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标准化中介服务 促临安经济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杨玥[1](2021)在《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过去四十余年,以办公或产业发展为目的的新城园区建设是中国大规模快速城市化的关键部分,正逐步从关注单一经济增长目标的产业集聚地向关注综合发展目标的复合功能都市区转变。当前中国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并迎来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发展,科创园区成为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其“产”的发展离不开“城”“创”这两个关键要素。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代表我国最新园区发展趋势,经历了政府规划、房地产开发、城中村自发嵌入等不同主体主导下的不同阶段、不同规模、不同层级的发展过程。其汇集了多类型科创园区及创新平台,依托杭州数字经济优势、社区共生资源、西溪湿地生态、老余杭仓前文脉,是创新要素集聚、多元功能混合、园区社区并存、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共赢的新城代表,是研究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的典型范本。本文以衡量科创园区发展的“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以衡量城市用地功能混合的“职住关系”反映“城”,以衡量创新资源的“高校创新力”反映“创”,通过分析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来研究“产”“城”“创”的关系,进而从“产城创”融合角度展开对大走廊科创园区发展的研究。采用多元数据包括科创企业发展数据、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高校创新资源数据、地理空间数据,运用统计学回归、案例研究等方法。首先,研究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和空间特征。然后,从企业聚集程度、发展规模、创新能力、经营状况、综合实力选择科创企业发展指标作为因变量;从职住平衡指数和通勤距离选择职住关系指标,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学术影响、产学合作选择高校创新力指标,作为两组自变量;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研究职住关系、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的关联性。最后,选择大走廊“阿里系”园区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和梦想小镇,从园区科创企业发展、职住关系、及其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发展进行深入案例剖析。研究结论:“产城创”融合为未来科创园区提供了极具活力的发展模式,有利于激发科创园区活力、实现新城综合发展。“产”“城”“创”之间存在关联性,职住平衡和高校创新资源溢出有利于促进科创园区企业发展。本研究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例,从“产城创”融合角度积极探索面向未来的科创园区发展,及时总结我国科创园区发展的智慧和新鲜经验,为未来园区和新城实践提供参考,对支持新型城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聂波[2](2021)在《农户山核桃电商销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临安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郑阿敏[3](2021)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安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公墓选址乱象频生,极大地影响了城乡人居景观环境,因此探索科学合理的公墓选址是景观规划设计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定量分析自然、心理、社会经济、交通区位、政策法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选用SPSS26.0和AMOS26.0工具进行问卷数据处理和模型路径分析,得到公墓选址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及具体影响关系。基于此研究不同年龄、不同群体及城乡区别对公墓选址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最后总结出公墓选址影响因素量化对城市景观的影响,提出相应实践启示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相关结论如下:(1)公墓选址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实地调研、文献阅读以及临安区公墓选址现状分析,归纳了包括坡度、风水质量、建设成本、景观敏感度、各类保护区限制开发边界、土地保护政策等33个二级影响因素,并划分为6个类别分别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交通区位因素、政策法规因素、公墓选址因素。(2)在0.5%的显着性水平下研究假设均成立。即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心理因素、交通区位因素、政策法规因素显着正向影响公墓选址,且控制变量(年龄、学历)对公墓选址也具有显着影响。从影响程度来看,交通区位因素影响程度最大,路径系数为0.202;其次为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心理因素、政策法规因素,路径系数分别为0.169、0.165、0.162、0.118。(3)不同年龄、不同群众及城乡区别的认知差异对公墓选址均有极显着影响,普通群众更注重社会经济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更注重心理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青年心理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老年,中老年更加注重自然因素对公墓选址的影响,城市人口更加注重交通区位因素的影响。(4)基于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提出公墓选址实践启示。政府方面要加强多部门协调发展,发挥好引导推动作用;民众方面要摒弃传统思想观念,遵循相关政策法规,正确认识公墓选址。
常丽丽[4](2020)在《基于地方依恋的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亚热带山地型旅游乡村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景观生态环境脆弱敏感,但景观规划不合理,人地关系不协调矛盾凸显。本文从主客共享角度,将地方依恋理论用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为合理保护和利用乡村旅游景观,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以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为例,居民和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访谈调研、问卷调查、田野调查等方法,其中问卷调查分三次进行,并运用多重响应分析、因子分析、重要性—满意度分析(简称IPA法,可用于理解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模型(用于检测变量间关系)等方法处理样本数据,构建了以“自然、聚居、文化和经济景观”为主的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分类体系。结果表明:1)主客对四类乡村旅游景观感知偏好存在明显异同,相同度由高到低为自然景观>聚居景观>文化景观>经济景观;2)主客对乡村旅游景观的实际感知均小于期望;3)游客期望和期望—感知差异对满意度、满意度对地方依恋和忠诚度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地方依恋在满意度对忠诚度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大小为0.840);4)规划前后对比发现,游客除文化景观变量,其余变量均有降低,与预设升高的结果不同;居民各变量与预设结果相符,研究排除年龄差异的影响(显着性p值0.08>0.05);5)景观单一、交通拥堵、体验活动较少等问题造成游客满意度降低。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基于地方依恋的山地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实施策略,包括规划技术路线和其他相关策略。
