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网站传播方式的特征分析

文学类网站传播方式的特征分析

鲁若曦

[摘要]本文基于传播学的视角,对文学类网站的传播方式进行分析,从传播介质、互动方式、受众结构、传播效果、内容风格等角度展现文学类网站传播方式的特征。

[关键词]文学类网站传播方式特征

一、文学类网站的分类

目前文学类网站众多,这些文学类网站按照其特点不同大致分为一下三类。

(一)专业网络文学网站

专业网络文学网站是指以提供网络文学相关服务为主营业务的网站,如起点中文网(http://www.qidian.com)、红袖添香(http://www.hongxiu.com)、榕树下(http://www.rongshuxia.com)等。

(二)门户网站的文学频道

依托门户网站而开设的网络文学服务频道也是文学类网站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新浪网旗下的新浪读书(http://book.sina.com.cn)、搜狐旗下的搜狐读书(http://book.sohu.com)、腾讯网旗下的腾讯读书(http://book.qq.com)等。由于门户网站用户资源庞大,用户覆盖面广,因此容易聚集人气。门户网站文学频道的文学作品除网络原创文学外,还包括纸质书籍的电子版本,其文学作品的形式和题材比专业文学网站更为多样,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读者的需求。

(三)提供网络文学服务的论坛

门户论坛多开通了专门的网络文学服务栏目,如天涯旗下的天涯文学(http://ebook.tianya.cn),有的论坛虽然没有开展专门的网络文学服务,但由于提供的空间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已逐渐成为广大网民创作或阅读网络文学的重要平台,如百度贴吧(http://tieba.baidu.com)等。论坛提供的文学作品除了网络原创文学外,也包括其他形式和题材的文学作品。

二、传播介质:纸质转为数字

文学类网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发展壮大,使文学的写作方式、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特征,使文学写作与传播打破传统的壁垒,超越了传统文体所规范的界限,使文学成为了虚拟与虚构、技术与想像、视觉与听觉、梦幻与现实的结合体。

(一)语言的重构:书面语言转向电脑语言

法国学者巴尔特在《从作品到文本》一文中指出:文学作品的观念之所以转变,是因为我们对于语言的概念转变了。他认为,作品与文本的差异在于作品是实在的,它占据了书的空间的一部分,而电脑文本则是属于方法论的范畴,即文本是一个由语言构成的“抽象空间”,只有读者介入方能体会,文本以语言为媒介并且用来指出和说明某种隐于其中的社会特性。

传统纸质媒介时代的文学作品,其传播效果基于书面语言,人们只有通过书面语言来获取意义,从而达到交流、理解和共鸣的效果。书面语言是以文字、图像等符号为主要手段来叙述的。而网络时代的文学语言,则是作者操作鼠标、敲击键盘,在数字“0”与1”二进制语汇排列中完成解码的转换,将人的思维与电脑处理在“人机”转换中变成文本,引起语言的重构。

(二)风格的变异:技术的艺术性向艺术的技术化转变

电脑语言导致了网络写作特殊形式的产生,最早借助于电脑语言写作的人,大都是电脑操作的高手,他们的技术能力远远超过写作能力,“技术的艺术性”被计算机网络写手演绎成“艺术的技术化”,传统的纸质语言的艺术性已被电脑“界面”的感觉性语言所取代。

网络时代是视觉时代(也称“读图时代”),电脑图像的显示与传播优于文字的阅读,以至于人们在网上品读各类文学作品的快感和舒适度,不会亚于传统的纸质文学作品,加之可对字体、底色、图片、颜色、背景音乐等多方面阅读元素进行调节,使得基于网页形式的文学作品,给读者以更加传神的感受。

三、互动方式:单向转为多元

文学类网站的到来,使得文学突破了传统文本传播的单向性与呆板性,受众变成了信息的传者与受者双重身份,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由点到面的多元化传播之中,互动传播时代真正到来。

(一)结构的转化:固定转为多元

当读者拿到一篇文学小说时,它的排版、字体风格、外包风格等等效果,在出版之时就已确定完毕,原则上并不会因个人的意愿而进行调整,也就是说传统文学作品结构上是固定的,缺少变化性,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改。而网络文学作品的传播,则倾向于创作者与受传者之间多元互动的传播模式。

如“起点中文网”、“榕树下”等文学类网站的传播模式接近于文学论坛或者文学社区,是文学爱好者、作家、读者可以自由沟通、联系、发表作品的集散地,自由化程度较高,能够公平开放的吸纳来自各个作家的作品,评价的权利来自于读者。盛大云中书城、百度文库书城等为代表的网上书城模式更像是传统书店的异化,电子书终端取代传统的纸质书籍,网上书城则取代实体店面。

