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洛阳伽蓝记》是北朝一部以记载佛寺为主的文学名著,也是一部北魏末期都城洛阳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史。其内涵丰富,结构严整,与《水经注》及《颜氏家训》并称为“北魏三书”。本文着重从该书的写作宗旨、文学成就、对前人著作的借鉴吸收几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章主要对该书作者生平及思想进行探究,重点在于作者对佛教的认识和态度。作者既非灭佛亦非崇佛,而是怀着对佛教和真正信佛者的尊重、崇敬之意,站在国计民生的角度,主张整治佛教流弊。第二章结合有关史料文献,从社会、宗教两方面把握该书的成书背景,进而探讨此书的写作宗旨与目的,包括:不满北魏末政治腐败,反对统治者盲目佞佛,抒发黍离之悲。第三章首先着重对该书结构、叙事、语言三方面的文学特色进行了分析。《伽蓝记》一书具有清晰而完整的结构,体现在整体及各篇布局方面,皆整齐明了。其叙事具有史传与小说之双重特性。在描写景物时作者善于运用色彩词,对形成该书秾丽与秀逸两种风格之统一有很大作用。其后探讨该书对前人著作的借鉴吸收。从本书内容及写作手法看,作者极有可能参考过当代地志,汉魏的辞赋以及佛教的著作等。第四章将该书置于北朝文学与文化这一整体环境中去考察。该书本身和其记载的各个作家作品体现了北朝文学“笔”盛于“文”的特质,书中收录的各类文学作品则说明北朝文学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在南北朝文化的冲突上,该书的记载反映出北朝文人的文化不自信心理,且在二者交流中以北方人学习南方人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