李甄真[5](2020)在《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设施农业发展势头迅猛,逐渐以全新的姿态走进农民的视野,其通过特定的农业设施影响植物生长的光照、水分、营养等因素,摆脱传统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的制约,从而使农业的产量得到有效提升,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设施农业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现代化,进而提升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发展设施农业不仅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因素。临安区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设施农业发展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这项研究将对临安区设施农业快速、持续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本研究以临安区设施农业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利用问卷调查数据和半结构访谈资料,运用统计描述方法和比较分析法,深入剖析临安区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调查临安区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含设施农业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经济、机械化程度、认证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临安区设施农业产业、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设施农业的经济效益、主要设施机械化程度等,尤其是设施农业的作业水平、设施农业栽培技术。2.在实地调查基础之上,剖析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户对设施农业的期望不高;经营主体分散,抱团程度低、信息流通不够;政府帮扶的力度和范围有限;设施建设简单、机械化水平不高;农业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和产业体系不够健全;经营管理模式单一。3.针对临安区设施农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临安区设施农业的“七步”建议,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补贴范围和力度;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科技服务的推广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户对设施农业的信心;进一步丰富大棚等设施建设的类型;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健全社会化服务和产业体系;进一步创新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模式。
余颖[6](2020)在《基于服务质量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的开展,世界各国对营商环境建设日益重视。办理建筑许可作为衡量营商环境综合发展的重点内容也逐渐成为各国改革创新的关注领域。我国目前开展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正是对标世行先进标准、优化地区营商环境的有效行动。本研究以公众满意度为评估视角,通过服务接受者的现实体验作为评价反馈,试图在服务质量框架下,考察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影响因素。通过梳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相关理论与国内外改革实践,在杭州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工作者的意见建议,设计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公众满意度测评问卷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基于回收的有效问卷,本文在对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后,运用SEM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并对初始模型加以修正,最终获取了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力度。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建设项目类别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公众满意度产生显着影响,但工程项目类别对于潜变量便利性的影响并不显着。同时按阶段报件情况对于公众的满意度评价不存在显着影响,而办事需要多地跑、事项多次办理或材料重复提交情况对于公众的满意度评价存在负向影响。在各变量单独作用于公众满意度评价时,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障性、共享性、便利性均显着影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但当各变量共同作用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公众满意度受到有形性、响应性、保障性、共享性、便利性综合作用的正向影响,而可靠性对其的影响相对较弱。在影响因素检验的结果基础上,本文从加强制度顶层设计、推动审批系统融合、落实区域评估共享、监测中介服务质量、实行服务前置受理等五大方面提出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优化的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增强企业办事获得感。
龚嘉佳[7](2020)在《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将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国家战略,通过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城市经济向创新驱动转型。创新战略必须找到空间载体,这种空间载体就是城市创新空间。因此城市创新空间是建设创新城市的一个重要部分。但城市创新空间的生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过程,而是多角色共同参与的过程。正确认识城市创新空间以及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探索中国的社会文化和制度环境下,对城市创新空间生产起关键作用的角色,能够为创新城市建设中的政策制定、规划设计以及城市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基于此目的展开研究。本文首先梳理了创新概念的缘起与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活动分布、空间创新体系、空间创新能力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城市创新空间相关的研究,认为城市创新空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体系,对创新空间的认识较为片面。因此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内在相关的演化理论、复杂性理论、空间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批判性吸收,建立城市创新空间的系统性和空间性的全面认识。城市创新空间的系统性体现在知识系统、创新系统和形式系统上,分别表征创新空间系统的基础、内在本质和外在表现。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性体现在空间的两大特性:空间的演化性和空间在地理、社会和历史方面的辩证统一。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生物演化机制应用到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研究中,以北京中关村、深圳高新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根特市创新空间为案例,建构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的框架,认为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的内核是创新群体的演化,城市创新空间在三个层次,即感知的空间、实际的空间和构想的空间中回溯式发展,构想的空间对演化的驱动力最强,从而带动其他两个层次的变化。本文根据这个框架对杭州市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是构想空间先行,感知的空间、实际的空间与构想的空间循环改变的过程,政府和其他创新群体不是管制和服从管制或者反抗管制的关系,而是横向协同演化的,他们必须通过竞争和合作才能实现创新空间的生产。本文发现创新空间演化具有惯性,政府群体在创新空间的分布上起到决定性作用,主导企业直接影响创新空间演化的方式和过程,外部环境影响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本文为认识城市创新空间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并通过多学科融合解释了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是城市创新空间研究的补充。
