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生殖崇拜的多功能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臧璐[1](2021)在《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梁越[2](2021)在《大理民间拟兽舞研究》文中指出拟兽舞源于原始时期人类的图腾崇拜、狩猎生活和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无限灵感的象征体现,反映了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的社会生活,呈现出早期人类群体丰富的精神世界。拟兽舞作为一种原始舞蹈,是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舞蹈艺术的方式记载着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从对鸟兽等动物的外型、神态和动作的模拟,再加以艺术化的提炼、加工与创造,发展成为反映生产生活、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舞蹈表现形式。其表达的形式特征、文化意蕴,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劳动生活、图腾信仰等都有着莫大的关联。拟兽舞历史悠久,从最初的单纯性模仿,到图腾祭祀仪式,再到现在成为大众的娱乐表演节目,是表达情感的艺术载体,一直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并得以传承。本文将运用民族学、艺术人类学等理论方法对大理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拟兽舞的形态、现状以及文化内涵展开研究与探讨。探寻其起源与发展,了解原始文化的生存现状,结合民俗文化与艺术文化,探究大理民间拟兽舞与民间活动的关系互动,观察其在民间活动中的表现方式,阐释其功能与所承担的身份角色。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阐释拟兽舞的起源背景,通过查阅地方志、文献资料对大理民间现存的拟兽舞进行梳理,找寻具有代表性的拟兽舞。第二章通过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对道具模拟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拟兽舞---平川狮灯进行阐述,分析其起源与发展,通过民间活动中的平川狮灯分析其在当地社会的意义与作用,并考察平川狮灯现有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第三章通过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对身体模拟类型中具有代表性的拟兽舞——“力格高”中的拟兽舞进行分析。首先对“力格高”的起源发展、整体的舞蹈形态与情感表达进行初步探讨,再对“力格高”中拟兽舞的动作要素进行分析,阐释“力格高”所承载的文化功能与审美观念,并考察“力格高”现有的传承与保护现状。第四章通过前文梳理代表性拟兽舞平川狮灯与“力格高”中拟兽舞的形式与内涵,对大理民间的拟兽舞展开文化阐释,并思考大理民间拟兽舞的保护与传承。
向远林[3](2020)在《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乡村聚落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宝贵遗产,亦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对象。陕西是中华文明特别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典型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景观基因理论借鉴生物基因表达、遗传、变异的理论与方法来研究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是解释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发展、演变的很好的理论与方法。因此,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具体特征,本研究以陕西11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应用景观基因理论的主要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从陕西省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文化生态区及单个聚落三大尺度,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机制及其修复进行全面、系统性研究。首先,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及景观基因研究进展,发现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性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尚未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而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又体现出一定的景观基因变异趋势,因此,其变异机制及修复研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接着,在省域尺度(宏观尺度)下,研究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基本特征、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图谱构建等,作为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重要基础。首先梳理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形成的自然和人文历史的总体环境,探讨其历史演变脉络及基本特征,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研究了它的总体格局。继而,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的景观基因识别指标体系,对其景观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分析了其景观基因基本特征和不同景观特质类型聚落的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以景观基因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质形成与表达的总体机制;进一步提出适于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的图谱体系,并对其图谱进行了系统构建。之后利用图谱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和更新的总体机制,并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的总体趋势。然后,在文化生态区尺度(中观尺度)下,系统研究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变异机制、变异性判定等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若干核心理论问题。首先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景观基因信息链进行了构建。