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系统论文-向贤文

介词系统论文-向贤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介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睡虎地秦简》,前置词,后置词,框式介词

介词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向贤文[1](2019)在《《睡虎地秦简》介词系统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睡虎地秦简》中的介词系统已经相当完备,有前置词、后置词和框式介词叁类。它们的功能均是表示句法结构间的修饰关系。由这叁类介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具有作状语、同位语和从属小句等多种功能。由此证明,《睡虎地秦简》所代表的战国晚期至秦朝语言不是单纯的前置词语言,而是前后置词并存的语言。从语序类型学的视角来看,属于Ⅱ型SVO语言的汉语具有"前置词-VO"和"后置词-SV"两组和谐关系,这是汉语前后置词并存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字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何洪峰,贾君芳[2](2018)在《汉语时间介词系统构成与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时间介词在介词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时间介词内部语义系统,可以分为客观性介词和主观性介词,下位再划分出次类。时间介词语义类型的发展基本稳定,成员由繁趋简,核心介词构成介词系统的基础。时间介词复杂的原因,主要在介词系统内部,也有外部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刘子悦[3](2018)在《路径距离义介词“离”的空间图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首先对"离"字的词性词义进行了探讨,确定了当句中有其他动词时,"离"为介词。并以此为基础,结合Leonard Talmy的空间图式系统理论,构型结构及运动体公式理论,探究了"离"字在做路径距离义词时的空间图式表征及其运动体公式。该对于验证Talmy的理论在汉语中的适用性以及为对外教学提供新思路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8年02期)

孙品健[4](2017)在《近代汉语的受益介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汉语的受益介词主要有"为"、"与"、"替"、"和"、"给"。唐宋受益介词系统从"为"、"与"持平转变为"与"字主导。元代受益介词系统由"与"主导,新增"替"。明代受益介词系统由"与"、"替"主导,新增"和";北方汉语主要用"替",南方汉语主要用"与","和"只见于北方汉语;"为"主要用于书面语体。清代受益介词系统由"替"、"给"主导,"与"已衰落;北方汉语"替"、"给"持平,南方汉语"替"字独大,"与"的衰落北慢南快;"为"只见于书面语体。(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周晋英[5](2017)在《英语“主从介词短语复合体”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悉尼语法依据相互依赖关系将英语介词短语复合体分成并列介词和主从介词短语复合体。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内,重新对"主从介词短语复合体"进行研究。分析表明,英语中不存在"主从介词短语复合体"。所谓"主从介词短语复合体"可分成两类:1)包含嵌入关系的词组或介词短语;2)两个独立的介词短语。本研究还发现了介词短语可充当的新的状语种类。加的夫语法指出从递归的角度出发小句层上没有主从关系,只有并列和嵌入关系。本研究认为该结论也适用于介词短语。(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魏金光[6](2016)在《殷商介词系统的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殷商介词是整个汉语介词的源头,其语义系统主要包含了"空间域"、"时间域"和"核心域"。每个介词都有自己的"生态位"和"语义格局",15个殷商介词在4大语义域11个语义子系统内互补共生,同时又相互竞争。殷商时的"主标介词"有"于、在、自",其标引功能可覆盖4大语义域,且在系统内形成互补共生关系。(本文来源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王用源[7](2016)在《道书《太平经》的方所介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太平经》方所介词进行了定量统计,将其与上古和中古时期其他专书的方所介词系统进行比较,观察方所介词系统的变化,方所介词系统的功能是逐渐完备的。"一个介词兼有多种功能,一种功能由多个介词承担"的特点正在淡化。常用介词"于"的使用频率大幅下降,其介引所从处、所在处、终到处的功能逐渐被新兴介词侵蚀,"在"、"从"逐渐成为常用介词。中古新兴介词用例不多,使用频率也不高,但其功能单一的优势让它们在竞争中逐渐占据上风。(本文来源于《新余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金小栋[8](2016)在《从《华西官话汉法词典》看19世纪末西南官话的介词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出版于1893年的《华西官话汉法词典》是研究近代西南官话的重要材料,整理它的介词系统能让我们了解19世纪末西南官话介词的总体面貌:共32个介词,表示的意义有四大类,即(1)处所、时间;(2)施事、受事;(3)与事;(4)工具、依据、原因、目的。这些介词及其用法基本都见于汉语史或现代方言(特别是西南官话),它们的特点是以单音节为主,介词与意义之间往往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关系,不同介词之间特别是同义介词内部有使用频率的差别,大多位于谓语动词前面、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本文来源于《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期刊2016年05期)