吕丹[8](2020)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而形成的新业态,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普及之下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借助电子商务的交易便捷、信息互联等特性,有效减少了农产品传统流通渠道的繁冗环节,拓宽了农产品的价格空间,推动了农业高质量生产与标准化建设进程。在满足城镇居民对食物多样性与高品质消费需求的同时,利用网络信息的公开透明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感,提升了农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增加了农民收入。为此,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及农村地区相融合的扶持政策,力求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以电子商务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农村地区数字化建设。学术界普遍认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一定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水平,相较于普通农户更具备开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的资源和条件。如果能够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不但有助于扩大“农产品进城”的规模,而且还能发挥带动作用以推动电子商务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真正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不足五成,且其中不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举步维艰。就在各级政府不断推出扶持电子商务发展的利好政策以及电商扶贫工作取得显着成效的情形下,农产品电子商务缘何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值得深思的社会现象。如何更好地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一项亟需破解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对此提出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深入剖析擎肘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根本原因,甄别和区分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决定性条件;然后,分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行为与收入变动的关系,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作用机理,其目的是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收入增长着手,探讨激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源动力;随后,进一步明晰不同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程度的增收效应;最后,综合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条件和增收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提出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广泛而深入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对策建议。即“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是本研究需要深入而系统阐释的重要科学问题。基于这一研究目标,以“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收入变动测度—增收机理分析”为研究思路,将全文布局如下:第一部分(第1-3章)介绍研究的缘起、理论渊源与文献综述,旨在阐明选题的研究目的、基本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性;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相关理论与文献史进行梳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特点、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第二部分(第4、5章)回答“甄别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的问题。通过对理性行为理论、技术—组织—环境框架、任务—技术匹配模型等技术采纳理论的整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开展实证分析,明晰影响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作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的关键要素。第三部分(第6章)回答“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异质性”“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等问题。从技术踏车理论和数字经济特征视角,设定收入决定方程,分别测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收入变动方向,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带动社员或签约农户收入变动关系;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动态能力—增收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引入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揭示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与增收效应之间的内在转化“黑箱”。第四部分(第7章)回答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吸收程度的增收效应”这一问题,解释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增收效应异质性。基于IT吸收理论,提出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概念,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过程,根据不同电子商务吸收程度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各阶段的增收效应。第五部分(第8章)结合前文研究结论,针对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以及阻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挥增收效应的各因素,提出形成“采纳→增收→采纳”动力循环的对策建议。通过开展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具有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人才、良好的物流运输条件、开展电子商务所需资金以及政策扶持等要素,是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关键条件。其中,对于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人力资源和政策扶持是其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必要因素,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决定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则更看重效果易察和资金充裕度等因素。(2)对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投入,将有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收入的增加,但现阶段还不及对土地面积、劳动力、品牌建设等要素投入所产生的增收效果显着。不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收入正向影响,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加深而同步增长。特别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高级阶段,网络规模效应将逐步得到释放,边际成本递减也会显着增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3)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人力资本进行投入,比资金投入对收入增长的作用更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对于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主观认同感,相比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为显着。(4)流通渠道、交易费用和信息互联的共同作用,触发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动态能力在其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而环境动态性会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发挥作用。