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

论文摘要

土壤侵蚀是全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土壤侵蚀主要是由于开垦农田、过度放牧、砍伐森林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开发项目等造成的,土壤侵蚀会造成的当地危害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也有淤积河渠、引发洪水和引发洪水等异地危害。以往国内学者在土壤侵蚀定量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但是研究区域多集中在黄土高原、东南沿海等地区进行研究工作,对南方地区特别是具有独特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广西桂林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漓江,作为桂林风景的灵魂,在桂林的旅游业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漓江面临枯水期延长,汛期最大含沙量增大,两岸河床淤积河道缩短等问题。研究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状况对于保护漓江沿岸风景带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利用RS和GIS技术快速地进行大范围区域的土壤侵蚀情况进行监测和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评价,是目前土壤侵蚀研究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探讨了遥感土壤侵蚀原理、方法,以漓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单元,以不同年份的TM/ETM+影像结合研究区的地形图、地质图等相关资料为数据源,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RUSLE)的基础上,利用遥感软件和GIS软件,获取了坡度、植被盖度、降雨侵蚀力、土壤可蚀性等影响土壤侵蚀的各个关键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确定各个因子的权重,通过分级的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带来的不可比性,最后对该流域土壤侵蚀做动态分析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因子变化不大,流域植被状况有所好转的情况下,2005年较1994年流域侵蚀程度有不同程度降低,侵蚀强度有所下降,漓江上游植被保护工作有一定成效;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估算出来05年流域地区的土壤侵蚀量,分析了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其环境背景因子(海拔、坡度)的空间关系,该研究成果能为区域水土保持的治理和决策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土壤侵蚀研究发展
  • 1.2.2 国内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
  • 1.3 研究方法总结
  • 1.4 RUSLE简介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 2.1 遥感概述
  • 2.2 GIS空间分析
  • 2.2.1 空间分析的定义
  • 2.2.2 空间分析在土壤侵蚀中的运用
  • 2.3 研究区概况
  • 2.3.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3.2 研究区地形及土壤类型
  • 2.3.3 研究区降雨情况
  • 2.3.4 研究区植被覆盖状况
  • 2.3.5 研究区人文经济概况
  • 2.4 因子的选择和确定
  • 2.4.1 地形因子
  • 2.4.2 植被因子
  • 2.4.3 土壤质地因子
  • 2.4.4 降雨侵蚀力
  • 2.4.5 人为因素
  • 2.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5.1 研究方法
  • 2.5.2 总体技术路线
  • 2.6 数据处理
  • 2.6.1 数据来源及基本信息
  • 2.6.2 数据处理平台
  • 第三章 基于DEM的地形因子提取
  • 3.1 研究区DEM的建立
  • 3.1.1 DEM的表示方法及特点
  • 3.1.2 通过等高线建立格网DEM
  • 3.1.3 数字化及DEM的生成
  • 3.1.4 地形图数字化步骤
  • 3.2 DEM提取地形因子
  • 3.2.1 坡度的提取
  • 第四章 基于遥感影像的植被因子的提取
  • 4.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 4.1.1 遥感影像的几何纠正
  • 4.1.2 遥感影像的拼接和裁剪
  • 4.1.3 遥感影像的波段合成及图像增强
  • 4.2 植被覆盖度的获取
  • 4.2.1 植被遥感的基本原理
  • 4.2.2 植被指数模型
  • 4.2.3 植被盖度和植被指数的关系
  • 第五章 土壤可蚀性因子的获取
  • 5.1 土壤可蚀性概述
  • 5.2 K值的计算方法
  • 5.3 地质图的数字化
  • 5.4 数据格式转换
  • 5.5 确定K值
  • 第六章 降雨侵蚀力及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的获取
  • 6.1 R值经典算法
  • 6.2 降雨侵蚀标准
  • 6.3 R值简易计算
  • 6.4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第七章 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的综合评价
  • 7.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7.2 层次分析法在土壤侵蚀综合评价中的运用
  • 7.2.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7.2.2 构造对比矩阵
  • 7.2.3 判断矩阵计算原则
  • 7.2.4 确定权重
  • 7.3 土壤侵蚀量分级及监测
  • 7.4 研究区土壤侵蚀量估算及其空间分析
  • 7.4.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强度分级
  • 7.4.2 土壤侵蚀量和海拔高程的空间分析
  • 7.4.3 土壤侵蚀量和坡度的空间分析
  • 7.5 结论
  •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 8.1 论文工作成果和总结
  • 8.2 不足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近30年国内外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20(04)
    • [2].对土壤侵蚀研究的几点思考[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04)
    • [3].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0(10)
    • [4].坡度影响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6)
    • [5].元江—红河界河地区土壤侵蚀研究[J]. 中国地质调查 2017(03)
    • [6].土壤侵蚀研究中的“3S”技术应用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6)
    • [7].湖南省土壤侵蚀研究现状与展望[J]. 湖南水利水电 2012(03)
    • [8].勘误说明[J].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02)
    • [9].中国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 2008(03)
    • [10].基于云南水库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J]. 环境生态学 2019(07)
    • [11].多核素联合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 2013(05)
    • [12].湖泊(水库)沉积物分析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运用[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07)
    • [13].基于树轮地貌学方法的河北省环首都山地土壤侵蚀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06)
    • [14].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侵蚀研究现状及实例分析[J]. 干旱区地理 2010(01)
    • [15].~7Be示踪法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16].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国内土壤侵蚀研究热点及趋势[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9(05)
    • [17].REEs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32)
    • [18].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 2018(11)
    • [19].示踪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J]. 广西农业科学 2009(08)
    • [20].青藏高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20(03)
    • [21].坡耕地径流与土壤侵蚀研究进展(英文)[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8(05)
    • [22].利用~(137)Cs测算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壤侵蚀研究[J]. 江淮水利科技 2010(05)
    • [23].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 2012(03)
    • [24].基于GIS的土壤侵蚀研究系统框架的设计[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8)
    • [25].基于湖泊(水库)沉积物分析的土壤侵蚀研究[J]. 环境与生活 2014(20)
    • [26].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01)
    • [27].基于地形坡度的大别山区商城县土壤侵蚀研究[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9(06)
    • [28].土壤侵蚀研究中降雨过程随机模拟综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10)
    • [29].~(137)Cs示踪法测算江淮丘陵土壤侵蚀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04)
    • [30].川中丘陵区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 四川水利 2017(01)

    标签:;  ;  ;  ;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