然后,对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进行文化生态区划,分析了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并进一步构建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总体变异机制,分析了其总体变异特征,并探讨了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操作流程。最后,进行单个聚落尺度(微观尺度)的研究。首先提出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然后以质性研究等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修复理论框架,以陕西四个典型变异聚落为例,探讨了如何对变异聚落进行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主要保护利用模式。本研究采用景观基因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在识别提取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并系统构建其景观基因组图谱基础上,对其形成与表达机制、遗传与更新总体机制、总体变异机制、景观基因信息链、区域景观基因识别系统等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厘清了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特征、变异机制等关键问题,对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进行了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并探讨了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实践应用,为传统乡村聚落保护、振兴与合理利用提供了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本研究结合陕西区域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特征开展相应研究,将景观基因研究从全国层面推向区域层面,并走向景观基因变异及修复研究的全新领域,对推动景观基因理论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张洁[4](2020)在《《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及其文化意蕴》文中指出《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意蕴丰富。本文以《聊斋志异》一书中作者原创的或者虽非原创但经作者加工的人物姓、名、字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物姓名的内涵,追溯命名的文化渊源,总结人物命名规律,还原作者创作心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命名的文化意蕴与人物形象塑造和小说的主题、叙事之间的内在联系。论文分为五章,可归纳为命名的文化研究(第1-3章)和对命名文学意义的研究(第4-5章)两个层面:首先,对人物命名中传统文化因素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和探讨。一是人物命名中的儒家和佛教文化因素。儒家文化要素主要分为嘉德懿行、追慕先王、宗法家族几个层面。人物命名中体现的儒家文化与鲁文化传统、时代、作者成长环境有关,有些寄托作者教化用意。直接以佛教因素为人物命名较少。二是人物命名中的道教文化因素。人物命名中的道家文化主要有自然无为的思想、阴阳五行的思想、仙人的命名以及人物名字中的仙话因素。可以从地方环境、时代影响、作者个人因素对命名缘由加以分析。三是人物命名中体现的民间信仰,主要着眼于精怪命名,对精怪名字中继承和原创的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精怪命名在艺术上的表现。总体上精怪的名字、性格、言行与原形特征往往浑然一体,女性精怪的名中多隐含女性特征。其次,对人物命名与形象塑造及主题、叙事的关联性进行研究。一是探讨人物命名和形象塑造的关系,从体现人物风致、书写人物才能、描摹人物外貌、刻画人物性格、名实关系与反讽效果角度加以分析。二是论述人物命名与小说主题和叙事的关系,从揭示小说主题、暗示人物关系、暗示故事的情境或人物命运、推动情节发展、作为关联全文的线索角度进行分析。总体上看,《聊斋志异》的人物命名具有文人性,表现为古雅、含蓄蕴藉、多义性、多功能性、有多种阐释角度,文化内涵丰富,构成了小说人物塑造与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
毕丛薇[5](2020)在《女性视域下动画影片创作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与社会生活、应用经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息息相关的动画艺术作为传统媒体的附属物也以不断创新的形式出现在新的媒介之中。给大众源源不断地提供精神层面的养分与文化层面的熏陶。本文主要从动画影片创作中的“女性视域”,强调以女性视角及基于女性思维意识形态来思考问题的方式书写女性独特的精神面貌。女性观点的延伸在创作中自觉地调动女性经验,能在影片的创作中从女性的思想角度出发将女性的情感与生活体验传递到影视作品中,通过影片来书写女性的情感与个人成长等,从女性性别的角度来从事动画艺术创作。因此,本文以女性视域下的动画影片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是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研究价值的。本文将动画影片当中涉及女性形象及女性视域下动画创作的差异做了系统的梳理与研究,着眼于女性视域表达的影片创作者,对其中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进行概括与总结。从女性视域出发,站在女性创作者及女性受众群体的角度深刻体会女性历史文化身份的发展,讨论动画影片中女性形象建构、性别差异及对新时代动画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创作方向思考,重点分析以女性视域下动画影片中女性形象类型构建及动画影片创作的情感表达。通过不同社会中的女性形象的确立,揭示动画创作中人物的塑造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关涉,研究创作者以本土文化、价值判断、感视经验及生命体验为基础,在影片中用女性视域书写女性独特的魅力。通过地域差异、人物服饰设计、视听语言、审美风格、社会文化等方面探讨女性视域下创作的风格特点。
陈春花[6](2020)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提出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目标的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大量学者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意义、理论、实践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兼顾经济、生态、乡风、秩序、美好生活等多重效益的乡村振兴之路。有学者提出,可以把传统文化运用于乡村振兴战略中。那么,湘西苗族银饰这一民族传统文化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呢?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湖南省西部,与湖北、重庆、贵州接壤,区域内山峦叠嶂,峡谷众多,林多地少,民族传统文化深厚,苗疆边墙横亘东西。乡村傍山而建,散布在群山之间。