(5)农产品电子商务适销性、物流条件、粉丝社群、入驻电子商务孵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等因素在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不同阶段中,均对增收效应产生了显着影响。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获得收入增长的根本条件,但是,针对所处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各阶段,合理调整资源配置是获得增收的关键一环。(6)只有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才能切实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扩大增收效应的根本是要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的动态能力,即从本质上而言,需要提升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电子商务适应化”水平。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主要表现在:(1)针对电子商务采纳理论无法较好地解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问题,本研究将农产品的属性、农业生产经营过程、农业生产经营者特征等因素纳入理论范畴,延伸了技术采纳理论的适用边界,较为全面地提供了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决策机理的理论模型,明晰了“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电子商务应用动态能力提升→产生增收效应→更广泛、更深入地采纳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动力循环机制。(2)针对现有研究多以单一农户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纳入多种农业经营主体类型,分类开展了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了各主体之间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的差异特征。(3)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过程中收入变动关系不明确的问题,本研究引入IT吸收理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之后,不同发展程度所呈现的增收效应阶段性差异进行阐释,明晰了各阶段的资源配置对增收的作用强度。(4)从实践层面,探索性地提出了农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与电子商务相适应以提升增收效应的建议,其中,对于“电子商务适应化”的解释为科学地评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提供了创新思路。
徐亮[9](2019)在《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建设模式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文中指出乡村住宅建设一直都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住宅建设问题将影响到乡村用地的布局、乡容乡貌的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改善,同时也会影响到乡村的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的乡村住宅建设还处于较落后状态,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设计不合理、风格不统一,配套服务缺失等形形色色的问题。各地政府、建筑师等均意识到上述问题并积极探索各种改善措施。从早期的“乡村复兴运动”到近年来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美丽乡村建设”、“特色城镇建设”以及浙江地区兴起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无不体现各级政府、组织对解决乡村问题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本文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对浙江地区乡村住宅进行调研,尝试让建筑师介入到乡村住宅建设各环节,从优化不同模式下的服务体系流程和设计策略入手研究分析,以期为新时期的乡村住宅建设提供参考价值。首先介绍了乡村住宅政策发展和相关建筑师建设实践背景,提出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再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其次,文章对浙江地区乡村住宅现有建设模式进行分类,主要从人员构成及权责、约束性文件、资金来源、建房流程和模式特点几个方面展开对模式论述分析。再次,通过对浙江地区不同模式下建筑师介入乡村住宅优秀案例探究分析,为深化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建设模式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最后,从服务体系和设计策略两方面入手对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建设过程进行优化。在服务体系方面进行不同模式下乡村住宅的参与建设人员构成、资金来源、约束性文件编制和审批等环节优化,在设计策略方面提出了乡村住宅规.划合理性、建筑形态设计、建造技艺提升、建筑材料完善等方面的改进措施。
周小杨[10](2019)在《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由于旅游业存在着“绿色增长”的特质,诸多国家都纷纷将该产业作为一种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对待。随着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内各级政府开始更为注重自身发展良好且又可以带来多领域带动效应的旅游业,旨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处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探讨地方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行为,对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当前,中国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和智慧旅游建设,云南省正处于加快推进“两强一堡”建设、努力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水作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红河州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北部七城之一,于2016年2月被国家旅游局列作“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城市战略地位快速提高,旅游业面临着空前难得的发展机遇,亟需优化政府行为以更为有效地对旅游业发展发挥主导作用。本论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案例分析三类研究方法,深入探析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系统阐述了建水县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其中选取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进一步阐述政府的具体做法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对当前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政府行为失范、产业发展不足、政策创新缺失三方面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继而分别从切实规范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的行为、积极推动建水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创新建水县旅游业发展的政策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行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目前,国内学者基于地方政府层面关于县域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尚存有研究空间,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旨在通过对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进行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思路与对策以促进建水县旅游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强力助推旅游强州建设,为云南省建成旅游文化强省作出积极贡献,并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县域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提供实例参考及一定经验借鉴。
