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阿卜杜克热木·阿卜力孜(新疆墨玉县第五中学新疆墨玉848100)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关系。高中物理学习中主要涉及到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人旨在探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这三种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219-01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教育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应当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物理学是基础学科,目前,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每个物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在科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为此,本文主要谈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障碍形成原因

首先,学生缺乏积极思考,易把从生活经验得来的错误观点带入物理学习中来。学生由生活经验所形成的观念,有的正确,有的错误,有的则是片面的、止于表面的肤浅认识,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积极的思考。例如,对惯性的理解,由于生活中常见速度大的物体制动时走过的位移比速度小的物体制动时走过的位移大,因此头脑中很容易形成惯性大小和速度大小有关的观点。这样由生活经验直接形成的观点,即使在老师纠正之后,部分学生仍然会受到原有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形成思维定势。

其次,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清。高中阶段物理课中对概念理解准确度要求很高,物理学科有许多相近的物理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学生对它们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加上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同时,有的学生往往不重视,总以为概念问题简单,不值得花功夫,因而物理知识体系的基础(概念)建立得不牢固,也不能正确地去判断推理。比如向心力是效果力,而不是性质力,但是学生在学习时没有深入地去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往往在受力分析时额外分析出还受向心力的作用,出现了概念理解上的错误。

第三,学生不能从整体把握住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部分学生往往只是单纯地去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或者知识点,而不去分析这些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不能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造成所学的物理知识粗浅而零散,无法独立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完整的物理过程。其通常表现为课能听懂,题不会做。例如讨论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问题,需要联系实际情况讨论当汽车速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发动机功率也达到一定值,此后牵引力将发生变化,启动加速度也将发生变化。这是从实际问题出发,抽象到物理过程,也恰是学生思维分析困难之处。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

1.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从物理事实出发,建立概念,这是一个抽象概况过程,物理学上的所有概念几乎都是这样形成的。例如力的概念就是在大量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事实的分析基础上形成的。马拉车,车由静止开始运动;磁铁吸引铁钉,铁钉由静止开始运动;手压弹簧,弹簧被压缩;大球碰小球,小球开始运动……其中所谓“拉”、“吸”、“压”、“碰”都是物体间的作用方式,这些被作用的物体,或者发生运动状态的改变,或者发生形变。可见,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作用的结果使被作用的物体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或者发生形变。力的概念就是这样从大量的物理事实基础上抽象概括而建立的。

物理模型也是通过抽象概括而建立的。例如,质点是一个具有质量的几何点,由于很多力学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影响可以不计,为了突出物体的质量这个主要因素,经过物理抽象而建立了质点模型。质点模型对力学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好处,在质点模型的基础建立了牛顿力学的体系。

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概念、规律。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紧密联系。应该知道,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揭露物理现象的本质,物理规律建立了有关物理量间的联系,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果把它们隔离开来,脱离物理规律,死背概念定义和脱离概念,形式上对待规律内容,是不可能很好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规律的。我们应该主要通过规律来理解概念,通过概念来掌握规律。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也在变化和发展着。应该说,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从教学必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这也符合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是对立的统一,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不仅如此,还认为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而是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高中物理教学应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主,既是需要又是可能的;既是可以具体做到的,也是有可能进行控制和评价的。

3.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人们的思维活动,按照思维程序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按事物发展的过程先后,从起因分析推断事物发展的结果,称为正向思路;按相反的程序称为逆向思维,即从事物发展的结果追溯起因。笔者认为逆向思维在物理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可进行,并结合正向思维开展,效果会更好。

下面我们以《曲线运动》一节的教学案例来说明:

①引入新课时的反问。

师(引入):“前面第二章我们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如果运动物体不是沿直线运动的话,那将做什么运动?”

生(回答):作曲线运动。

师:肯定吗?是不是一定得作曲线运动呢?

学生有坚持回答说一定做曲线运动的,也有说不一定,还有的说是静止。

师:请注意我们指的是“运动物体”。

在学生终于搞清后,笔者让一个同学上黑板来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给机械运动分类,即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②对课堂教学中得到(归纳总结)的结论进行反问。例如,当得出“一切曲线运动都是变速运动”后反问:“一切变速运动都是曲线运动吗?”

③在巩固应用知识时,不断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发问和反问。例如,讲完曲线运动的新课后,笔者提出如下问题: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是恒力还是变力?

B.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那么它将处于什么状态?引导学生回答后再反问:

C.在恒定的合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吗?

D.在几个外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如果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外力,物体将做什么运动?

可见,通过课堂上这种反问式的逆向思维培养,不但上课效果明显了,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

标签:;  ;  ;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