蒋利[9](2016)在《《太上洞渊神咒经》介词系统及其语料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中古时期道教经典《太上洞渊神咒经》的介词系统为研究对象,在搜集、整理全书所有介词用例的基础上,对全书介词作了系统分析,以考察该书的介词系统、语料性质,兼论其成书年代。全文共四章。首章,概述学界对汉语介词的研究成果、对道书介词研究现状,简介《神咒经》的内容、版本、体例,阐述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第二章,对《神咒经》前十卷与后十卷的介词进行比较研究。对所有介词进行分类描写,分析每个介词在前后十卷出现的用法差异、前后十卷介词系统的差异并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第叁章,将《神咒经》与传世文献的介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将前后十卷分别与《真诰》和《朱子语类》的介词使用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分析具体介词的差异和介词系统的差异借以讨论《神咒经》的语料性质及成书年代。第四章,对全文关于《神咒经》介词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讨论其语料性质和成书年代。目前,学界对道书介词的系统研究较少,因而对《神咒经》介词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全书介词的分析探讨,不但可以为《神咒经》成书年代提供介词依据,也可以丰富学界对道书的研究,拓展专书研究的对象。(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刘悦[10](2016)在《《周氏冥通记》与《真诰》介词系统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周氏冥通记》与《真诰》都是由齐梁时期茅山道士陶弘景编辑、整理而成的道教文献,成书年代、作品内容接近,但《真诰》从真授部分写作到陶弘景最后整理成书时间跨度一百余年,经历了晋朝和南北朝不同时期,语言文字运用与《周氏冥通记》可能存在一些细微差别。目前,学界多认为《周氏冥通记》语言具有南方口语色彩,而《真诰》语言质朴,具有一定的仿古倾向。本文将对比两部文献介词使用情况,探讨其语料价值,一定程度上呈现南北朝时期介词使用特点。本文拟从以下五章进行论述,描写《周氏冥通记》与《真诰》的介词使用情况,并对这两本道书的语料性质进行讨论。第一章绪论。介绍国内外对中古道书介词系统、《周氏冥通记》和《真诰》的研究现状,指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第二章《周氏冥通记》的介词系统。对文本语料进行统计,并逐一分析,根据介词的介引功能对其进行归类,形成方所、时间、方式方法、原因目的、对象等介词功能子系统,对其介词系统进行历时与共时的全方位描述。第叁章《周氏冥通记》和《真诰》介词系统的比较。将两部道书的介词系统进行对比,考察异同,从共时和历时角度分析南北朝时期的介词使用情况。第四章《周氏冥通记》与《真诰》的语料性质。利用学界研究成果,将《周氏冥通记》与同时期北方文学着作进行介词系统对比,讨论南北方语言在介词使用方面的异同,以讨论《周氏冥通记》的地域色彩和语料性质。第五章结论。对全文研究情况进行总结。我们认为《周氏冥通记》的遣词造句兼具保守性与口语性:它在介词使用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在词汇使用上又具有较强的南方口语色彩。《真诰》虽然在个别词语上存在“仿古”现象,但是从整体来说,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口语性。两部文献内部语料性质上的矛盾性也说明,语言的发展变化中,词汇变化最快,而语法变化较为缓慢。(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6-05-01)

介词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汉语时间介词在介词系统中所占比重较大。时间介词内部语义系统,可以分为客观性介词和主观性介词,下位再划分出次类。时间介词语义类型的发展基本稳定,成员由繁趋简,核心介词构成介词系统的基础。时间介词复杂的原因,主要在介词系统内部,也有外部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介词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向贤文.《睡虎地秦简》介词系统新探[J].中国文字研究.2019

[2].何洪峰,贾君芳.汉语时间介词系统构成与演变[J].语言研究.2018

[3].刘子悦.路径距离义介词“离”的空间图式系统研究[J].海外英语.2018

[4].孙品健.近代汉语的受益介词系统[J].殷都学刊.2017

[5].周晋英.英语“主从介词短语复合体”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7

[6].魏金光.殷商介词系统的构成特征[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

[7].王用源.道书《太平经》的方所介词系统[J].新余学院学报.2016

[8].金小栋.从《华西官话汉法词典》看19世纪末西南官话的介词系统[J].叁峡论坛(叁峡文学·理论版).2016

[9].蒋利.《太上洞渊神咒经》介词系统及其语料性质研究[D].天津大学.2016

[10].刘悦.《周氏冥通记》与《真诰》介词系统的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16

标签:;  ;  ;  ;  

介词系统论文-向贤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