二、开展标准化中介服务 促临安经济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标准化中介服务 促临安经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科创园区 |
1.4.2 “产城创”融合 |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
1.4.4 多元数据 |
1.5 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对象 |
1.5.3 研究方法 |
1.5.4 论文章节安排 |
1.5.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
2.1 科创园区由来及发展历程 |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 “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
(1)“产”一元孤立发展阶段 |
(2)“产城”二元复合发展阶段 |
(3)“产城创”三元关联发展阶段 |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
(1)机制路径研究 |
(2)影响因素研究 |
(3)评价指标建立 |
(4)空间规划布局 |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
(1)产城融合 |
(2)职住关系 |
(3)产学合作 |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
2.5 文献研究评述与启示 |
2.5.1 文献研究评述 |
2.5.2 对本文研究的启示 |
2.6 研究框架构建 |
2.6.1 研究假设 |
2.6.2 “产城创”指标选择 |
(1)以“科创企业发展”反映“产” |
(2)以“职住关系”反映“城” |
(3)以“高校创新力”反映“创” |
2.6.3 研究思路 |
2.6.4 研究框架 |
2.7 本章小结 |
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 年以前) |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 年) |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 年) |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 年至今) |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
3.2.1 科创园区空间 |
3.2.2 居住区空间 |
3.2.3 高等院校空间 |
3.2.4 科研院所空间 |
3.2.5 综合交通体系 |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
3.3.1 混合性 |
3.3.2 创新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数据 |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采集 |
(3)数据结果和指标确定 |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
(1)LBS数据采集 |
(2)职住关系指标确定 |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
(1)指标选择依据 |
(2)数据来源和指标确定 |
4.2.4 地理空间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核密度分析 |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
(1)职住平衡指数分析 |
(2)职住通勤距离分析 |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5.1 回归分析步骤 |
4.5.2 回归分析结果 |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
4.6.1 回归分析步骤 |
4.6.2 回归分析结果 |
(1)高校创新力与科创园区企业发展关联性分析结果 |
(2)不同类型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对比分析结果 |
4.7 本章小结 |
5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
5.1.1 研究概述 |
5.1.2 案例背景 |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发展 |
5.2.1 园区空间布局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空间布局 |
(2)梦想小镇空间布局 |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2)梦想小镇科创产业发展状况 |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
5.3.1 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周边业态分布 |
(2)梦想小镇周边业态分布 |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
5.4.1 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关系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空间分布 |
(2)梦想小镇与高校空间分布 |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1)阿里巴巴西溪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2)梦想小镇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
(3)梦想小镇职住通勤分析 |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
6.3 研究创新点 |
6.4 研究局限 |
6.5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
附件4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ISP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SCI)上的文章 |
附件5 相关研究已发表于Land(SSCI)上的文章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安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缺乏科学合理的公墓选址规划体系 |
1.1.2 选址布局混乱造成青山白化、土地浪费 |
1.1.3 殡葬改革发展滞后制约公墓选址 |
1.1.4 公墓选址不当影响城乡景观环境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1.3.1 公墓选址相关概念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及理论模型提出 |
2.1 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
2.1.1 自然因素 |
2.1.2 社会经济因素 |
2.1.3 心理因素 |
2.1.4 交通区位因素 |
2.1.5 政策法规 |
2.1.6 公墓选址 |
2.2 理论模型提出 |
2.2.1 模型的假设 |
2.2.2 模型的设定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实证分析 |
3.1 结构方程模型(SEM)概述 |
3.1.1 SEM的定义 |
3.1.2 SEM的特点 |
3.1.3 SEM的分析步骤 |
3.1.4 结构方程模型表达形式 |
3.1.5 结构方程多群组理念 |
3.2 问卷设计 |
3.3 变量测量 |
3.3.1 因变量 |
3.3.2 自变量 |
3.3.3 控制变量 |
3.4 小样本测试 |
3.4.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5 数据收集及样本情况 |
3.5.1 调研区概况 |
3.5.2 数据收集 |
3.5.3 样本情况 |
3.6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6.1 信度分析 |
3.6.2 相关性分析 |
3.6.3 共同方法偏差 |
3.7 基于SEM公墓选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3.7.1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7.2 修正后的总测量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
3.7.3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 |
3.7.4 拟合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公墓选址的多群组模型分析 |
4.1 不同年龄多群组模型分析 |
4.2 不同人群多群组模型分析 |
4.3 城乡差异多群组模型分析 |
4.4 研究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5.2.1 理论贡献 |
