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区评估与指标体系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

绿色住区评估与指标体系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观的逐渐深入人心,绿色住区的推行和发展,迫切需要一套完整合理的评估体系来对其进行评估。一方面,国外在这方面已进走到了前头,我国近年来也有相关评估体系出台,国内部分省市亦推出了地方性的评估体系,但无论国家还是地区都尚没有形面一套成熟、好用的绿色住区评估体系。另一方面,传统的评估体系都是采取事先确定权重和专家打分的方式,而这种评估方式已续暴露出一些问题,能否有更好的评估方式参与进来,一直近来业界广泛讨论的话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的初衷就是试图以成都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全新的评估体系,同时在评估方式上能够有所突破,试图将本用于宏观生态经济的生态足迹理论引入绿色住区评估中,让评估体系更加合理。本文首先列举分析了国内外六个重要的绿色住区评估体系,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成都地区特点,对绿色住区关注的各个方面逐一进行分析,给出了成都绿色住区设计和评估相关要点、原则,又在综合了征求到的相关行业专家意见后,确定了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的评分过程中综合采用了AHP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分析法等,让权重的确立和最后的评分结果更加科学。然后,创新性的将生态足迹理论引入了成都地区绿色住区评估体系中,利用生态足迹减量指标来统一衡量绿色住区在各个方面的生态表现。将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排污中以不同量纲来衡量的生态贡献统一到一个量纲,这有利于直观的比较不同方面在生态方面的贡献大小;将整个住区的生态足迹(减量)与地区生态承载力相结合,可以直接的分析住区整体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将各种生态技术或措施的生态贡献与成本联系起来,利于分析住区的环境—成本效率。综上,利用生态足迹计算得到的结果,不仅要帮助专家打分,还要对评估体系评估得分进行修正,以得出最终的评估等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意义
  • 1—3 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流程
  • 第2章 相关理论评述
  • 2—1 绿色住区及其评估的基本理论
  • 2—1.1 绿色建筑理论及其评估
  • 2—1.2 绿色住区理论及其评估
  • 2—2 典型绿色住区评估体系分析与对比
  • 2—2.1 美国LEED—ND体系(住宅版本)
  • 2—2.2 英国Ecohomes体系及零能耗ZED工厂案例
  • 2—2.3 日本CASBEE体系住宅版本
  • 2—2.4 我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 2—2.5 《生态住宅(住区)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标准》
  • 2—2.6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2—2.7 典型评估体系对比分析
  • 2—3 生态足迹理论及其用于绿色住区评估
  • 2—3.1 生态足迹的基本原理
  • 2—3.2 生态足迹的基本计算
  • 2—3.3 生态足迹模型的优缺点
  • 2—3.4 将生态足迹模型引入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分析
  • 第3章 绿色住区评估要点与指标分析
  • 3—1 成都地区绿色住区现状分析
  • 3—1.1 成都地区地质、水域特征
  • 3—1.2 成都地区气候特征
  • 3—1.3 成都地区人文特征
  • 3—1.4 成都地区绿色住区发展现状
  • 3—2 绿色住区评估要点与指标分析
  • 3—2.1 节地与土地充分利用
  • 3—2.2 节水与水资源充分利用
  • 4—2.3 节能与能源充分利用
  • 3—2.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3—2.5 室内外声、光、热、气环境
  • 3—2.6 绿化系统
  • 3—2.7 景观人文
  • 4—2.8 运营管理
  • 4—2.9 经济性
  • 第4章 绿色住区评估体系建立
  • 4—1 评估体系建立的意义及原则
  • 4—1.1 评估体系建立的依据
  • 4—1.2 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 4—2.1 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 4—2.2 指标体系的内容
  • 4—3 评估体系的评估流程和主要方法
  • 4—3.1 评估流程
  • 4—3.2 AHP层次分析法
  • 4—3.3 模糊综合评定法
  • 4—4 评估指标体系的权重确立
  • 4—4.1 对专家进行权重咨询调查及归一处理
  • 4—4.2 构建指标(或中间因素)两两重要性矩阵
  • 4—4.3 单排序一致性检验
  • 4—4.4 求组合权重得到总权重结果
  • 4—5 指标体系的评分机制与处理
  • 4—6 评估体系的综合评判与等级确定
  • 4—6.1 模糊综合评定
  • 4—6.2 最终等级确定
  • 第5章 生态足迹减量计算
  • 5—1 生态足迹减量计算
  • 5—1.1 生态足迹减量计算的意义
  • 5—1.2 生态足迹减量计算的目标和原则
  • 5—1.3 生态足迹减量计算策略与方法
  • 5—1.4 生态足迹减量核查表
  • 5—2 生态足迹修正法
  • 5—3 环境—成本效率估算
  • 第6章 案例评估
  • 6—1 工程概况
  • 6—2 主要绿色技术或措施及其生态足迹减量核查表