历史上着名的乾嘉苗民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在众多苗族传统文化中,湘西自治州凤凰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苗族银饰是苗族文化的精品,具有代表性。为做好本课题研究,笔者精心选择凤凰县禾库镇德榜村为田野点。德榜村是纯苗族村寨,有银饰村的称号,其苗族银饰锻制技艺流传百年之久,银饰作为该村的乡村产业,吸引了一批年轻人返乡学艺,兴办家庭作坊。德榜村内新楼林立,邻里和睦,一片祥和。本文力图从湘西自治州凤凰县德榜村传统的苗族银饰为出发点,以银饰产业为突破口,来探讨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及相关文献综述;第二章对田野点进行介绍,内容包括选点理由、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生计、民族、文化、银饰锻制技艺等,为后面章节的论述作铺垫;第三章主要讨论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首先从德榜银饰蕴含的文化内涵、银饰传承传统文化及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空间传递等方面介绍苗族银饰所体现的文化价值,然后阐述其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第四章主要通过银饰本身就是财富,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可增加村民的家庭收入等方面来分析银饰具有经济价值,再通过对银饰是文化产品,有利于乡村产业振兴的论述来探讨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第五章在第三和第四章的基础上,讨论德榜银饰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提升村民精神风貌、促进村寨和谐等方面展现一定的社会价值,其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湘西苗族银饰作为纹饰和技艺是文化,作为物质是一种文化产业。文章通过分析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总结得出湘西苗族银饰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推动作用,恰当合理地运用当地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可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伐。
曲辉[7](2020)在《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文中指出关于艺术中美的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到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无疑是对艺术与美、艺术审美价值争论的最掷地有声的回答。中国的艺术发展,在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艺术中消极因素的影响下,曾经一度出现很多乱象,然而一番“体检”之后,重归审美已经成为当下备受期待的愿景。《美术》杂志曾开展过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的大讨论,一时掀起了坚持艺术审美的热烈呼声,大家都旗帜鲜明、慷慨陈词。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阶段,重振艺术的伟大审美理想,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产生,更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方向。艺术的根本是审美。艺术发展中之所以出现种种乱象,除了社会发展特定阶段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来自对艺术审美价值的漠视甚至破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补充并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理论体系,已成为当前艺术理论研究中的首要任务。因此,选择艺术审美功能论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学理论、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作为依托,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艺术的审美功能,科学阐释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并结合艺术发展实际阐明新时代重振艺术审美价值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艺术要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的结论。首先,对艺术审美功能做一梳理和概观,明晰艺术的概念,分析艺术功能的内涵,厘清艺术的审美功能,并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历史回溯。对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自由的艺术”与审美功能的凸显、“无功利”的艺术观与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以及艺术审美功能及艺术本质的发现进行论述对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解析。对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认知功能、审美娱乐功能、审美心理调节功能逐一分析,并对诸功能之间的联系加以论证;对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广泛性、时代性和民族性进行分析,辨明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分析艺术审美功能的影响因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体裁、艺术风格析毫剖厘,为研究奠定基础。艺术审美功能广泛、审美特点完备,并非初始之时沉寂,如何合理厘定艺术的阶段、科学评价艺术的发展?审美理想的失落与审美功能的离析又是肇自何时?纷繁多变的现代艺术流派,既丰富了艺术形式,又包含着艺术与美的对抗,特别是一部分哗众取宠,屈从于消费市场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影响不小,造成了审美理想的失落;中国文艺作品受此影响,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时代性内容缺失、创作形式同质化等问题,也造成反审美现象,严重影响了艺术审美功能的完整性。追根溯源,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流变,决定了审美功能的流变,艺术发展呼唤审美价值回归。艺术审美功能的回归、审美价值的重振需要审美功能论的指引。随着艺术边界的拓展、祛魅的需求以及民族文化自信的逐渐养成,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和完善已经具备了基本条件;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提供了重要基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形成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指明了方向,即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下的多元体系构建。