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落的艺术天缘 ——从《玉米》的人物形象到文学的自由精神

沉落的艺术天缘 ——从《玉米》的人物形象到文学的自由精神

论文摘要

本文从对毕飞宇的小说《玉米》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庆家的(柳粉香)和玉米的分析入手,以她们各自人生经历中所包含的内在精神品质和人生价值取向为基点,来探寻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身上所可能体现的深层文学价值,即文学的本质应该是对现实生存境况的精神超越,这就是文学艺术所特有的自由精神。只有具备了自由精神的作家才能创作出具有恒久审美意义的文学形象,照亮读者心中的梦想和理想。粉香这个人物形象以其内在品质的清纯洁净触及了文学的本质,具有了非功利的审美意蕴。但她这种美质在作者笔下只是一种“无心插柳”,在当代文坛繁荣热闹的小说创作中,这种品质的自觉独立及其人格化也是非常罕见的,所以称之为“沉落的艺术天缘”。然而这正是文学的自由精神能够充分展现的地方。结合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发展背景,文学的自由精神体现在作家身上,会使作家相对超越所处时代的现实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束缚,创造出具有理想意义的人物形象;体现在作品中,便是拥有能够以鲜明的个性形象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及本色纯真的心灵品质来影响文学史的审美人物形象。他们既是时代的,又是超越时代的;既是历史的,又是未来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他们以自身形象的无限审美内涵来构筑起文学史人物画廊的美学长城。回到现实表象繁荣的当前文学创作上,尤其是新世纪之交的小说创作领域,能体现作家内在自由精神的人物形象相对较少,作家们着力塑造的多是玉米一类形象,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大多停留在现实社会世俗生活层面功利性的利欲需求上。这类形象能充分反映现实社会特定时期生存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却基本无法完成艺术的升华而进入人格自我自在的自由境界,无法以艺术形象本身来张扬人性的纯美与高贵。当然这样的创作状况并非仅仅源自作家自身的精神缺憾。实际上,建国之后复杂严峻的政治文化形势,严重制约了作家个性思想和艺术精神的充分发展。而在这样的现实氛围中,真正具备文学自由精神的作家及在作品中所能创造的体现文学自由精神的文学形象,很有可能是在现实中毁灭,在精神上升华,在艺术中永恒。因此本文探讨文学的自由精神,不仅是为了看清当下文学创作上某种精神缺失,更是为了寻找提升当前小说创作内在精神品质的可能途径,使当代文学尤其是小说创作能充分体现作家的文学品格和艺术良知,能够承载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回归人性的自然纯真与自在自由境界,最终创建真正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并与世界文化精神相沟通的文学杰作。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从有庆家的说起
  • 第一章.寻找文学的自由精神
  • 第一节.自由精神是文学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作家的自由精神
  • 第三节.沉落的艺术天缘
  • 第二章.自由精神的文学谱系
  • 第一节.世界文学的宏阔背景
  • 第二节.中国文学的线性承续
  • 第三节.当代文学的理想追寻与形象缺失
  • 第三章.回到玉米及其他
  • 第一节.玉米的形象定位
  • 第二节.玉米的兄弟姐妹
  • 第三节.当下写作者的一般局限(作家认识论的偏离现象)
  • 第四节.自由精神的当下境遇猜想
  • 第四章.文学的自由精神在当前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 第一节.艺术良知和文学品格的体现
  • 第二节.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
  • 第三节.越过性别的鸿沟
  • 第四节.摆脱模仿抄袭,走向独立创新
  • 结语:让梦想照进现实
  • 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再认识——以两种“文学性”为例[J]. 唐山文学 2016(05)
    • [2].思辨转向与文学本质——兼评陶东风、南帆的反本质主义文学思想[J]. 山东文学 2017(02)
    • [3].在开始“创造”之前[J]. 中国校园文学 2020(17)
    • [4].试析文学本质与意识形态的关系[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04)
    • [5].寻找“审美”与“意识形态”的交集——对重新界定文学本质之争论的认识及反思[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1)
    • [6].形象思维与文学本质特征的探索[J].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6)
    • [7].意识形态文论的定位与文学本质问题——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合法性问题讨论之四[J]. 殷都学刊 2012(03)
    • [8].试论“文学性”问题与文学本质的体会与认识[J]. 才智 2014(02)
    • [9].屠格涅夫的诗学——文学本质探析[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0].小议萨特存在主义的文学本质——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揭示[J]. 今日科苑 2008(06)
    • [11].从家族相似性谈文学的本质[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12].关于中国文学本质观念的一种追问——基于中国形而上学传统及其影响的考辨[J]. 文史哲 2017(02)
    • [13].论庾信的文学本质功能观[J]. 大众文艺 2011(23)
    • [14].生存价值论视域中的文学本质言说[J]. 当代文坛 2010(03)
    • [15].“意识形态”还是“审美意识形态”——从方法论视角看文学本质[J]. 阴山学刊 2009(06)
    • [16].文学的本质新议[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7].文学理论中反本质主义问题的反思[J]. 甘肃社会科学 2014(03)
    • [18].关于新时期文学本质研究的立场和方法的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5)
    • [19].文学本质问题略论[J]. 天府新论 2009(02)
    • [20].中国形而上学传统与现代文学本质观念的历史嬗变[J]. 黄海学术论坛 2014(01)
    • [21].浅谈文学的形象本质[J]. 中国商界(上半月) 2009(09)
    • [22].转变我们认识文学本质的思维方式——几种文学本质观批判[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05)
    • [23].布迪厄:从文学场到知识场——以“文学本质”问题为中心的考察[J]. 文艺争鸣 2009(11)
    • [24].对文学本质界定方式的一种反思[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2)
    • [25].论姚鼐对文学本质的认识[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6].文学本质界说与本体论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2)
    • [27].文学本质界说与本体论问题[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8].“文学性”:建构、解构与重构[J]. 燕赵学术 2011(01)
    • [29].文学是什么:观念与方法[J]. 燕赵学术 2009(01)
    • [30].“文学的哲学”: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的建构[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标签:;  ;  ;  ;  

    沉落的艺术天缘 ——从《玉米》的人物形象到文学的自由精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