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

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

论文题目: 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李军

导师: 施泽进

关键词: 前陆盆地,测井,综合解释,井旁构造,地应力,库车

文献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库车前陆盆地地面、地下构造十分复杂,表现在:1)前陆盆地山前地区地表条件复杂,地势高差大,地下构造以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样式为基本特征,由断坪、断坡及相关褶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局部构造,而且高陡构造发育,局部地层甚至直立,这些特征造成了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增加了地质构造解释的不确定性,使勘探风险增大;2)由于强烈的构造挤压作用和不均衡的抬升作用导致局部异常高压的形成,压力系数可高达2.03,地层中盐膏层、软泥层发育,受强烈挤压应力的影响,井眼垮塌严重,使得钻探工程和测井资料采集面临巨大困难;3)钻井液密度大、泥浆矿化度高、钻井周期长、油气层污染严重,使用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反映地层的真实情况;4)储层以低孔低渗为特征,地层骨架对测井信息的贡献远大于孔隙流体部分的贡献,从而大大降低了测井资料对孔隙流体的分辨能力;同时砂岩储层中微裂缝发育,这些微裂缝改善了储层渗滤性能,但如何评价这些微裂缝尚无有效方法,从而导致测井对储层、油气层认识不清。 复杂地质条件给地震勘探、测井采集、储层评价和油气评价带来巨大困难。针对这些困难研究形成了库车前陆盆地油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包括:(1)井、震结合井筒构造随钻跟踪解释与预测技术;(2)前陆盆地测井地应力评价新技术及地质应用;(3)天然气藏流体识别技术;(4)天然气藏储层参数的建模与定量计算。具体如下: (1) 井、震结合井筒构造随钻跟踪解释与预测,直接为前陆盆地山前地区井位部署或调整提供依据。山前高陡构造地质特点给地震成像带来困难和不确定性,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或井壁成像测井能够提供精细的井筒构造特征。针对山前高陡构造地质特征,以地层倾角测井和成像测井资料为核心,研究井筒构造处理技术和结合地震资料的随钻跟踪解释技术。 在钻进过程中,及时综合测井、地震资料的优势,对地质构造进行动态跟踪研究,预测钻井所在构造部位,为井位调整提供建议或依据。井旁构造随钻跟踪与解释技术包括中途钻井过程的跟踪与预测以及完井以后的精细解释与评价两个层次,该技术由三个方面组成:①针对山前高陡构造特征,研究井筒构造处理技术;②针对山前高陡构造特征,研究井筒构造解释模型及钻井过程中局部构造预测方法;③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 (2) 前陆盆地测井地应力研究与定量评价新方法及地质应用。山前构造带水平挤压应力十分强烈,这种挤压作用不仅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样式,而且改造了储层品质,还与区域良好封盖条件结合形成超高压、高压储层。研究地应力分布不仅是勘探工程需要,也是研究复杂构造带油气分布规律之所需。现有资料表明,在强地应力环境下,泥岩电阻率对地应力响应灵敏,而且这种响应在山前构造带具有普遍性,因此从泥岩电阻率对地应力响应特征入手,提出基于电测井的地应力评价方法,并从理论和实验分析角度论证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而研究山前地区地应力与储层特征、储盖组合、构造样式和油藏分布的关系,为复杂