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人民性内核,注定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首先凸显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美学内涵以及深厚的美育内核,使得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了共同的审美向度,产生了紧密地联系和良性互动,要求我们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推动审美人格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我们重振审美价值提供了新的路径,生活审美、生态审美、共同体审美也必将成为新时代审美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在艺术主题上、艺术语言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我们都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批评、构建审美社会、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进行审美价值输出,由此为人民提供纯粹的审美关怀,这是艺术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张樱稆[8](2020)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学术史研究》文中指出学术史在促进学科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是建构一门学科的重要基石。虽然民间工艺美术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是对于已经取的成果进行学术史的梳理却是极少,尤其是分区域、分时间段进行梳理几乎是没有的。本文以西南地区80年代民间工艺美术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方式进行探讨。本研究将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来源、自身特征以及发展趋势是如何演进?2.行业协会、学术研讨如何促进学科发展?3.研究者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经济、制度、文化三方面开始对80年代民间工艺美术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然后从资源、行业、学术三大维度明确主要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定量分析方式,运用VOSviewer软件,从发文内容、发文期刊、发文作者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染织、刺绣,而对于服饰、年画、傩戏、剪纸则做简要分析,同时还采用定性分析以此来弥补定量分析的缺陷。其次从学术体系、学术平台、时代主题三个方面概括分析结论。其学术特征如下:1.从个案的一般收集到基本理论的探索开启了学术体系的初步搭建。2.学术协会的创建、专业期刊的发行、研讨会和展览会的举办正在逐步地完善学术平台的建设。3.时代主题包括民间工艺美术与古文化的关系、民间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民间工艺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民间工艺美术“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还存在研究对象扎堆、发文机构失衡、核心作者太少等问题。因此笔者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别提出,国家引导学科建设、高校师资形成科研网络、研究者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解决策略。
黄玉婷[9](2019)在《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化冲击下,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与生产方式趋于同化并面临断代消失的危机;毛南族傩面具是毛南族傩文化极具代表性的实物载体,具备丰富的视觉艺术语言价值,承载积淀着毛南人民的发展历史及生活印记。本文以景观装置艺术视角切入,选取广西少数民族的典型代表-毛南族傩面具文化为研究范本挖掘其艺术及精神内涵,探讨在新时代中如何将其融入景观装置艺术中,拓宽景观装置艺术的应用边界,为其注入民族的、独特的、本土的生命活力,同时让以毛南族傩面具背后所代表的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文化,通过景观装置艺术搭建的平台引起大众视野关注和了解。笔者通过对毛南族实地走访调研及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概述分析整理毛南族傩面具艺术特征内涵及其在现有景观设计中案例应用,结合景观装置艺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论证毛南族傩面具应用于景观装置艺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从毛南族傩面具物质化和非物质化两方面提炼设计元素,运用动态的、综合的、符合趋势的设计手法,关注二者结合过程与结果的可适应性、可持续性和公共参与性,理论结合实践,检验理论内容的可行性,推动毛南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其他民族文化在景观装置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吴彩虹[10](2019)在《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元化的文化艺术与设计的融合成为当今服装设计的主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视觉形态成为众多设计师追捧的热潮。红山文化彩陶纹样不仅是一种艺术符号,更是一种设计语言,为现代的服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灵感和丰富的设计语言。论文以红山文化彩陶纹样为切入点,以泳装图案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彩陶纹样的艺术特征,深层次挖掘彩陶纹样的文化含义,对彩陶纹样进行创造性的解读,从中汲取服装设计创作灵感以及彩陶纹样运用方式,拓展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旨在传承和发展红山文化,使现代服饰设计更具文化特色和民族内涵,为现代服饰图案增加更多的文化价值,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
二、原始生殖崇拜的多功能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始生殖崇拜的多功能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大理民间拟兽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 |
第四节 基本思路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第六节 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大理民间拟兽舞的起源及类型 |
第一节 大理民间拟兽舞的起源与特点 |
一、拟兽舞的起源 |
二、大理民间拟兽舞的类型特征 |
第二节 大理民间拟兽舞的现状 |
第二章 道具模拟:平川狮灯 |
第一节 舞狮的起源 |
一、传统舞狮 |
二、平川狮灯 |