5.2.2 实践启示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公墓选址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B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基于地方依恋的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旅游景观合理规划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1.1.2 乡村旅游景观优化提升有利于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
1.1.3 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 |
1.1.4 地方依恋应成为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据 |
1.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2.1 相关概念 |
1.2.2 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基础理论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特色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特色 |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地理资源环境条件 |
2.1.1 区位条件 |
2.1.2 自然地理条件 |
2.1.3 经济社会条件 |
2.2 旅游发展历程 |
2.3 旅游景观资源分类与评价 |
2.4 旅游景观发展现状 |
2.4.1 自然景观 |
2.4.2 聚居景观 |
2.4.3 文化景观 |
2.4.4 经济景观 |
3 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分类体系构建 |
3.1 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概念和特征 |
3.1.1 概念 |
3.1.2 基本特征 |
3.2 分类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3.2.1 构建思路 |
3.2.2 构建原则 |
3.3 分类体系确定与调查 |
3.3.1 确定分类体系 |
3.3.2 居民与游客对景观类型需求偏好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地方依恋的指南村旅游景观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4.2 问卷调查与数据收集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数据收集 |
4.2.3 量表测量与模型检验 |
4.2.4 模型结果分析 |
4.2.5 主客样本特征 |
4.3 规划前主客基于地方依恋的指南村旅游景观研究 |
4.3.1 主客对旅游景观感知要素重要性和满意度分析 |
4.4 规划前后主客对指南村旅游景观体验对比研究 |
4.4.1 游客感知、满意度、地方依恋、忠诚度变量对比研究 |
4.4.2 居民感知、地方依恋变量对比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方依恋的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优化策略 |
5.1 规划技术路线的改进 |
5.2 规划目标与原则 |
5.2.1 规划目标 |
5.2.2 规划原则 |
5.3 规划优化策略 |
5.3.1 合理规划乡村旅游景观资源,协调主客感知偏好 |
5.3.2 优化乡村景观场所空间,提升地方依恋情感 |
5.3.3 策划主题化与人性化景观体验活动,培养主客忠诚度 |
5.3.4 构建乡村旅游景观服务管理规范体系,树立品牌标杆 |
5.4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A 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产品类型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 B 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调查问卷(规划前) |
附录 C 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调查问卷(规划部分建成后) |
个人简介 |
致谢 |
(5)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特色 |
1.5.2 不足之处 |
2 设施农业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设施农业的内涵 |
2.1.1 设施农业的定义 |
2.1.2 不同类型的设施农业 |
2.1.3 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比较 |
2.2 设施农业的理论基础 |
2.2.1 设施园艺理论 |
2.2.2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2.3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4 农业可持续理论 |
2.3 发展设施农业的制约因素 |
2.3.1 技术因素制约 |
2.3.2 非技术因素制约 |
2.4 综合述评 |
3 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3.1 临安区设施农业产业规模 |
3.2 临安区设施农业产业结构 |
3.3 临安区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
3.4 临安区主要设施机械化程度 |
3.4.1 临安区设施农业的作业水平 |
3.4.2 临安区设施农业栽培技术 |
3.5 临安区设施农业认证 |
4 临安区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
4.1 临安区设施农业的基本情况 |
4.1.1 设施农业农户的基本情况 |
4.1.2 设施农业产值基本情况 |
4.1.3 设施农业负责人的基本情况 |
4.2 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农户对设施农业的期望不高 |
4.2.2 设施农业经营主体分散 |
4.2.3 设施农业政策补贴范围和力度有限 |
4.2.4 设施农业的设施建设简单 |
4.2.5 设施农业的管理技术更新慢 |
4.2.6 社会化服务和产业体系不健全 |
4.2.7 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模式单一 |
5 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增强农户对设施农业的信心 |
5.2 加大政府财政补贴范围和力度 |
5.3 提升设施农业科技的推广能力 |
5.4 完善大棚等设施建设的类型 |
5.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 |
5.6 健全社会化服务和产业体系 |
5.7 创新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模式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基于服务质量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工程建设项目 |
2.1.2 行政审批 |
2.1.3 服务质量 |
2.1.4 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
2.2.2 顾客满意度理论 |
2.2.3 理论评述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关于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研究 |
2.3.2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3.4 文献评述 |
3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国内外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1.1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践 |
3.1.2 国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经验借鉴 |
3.2 国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践与经验借鉴 |
3.2.1 国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践 |
3.2.2 国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经验借鉴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1.1 有形性对公众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
4.1.2 可靠性对公众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
4.1.3 响应性对公众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
4.1.4 保障性对公众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
4.1.5 共享性对公众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
4.1.6 便利性对公众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
4.2 变量测量 |
4.3 研究模型构建 |
5 基于杭州市的实证检验 |
5.1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实践 |
5.2 问卷设计及发放 |
