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研究

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研究

论文题目: 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作者: 马婕

导师: 魏春雨

关键词: 滨水空间,复合界面,双向渗透,连续性

文献来源: 湖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在对滨水空间进行一般性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探讨作为自然要素的水和城市这一人工场所之间的影响和渗透关系。城市滨水复合界面存在着多维的延展,其中包括滨水界面向城市空间和自然水域的双向纵深生长,在时间维度上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演变,以及在城市区域地理、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生态气候和人的活动多个层面上的影响和表现。滨水复合界面在三维空间上可以理解为从自然系统向人工系统的过渡,也可以视为城市化从简单向复杂的区域过渡。所表现出的最重要的特征都表现为不间断的、具有承接关系的连续性和多层次的复合性。 本文开篇即导入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概念,对其实体形态的空间构成模式和非实体形态所涉及的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紧接着在第三、第四章阐述了复合界面的表征特性、构成元素,进而提出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的构成原则,这部分也是全文论述的重点。随后在对评价标准的深入研究和实地使用评价调查的仔细分析的基础之上,探讨了设计操作的指导原则及其应用,通过自己参与的设计实例中间的点滴收获启发思路,以期理论与实践相长。 本文在理论阐述的过程中,结合了行为心理学、景观建筑学、环境生态学、城市美学等多项相关学科理论,以形体环境的城市设计为目标点切入,从城市整体设计的各个层面加以分析研究,最后导出设计及评价原则,指导实践。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方法及层次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层次

1.3 研究的理论框架

第2章 认知

2.1 概念的阐释

2.1.1 界面和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

2.2 实体形态部分

2.2.1 层类结构

2.2.2 跨水域复合界面实体形态相互关系

2.3 意象形态部分

2.3.1 组成元素

2.3.2 涉及层面

第3章 特征

3.1 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的分类

3.1.1 城市带状滨水复合界面

3.1.2 城市面状滨水复合界面

3.1.3 城市复系水网复合界面

3.2 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的特性

3.2.1 双向渗透性

3.2.2 连续性

3.2.3 复合性

3.2.4 场所性

3.2.5 生态性

第4章 构成

4.1 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的构成元素

4.1.1 滨水建筑

4.1.2 交通元素

4.1.3 景观元素

4.1.4 驳岸

4.1.5 水体

4.2 构成原则

4.2.1 整体性原则

4.2.2 连续性原则

4.2.3 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2.4 多样适配原则

第5章 实践

5.1 评价标准

5.1.1 整好的亲水性体性、延续性标准

5.1.2 可识别性标准

5.1.3 多样性标准

5.1.4 亲水、可达性标准

5.1.5 开敞、公众性标准

5.1.6 安全性标准

5.2 使用评价

5.2.1 调查背景及价值

5.2.2 城市滨水复合界面现状问题调查与评价

5.2.3 民意调查与主观感受性分析

5.3 案例分析

长沙滨江文化公园城市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5-09-27

参考文献

  • [1].城市滨水商务区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陈晨.湖南大学2017
  • [2].城市滨水“结”空间组织方法初探[D]. 崔新洁.长安大学2012
  • [3].滨水建筑小品的设计策略及方法研究[D]. 姜国梅.青岛理工大学2010
  • [4].滨水建筑之解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 盖大为.合肥工业大学2007
  • [5].基于城市边缘的滨水公园功能与生态设计研究[D]. 郭超.北京林业大学2016
  • [6].提高城市滨水开放空间使用率的规划设计途径研究[D]. 唐德华.华中科技大学2005
  • [7].深圳滨水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聂元昊.东北林业大学2016
  • [8].基于适应性的城市滨水敏感区开发与控制研究[D]. 王慧颖.东北林业大学2014
  • [9].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水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江晓薇.浙江农林大学2012
  • [10].基于活动特征的深圳滨水公园夜景观营造策略研究[D]. 陈瑞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城市公共开放型滨水区景观设计研究[D]. 聂柯.南京林业大学2007
  • [2].山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的土地利用及其规划控制[D]. 卢超.重庆大学2006
  • [3].城市滨水区界面整合设计研究[D]. 杨志强.同济大学2007
  • [4].西南山地城市滨水地带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及方法探索[D]. 郑瑜.重庆大学2004
  • [5].滨水区休闲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周杰.东南大学2004
  • [6].一河两岸滨水城市空间形态初探[D]. 胡文娜.清华大学2004
  • [7].城市滨水空间评价与规划研究[D]. 李建伟.西北大学2005
  • [8].城市滨水地带亲水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 李琳.武汉大学2005
  • [9].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及开发探析——以加拿大多伦多城市滨水区为例[D]. 杨锐.南京林业大学2004
  • [10].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分析[D]. 刘莹.天津大学2004

标签:;  ;  ;  ;  

城市滨水空间复合界面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