第二节 平川狮灯的表演程式 |
第三节 平川狮灯的文化内涵 |
一、“兽”的象征意义 |
二、与本土文化的互动 |
第四节 平川狮灯的传承现状 |
第三章 身体模拟:“力格高” |
第一节 “力格高”的概况 |
一、“力格高”的起源 |
二、“力格高”的发展 |
第二节 “力格高”中的拟兽舞 |
一、“力格高”的舞蹈形态 |
二、“拟兽舞”的动作要素 |
第三节 “力格高”的文化功能 |
一、审美观念的体现 |
二、群体社交的方式 |
三、强健体魄的功能 |
第四节 “力格高”的传承现状 |
第四章 大理民间拟兽舞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拟兽舞的文化涵义 |
一、娱人娱神的功能表达 |
二、族群融合与文化认同 |
三、抒发情感的表达释放 |
第二节 拟兽舞的传承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的创新价值取向 |
1.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2.1 主要研究方法 |
1.2.2 主要技术路线和基本框架 |
1.2.3 拟解决的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区域、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对象与研究区域 |
1.3.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聚落、传统聚落、传统乡村聚落、传统村落的概念及关系 |
2.1.2 文化景观与传统乡村聚落景观 |
2.1.3 景观基因、景观基因组、景观基因组图谱及其相互关系 |
2.1.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表达、遗传、变异 |
2.1.5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概念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评述 |
2.3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景观基因理论体系下的主要研究基础 |
2.3.2 新文化地理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3 乡村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基础 |
2.3.4 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历史演变与总体特征 |
3.1 陕西主要地理环境要素总体透视 |
3.1.1 自然地理的总体环境 |
3.1.2 人文历史发展的总体环境 |
3.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历史演变 |
3.2.1 远古的呼唤 |
3.2.2 早期的功能和形态 |
3.2.3 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3.2.4 近现代以来的嬗变与特征 |
3.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的总体特征 |
3.3.1 基本特征 |
3.3.2 时空分布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及图谱构建 |
4.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识别、提取及特征分析 |
4.1.1 景观基因识别流程 |
4.1.2 景观基因识别与提取结果 |
4.1.3 景观基因的基本特征 |
4.1.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表达与控制机制 |
4.2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 |
4.2.1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流程 |
4.2.2 景观基因组图谱构建结果及特征解析 |
4.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遗传机制与总体变异趋势综合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 |
5.1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提取 |
5.1.1 景观意象提取的作用与意义 |
5.1.2 景观意象的构成要件 |
5.1.3 景观意象提取 |
5.2 景观基因信息链及其对景观基因变异性研究的基础作用 |
5.2.1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作用与意义 |
5.2.2 景观基因信息链的定义与层次结构 |
5.2.3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构建 |
5.2.4 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的变异性及其修复 |
5.3 文化生态区划及各区景观基因变异特征分析 |
5.3.1 文化生态区划的方法、原则与作用 |
5.3.2 文化生态区划方案 |
5.3.3 各文化生态区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特征 |
5.3.4 文化生态区划的影响机制 |
5.4 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总体变异机制与变异性判定 |
5.4.1 区域识别系统的建立 |
5.4.2 区域识别系统的地域总体特征及其区域差异 |
5.4.3 总体变异机制与总体变异特征 |
5.4.4 景观基因变异性判定的原则与操作流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典型变异聚落的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1 理论框架与样例选取 |
6.1.1 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理论框架 |
6.1.2 典型变异聚落样例的选取 |
6.2 陕西典型变异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 |
6.2.1 杨家沟村(景观基因信息链重建) |
6.2.2 漫川关社区(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3 老县城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2.4 高杰村(景观基因信息链复原) |
6.3 基于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的主要保护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及其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人物与命名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基本问题的界定与释义 |
第一章 人物命名中的儒家和佛教文化 |
第一节 人物命名中的儒家文化内涵 |
第二节 人物命名中的儒家文化渊源 |
第三节 人物命名中的佛教文化 |
第二章 人物命名中的道教文化 |
第一节 道家思想与人物命名 |
第二节 仙人的命名 |
第三节 人物命名中的道教文化渊源 |
第三章 精怪命名及其文化因素 |
第一节 狐精的姓氏与传统狐文化 |
第二节 精怪的命名与其原形 |
第三节 精怪命名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人物命名与形象塑造的关系 |
第一节 摹写人物,表现才能 |
第二节 刻画人物性格 |
第三节 名实关系与反讽效果 |
第五章 人物命名与小说主题和叙事的关系 |
第一节 揭示小说主题 |