论文目录: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1.1 勘探困难与研究目的

1.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复杂地层、复杂井筒条件下测井资料采集

1.2.2 复杂岩性、复杂孔隙结构储层有效性评价

1.2.3 天然气储层的定性评价方法

1.2.4 低孔、低渗储层油气评价方法与产能预测

1.2.6 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解释与预测技术

1.2.7 基于电测井的地应力定量评价和储盖组合评价技术

1.3 取得成果

1.4 研究创新点

2 测井采集系列优选

2.1 研究区基本特征及对测井采集要求

2.2 山地超高压气藏测井采集配套技术

2.2.1 快速平台测井采集技术

2.2.2 阵列感应测井采集技术

2.2.3 偶极横波成像测井采集技术

2.2.4 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采集技术

2.2.5 核磁共振成像测井采集技术

3 井震结合井周构造随钻跟踪解释方法及应用

3.1 塔里木盆地山前高陡构造一般特征

3.1.1 断层转折褶皱

3.1.2 断层传播褶皱

3.1.3 滑脱褶皱

3.1.4 双层逆冲构造

3.2 高陡构造区地震响应多解性及井筒构造约束地震剖面的必要性

3.2.1 高倾角、复杂构造样式使地震成像困难

3.2.2 倾斜基准面造成地震成像高点偏移

3.3 针对高陡构造特征的井筒构造处理方法

3.3.1 人机交互对比方法

3.3.2 人机联作倾角矢量图及地质意义

3.3.3 应用

3.4 山前构造区井筒构造解释模型及局部构造预测方法

3.4.1 关键构造特征

3.4.2 库车山前地区井筒构造组合及倾角矢量组合特征

3.5 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及软件设计

3.5.1 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方法的内容与步骤

3.5.2 软件设计

3.6 库车前陆盆地井、震结合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方法应用实例

3.6.1 黑英1井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结果为提前完钻提供依据

3.6.2 迪那2井区井旁构造随钻跟踪解释与精细描述

4 地应力测井定量评价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

4.1 山前挤压构造区地应力定量研究新方法

4.1.1 基于弹性力学的测井地应力研究

4.1.2 前陆盆地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响应特征及定量评价新方法

4.2 山前构造带地应力对储层和油气分布影响

4.2.1 强地应力下储层分布特征

4.2.2 基于地应力的储层一盖层系统分析

4.2.3 地应力分布非均质性与构造样式关系

4.3 利用倾角测井、井壁成像测井确定现今地应力方向

4.3.1 基于倾角测井、井壁成像测井确定现今地应力方向原理

4.3.2 现今地应力方向研究实例

小结

5 天然气储层测井响应与定性评价

5.1 天然气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5.1.1 电阻率测井响应

5.1.2 密度测井响应

5.1.3 中子测井

5.1.4 声波测井响应

5.1.5 电缆地层测试

5.1.6 元素俘获测井响应特征

5.2 基于常规测井资料直观识别天然气储层

5.2.1 理论基础

5.2.2 三孔隙度差异法直观识别天然气储层

5.3 基于全波列声波测井资料天然气储层识别

5.3.1 纵(P)横(S)波速度比(Vp/Vs)

5.3.2 泊松比(σ)

5.3.3 声波差值法

5.3.4 研究实例

5.4 基于核磁共振测井天然气储层识别

5.4.1 岩石的核磁共振驰豫性质与流体识别基础

5.4.2 核磁共振测井识别储层流体

小结

6 天然气储层参数定量计算

6.1 基于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和岩心刻度测井的储层参数计算

6.1.1 泥质含量模型

6.1.2 孔隙度模型

6.1.3 渗透率估算模型

6.1.4 饱和度模型

6.1.5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

6.2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在储层定量评价中应用

6.2.1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定量评价储层参数

6.2.2 根据常规测井曲线计算束缚流体孔隙度与可动流体孔隙度

小结

7 主要结论

致谢

附录一 自适应神经网络训练后的模糊推理系统文件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6-11-01

参考文献

  • [1].库车前陆盆地流体动力特征、演化及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D]. 张凤奇.西北大学2011
  • [2].川西上三叠统前陆盆地成藏特征分析[D]. 吴世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 [3].四川前陆盆地须家河组层序充填样式与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戴朝成.成都理工大学2011
  • [4].塔里木库车前陆盆地油源与成藏特征研究[D]. 张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 [5].下扬子地区早古生代前陆盆地与油气前景分析[D]. 李海滨.南京大学2013
  • [6].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中扬子区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充填序列[D]. 段凯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 [7].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演化过程及油气勘探意义[D]. 陈杨.成都理工大学2011
  • [8].松辽盆地北部构造特征与成盆动力学研究[D]. 王始波.成都理工大学2013
  • [9].华南早古生代前陆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D]. 龚根辉.浙江大学2015
  • [10].准南前陆冲断带断裂对油气成藏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D]. 王磊.大庆石油学院2007

相关论文

  • [1].测井储层评价新技术应用研究[D]. 陆万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 [2].水淹层测井解释及剩余油分布研究[D]. 李安琪.西南石油学院2004
  • [3].成像测井资料定量计算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D]. 乔德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4].分形测井解释理论方法研究[D]. 文环明.成都理工大学2003
  • [5].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裂缝测井响应及碳酸盐岩储层的流体性质自动识别研究[D]. 肖丽.吉林大学2005
  • [6].油田套管状况测井及套管应力检测方法研究[D]. 刘青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7].大庆油田动态测井地面数字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 聂锐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
  • [8].各向异性介质地层流体井孔中多极源声测井理论和数值研究[D]. 张碧星.吉林大学1994
  • [9].随钻测井响应反演方法及应用研究[D]. 刘之的.西南石油大学2006
  • [10].碳酸盐岩缝—洞性储层测井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 司马立强.西南石油大学2005

标签:;  ;  ;  ;  ;  ;  

库车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测井配套新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