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伊拉克油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碎屑灰岩,巨厚油藏,井网模式,大斜度井
伊拉克油田论文文献综述
孙亮,魏亮,凌宗发,李勇[1](2019)在《巨厚生物碎屑灰岩油藏大斜度井开发井网模式——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油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油藏为例,探索了大斜度井技术在井网部署中的应用。基于Besson产能公式绘制了井型选择图版,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大斜度井长度和井型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直井注水+大斜度井采油,注采井交错排状部署"的井网模式,形成了一套巨厚生物碎屑灰岩油藏开发井网部署技术。结果表明:采用斜井段开采Mishrif油藏上部低渗层、水平段开采下部高渗层可以充分发挥井型优势,实现不同物性储集层均衡开采;大斜度井最优长度在940 m左右,斜井段与水平段长度的分配比例在2∶1左右;井网调整过程中应规避和有效利用隔夹层。(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军顺[2](2019)在《伊拉克AHDEB油田AD1-5-1H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钻井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大型作业项目,在提倡钻井提速和降低钻井成本的大背景下,人们将石油钻井的重点正在转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具的应用上。水平井开发作为一项常规、成熟、有效的钻井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各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从伊拉克AHDEB油田的基本情况、油藏地质概况、工程设计简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认识与结论等方面对该项技术加以介绍。(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李伟,刘延莉,刘志远[3](2019)在《伊拉克S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拉克北部S油田位于扎格罗斯盆地,主力油层为侏罗系的海相碳酸盐岩,古近纪时阿拉伯板块与欧亚板块发生碰撞,受到剧烈造山运动的影响,储层裂缝非常发育。通过岩心、薄片观察、测井和测试数据分析,认为该油田储层裂缝既是渗流通道,也是重要的储集空间,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类:裂缝-孔隙型储集空间和裂缝型储集空间。裂缝孔隙度是该类油藏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针对裂缝孔隙度定量计算的难点,通过岩心观察分析和成像测井解释两种方法计算了该油田主力储层的平均裂缝孔隙度分别是0.15%和0.19%。数据分析表明,储层的裂缝孔隙度与裂缝段采油指数呈正相关,裂缝的发育明显改善了储层的渗流性,是该油田获得高产油气流的关键因素。另外,也发现泥质含量超过40%或者石膏含量超过50%的岩石,裂缝孔隙度几乎为零。(本文来源于《中外能源》期刊2019年11期)
崔波,冯浦涌,王贵,王达,杨洋[4](2019)在《复合解堵技术在伊拉克某油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拉克某油田主力开发层系是中高孔-中低渗的孔隙型碳酸盐岩油藏。该油田经过长时间开发,储层能量下降严重(压力系数0.72),沥青质在井筒及近井地带沉积造成油井产量进一步降低。由于储层物性较好,部分井试井显示表皮系数小于0,常规酸化效果不明显。针对该油田存在有机垢沉积、常规酸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有机解堵剂清洗+储层深穿透酸化的复合解堵技术。该技术在现场应用后单井平均产量增加542桶/d,增产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吕洲,王玉普,王友净,代寒松,朱光亚[5](2019)在《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 Umr组砂岩储层物性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岩芯观察和铸体薄片鉴定,结合物性、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压汞实验等,探讨了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 Umr组砂岩储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 Umr组B段潮控叁角洲相砂岩储层整体呈中孔中渗的物性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溶蚀孔为主,孔喉变化较大,非均质性强;储层物性的控制因素包括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沉积作用影响着孔隙空间类型和孔隙结构,物性较好储层发育在水动力条件较强且岩石组分结构特征较好的储层中,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起到了显着的改造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了孔隙大量充填,自生矿物和黏土矿物不仅减小了孔隙空间,并造成孔喉堵塞,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改善了储层物性;最优质的储层发育在潮控分流河道相交错层理砂岩中,这类储层具有粒度大、分选好、石英相对含量高、黏土矿物含量低、胶结物含量低、孔隙发育、孔喉半径大的特点,对应的储层物性为中高孔高渗,是研究区储层表征与建模的重点。(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边海光,李富恒,吴义平,孟庆宽[6](2019)在《体积积分法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以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气藏评价通常采用容积法,储集层体积是由含油气面积与地层有效厚度直接相乘来获得,这忽视了圈闭构造形态变化的影响。现提出采用体积积分法计算储集层体积并对油气藏进行评价,目的是使用更接近真实值的储集层体积,获得更准确的油气资源量。通过对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上白垩统Tanuma组油藏深入研究,结合地震资料和井资料,建立了基于储集层构造图的体积积分法模型。同时,将容积法中含油气面积和有效厚度两个参数分别取大、中、小值,形成了9种组合结果。