第二节 暗示故事的情境或人物命运 |
第三节 推动情节发展或关联全文线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女性视域下动画影片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四、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动画影片女性形象类型构建 |
一、公主型身份构建 |
二、母亲型身份构建 |
三、女巫型身份构建 |
四、非人型身份构建 |
五、动画形象建构的影响因素 |
(一)社会文化环境 |
(二)异国风情的视觉冲击 |
(三)音乐对形象塑造的助力 |
第三章 女性视域下动画影片创作的情感表达 |
一、女性主体艺术风格的表达 |
(一)艺术风格特征 |
(二)女性精神的彰显 |
二、影片创作理念的视觉呈现 |
(一)叙事结构和特征 |
(二)独特的感官影射 |
三、两性创作角度对女性形象创作差异表现 |
(一)男性导演理性的创作观 |
(二)女性导演感性的创作观 |
(三)两性创作差异 |
第四章 女性视域下动画影片创作的价值取向 |
一、审美价值 |
二、精神追求 |
三、动画影片中女性形象的创作思考 |
(一)社会现实 |
(二)塑造多元形象 |
(三)女性参与度的提升 |
第五章 女性视域下我国动画影片创作的发展展望 |
一、立足本土文化丰富形象内涵 |
二、融铸情感表达彰显中国精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三节 相关学术研究动态 |
一、乡村振兴的研究 |
二、苗族文化与银饰的研究 |
第二章 德榜苗寨 |
第一节 德榜苗寨被选缘由 |
一、选定凤凰县的缘由 |
二、选定凤凰县德榜苗寨的缘由 |
第二节 德榜苗寨的民族和文化 |
一、德榜苗寨的民族 |
二、德榜苗寨的文化 |
第三节 德榜苗寨的生态、生产与生计 |
一、德榜苗寨的生态 |
二、德榜苗寨的生产与生计 |
第四节 德榜苗寨银饰锻制技艺 |
一、德榜银饰锻制技艺的发展现状 |
二、国家力量对德榜银饰锻制技艺发展的影响 |
第三章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 |
一、苗族的历史 |
二、银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三、银饰传承传统文化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巩固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 |
一、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之一 |
二、德榜银饰的文化价值有利于乡村文化自觉 |
第四章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 |
一、银饰本身具有经济价值 |
二、银饰制作使村民家庭收入增加 |
三、银饰是一种耦合性产业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经济价值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 |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 |
二、银饰的经济价值满足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需要 |
第三节 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一、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的不同观点 |
二、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困境 |
三、德榜银饰产业在乡村振兴中面临困境的对策 |
第五章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 |
一、银饰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
二、银饰增加村民的凝聚力 |
三、银饰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 |
四、银饰促使村寨更和谐有序 |
第二节 德榜银饰的社会价值促进乡村振兴的多面开展 |
一、乡村振兴是一项整体性的乡村建设理念 |
二、银饰的社会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多方面实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访谈明细 |
附录 B 田野调查掠影 |
(7)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艺术中国梦实现的内在需求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艺术使命 |
(三)艺术审美理论的现状分析 |
(四)重振艺术审美功能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一)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艺术功能的研究 |
(二)关于艺术审美功能的研究 |
(三)关于艺术美的体现的研究 |
(四)对艺术审美问题多学科研究的反思 |
四、本文的思路与方法 |
(一)本文的研究思路 |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 |
(二)不足 |
第一章 艺术审美功能论概观 |
一、艺术功能与艺术审美功能论 |
(一)艺术的概念 |
(二)艺术功能及其内涵 |
(三)艺术审美功能论 |
二、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回溯 |
(一)早期“模仿”说中的审美观念 |
(二)“自由的艺术”与审美的凸显 |
(三)艺术审美功能的确认 |
(四)艺术审美本质的发现 |
三、艺术的主要审美功能 |
(一)艺术的审美教育功能 |
(二)艺术的审美认知功能 |
(三)艺术的审美娱乐功能 |
(四)艺术的审美心理调节功能 |
(五)诸功能之间的联系 |
四、艺术审美功能的特点 |
(一)完整性 |
(二)广泛性 |
(三)时代性 |
(四)民族性 |
五、影响艺术作品审美功能的因素 |
(一)时代背景 |
(二)艺术体裁 |
(三)艺术风格 |
第二章 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与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艺术与美二者关系的历史流变 |
(一)原始艺术:似乎形同陌路的开始阶段 |
(二)古典艺术:可谓如胶似漆的蜜月阶段 |
(三)现代艺术:貌离而神不离的对抗阶段 |
二、现代、后现代艺术中真与美的对抗 |
(一)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互动 |
(二)哲学视阈下真与美的竞合 |
(三)现代艺术视阈下真与美的对抗 |
三、审美功能的离析 |
(一)时代精神的缺失 |
(二)艺术创作的同质化 |
(三)非理性审丑及其影响 |
四、审美理想的失落 |
(一)审美意识的消解 |
(二)审美实践的偏离 |
(三)审美本质的错位 |
第三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补充与完善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时代之维 |
(一)艺术边界的拓展 |
(二)祛魅的需求 |
(三)民族自信的必然 |
(四)艺术发展的呼唤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历史之维 |
(一)传统时代艺术观念中的审美理想 |
(二)近现代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审美价值的探索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渊源:习近平文艺思想 |