(二)地位的调整:创作与赏析相统一

网络写作就是互动性的,是人—机互动产生的结果,通过人机互动又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作者与在线的读者,随时可以进行再创作和再诠释互动,而这种流动且连续的互动写作,是任何传统媒介所难以做到的。网络写作互动新方式,无疑赋予了网络写作前所未有的开放、自由、平等的崭新天地,在这种互动写作中作者的权威逐渐消失,读者力量却在逐渐提升。虽然参与者受到“传播环境”,也就是电脑网络系统的制约,但相对于传统写作与传播而言,网民却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去“再创作”的权力,这样就实现了创作与赏析的统一。如当网络诗人们一人一句地联句赋诗时,一个集体写作与鉴赏于一体的系统也就在网络世界形成了。这样“作品的‘界面’流动感淹没了‘,纸面’沉淀的文学性强化了人对机器、艺术对技术的依赖,使得千百年来文字书写、纸介印刷、线性阅读的文学活动,变成了机器操作、比特叙事、图文匹配的观赏性浏览和趣味性选择,用多媒体‘立体叙事’方式全方位刺激人的感官,冲淡了文字风格韵味的深层体验。”

四、受众结构:精英转为草根

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网民可以方便地掩盖自己的身份,加之网中没有版面的限制,没有编辑的把关,网络的这种“低门槛”大大地刺激了“草根”平民自由表达的欲望,人人都可以随心所欲、袒露心迹、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作品”贴于网上。

传统文学的写作和发表是精英高手的事情,对百姓来说写作往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他们很难发表自己的作品。这是因为传统写作后,作品要投寄到刊物或出版社,经过编辑的严格审阅,层层把关修改,达到要求的作品方能发表。而网络空间是一个平民化的空间,这里没有中心和权威,几乎没有把关和所谓的审核机制,网络写作处于绝对自由、平等、开放和民主的状态。在网络虚拟世界,作家与百姓变得模糊不清,艺术与非艺术的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是平民张扬个性的天地,许多写手甚至把网络当成笔墨游戏之地,他们只是追求情感的一时宣泄,在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中表明自己,故有人称之为“孤独者的狂欢”。

如网络作家李寻欢所言:自由,不仅是写作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写作;平等,网络不相信权威,也没有权威,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权利;非功利,写作的目的是纯粹表达而没有经济或名利的目的;真实,没有特定目的的自由写作更接近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因此,网络已成为网众自由言说、表述梦想的精神迷狂场所,没有了精英与平民、雅与俗、欣赏者与创作者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结构。

五、传播效果:封闭转为开放

网络是个自由开放的空间,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中的大部分信息都是公开的,它始终贯穿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网络实践的开放性,使网众凭借自己的技术与媒介权利,创建起一种全新的程式化网络文本形态。

网络的开放性,打破了传统作者的中心结构地位,读者也能参与写作,网络把写作主体带进了及时互动的虚拟情境,这样就摆脱了传统写作静思与高度理性的过程,最终造成网络文本意义的延伸与多重。我们知道,传统文本一经印刷成书就定型了,要想修改只有等到重新印刷,而网络写作则可以随时更改,体现出不稳定性;传统的文本只能是作者个人的,印刷出版后其他人是不能再参与修改的,阅读时只能去“深刻”领会作品的意义。而网络的特点,决定了文本表述手段是开放的,文本自身也是开放的,使网众也可以参与到文本作品的创造之中,网中的接力、对帖、纸牌、分延等小说形式就是佐证,某作者写了个序曲,其他网民以接力赛式的形式继续写高潮或尾声。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是印刷纸质上无法表现的,它将传统写作静态封闭的线性结构转化为变幻莫测的开放系统。

六、内容风格:单一转为多样

基于网络读者的心理需求与现实中有较大差距,目前在网络上原创文学受欢迎的题材,从内容设置到文章主旨上讲,大都是与现实生活相距比较远的内容,较于传统文学作品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以在华语原创文学网站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起点中文网为例。作为先后荣获了2009年网络文学节“2009年度最佳文学网站奖”、新周刊2009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最有价值网站奖”、“2008福布斯中国新锐媒体”奖等荣誉的起点中文网,其文学内容主要瞄准玄幻、武侠、都市、言情、历史、军事、游戏、竞技、灵异、科幻等小说题材,作品注重可读性、故事性和文学性,要求文笔流畅,结构紧凑,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意,以长篇小说为主,作品的题材以起点书库分类为标准,着眼于文学的通俗化和市场化。这样一来,使得文学类网站的读者年龄段覆盖面广,适合各种喜好和胃口的读者。

注:

[1]张品良.网络写作与传播方式的转换[J].当代传播,2006.5

[2]评论:网络原创现状及文学类网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a658c80100fkkp.html

[3]朱凯.无纸空间的自由书写[M].华龄出版社.2005.52-53

[4]沈汝发、铁凝.网络文学的兴起不容忽视.新华网福州3月29日电.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3/30/content7881969.htm

[5]陈少锋.网络文学的产生、发展和思考[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9

[6]欧阳友权.网络媒体对文学经典观念的解构[J].贵州社会科学,2007.12

作者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430079

(责任编辑陈佑清)

此文是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为10CZW054。

标签:;  ;  ;  

文学类网站传播方式的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