5.3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5.3.1 样本的效度检验 |
5.3.2 样本的信度检验 |
5.4 调研结果初步分析 |
5.4.1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改革满意度评估分析 |
5.4.2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效率分析 |
5.4.3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改革相关企业的建议 |
5.5 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满意度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5.5.1 工程建设项目类别影响分析 |
5.5.2 其他审批改革变量对公众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
6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6.1 潜变量相关性检验 |
6.2 基于SEM的模型检验 |
6.2.1 初始模型拟合情况 |
6.2.2 模型修正 |
7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问题分析与满意度提升的对策建议 |
7.1 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问题分析 |
7.1.1 部分地区改革力度参差不齐 |
7.1.2 系统应用及融合对接有待完善 |
7.1.3 区域评估推进力度有待加强 |
7.1.4 中介技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
7.1.5 市政公用接入服务有待优化 |
7.2 进一步提升杭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7.2.1 加强制度顶层设计,促进改革过程均衡化 |
7.2.2 推动审批系统融合,实现全流程数据共享 |
7.2.3 落实区域评估共享,扩大改革实施范围 |
7.2.4 监测中介服务质量,强化涉审中介治理 |
7.2.5 实行服务前置受理,提升市政公用服务水平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城市创新空间研究综述 |
2.1 创新的起源和发展 |
2.2 创新空间研究的进展 |
2.3 小结 |
3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 |
3.1 演化理论 |
3.2 复杂性理论 |
3.3 空间理论 |
3.4 行动者网络理论 |
3.5 理论适宜性评析与耦合 |
3.6 小结 |
4 城市创新空间的构成 |
4.1 城市创新空间的知识系统 |
4.2 城市创新空间的创新系统 |
4.3 城市创新空间的形式系统 |
4.4 小结 |
5 城市创新空间的空间特征 |
5.1 城市创新空间的演化认知特征 |
5.2 城市创新空间的本体特征 |
5.3 小结 |
6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机制研究 |
6.1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系统研究 |
6.2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案例研究 |
6.3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的机制 |
6.4 小结 |
7 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研究 |
7.1 杭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与研究范围界定 |
7.2 杭州市创新群体的空间分布 |
7.3 杭州市创新构想空间分布 |
7.4 杭州市创新空间分布特征 |
7.5 城市创新空间中的群体及其在空间演化中的作用 |
7.6 小结 |
8 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解析 |
8.1 科学技术创新空间演化机制 |
8.2 文化创意创新空间的演化机制 |
8.3 杭州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的讨论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研究的总结 |
9.2 城市创新空间演化机制研究中的发现 |
9.3 建设创新城市的建议 |
9.4 本文的创新点 |
9.5 存在的不足 |
9.6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1.2.2 电子商务采纳 |
1.2.3 增收效应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理论基础 |
2.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增收的理论基础 |
2.2 文献回顾 |
2.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 |
2.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 |
2.2.3 农民增收内涵 |
2.2.4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增收效应 |
2.3 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 |
3.1.1 家庭农场与专业大户 |
3.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
3.1.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
3.2.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基本情况 |
3.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 |
3.3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难点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因素梳理及量表设计 |
4.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1.1 技术因素 |
4.1.2 内部因素 |
4.1.3 外部因素 |
4.1.4 采纳意愿与采纳行为的关系 |
4.1.5 控制变量设定 |
4.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量表设计 |
4.2.1 初始量表设计 |
4.2.2 调查问卷设计 |
4.2.3 调查问卷前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样本数据来源 |
5.1.1 样本地区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现状 |
5.1.2 样本容量的确定及采集方法 |
5.1.3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SEM分析 |
5.2.1 信度和效度检验 |
5.2.2 实证分析与假说检验 |
5.2.3 检验结果分析 |
5.3 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组间恒等性检验和多群组SEM分析 |
5.3.2 多群组SEM实证结果分析 |
5.4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效应分析 |
6.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关系 |
6.1.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收入变动分析 |
6.1.2 变量选取与样本统计 |
6.1.3 收入影响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1.4 研究结论 |
6.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分析 |
6.2.1 农产品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机理模型构建 |
6.2.2 变量测量与数据统计 |
6.2.3 增收机理模型检验与实证结果 |
6.2.4 研究结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吸收的增收效应分析 |
7.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增收效应的理论分析 |
7.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的内涵 |
7.1.2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程度的划分 |
7.1.3 农产品电子商务吸收与收入增长的关系 |
7.2 研究设计 |
7.2.1 变量设定 |
7.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分析 |
7.3.1 因子分析 |
7.3.2 模型检验 |
7.3.3 研究结论 |
7.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增收案例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措施 |
8.1 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思路 |
8.2 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原因 |
8.2.1 客观条件方面 |
8.2.2 主观意识方面 |
