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清热化湿消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临床基础
作者: 杨开清
导师: 林培政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清热化湿消瘀法,湿热证,清道夫受体,超微结构
文献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以动脉粥样硬化(AS)为基础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进展,从而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成为心脑血管领域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上篇 文献研究 1 西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 传统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易患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等,而内毒素(感染)则是新近提出的AS易患因素。血脂异常和内毒素(感染)作为AS的重要易患因素正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1.1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中尤以“小而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降低与AS的关系尤为密切。LDL一旦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它就能够被血管壁上的巨噬细胞以无节制的方式,通过清道夫受体(SR)途径不断地摄入,于是形成泡沫细胞。同时,在HDL参与下,外周组织(包括动脉内膜)的脂质也能够被转运至肝脏、肾上腺等组织并被降解,这个过程是由SR-A和SR-B共同介导的,因此,肝组织SR表达的上调对于延缓甚至逆转AS具有重要意义。 1.2 感染、内毒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能从人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分离获得活的病原体,加之抗生素治疗未能取得预期疗效。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可能不是动脉壁局部直接感染的后果,而是内毒素所诱导的炎症—免疫反应、脂质代谢紊乱等一系列感染后效应(Aftereffect)的间接作用。探讨内毒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可能成为研究的突破口之一。 2 中医湿热证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2.1 中医湿热证的现代研究 研究表明,湿热证的形成与肥甘厚腻的高脂饮食和外感湿热之邪有关,外感湿热
论文目录:
引言
上篇 文献研究
第一节 西医学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机制的研究
1 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
2 感染、内毒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节 中医湿热证与动脉粥样硬化
1 中医湿热证的现代研究
1.1 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研究
1.2 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1.3 湿热证的实验研究
2 湿热证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探讨
2.1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湿热病机探讨
2.2 清热化湿消瘀法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
第三节 本课题的立论依据—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再认识
中篇 临床研究
242例冠心病及脑梗塞病人湿热体质的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下篇 实验研究
第一节 新西兰兔湿热证模型的建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二节 清热化湿消瘀法对湿热证兔模型主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节 清热化湿消瘀法对湿热证兔模型血脂水平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节 清热化湿消瘀法对湿热证兔模型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节 清热化湿消瘀法对湿热证兔模型肝组织SR-AⅠ和SR-BⅠ mRNA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主要缩略词表
附录二 光镜及电镜图片
附录三 清道夫受体基因表达图谱
附录四 在读期间所发表论文题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22
相关论文
- [1].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临床研究及健脾消痰化瘀法对动脉粥样硬化HSPG调节作用[D]. 秦建国.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2].“以脾论治,内清外柔”法对高血脂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脂质代谢及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李曦明.辽宁中医学院2005
- [3].邪毒内侵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作用[D]. 刘煜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4].糖尿病湿热证及糖尿病心脏病证治规律理论与临床研究[D]. 李赛美.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5].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初步研究及通痹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D]. 简任佑.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6].益气养阴,活血通腑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外周胰岛素抵抗的影响[D]. 伍游雅.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7].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方案研究[D]. 何羿婷.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8].邪毒内侵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及清热解毒法的干预研究[D]. 王嵩.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9].脂脉宁胶囊抗动脉粥样硬化机理研究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 刘应柯.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10].王氏连朴饮加味干预湿热夹瘀型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D]. 赵书刚.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