  • 6—2.1 数据的来源
  • 6—2.2 生态足迹减量核查表
  • 6—2.3 住区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 6—3 主要绿色技术或措施的环境—成本效率分析
  • 6—4 最终评分结果分析及修正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相关评估体系详表
  • 附录2 成都评估指标各层次AHP单排序结果
  • 附录3 成都住区交通减量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兰精将投资4000万欧元改善其在奥地利主要基地的生态足迹[J]. 合成纤维 2019(11)
    • [2].生态足迹视域下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安全态势的时空属性研究:2007-2025[J]. 江苏农业学报 2019(06)
    • [3].中国旅游生态足迹研究可视化分析[J]. 生态学报 2020(02)
    • [4].河南省水生态足迹测度及其驱动效应分析[J]. 水文 2020(01)
    • [5].成都市水生态足迹的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0(02)
    • [6].基于游客消费行为的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以北京市入境游客为例[J]. 林业经济 2020(02)
    • [7].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的自然资本动态评估——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为例[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8].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化三维生态足迹自然资本利用的时空演变[J]. 生态学报 2020(13)
    • [9].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三维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 生态学报 2020(18)
    • [10].大学生生态足迹调查分析——以武汉轻工大学为例[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20(04)
    • [11].辽阳市县域水生态足迹浅析[J]. 陕西水利 2020(09)
    • [12].中国林业生态足迹、生态压力与生态效率评价[J]. 林业经济问题 2020(05)
    • [13].河南省生态足迹现状及其经济驱动因素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 [14].基于水生态足迹的山东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分析[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9(03)
    • [15].生态足迹研究现状及展望[J]. 四川林业科技 2019(01)
    • [16].合肥市生态足迹时空特征与脱钩效应变化及灰色预测分析[J]. 生态学报 2019(05)
    • [17].安徽省对外贸易的生态足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 2019(02)
    • [18].北方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农户生态足迹及其与收入的关系[J]. 生态经济 2019(07)
    • [19].农业生态足迹研究进展与展望[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07)
    • [20].基于全球公顷与国家公顷的县域生态足迹评估比较[J]. 生态经济 2019(10)
    • [21].基于改进三维生态足迹模型的上海市生态足迹动态研究[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10)
    • [22].北京市水果消费的生态足迹距离研究[J]. 生态学报 2018(03)
    • [23].江苏省生态足迹时空变化分析研究[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02)
    • [24].生态足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J]. 经济研究参考 2018(01)
    • [25].大学生生态足迹调查分析——以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26].陕西省区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差异研究[J]. 生态科学 2018(03)
    • [27].基于问卷调查的个人生态足迹测算及分析——以宁夏理工学院在读学生为例[J]. 智能城市 2016(12)
    • [28].基于改进模型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水污染生态足迹时空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 2017(02)
    • [29].中国水生态足迹广度、深度评价及空间格局[J]. 生态学报 2017(21)
    • [30].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生态足迹研究[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6(01)

    标签:;  ;  ;  

    绿色住区评估与指标体系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