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脑梗死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关系研究目的:本文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旨在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本文分组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30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25例,不伴脑梗死、高血压及糖尿病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以胰岛素稳态(HOMA-IR)方法检测患者胰岛素抵抗水平,以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ADMA、VE-Ca)的损伤程度。结果:1.本研究表明,脑梗死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明显,HOMA-IR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组患者的HOMA-IR高于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患者(P<0.01)。2.本研究表明,脑梗死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较对照组严重,血清ADMA、VE-C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程度较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患者严重,血清ADMA、VE-Ca浓度显著增高(P<0.01)。3.本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一定范围内,血清ADMA的浓度随着HOMA-IR的升高而升高,R=0.901(P<0.01),血清VE-Ca的浓度亦随着HOMA-IR的升高而升高,R=0.932(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危险因素越多,胰岛素抵抗越严重。脑梗死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素抵抗越明显,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越严重。第二部分丹参多酚对脑梗死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目的:本文通过检测脑梗死患者丹参多酚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程度,探讨丹参多酚对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组将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丹参多酚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压、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丹参多酚治疗。治疗一个疗程(14天)后,以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ADMA、VE-Ca)的改善程度。结果:1.本研究表明,经丹参多酚治疗后,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均得到改善,血清ADMA、VE-Ca浓度较治疗前下降(P<0.01)。2.本研究表明,丹参多酚治疗组的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血清ADMA、VE-Ca浓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丹参多酚对脑梗死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性粒细胞活化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0(04)
- [2].代谢综合征幼鼠模型中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检测[J].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04)
- [3].脑梗死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制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09)
- [4].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04)
- [5].枸杞多糖组分-Ⅳ对有机磷农药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5)
- [6].枸杞多糖组分-Ⅳ对有机磷农药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英文)[J].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0(02)
- [7].超声观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兔内皮功能损伤与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关系[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01)
- [8].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及相关药物研究现状[J]. 药学进展 2009(10)
- [9].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氧化应激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32)
- [10].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内皮功能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06)
- [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促进高血压发生的机制[J].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03)
- [12].黄芪多糖组分-A1对甲基异柳磷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2)
- [13].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损伤及靶器官损害的变化[J]. 山东医药 2009(29)
- [14].亚慢性亚毒性有机磷酯类杀虫剂抑制抗氧化酶而致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英文)[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11)
- [15].儿童1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监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13)
- [16].黄芪多糖组分-A3对对氧磷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1(03)
- [17].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对脑梗死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问题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 2015(10)
- [18].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 2011(15)
- [19].缺血预适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弹性与内皮功能损伤的影响[J]. 山东医药 2018(18)
- [20].基于时间序列模型评估淀粉样蛋白引起的脑血管内皮功能损伤[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8(04)
- [21].阿托伐他汀对溶血磷脂酰胆碱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J]. 吉林医学 2011(19)
- [2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08)
- [23].同型半胱氨酸硫内酯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机制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的相关性[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9(12)
- [24].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意义[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8(10)
- [25].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紊乱对内皮功能障碍影响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20(13)
- [26].血管内皮功能与动脉粥样硬化[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06)
- [27].有氧运动对肥胖青少年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影响[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06)
- [28].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23)
- [29].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34)
- [30].枸杞多糖抑制对硫磷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研究[J]. 天津医药 2011(01)
标签:脑梗死论文; 胰岛素抵抗论文;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论文; 丹参多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