、“嗔怪”等义的一种常用口语句式,此前对该句式的研究非常薄弱,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篇、历时演变等角度首次对该句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指出权威工具书对其语义概括的不足,明确该句式的整体语义是表“责怪”。可分两类:表“责怪”、“抱怨”等“实质性责怪”和表“嗔怪”、“过意不去”等“非实质性责怪”。2.就表实质性责怪的“(X)真是(的)”句式而言,它所表达的情感强弱程度除部分可通过“情标”判断外,还可通过“Z与事理的偏离度”、“事情的性质”、“在乎的程度”等来判断。3.从形式上看,“X”包括人称代词,指人名词,指示代词,复指类,包含呼应语类,指物类以及零形式等。4.“真是(的)”前的修饰性成分主要有“可”、“也”。前者能增强表达的感情,后者能缓和表达的情感。5.该句式出现在对话和心理活动的语篇环境中。我们将该句式看成表“责怪”、“抱怨”等言语行为的标记语,将它所“责怪”、“抱怨”的内容设为Y,此二者的位置关系有4种。此外,该句式在语篇功能上有三个方面作用——启下,承上,煞尾。6.从历时角度考察了该句式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