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小麦品种(系)及两种不同类型配麦面条品质的研究

10个小麦品种(系)及两种不同类型配麦面条品质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选用来自安徽、江苏、山东等省的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研究了1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穗长、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小麦面粉戊聚糖含量、直链淀粉含量、RVA参数和近红外参数等18个品质指标,以及面条蒸煮品质的8个指标,比较若干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分析小麦面粉品质与面条品质的相关性,探讨小麦面粉品质对其面条品质的影响;以“郑麦9023”与“皖麦48”按10:0、9:1至0:10共11个不同的比例配麦制粉,以“郑麦9023”与糯小麦“W1032”按10:0、9.5:0.5至5.5:4.5及0:10共11个不同的比例配麦制粉,分别制作面条,研究不同配比间小麦面粉及面条的主要品质性状变化,分析不同配比面条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与弱筋小麦“皖麦48”、非糯小麦“郑麦9023”与糯小麦“W1032”配麦后,小麦面粉特性的变化以及对面条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0个小麦品种(系)的株高、穗长、总穗数和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达到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高峰粘度、低谷粘度、稀懈值、最后粘度、反弹值、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3种戊聚糖含量和4种溶剂保持力等18个小麦面粉品质性状以及8个面条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系)间的农艺性状和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的变幅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面条评分与高峰粘度、低谷粘度、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最后粘度和反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色泽、表观状态、食味等8个面条品质性状均与小麦面粉品质性状相关性较大。本研究10个小麦品种的面粉品质对其面条品质具有显著影响。2.“郑麦9023”和“皖麦48”不同比例配麦,小麦面粉及面条的主要品质性状的配比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面条评分与色泽、表观状态、适口性、韧性、粘性、光滑性和食味等面条品质性状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但不同比例的配麦对改善面条评分作用不大,其中,配比为1:9时,其面条适口性、粘性和光滑性等若干性状显著优于10:0配比(即单用“郑麦9023”制作的面条)。本试验认为,强筋小麦“郑麦9023”和弱筋小麦“皖麦48”按适当比例配麦,对“郑麦9023”的部分面条品质性状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3.“郑麦9023”和“W1032”不同比例配麦,小麦面粉及面条的主要品质性状的配比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面条评分与表观状态、适口性、韧性、粘性和光滑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比例的配麦,其小麦面粉及面条的部分品质性状有所改善,配麦为6.5:3.5时,其面条品质性状较好。本试验认为,非糯小麦“郑麦9023”和糯小麦“W1032”按适当的比例配麦,对面条品质具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品质
  • 1.2 小麦面粉品质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1.2.1 戊聚糖特性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1.2.2 淀粉特性及其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1.2.3 溶剂保持力及其与小麦品质的关系
  • 1.2.4 蛋白质含量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1.3 配麦及配粉与面条品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10 个小麦品种(系)试验和面条品质试验
  • 3.1.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3.1.2 田间记载和考种
  • 3.1.3 小麦面粉品质分析
  • 3.1.4 面条的制作及评分
  • 3.2 强筋小麦与弱筋小麦配麦的面条品质试验
  • 3.2.1 试验准备
  • 3.2.2 面条的制作及评分
  • 3.3 非糯小麦与糯小麦配麦的面条品质试验
  • 3.3.1 试验准备
  • 3.3.2 面条的制作及评分
  • 3.4 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10 个小麦品种(系)试验及其面条品质分析
  • 4.1.1 10 个小麦品种(系)部分农艺性状的分析与比较
  • 4.1.2 10 个小麦品种(系)18 个品质性状的分析与比较
  • 4.1.3 10 个小麦品种(系)面条品质性状的分析
  • 4.1.4 若干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4.2 郑麦 9023 与皖麦 48 配麦的面条品质
  • 4.2.1 郑麦 9023 与皖麦 48 配麦的品质性状分析与比较
  • 4.2.2 郑麦 9023 与皖麦 48 配麦面条品质的分析与比较
  • 4.2.3 郑麦 9023 与皖麦 48 配麦面条品质间的相关分析
  • 4.3 郑麦 9023 与W1032 配麦的面条品质
  • 4.3.1 郑麦 9023 与W1032 配麦的品质性状分析与比较
  • 4.3.2 郑麦 9023 与W1032 配麦面条品质的分析与比较
  • 4.3.3 郑麦 9023 与W1032 配麦面条品质间的相关分析
  • 5 讨论
  • 5.1 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差异及品质性状与面条品质的关系
  • 5.2 强筋小麦与弱筋小麦配麦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5.3 非糯小麦与糯小麦配麦对面条品质的影响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个小麦品种在菏泽市综合比较试验[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12)
    • [2].不同小麦品种对条锈病的抗性比较[J]. 农技服务 2011(09)
    • [3].2009年凤阳县小麦品种展示试验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09(18)
    • [4].小麦抗性淀粉原料选择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5].小麦品种对小麦条锈病抗病性试验评价[J]. 中国植保导刊 2009(02)
    • [6].我国小麦品种现状与管理[J]. 中国种业 2009(02)
    • [7].生产常用的6个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期抗条锈病鉴定及综合性状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7)
    • [8].安徽省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4)
    • [9].河南省区试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01)
    • [10].丹阳市2017年小麦安全性测试试验初探[J]. 农业装备技术 2017(05)
    • [11].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全蚀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 植物保护 2013(02)
    • [12].不同小麦品种在贵阳地区干旱条件下的光合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0(10)
    • [13].小麦新品种宁麦22的选育及利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07)
    • [14].丰产、节水小麦品种农大211和农大212的选育[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05)
    • [15].小麦品种引种试验初报[J]. 现代农村科技 2010(14)
    • [16].14个主要小麦品种对赤霉病耐病性田间试验[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02)
    • [17].小麦新品种“西郭212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北京农业 2013(27)
    • [18].小麦品种明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2)
    • [19].皖北地区小麦品种选用原则与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07)
    • [20].南阳主推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鉴定[J]. 中国种业 2016(08)
    • [21].品种播期基本苗对高邮市小麦产量及相关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11)
    • [22].小麦新品种新麦29高产栽培技术[J]. 种业导刊 2015(04)
    • [23].浅析扬麦16号对如东县小麦生产的贡献[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2)
    • [24].扶风县小麦品种气候适宜性分析[J]. 安徽农学通报 2013(19)
    • [25].追肥时期和种植密度对小麦新品种豫农202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01)
    • [26].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10(S2)
    • [27].不同小麦品种对苯磺隆除草剂的耐药性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2008(02)
    • [28].黄淮麦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抗寒性的演变规律[J]. 麦类作物学报 2015(01)
    • [29].河南省小麦品种综合抗病性鉴定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3(04)
    • [30].基于自发光子的小麦品种聚类分析[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3(11)

    标签:;  ;  ;  ;  

    10个小麦品种(系)及两种不同类型配麦面条品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