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泵制造(无锡)有限公司江苏省无锡市214115)
摘要:工厂中的电力消耗和需求比较巨大,往往用电不合理导致电能浪费的情况。本文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节能探索。对目前工厂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用电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提升工厂用电的有效性,提升企业的经济性。
关键词:供电系统节能措施方法探究
1引言
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能源,电能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工厂的经济性,因此,供电系统的规划是工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厂运行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提升工厂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优化供电系统,进行电网节能设计。减少不必要的电能浪费,确保电网高效运行。本文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主要对工厂供电系统进行节能分析。首先对目前的工厂供电消耗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对电能过度消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期促进工厂的节能工作顺利进行。
2工厂供电系统的电能消耗现状
目前,工厂的供电系统多数发展较好,但也存在部分供电系统的运行问题。主要表现在工厂供电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工作人员不能较好的完成配电工作,工作节能和责任意识较差。供电系统的维护工作存在纰漏,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另外,某些工厂的设备老化或损坏,设备运行中存在交变磁场的能量传递,而且变压器和电动机的无功损耗也较为严重,造成大量的电能浪费。
3工厂供电系统消耗的主要因素
3.1不规范的设备和系统运行方式
在实际的工厂运行过程中,电能使用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直接关系到工厂的实际经济效益。如果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用电管理工作不合理或者不规范,就会导致多方效益受到影响。另外,工作人员对于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不重视,容易导致在实际生产中对于某些产生电力损耗的装置和设备不予关注,导致效益下降。同时也容易导致在设备选型时出现设备与实际需求不符的情况出现,使得选用的设备不能在最佳的工作状态进行运行,影响设备的功率,造成电能的浪费。
3.2大量的照明能源浪费
一般来讲,工厂的照明设备使用寿命较短,并且在实际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在实际的管理中,如果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导致某些区域的照明进行浪费,例如某些下班后,办公区域的长明状况。另外,工厂许多区域使用的照明设备并不是节能专用的照明工具,另外也缺少相应的节能技术,因此其耗电量比较大。某些工厂车间照明使用的电压与动力符合一般相同,并不是家用照明使用的220V电压,这样就导致电压和照明系统之间出现不匹配现象,使得照明系统在实际的运行和工作中,产生大量的电力能源浪费。
3.3铁磁性损耗
设备在交变电压的作用下,铁质材料产生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可以成为铁磁性损耗。这种由交变电压产生的铁磁性损耗会以热量的形式体现出来,导致铁质材料的温度明显升高。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一定的能源损耗,也会使得材料自身的性质受到影响,进而对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在严重的情况下,铁质材料的铁磁性损耗可能会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大大地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
3.4电气设备产生的损耗
对于静电除尘设备,如果其电场中存在短路的可能性,就会消耗掉部分电能,从而产生电能损耗。另外,还会对设备运行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影响设备的除尘效果,进而增加设备的能耗。此外,对于一些实际采用设备和需求不匹配情况,很容易导致设备运行能力和设计需求出现脱节,出现空载、低负荷运行或者高负荷运行的状况出现,都会对电气设备的能耗带来影响。
3.5其他电气能耗问题
工厂在正常运行过程中,除了车间照明外,其他的部分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例如:输电、供水、供电、循环等环节。动设备的运行基本都需要利用电力提供动力,因此这些环节的电力损耗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再加之,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力,使得一些违规用电的情况时有发生,偷电、私搭乱接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对于电力资源的浪费造成一定影响,甚至会对生命带来比较严重的威胁。
4工厂供电系统节能的主要措施
工厂供电系统的节能措施主要分为两个方向:管理节能和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就是通过完善供电系统的管理制度,提升工作人员节能的意识等方式实现节能的目的。技术节能通过对现有高耗能的设备进行优化设计或对不合理的设备运行进行改造以实现节能的目的。
4.1制定合理的运行管理制度体系
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整个工厂的年运行成本费用中占比最大的为运行管理成本。因此对于整个体系进行节能降耗,必须对于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和升级。加强运行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升管理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会对设备的运行产生的电力损耗产生一定的限制。可以保证设备的运行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无用功。另外,还可以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约束,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对于管理制度的改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去做。(1)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体系,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召集相关的人员对于工厂的运行进行交流,对经济效益指标进行关注。通过定期的会议,可以对经济性指标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方案,也可以便于对于突发的事故进行及时的解决。另外,也可以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可以使得不同部门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可以激发新的技术改革路线。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专业素养。(2)对工厂运行的设备进行全面的监测、维护管理,定期进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通过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可以实时了解设备是否出现不正常运行,是否存在大量的不必要损耗状况发生。以便于及时调整,让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损失。
4.2减少照明系统的电能损耗
针对照明系统电能损耗高的原因进行着手解决,其主要的方法主要有二:(1)使用照明调压器,使得照明系统与电压匹配。有数据表明,同一照明设备,使用380V/220V电压要比使用400V/230V电压电能损耗低10%左右,因此可以将用于照明用的电压进行调节,例如夜间运行车间照明灯,将其电压调节到合理的水平,以节约电能。(2)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灯。节能灯不仅可以节省电能,还会延长照明使用年限,增强运行稳定性。为了降低照明系统的电能损耗,应该及时更换火力发电厂的照明设备,用节能型灯具重新布置,以满足工厂的照明需求。
4.3降低铁磁性损耗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过程的特殊性,选用特殊材质的材料进行使用。对于工厂内的电力输送,可以选用合适的金属材质,例如非导磁性材料,按照科学的设计和加工方法将其加工成相应型号的金具,以降低磁性损耗导致的温度升高趋势,减少损耗导致的电能损失,另外还可以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交流电系统中,对于钢结构的构件,不能采用单向导体支持钢结构进行闭合磁路的搭建。合理的钢结构和母线平面位置的规划可以减缓电能损耗,例如规划时避免其呈现平行状态可以减少电能损耗,因为平行状态容易产生感应电势和电流。此外,可以将非磁性材料设置在钢结构上,通过屏蔽环的作用,降低铁磁性损耗。
5结语
工厂的运行中,电力的需求和消耗比较巨大,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工厂降低耗能,需要对其耗能过程和原因进行针对性分析,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改革。从提高用电率的角度出发,制定相关的节能措施。另外,节约能源不能影响工厂设备的正常运行,换言之,节能的措施必须确保工厂的运营安全和稳定。通过不断地研究新的节能技术和手段,以节能作为工厂发展的重心和核心,促进工厂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邵先胜.工厂供配电系统中的节能技术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3).
[2]张幸江.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中节电措施及节能意义解读[J].南方农机,2015,46(7):69-70.
[3]刘网.节能技术在工厂供电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5(12):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