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

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

论文摘要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所开创的山水诗派,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深远。由南朝到清末,几乎没有一位重要的诗人没有写过大量山水诗的。他们的山水诗创作,多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谢灵运的接受。人们对谢灵运诗歌的接受除了表现在创作上的继承与学习之外,还体现在对其作品本身的解读与阐释。中国历代读者对谢灵运的诗歌都极为关注与重视,他们结合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学风气及自身的创作体会,从不同角度对谢灵运的诗歌作出了不同的理解与评价。南朝是谢灵运诗歌接受的肇始期。影响后世的几种主要说法如“清水芙蓉,自然可爱”,“出言天拔”、“元嘉之雄”、“谢康乐体”(或“谢灵运体”)等,此时均已经成型,而且,其诗歌在创作上的影响也初具规模,学习与摹仿者不绝如缕,同时代有鲍照,之后有谢脁,伏挺、王籍、江淹、江总等,据《南齐书》记载,在齐时还有专意学习谢灵运创作的一个诗歌流派。而对后世影响非常巨大的第一部诗歌评论专著《诗品》及第一部诗文总集《文选》,都显示出对谢灵运极高的评价:《诗品》将谢灵运列居上品,在南朝诗人中是绝无仅有的一位,将对谢灵运的评价由感性的推崇推向理性的概括与探讨。《文选》中选录其作品在南朝诗人中居首位。《诗品》及《文选》对谢灵运的评价与选录,奠定了谢灵运诗歌在后世的重要地位。同时,此期也有一些对谢灵运或学习谢灵运创作者的一些批评意见,如齐高帝、裴子野、颜之推、萧绎等,反映了时代文学风气的变化,其中有些批评不是从文学审美角度提出的,如裴子野的批评。同时,谢灵运诗还传到了北朝。隋唐是谢灵运诗歌接受的深化期,人们对谢灵运的性情及其诗歌创作的认识更加深入。隋代王通对谢灵运有贬抑的评价,但他并不是从诗歌审美角度提出来的,因此,对唐代人们对谢灵运的接受影响很小。谢灵运在唐代山水诗创作上的影响体现得非常鲜明而显著,这除了与唐代隐逸之风相关外,还与唐代政治强盛有关,人们能有更多机会接触到祖国美丽的山水,并以审美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山水之美并加以艺术的表现。人们对谢灵运悠游山水精神的仰慕转化为行为上的学习与效仿,他们注意用心去体会谢灵运游赏山水的闲旷情怀,同时,在描绘山水的艺术技法方面也表现出对谢灵运的接受。此期的山水田园诗派正是在学习与继承谢灵运的基础上走向成熟的。张说、张九龄、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初盛唐重要诗人的山水诗创作都较大程度上体现出对谢灵运的接受。大历以后,由于时局的动荡、人们的诗歌创作较关注社会现实,学习借鉴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有所减少。而皎然通过总结前人对谢灵运接受的情况,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从理论上对谢灵运诗进行了阐释,对谢灵运的诗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在谢灵运的接受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宋代是谢灵运诗歌接受的转折期,前期的欧阳修及梅尧臣在创作上显示出对谢灵运的学习,其后的苏轼与黄庭坚将谢灵运与陶渊明进行对比,显示出重陶抑谢的倾向。苏轼欣赏陶渊明,固然与其身世经历及心境有关系,亦与他的年龄有关,他对陶渊明心性人品的欣赏,在创作上表现出对陶渊明作品的学习与效仿,主要出现在其晚年。黄庭坚及江西诗派在将谢灵运与陶渊明、杜甫进行对比时,对其诗歌审美境界有所贬抑,但他们在创作主张及实践中仍体现出对谢灵运的学习与借鉴。他们将创作分作两个阶段,崇尚陶渊明及杜甫那种“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审美艺术境界,并以之为创作的最高理想,同时,他们认识到,这个阶段的达到,须通过第一阶段学习借鉴的努力。以这个理想审美境界来看待谢灵运诗,他们认为谢诗多炉锤雕琢之迹,表示出不大欣赏。但同时,在第一阶段,黄庭坚提出“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具体创作方法,讲求“无一字无来处”,又表现出对谢灵运诗作的借鉴与学习,这也体现在他们的创作之中。南宋对谢灵运的接受,主要表现在理论上的总结与阐释上,如诗话对谢灵运的评价。其中以葛立秋的《韵语阳秋》及严羽的《沧浪诗话》最具代表,对谢灵运的评价较高,但也指出其不足。南宋理学家对谢灵运的评价极低,认为其叛逆不道,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如朱熹,亦对谢灵运的创作显示出接受借鉴的一面。此一时期对谢灵运的接受还有一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人们对“池塘生春草”句显示出较浓厚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理性阐释。金代对谢灵运的接受资料较少,王若虚提出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没有什么值得欣赏的,显示了其一家之言,但元好问对谢灵运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元代主要体现为对谢灵运作品本身的详细阐释上。