通过对比发现,体积积分法结果和容积法评价结果中值或平均值非常相近。本研究认为,体积积分法计算结果能够反映圈闭构造形态的变化,与容积法相比确定性更大;而容积法取值更灵活,能更好地反映油气藏资源量范围。(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李晨,陈培元,王龙,孙福亭,伊硕[7](2019)在《中期旋回格架沉积演化规律及其对渗透率差异的影响——以伊拉克M油田Asmari组A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拉克M油田新近系Asmari组A段是以白云岩为主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储层较强的非均质性制约油田的高效开发。基于岩心、薄片、测井、阴极发光和物性等资料,研究Asmari组A段中期旋回格架内沉积演化规律及其对渗透率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M油田Asmari组A段沉积相主要为半局限台地相,沉积亚相以台内滩和舄湖为主;中期旋回适用于以台内滩为主的沉积体系;基于中期旋回界面,可划分为MSC1、MSC2和MSC3叁期中期旋回。研究区处于长期旋回基准面下降半旋回早期,随长期旋回基准面的下降,中期旋回内沉积环境逐渐局限,沉积亚相由台内滩逐渐过渡为舄湖;纵向上,低渗—中渗段所占比例减少,特低渗段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表明中期旋回和长期旋回影响渗透率差异。该结果为优化M油田的新井地质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肖舒月[8](2019)在《俄气在伊拉克的巴德拉油田石油产量达1亿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耳其《晨报》8月15日:跨黑海输土耳其—欧洲天然气管道(TurkStream)项目组发布报告称,工程进度按计划进行,土耳其天然气接收终端已完成95%,预计2019年末竣工并实现输气。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上月初称,连接双方海岸的海下管道已完成,俄方在岸输出端已完成99%。TurkStream年输气315×108 m,可满足1 500×104户家庭消费需求。项目第一条线路为土耳其供气,(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沈毅芹[9](2019)在《风雨兼程海外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华油工建公司(五公司)承建的伊拉克格拉芙油田水处理项目主要范围包括2个取水泵站、29公里28英寸GRE管道、2个二级水处理站、FCP水处理设施的升级,以及相关配套设施。格拉芙油田水处理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高当地的原油产能,建设意义不言而喻。工程(本文来源于《石油管道报》期刊2019-07-04)
王鹏飞,霍春亮,叶小明,刘卫林,徐静[10](2019)在《伊拉克BU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利用岩心、地震、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分析BU油田碳酸盐岩沉积环境的控制因素,开展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研究,定量表征不同沉积时期储层展布范围及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的可容空间变化、碳酸盐岩产率等环境参数对储层分布范围的影响较大。BU油田Mishirif组MB21段纵向上分为Ⅰ—Ⅵ共6个小层,高能沉积带与低能沉积带交替出现,其中高能沉积带岩性主要为颗粒灰岩,在顶部Ⅰ小层较发育,而低能沉积带岩性主要为泥晶灰岩,并有高角度微裂缝发育,在Ⅵ小层底部发育。该研究成果为BU油田底注顶采的注水开发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已完成4口井方案实施,恢复了地层压力,缓解了局部压力亏空现象,整体日产油能力提高近19%,达0.94×10~4m~3/d。(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4期)
伊拉克油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石油钻井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大型作业项目,在提倡钻井提速和降低钻井成本的大背景下,人们将石油钻井的重点正在转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具的应用上。水平井开发作为一项常规、成熟、有效的钻井工艺技术在国内外各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从伊拉克AHDEB油田的基本情况、油藏地质概况、工程设计简况、井眼轨迹控制技术、认识与结论等方面对该项技术加以介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伊拉克油田论文参考文献
[1].孙亮,魏亮,凌宗发,李勇.巨厚生物碎屑灰岩油藏大斜度井开发井网模式——以伊拉克H油田Mishrif油藏为例[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军顺.伊拉克AHDEB油田AD1-5-1H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19
[3].李伟,刘延莉,刘志远.伊拉克S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裂缝孔隙度计算方法[J].中外能源.2019
[4].崔波,冯浦涌,王贵,王达,杨洋.复合解堵技术在伊拉克某油田的应用[J].天津科技.2019
[5].吕洲,王玉普,王友净,代寒松,朱光亚.伊拉克哈法亚油田白垩系NahrUmr组砂岩储层物性控制因素[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9
[6].边海光,李富恒,吴义平,孟庆宽.体积积分法在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以伊拉克哈法亚油田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7].李晨,陈培元,王龙,孙福亭,伊硕.中期旋回格架沉积演化规律及其对渗透率差异的影响——以伊拉克M油田Asmari组A段为例[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8].肖舒月.俄气在伊拉克的巴德拉油田石油产量达1亿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9
[9].沈毅芹.风雨兼程海外行[N].石油管道报.2019
[10].王鹏飞,霍春亮,叶小明,刘卫林,徐静.伊拉克BU油田碳酸盐岩储层沉积过程数值模拟[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