(一)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鲜明特征 |
(三)习近平文艺思想的重大意义 |
四、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理论框架 |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审美原则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体系 |
(三)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的实践品格 |
第四章 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向度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基础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美学内涵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美育的关系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一)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一致性 |
(二)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对接 |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美丑”之辨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引导审美人格教育 |
(二)新时代公民审美教育的文化追求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审美化传播 |
第五章 新时代审美价值的重振路径 |
一、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发现 |
(一)生活审美的升华 |
(二)生态审美的转向 |
(三)共同体审美的期许 |
二、新时代艺术主题的再明晰 |
(一)致力于民族文化的自觉 |
(二)致力于个人品质的提升 |
(三)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三、新时代艺术语言的再丰富 |
(一)基本章法的传承 |
(二)意境格调的创造 |
四、新时代审美价值的再输出 |
(一)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进行艺术批评 |
(二)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为世界提供中国审美方案 |
(三)以新时代艺术审美功能论构建审美社会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及依据 |
1.1.1 民间工艺美术文化的定位 |
1.1.2 西南地区工艺文化的研究 |
1.1.3 选题原因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现状 |
1.4 概念阐释 |
1.4.1 民间工艺美术 |
1.4.2 学术史 |
1.4.3 民间工艺美术学术史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VOSviewer分析法 |
1.6 研究意义 |
1.6.1 创新要点 |
1.6.2 研究作用 |
第2章 八十年代民间工艺美术背景研究 |
2.1 经济背景 |
2.2 政策背景 |
2.3 文化背景 |
2.3.1 文化热 |
2.3.2 技术美学热 |
2.3.3 工艺美术的诘难 |
2.4 背景总结 |
第3章 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 |
3.1 研究者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分类 |
3.1.1 主要着作的分类状况 |
3.1.2 研究对象的划分方式 |
3.2 依据西南地区地域资源的划分 |
3.2.1 人类地理学中的地理因素 |
3.2.2 民间工艺美术的地理分布 |
3.2.3 西南地区民艺的划分依据 |
3.3 依据西南地区行业统计的划分 |
3.3.1 西南地区工艺种类统计 |
3.3.2 西南地区主要工艺种类 |
3.4 依据西南地区学术研究的划分 |
3.4.1 学者着作的统计 |
3.4.2 着作论文的分析 |
3.5 明确民间工艺的主要研究对象 |
第4章 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文献研究 |
4.1 研究准备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问题 |
4.1.3 研究方法 |
4.2 刺绣研究 |
4.2.1 发文内容 |
4.2.2 发文机构 |
4.2.3 发文作者 |
4.3 染织研究 |
4.3.1 发文内容 |
4.3.2 发文机构 |
4.3.3 发文作者 |
4.4 其他种类研究 |
4.4.1 服饰研究 |
4.4.2 年画研究 |
4.4.3 傩戏研究 |
4.4.4 剪纸研究 |
4.5 研究结论 |
4.5.1 定量研究的总结 |
4.5.2 定性研究的补充 |
第5章 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学术特点 |
5.1 学术体系:从工艺介绍到学术理论 |
5.1.1 为民间工艺美术正名 |
5.1.2 借用民族学方法研究 |
5.1.3 被邻近学科主动借鉴 |
5.2 学术平台:从协会建立到期刊发行 |
5.2.1 学术协会的建立 |
5.2.2 专业期刊的发行 |
5.2.3 研讨会与展览会 |
5.3 时代主题:从文化特征到现代诉求 |
5.3.1 民间工艺与古文化的关系 |
5.3.2 民间工艺的基本特征概述 |
5.3.3 民间工艺发展的现代诉求 |
第6章 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学术反思 |
6.1 民间工艺美术存在的学术缺陷 |
6.1.1 研究内容过于扎堆 |
6.1.2 发刊机构分布失衡 |
6.1.3 核心作者发文较少 |
6.2 民间工艺美术寄予的学术展望 |
6.2.1 宏观层面:国家引导学科建设 |
6.2.2 中观层面:高校师资形成团体 |
6.2.3 微观层面:研究者跨学科研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注释 |
附录 |
(9)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来源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学术和应用价值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六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毛南族傩面具研究分析 |
第一节 毛南族面具概述 |
一、毛南族面具的起源 |
二、毛南族傩面具的角色划分 |
三、毛南族傩面具的制作工艺 |
四、毛南族傩面具的传承和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毛南族傩面具人物分析 |
第三节 毛南族傩面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
一、毛南族傩面具的艺术特征分析 |
二、毛南族傩面具的文化内涵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毛南族傩面具与景观装置艺术的融合 |
第一节 景观装置艺术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景观装置艺术的定义 |
二、景观装置艺术的特点 |
三、景观装置艺术的类别 |
四、景观装置艺术的作用 |
五、景观装置艺术的服务对象 |
第二节 景观装置艺术的发展背景和趋势 |
一、景观装置艺术的发展背景 |