前期有方回,他结合具体时代背景及自身文学理论主张,以谢灵运的诗作为依据,对谢灵运诗歌的思想情感及艺术表现手法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对谢灵运的人品有所贬抑。后期有刘履,他遵循宋代真德秀的选诗宗旨及朱熹《诗集传》对《诗经》的解释体例对谢灵运诗作进行笺释,不过,与方回比起来,他更注重谢灵运诗作本身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并多作肯定,而不像方回那样多结合史书记载从谢灵运的诗句中去发现其不合礼法的言论,但是他对谢灵运诗的艺术表现方面的认识不及方回。明代是谢灵运接受的又一高潮期,这一时期,人们在诗歌批评方面突破了理学的束缚,比较重视诗歌本身的艺术表现,对前期诗歌创作进行总结,其中包括对谢灵运诗作的评价。与他们注重对前代诗歌进行理论总结相应,他们存创作上表现为复古。仔细阅读他们的作品,可以发现明代复古论的代表们诗歌创作上都受到谢灵运的较大影响。他们作诗以汉、魏、盛唐相号召,其实,创作本身则流露出对谢灵运相当的重视。李梦阳以为陆、谢不及汉、魏,但他的览眺之作却在当时即给人“逼类康乐”的印象;何景明在理论上对谢灵运有所贬抑,但其创作中仍有明显学习借鉴谢灵运的作品。至于黄省曾,则高标谢灵运。这是前七子一派的情形。后七子中,如王世贞,以才思对格调进行补充,说“谢灵运天质奇丽,运思精凿”,对谢灵运的评价很高,并叙述了自己对谢灵运接受由“初不甚入”到极喜爱的接受过程,精辟地概括了后世大多数读者对谢灵运进行接受的一个心理过程,他自己还有明标学习谢灵运的创作。而格调派的另一集大成者胡应麟对谢灵运的接受在明代办具有代表性,他以“兴象风神”对“体格声调”之说进行补充,以“风神朗畅”评谢灵运诗作。更为重要的是,胡应麟强调学习古人应当取其才性禀赋相近者,然后“专习凝领”之。从他的创作看,明显体现出受到谢灵运的影响。竟陵派的钟惺与谭元春合力评选古代诗歌作品,编成《诗归》一书,他们以自己的心目去合古人精神,大胆突破传统,选取与他们审美情趣相合的作品进行评价。其中,他们选、评谢诗以深幽孤峭为宗,是对谢诗美学内涵的新的发掘。而陆时雍编成《诗镜》,并著《诗镜总论》,以神韵为宗,建立了自己的诗歌理论体系,其中对谢灵运诗作作出了很高评价,着重指出其“抒写性灵”情真、趣真,富于流动的神韵。从美学艺术上对谢灵运诗作出了非常高的评价。总之,在不同时代里,谢灵运的诗歌艺术特质被读者作了不同倾向的解读与诠释,他的诗歌风格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创作承传。这与接受者各自的文学、文化背景有密切的联系。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接受美学的引入与古典文学接受史研究
  • 二、谢灵运诗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三、本文的意义及论述重点
  • 第一章 南朝时期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鲍照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三节 谢朓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四节 沈约对谢灵运的接受及其重要意义
  • 第五节 《文选》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六节 钟嵘对谢灵运的接受及其重要意义
  • 第七节 齐、梁、陈时期对谢灵运的批评性意见
  • 第八节 江总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二章 隋唐时期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张说、张九龄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三节 王、孟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四节 李白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五节 杜甫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六节 韦应物对谢灵运接受
  • 第七节 大历诗人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八节 皎然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三章 宋代对谢灵运诗的接受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欧、梅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三节 以苏、黄为中心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四节 南宋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五节 宋代对谢灵运诗“池塘生春草”句的接受
  • 第四章 金代时期对谢灵运的接受
  • 一、称赞谢灵运性情冲澹、诗作兴寄高妙
  • 二、王若虚对谢灵运的接受
