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科技馆是一个国家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体现和重要窗口,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标志。四川科技馆于2006年开馆,至今已接待观众350万人次,开馆五年来,新馆效应逐渐显现,四川科技馆面临展品老化、展教形式单一、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等问题,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逐步拓展经营性项目,创新运营模式。本文将围绕四川科技馆体验科学、启迪创新的核心理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运营管理模式,以体现出四川科技馆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和谐统一的运营目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借鉴国内外科技馆的发展历史背景和现状,系统化分析四川科技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总结四川科技馆的运营管理模式,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创新,争取在科技馆把最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展览活动,让科技馆保持持续的吸引力,使得科技馆的展教项目和经营活动得以蓬勃发展,大力提升科技馆的社会公益形象,推动四川科技馆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在实践中闯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馆经营管理之路。通过借鉴其它科技馆的成功管理模式,结合四川科技馆自身的实际情况,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四川科技馆的运营管理模式。首先,通过对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等展览类项目的特点分析,研究如何进行展品创新、展教项目的开发以及科普教育类活动的开展,发挥特有的渠道优势,整合展教资源,加强科技馆的品牌化营销,打造科技馆专属科普品牌,制定相应的运营策略,从而同步实现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其次,对于馆区内的经营性项目,将考虑以科技馆品牌为依托,大力发展相应的科普展品研发、科普品牌临展项目以及衍生的科普教育活动功能的开发等。再次,对于作为科技馆辅助收入一部分的馆外经营性资产将纯粹从市场化的角度进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定并完善事业单位下属企业的经营管理规范和绩效考核,在合理给予下属企业应有的经营决策权的基础上加强行政监督管理。最后,本文总结研究四川科技馆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同科技馆的运营模式统一协调发展。我国国内科技馆主要资金来源仍以政府资助为主,社会捐赠和自营收入较少,由于政府投资有限,使得我国科技馆普遍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国内科普界仍缺乏对现代科技馆综合运营发展的系统化研究。本文在四川科技馆运营近五年的实践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实际考察,探讨科技馆如何能依靠自身的资源进行持续性合理开发,打造自己的科普品牌,实现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的同步提升,这对于今后我国科技馆的运营发展研究具有启示性的意义。同时,因本人资历和知识的局限性,难免对相关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解决方案欠缺一定的实践性,希望有机会能加以完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西省科普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23)
- [2].浅析地震科普内容与传播方式的契合[J]. 城市与减灾 2019(06)
- [3].西南地区公众科普需求现状研究——基于3757份问卷的调查分析[J]. 高等建筑教育 2019(06)
- [4].创建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社区科普e站[J]. 科技传播 2019(23)
- [5].科普讲解的关键要素之选题研究[J]. 科技广场 2019(05)
- [6].防震减灾科普馆科普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探索——以黑龙江省防震减灾科普馆为例[J]. 防灾减灾学报 2019(04)
- [7].社区居民对五官科健康科普知识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上海护理 2019(11)
- [8].试论医疗健康类媒体如何传播大众科普知识[J]. 今传媒 2020(01)
- [9].社会网络理论下的中小学海洋科普共同体研究[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1)
- [10].科普抖音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 新媒体研究 2019(23)
- [11].博物馆科普活动绩效评价[J]. 科普研究 2019(06)
- [12].试论科普讲解的关键要素——选题[J]. 科技传播 2020(01)
- [13].加强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措施研究[J]. 中国报业 2020(02)
- [14].科普剧教育功能的实现与创新[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19(06)
- [15].我国科普活动案例研究概述[J]. 今日科苑 2019(12)
- [16].大数据域境下精准海洋科普供需链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20(02)
- [17].护理学会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健康科普的实践与思考[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9(06)
- [18].新时代核科普互动产品创新实践研究[J]. 智库时代 2020(05)
- [19].图书馆科普阅读书目推荐:现状、模式与策略[J]. 图书馆学研究 2020(02)
- [20].浅析国内应急科普现状[J]. 现代职业安全 2020(02)
- [21].体感交互技术在科普展示中的应用——以《万物有灵》体感交互装置为例[J]. 设计 2020(07)
- [22].反思科普,才能应急——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谈应急科普[J]. 科普研究 2020(01)
- [23].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协系统应急科普实践研究[J]. 科普研究 2020(01)
- [24].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科普策略分析[J]. 科普研究 2020(01)
- [25].基于新媒体平台的网络科普电台建设——以“科学E剧场”为例[J]. 科技传播 2020(05)
- [26].融媒体在疫情期间的科普功能[J]. 中国传媒科技 2020(02)
- [27].基层科普人员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科技资讯 2020(08)
- [28].浅析科普信息化建设在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性[J]. 石河子科技 2020(02)
- [29].新冠肺炎疫情下我国公众科普需求情况的调查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07)
- [30].加快推进科普信息化建设 增强科普公共服务能力——我省科普中国e站建设与管理探析[J]. 智库时代 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