二、景观装置艺术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景观装置艺术的文化内涵需求 |
一、民族文化展示需求 |
二、设计多元化需求 |
第四节 毛南族傩面具应用于景观装置艺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毛南族傩面具应用于景观装置艺术的必要性分析 |
二、毛南族傩面具应用于景观装置艺术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五节 毛南族傩面具应用于景观装置艺术的现实意义 |
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二、间接带动经济发展 |
三、社会关注度提升 |
四、艺术形式多元化呈现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中的设计研究 |
第一节 傩面具在景观中应用现状分析 |
一、南昌·中国傩园 |
二、南昌秋水广场 |
三、傩王谷·巫傩文化村 |
四、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广场 |
第二节 傩面具在景观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功能形式单一 |
二、文化内涵欠缺 |
三、材料运用刻板 |
四、表达效果不佳 |
五、与环境融合度欠佳 |
第三节 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中的设计元素提炼 |
一、物质化设计元素提炼 |
二、非物质化设计元素提炼 |
第四节 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
一、批判性继承原则 |
二、大众参与性原则 |
三、适度表达原则 |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五节 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中的设计手法 |
一、再现——场景模仿 |
二、取形——拼贴移植 |
三、延意——内涵象征 |
四、传神——抽象变形 |
五、创新——传承融合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设计应用案例 |
第一节 案例一概述——傩镜傩境 |
一、区位与人流分析 |
二、设计定位与策略 |
三、景观装置的创新点 |
四、设计展示 |
第二节 案例二概述——傩韵 |
一、区位与人流分析 |
二、设计定位与策略 |
三、景观装置的创新点 |
五、设计展示 |
第三节 设计反思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10)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艺术表现 |
2.1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起源与发展 |
2.1.1 红山文化概述 |
2.1.2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演变 |
2.2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分类 |
2.2.1 自然纹样 |
2.2.2 几何纹样 |
2.3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文化内涵 |
2.3.1 自然环境 |
2.3.2 宗教信仰 |
2.3.3 图腾崇拜 |
2.4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的艺术特点 |
2.4.1 纹样造型的原发性 |
2.4.2 图形纹样的概括性 |
2.4.3 表现手法的独特性 |
第三章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3.1 现代泳装的发展概况 |
3.1.1 现代泳装的服饰特点 |
3.1.2 泳装图案的发展概况 |
3.1.3 彩陶纹样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
3.2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设计理念在泳装图案中的应用分析 |
3.2.1 原始思维与具体理念相结合 |
3.2.2 传统内涵与时尚需求相结合 |
3.2.3 本土文化与国际意识相结合 |
3.3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解构设计方法 |
3.3.1 纹样元素的分解提取应用法 |
3.3.2 纹样元素的抽象变形应用法 |
3.3.3 纹样元素的二次重组设计法 |
3.4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构图形式 |
3.4.1 适合式纹样 |
3.4.2 均衡式纹样 |
3.4.3 对称式纹样 |
3.4.4 填充式纹样 |
3.4.5 边饰纹样 |
第四章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价值 |
4.1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神秘维度(一)》 |
4.1.1 泳装图案设计分析 |
4.1.2 设计作品造型分析 |
4.1.3 设计作品工艺分析 |
4.1.4 毕业设计成品图 |
4.2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神秘维度(二)》 |
4.2.1 泳装图案设计分析 |
4.2.2 设计作品造型分析 |
4.2.3 设计作品工艺分析 |
4.2.4 毕业设计成品图 |
4.3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衍生》 |
4.3.1 泳装图案设计分析 |
4.3.2 设计作品造型分析 |
4.3.3 设计作品工艺分析 |
4.3.4 毕业设计成品图 |
4.4 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
4.4.1 商业价值 |
4.4.2 艺术审美 |
4.4.3 文化传承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品集 |
四、原始生殖崇拜的多功能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大理白族服饰的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D]. 臧璐. 云南艺术学院, 2021
- [2]大理民间拟兽舞研究[D]. 梁越. 大理大学, 2021(08)
- [3]陕西传统乡村聚落景观基因变异机制及其修复研究[D]. 向远林. 西北大学, 2020(07)
- [4]《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命名及其文化意蕴[D]. 张洁. 西北大学, 2020(07)
- [5]女性视域下动画影片创作研究[D]. 毕丛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湘西苗族银饰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研究 ——以凤凰县德榜银饰为例[D]. 陈春花. 吉首大学, 2020(03)
- [7]艺术审美功能论研究与新时代艺术审美价值的重振[D]. 曲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民间工艺美术学术史研究[D]. 张樱稆.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9]毛南族傩面具在景观装置艺术中的设计应用研究[D]. 黄玉婷. 深圳大学, 2019(09)
- [10]红山文化彩陶纹样在泳装图案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吴彩虹. 大连工业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