  • 三、元好问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五章 元代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一节 刘将孙对“池塘”句的理解
  • 第二节 方回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三节 杨维祯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四节 刘履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六章 明代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一节 总论
  • 第二节 李梦阳及前七子派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三节 杨慎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四节 王世贞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五节 胡应麟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六节 许学夷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七节 钟惺、谭元春对谢灵运的接受
  • 第八节 陆时雍对谢灵运的接受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谢灵运对平安时代诗宴的影响[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20(01)
    • [2].谢灵运与岭南[J]. 粤海风 2017(04)
    • [3].明代复古派对谢灵运诗歌经典价值的发掘[J].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4].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J]. 语文建设 2015(26)
    • [5].谢灵运的楠溪江[J]. 环球人文地理 2020(11)
    • [6].谢灵运[J]. 江南(江南诗) 2020(04)
    • [7].谢灵运[J]. 江南(江南诗) 2020(04)
    • [8].谢灵运[J]. 江南(江南诗) 2020(04)
    • [9].谢灵运[J]. 江南(江南诗) 2020(05)
    • [10].谢灵运堪称职场反面典型第一人[J]. 幸福家庭 2018(09)
    • [11].视角的差异——20世纪有关谢灵运年谱传记观点之研究[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2014(02)
    • [12].他者视野中的谢灵运——英语世界谢灵运诗歌的译介与研究[J].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3(03)
    • [13].谢灵运[J]. 小说界 2009(06)
    • [14].《孤鹜已远》连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与谢灵运[J]. 学苑教育 2010(17)
    • [15].谢灵运《山居赋》“慕”“椹”考[J]. 中国地方志 2020(05)
    • [16].“心迹双寂寞”——解读谢灵运的理想[J]. 北方文学 2016(10)
    • [17].谢灵运:乱世中的孤独王者[J]. 快乐阅读 2015(11)
    • [18].《孤鹜已远》连载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与谢灵运[J]. 学苑教育 2010(18)
    • [19].谢灵运诗歌的国外英译现状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4(03)
    • [20].芙蓉出水:谢灵运山水诗探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02)
    • [21].超越之场:山水对于谢灵运的意义[J]. 文学评论 2010(02)
    • [22].论谢灵运诗情、景、理之圆融[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3].谢灵运:错把今朝当前朝[J]. 国学 2010(12)
    • [24].试论谢灵运山水赋的历史突破[J]. 文学教育(下) 2009(10)
    • [25].独立与依附——谢灵运的双重人格研究[J]. 新闻爱好者(理论版) 2008(01)
    • [26].谢灵运《述祖德诗二首》的创作宗旨和年代[J]. 杜甫研究学刊 2019(01)
    • [27].失意者谢灵运眼前的春景——“名家名作与春天”之一[J]. 博览群书 2018(03)
    • [28].谢灵运和他的山水诗(上)[J]. 文史杂志 2016(03)
    • [29].谢灵运文学作品蕴涵的政治理想[J]. 芒种 2014(08)
    • [30].谢灵运传(节选)[J].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 2014(06)

    标签:;  ;  ;  

    清前谢灵运诗歌接受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