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实验运用决策树、神经网络、频数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对1218份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证实脾阳虚是冠心病四个阶段的主要证素,并动态观察病机演变规律与各个证候应证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超前阻断病理演变趋势,对临床辨证论治更具指导意义,也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优势化体现。材料与方法:我们将冠心病患者的症状特点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出发,并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研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一线专家调查问卷。此问卷采用开放与封闭两种方式相结合,运用三轮德尔菲法重修,使其信度、效度优。对全国东北、华北、西北、东南、西南、华南六大地区,41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1218份合格问卷,利用电脑设备建立Access问卷数据库,进行问卷录入并二次核查,最终建立冠心病证候要素、证候特征、证候病机演变规律临床专家调查问卷三维结构化关联数据库,使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运用频数、决策树和神经网络等多种数理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冠心病主要证候要素在四个阶段的频数结果:脾阳虚证候要素在四个阶段(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的频数分布依次为:36%、87%、66%、36%。即从发病早期到发作期频次陡然增高,发作期最高,至缓解期和恢复期呈总体均衡下降,显示病情变化由盛至衰的发展趋势。2.冠心病主要证候要素与证候应证统计结果:脾阳虚证候要素在发病早期的气阴两虚证、气滞心胸证,在发作期的心阳不振证、寒凝心脉证、瘀血阳微证、气滞心胸证,在缓解期的心肺气虚证、肝脾不调证、心肾阳虚证,在恢复期心气不足证、气阴两虚证、阳虚气滞证中的频数分布在7.82%一95.04%之间;反之,各期的证候在脾阳虚证候要素中的频数分布在8.53%一80.33%之间。即从发病早期到发作期频次陡然增高,发作期最高,至缓解期和恢复期呈总体均衡下降,显示病情变化由盛至衰的发展趋势。3.决策树结果显示出冠心病主要证候要素脾阳虚在冠心病四个阶段(发病早期、发作期、缓解期、恢复期)的判断规则,经神经网络训练显示,预测效果比较一致,无论是训练集还是验证集、评估集的正确率均达到了40%一76%之间。结论:1.问卷研制。将冠心病患者的症状特点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从现代心理测量理论出发,并引入结构化的决策方式,研制了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的一线专家调查问卷,采用开放与封闭两种方式相结合,并运用德尔菲法重修问卷的结构和内容。旨在总结冠心病的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建立症状指标体系,丰富和发展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发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最大优势。2.问卷调研。运用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对证候动态变化的观察。其信度、效度优,能够客观、全面的反映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3.证候要素。频数分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的主要证候要素脾阳虚,从发病早期到发作期频次陡然增高,发作期最高,至缓解期和恢复期呈总体均衡下降。决策树和神经网络在脾阳虚证候要素探讨中起了关键作用。4.症状分布。对问卷中所有变量运用频数分布的统计方法,绘制了四个时期全部条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并应用中医学理论,分析每个变量在各个时期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多数变量在发病早期和发作期所占的百分比较高,尤以发作期最高,且程度重,到了缓解期和恢复期呈均衡下降趋势,程度减轻,与冠心病(胸痹心痛)的临床症状相符合,为归纳冠心病的证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