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法律制度研究

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法律制度研究

论文摘要

社会保障制度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建立与完善的。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有关社会保障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已初步建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安全”。但是,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也由于认识的偏差与传统体制惯性的不良影响,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保护制度的构建不仅有失公正,不能完整体现社会保障应有的保障功能,而且还出现了社会保障主体权益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障实践的现象。为此,本文拟从对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主体的含义、社会保障主体权益问题的提出、社会保障主体权益价值和法律制度的具体分析出发,对比介绍国外一些国家有关社会保障主体权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通过对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保护现状的分析,认为应在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立法的体系中,确立以人为本、尊重基本社会保障权益、兼顾社会公平的多层次的价值理念,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实现的法律制度体系,从而为社会保障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强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威性,使我国的社会保障能够公正而有效的运作,并以此促进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基本概念
  • 1.1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主体的含义
  • 1.1.1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社会保障的属性
  • 1.1.2 社会保障主体的含义
  • 1.2 社会保障主体的要素分析
  • 1.2.1 社会保障的权利主体
  • 1.2.2 社会保障的义务主体
  • 1.3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问题的提出
  • 1.3.1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问题的由来
  • 1.3.2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理论的发展
  • 1.3.3 社会保障主体的权益是社会保障理论的核心
  • 2 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制度的现状
  • 2.1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制度的形成
  • 2.2.1 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保护原则
  • 2.2.2 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立法状况
  • 2.2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制度的发展
  • 2.2.1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制度发展的历史机遇
  • 2.2.2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制度实现的法律困境
  • 3 国外关于社会保障主体权益法律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 3.1 英国、德国、新加坡和智利有关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法律制度
  • 3.1.1 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立法模式
  • 3.1.2 以私人为主导的社会保障立法模式
  • 3.2 对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法律制度完善的启示
  • 3.2.1 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立法模式选择
  • 3.2.2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立法实践的借鉴和启示
  • 4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实现的法律制度设计
  • 4.1 完善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立法体制
  • 4.1.1 由地方立法向中央立法发展
  • 4.1.2 由分散立法向相对集中立法发展
  • 4.1.3 由行政立法向人大立法发展
  • 4.2 强化政府维护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立法措施
  • 4.2.1 明确政府对社会保障主体权益保护职责的必要性
  • 4.2.2 明确政府在社会保障主体权益机制中的职能定位
  • 4.3 构建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法律救济制度
  • 4.3.1 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宪法救济
  • 4.3.2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司法适用的可行性
  • 4.3.3 各部门法之间的协调
  • 4.3.4 社会保险争议和劳动争议处理的合理界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社会保障主体权益的法律制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