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经济制裁作为实现行为体一方或几方对外政策目标的工具之一,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其成功的概率却是一直不高,促其奏效,避免失败成为每个经济制裁方努力实现的目标。但经济制裁的奏效又十分不易,因此,经济制裁在国际舞台大行其道的今天,研究经济制裁的奏效具有一定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选取欧洲经济共同体对南非经济制裁奏效的案例,论证了条件因素对经济制裁奏效的重要性。南非地处非洲大陆的最南端,是个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之国,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南非孤立于国际社会的原因并不是其地理位置,而是政府推行的极不人道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白人当局把推行种族隔离制度看成是维护其白人统治、促进南非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种族隔离制度违背了人性,逆时代潮流,结果招致国际社会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长达30多年的经济制裁,而欧共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南非全面经济制裁的实施,则为这场旷日持久的经济制裁的最终奏效发挥了重大作用。国际社会对南非的经济制裁持续了30多年,其中的复杂和困难可见一斑。但是,从南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困难再大的经济制裁,也有对被制裁方带来深刻变革的可能,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具备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制裁奏效的条件。本文正是抓住这些条件,论证了欧共体对南非经济制裁奏效的全过程。这些条件有:欧共体于1986年对南非实施全面的经济制裁。与之前国际社会的以石油、武器禁运为主的部分经济制裁相比,欧共体还从南非的支柱产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农业下手,禁止成员国进口南非的黄金、钢铁、铀、煤等矿产物以及纺织品、农产品等物资,这无疑扼住南非的经济命脉,重创其经济。与此同时,80年代以来南非经济的衰退、南非国内黑人反抗运动的如火如荼、南非国内白人统治阶层的分化、国际政治气候的重大变化、制裁南非最大范围的国际联盟的形成以及国际舆论压力等一系列因素,成为欧共体对南非经济制裁奏效的强大支撑条件,这些条件合力作用,迫使南非最终放弃了种族隔离制度,走上了多元种族和民主改革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