8.3 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纳电子商务的措施 |
8.3.1 政府部门应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扶持机制 |
8.3.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着力提升电子商务动态能力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建设模式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背景 |
1.1.2 乡村建设的历史沿革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优化乡村住宅建设模式 |
1.3.2 优化乡村住宅设计策略 |
1.3.3 总结建筑师乡村住宅建设经验 |
1.4 国内外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研究综述 |
1.4.1 国内建筑师乡村住宅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综述 |
1.4.2 国外建筑师乡村住宅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实例分析 |
1.5.3 实证调研 |
1.6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浙江地区乡村住宅现有建设模式分类 |
2.1 村民自主建设模式 |
2.1.1 人员构成及权责 |
2.1.2 建造成本及资金来源 |
2.1.3 建房流程 |
2.1.4 约束性文件 |
2.1.5 模式利弊 |
2.2 政府主导代建模式 |
2.2.1 人员构成及权责 |
2.2.2 建造成本及资金来源 |
2.2.3 建房流程 |
2.2.4 约束性文件 |
2.2.5 模式利弊 |
2.3 本章小结 |
3 浙江地区建筑师介入下乡村住宅建设优秀案例探究 |
3.1 选例依据 |
3.2 小古城村乡村住宅设计竞赛 |
3.2.1 项目背景 |
3.2.2 人员构成及权责 |
3.2.3 建造成本与资金来源 |
3.2.4 约束性文件 |
3.2.5 工作流程 |
3.2.6 规划及建筑设计特点 |
3.2.7 模式经验与问题 |
3.3 文村村美丽宜居村示范项目 |
3.3.1 项目背景 |
3.3.2 人员构成及权责 |
3.3.3 建造成本与资金来源 |
3.3.4 约束性条件 |
3.3.5 工作流程 |
3.3.6 规划及建筑设计特点 |
3.3.7 模式经验与问题 |
3.4 东梓关村回迁房项目 |
3.4.1 项目背景 |
3.4.2 人员构成及权责 |
3.4.3 建造成本与资金来源 |
3.4.4 约束性条件 |
3.4.5 工作流程 |
3.4.6 规划及建筑设计特点 |
3.4.7 模式经验与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建设模式优化 |
4.1 村民自主建设模式下建筑师介入优化 |
4.1.1 服务体系优化 |
4.1.2 设计策略优化 |
4.1.3 临安区通用图集编制及菜单式方案项目模拟 |
4.2 政府代建模式下建筑师介入优化 |
4.2.1 服务体系优化 |
4.2.2 设计策略优化 |
5 结语 |
5.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5.2 未尽事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乡村住宅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录B 临安区通用图集编制专家问卷调查表 |
附录C 临安区通用图集编制村民需求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旅游业发展及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案及可能创新点 |
(一)研究方案 |
(二)可能创新点 |
第一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旅游业 |
二、政府行为 |
三、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产业经济学理论 |
第三节 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性 |
一、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要求政府主导 |
二、区域中心城市旅游区域整合需要政府主导 |
三、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形象策划推广需要政府主导 |
四、旅游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主导 |
五、产品升级整合需要政府主导 |
六、旅游业自身发展局限需要政府主导 |
第二章 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建水县旅游业的重要地位 |
一、建水县的旅游资源丰富 |
二、建水县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和积极表现 |
一、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
二、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积极表现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建水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项目 |
一、项目概况 |
二、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项目中政府的具体做法 |
三、古城传统风貌保护与恢复项目取得的成效 |
第三章 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行为失范 |
一、政府职能责任不明晰 |
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管理理念创新不足 |
四、行政协调和区域合作困难 |
第二节 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产业发展不足 |
一、产业发展缺乏合理规划 |
二、产业外部环境限制旅游业发展 |
三、产业内部因素制约旅游业发展 |
第三节 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策创新缺失 |
一、决策体制缺乏创新 |
二、政策内容缺乏创新 |
第四章 优化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切实规范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的行为 |
一、提升政府行为的服务性 |
二、强化政府行为的有限性 |
三、增强政府行为的法治性 |
四、注重政府行为的责任性 |
第二节 积极推动建水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
一、明晰政府角色定位 |
二、创新政府治理理念 |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
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
五、健全政府政策体系 |
六、加强政府评估导向 |
第三节 着力创新建水县旅游业发展的政策 |
一、创新部门合作政策 |
二、创新产业融合政策 |
三、创新行业扶持政策 |
四、创新智能服务政策 |
五、创新发展奖励政策 |
六、创新行业引导政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开展标准化中介服务 促临安经济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元数据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研究[D]. 杨玥. 浙江大学, 2021(01)
- [2]农户山核桃电商销售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临安的调查[D]. 聂波. 浙江农林大学, 2021
- [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墓选址影响因素分析 ——以临安区为例[D]. 郑阿敏.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基于地方依恋的山地型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 ——以杭州市临安区指南村为例[D]. 常丽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5]临安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 李甄真.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6]基于服务质量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以杭州市为例[D]. 余颖. 浙江大学, 2020(01)
- [7]杭州市城市创新空间分布与演化机制研究[D]. 龚嘉佳. 浙江大学, 2020(01)
- [8]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采纳及其增收效应研究 ——以湖北省为例[D]. 吕丹.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9]建筑师介入下的乡村住宅建设模式研究 ——以浙江地区为例[D]. 徐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建水县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周小杨.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