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温下方抑瘤作用及诱导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方剂学
作者: 季旭明
导师: 段富津
关键词: 温下方,肠癌,抑瘤,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文献来源: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本课题通过实验研究,对温下方药的抑瘤作用,诱导肠癌细胞凋亡作用及相关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治疗肠癌提供新思路及有效方药。 方法 体内实验研究,应用移植性肿瘤模型,进行抑瘤、增效、减毒、增强免疫功能及相关机制的研究;体外实验,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及MTT、FCM、LSCM技术,检测含药血清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又从形态学观察、周期分析、凋亡率检测、凋亡调控蛋白表达、细胞内钙浓度及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几方面进行温下方含药血清诱导肠癌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结果 提出中医防治大肠癌的基本思路,重视温下法的合理运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温下方有明显的抑瘤、减毒作用,抵抗化疗药物所致免疫器官萎缩,增加血清中免疫细胞因子IL-6及TNF-α含量;体外细胞培养实验结果表明,温下方含药血清作用24小时,明显抑制肠癌细胞生长,形态学观察可见明显的凋亡细胞,肠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肠癌细胞明显阻滞于S期,可上调抑癌基因p53表达,下调原癌基因Bcl-2表达,增加细胞内钙浓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 结论 温下法可用于肠癌的治疗,温下方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与化疗药配伍有减毒之功,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肠癌细胞有明确的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调节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内钙浓度,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表达有关。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一 祖国医学对肠癌的认识
(一) 祖国医学对肠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 祖国医学对肠癌治则治法及防治方药认识
二 中药抗肠癌的实验研究现状及展望
(一) 单味药及有效成分抗肠癌的实验研究
(二) 中药复方抗肠癌的实验研究
三 现代医学对肠癌的认识
(一) 肠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二) 肠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一 温下方体内抑瘤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一) 一般资料
(二) 实验方法和结果
实验一 温下方对体内肿瘤的抑制作用
实验二 温下方与化疗药合用的增效作用
实验三 温下方对化疗药所致血细胞下降的拮抗作用
实验四 温下方对免疫器官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二 温下方含药血清诱导肠癌细胞凋亡及相关机制研究
(一) 一般资料
(二) 实验方法与结果
实验一 含药血清对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实验二 肠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观察
2.1 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
2.2 吖啶橙染色形态观察
2.3 流式细胞仪进行形态学分析
实验三 肠癌细胞凋亡率检测
3.1 PI单染检测细胞凋亡率
3.2 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
实验四 含药血清对肠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实验五 含药血清对调控蛋白Bcl-2、p53的影响
实验六 含药血清对肠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实验七 含药血清对肠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第三部分 讨论
一 中医防治肠癌的基本思路
(一) 防治并举,防重于治
(二) 标本兼顾,祛邪寓扶正之中
(三) 以通为要,辨寒温以施下法
(四) 习古鉴今,重视温下法的合理运用
二 温下方组方依据及配伍意义
(一) 温下方所治肠癌病因病机分析
(二) 温下方剂的源流发展
(三) 温下方组方配伍意义
三 移植性肿瘤模型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四 温下方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五 肠癌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探讨
六 温下方诱导肠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分析
七 诱导细胞凋亡在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
八 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商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发布时间: 2005-09-15
相关论文
- [1].泌炎康胶囊治疗热淋(急性泌尿系感染)的实验研究[D]. 郑春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3
- [2].益气活血汤防治冠心病作用机制的研究[D]. 陶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3].扶正愈瘤饮抗肿瘤减毒增效机理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韩世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4].天麻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 桑希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
- [5].柴夏煎对甲亢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D]. 安平.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6].冠心康抗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及对P53和Bcl-2的干预研究[D]. 潘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7].银消丸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D]. 刘拥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8].参芪定喘汤对哮喘的作用及机理的实验研究[D]. 宋歌.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9].降脂减肥胶囊的药学及药理学研究[D]. 姚凤云.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 [10].大肠癌根治术后中医辨证规律及祛邪胶囊减少其复发转移的RCT研究[D]. 许云.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