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

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

论文摘要

信访是一个地道的中国问题,信访制度也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信访制度在运用之初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现有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信访制度承载了过多的期望,各种问题和矛盾通过各种渠道集中到信访机构,并不断向中央国家机关聚集,使国家和各级政府不堪重负。关于信访制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本文也拟从信访制度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存在问题及改革方案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部分为信访的涵义及法律定位分析。一般论述信访的概念时都是引用国务院《信访条例》的规定,将信访定位为行政信访,但实际生活中,信访人选择信访的国家单位多种多样,因此,笔者提出了广义信访的概念。明确信访的法律属性对于分析信访存在的问题,指导信访制度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不宜将信访认定为一种法律权利,将信访定位在行使《宪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批评、建议、控告、申诉、检举”等权利的方式更为合适。在第一部分,笔者还就信访与举报、控告和申诉等相近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二部分为信访制度的渊源及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发展。一般认为信访制度源于中国古代的直诉制度,笔者主要介绍了路鼓、肺石、邀车驾和上表制度,通过介绍,可以发现直诉制度中蕴含的清官情结、上访策略、方式等对当代的信访制度仍有着重要影响。接下来,笔者对新中国的信访进行了阶段划分,按照形成发展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建国之初的政治动员型信访(1949-1956)、政治运动中的信访(1957-1979)、春风化雨时期的信访(1979-1982)、安定团结时期的信访(1983-1995)、新时期的信访(1996年以来)。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信访制度承载着三大方面的功能:政治功能、社会安全阀功能和法律功能。当前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信访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制度及功能错位;2.信访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不能彻底解决信访问题;3.信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独立,削弱了司法权威;4.信访制度的不规范运作导致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受到了损害。第四部分考察了其他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类似制度,包括瑞典首创的申诉专员制度、以德、日为代表的请愿制度、日本的苦情制度、台湾地区的陈情制度以及韩国的国民苦衷处理制度。这些制度主要都是行政救济,绝少涉及司法救济,有的制度还提供了公民基本人权保障机制,而我国的信访制度同时承担着权利救济、政治参与和社会安全阀功能,既不合理也无实效。其他地区的类似制度以及日、韩邻邦对法律制度移植的态度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第五部分是关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设想。首先介绍了发生在21世纪初关于信访制度改革的争论,主要有“强化论”、“弱化(废除)论”和“改良论”三种观点。笔者关于信访制度改革的设想为:1.剥离信访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限制信访的受理范围;2.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大监察专员制度;3.修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政救济功能;4.拓宽ADR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渠道;5.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塑造法律至上的良好氛围。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信访的涵义及法律定位
  • (一) 信访的概念
  • (二) 信访的法律定位
  • (三) 信访与相近法律概念的区别
  • 1. 举报、控告的含义
  • 2. 申诉的含义
  • 3. 信访与相近法律概念的区分意义
  • 二、信访制度的渊源及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发展
  • (一) 信访制度的渊源
  • (二) 新中国信访制度的发展情况
  • 1. 建国之初的政治动员型信访(1949-1956)
  • 2. 政治运动时期的信访(1957-1979)
  • 3. 春风化雨时期的信访(1979-1982)
  • 4. 安定团结时期的信访(1983-1995)
  • 5. 新时期的信访(1996 年以来)
  • 三、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存在的问题
  • (一) 信访制度的功能
  • 1. 信访制度的政治功能
  • 2. 信访制度的社会安全阀功能
  • 3. 信访制度的法律功能
  • (二) 信访制度存在的问题
  • 1. 信访制度出现了严重的制度及功能错位
  • 2. 信访程序不规范,随意性大,不能彻底解决信访问题
  • 3. 信访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独立,削弱了司法权威
  • 4. 信访制度的不规范运作导致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受到损害
  • 四、对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类似制度的考察
  • (一) 申诉专员制度
  • (二) 请愿制度
  • (三) 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
  • (四) 台湾地区的陈情制度
  • (五) 韩国的民愿处理制度
  • (六) 对考察的简短结论
  • 五、对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设想
  • (一) 对信访制度改革的争论
  • (二) 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 (三) 对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具体设想
  • 1. 剥离信访制度的司法救济功能,限制信访受理的范围
  • 2.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大监察专员制度
  • 3. 修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使之更好地发挥行政救济功能
  • 4. 拓宽ADR 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渠道
  • 5. 加强普法宣传和教育,在全社会塑造法律至上的良好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及其理性实现[J].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5(03)
    • [2].浅谈对信访制度救济功能的再认识[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7(03)
    • [3].我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及其有效性分析[J]. 政法论坛 2010(02)
    • [4].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9(11)
    • [5].信访制度的运行现状与权利救济功能[J]. 咸宁学院学报 2010(03)
    • [6].通过信访的治理——以行政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为中心[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5(06)
    • [7].论信访制度的行政救济功能[J]. 法制与社会 2008(19)
    • [8].侵权法的救济功能[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0(06)
    • [9].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J]. 时代法学 2009(03)
    • [10].依法治国背景下对信访救济功能的再思考——基于基层信访工作的实践[J]. 法制与社会 2015(35)
    • [11].涉诉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与公民信访权利定型[J]. 行政与法 2010(10)
    • [12].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与制度设计[J]. 人民检察 2012(11)
    • [13].申诉机制的救济功能与信访制度改革[J]. 中国法学 2014(04)
    • [14].构建法律框架下的信访体制——以涉检信访为视角[J]. 中国检察官 2014(11)
    • [15].论质疑投诉制度的性质及其对程序的影响[J]. 中国政府采购 2018(03)
    • [16].试论中世纪西欧行会的社会救济功能[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6)
    • [17].涉检信访不能承受“权利救济”之重[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8].涉检信访之宪政分析[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1(05)
    • [19].我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及其有效性分析[J]. 中国检察官 2010(11)
    • [20].我国信访制度救济功能的有效性问题[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01)
    • [21].信访制度功能研究之述评[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 2015(03)
    • [22].浅议行政复议救济功能的差异及对策[J]. 政府法制 2008(07)
    • [23].关于我国信访功能定位的思考[J].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3(02)
    • [24].风险社会下侵权法的功能变迁与制度建构[J]. 政治与法律 2019(07)
    • [25].探讨信访制度功能的扭曲与理性回归[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05)
    • [26].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制度探讨[J]. 法学家 2011(02)
    • [27].论信访的行政救济功能及其与行政复议的关系[J]. 理论导刊 2009(08)
    • [28].试论中国信访制度权利救济功能的完善——对议会行政监察专员制度的考察与借鉴[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 [29].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性缺失与制度安排[J]. 科学社会主义 2012(04)
    • [30].从日本苦情制度看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J].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4)

    标签:;  ;  ;  

    试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