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温春泉(福建省大田县医院眼科福建大田366100)

【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行白内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处理方法.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术前准备,术中囊外摘除晶体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曲安奈得颞下深部结膜下注射.随访3-24月,平均12.6月.结果:术后视力提高≥0.3者34眼(81%).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术前及术后处理是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白内障;虹膜睫状体炎;手术治疗;曲安奈得

【中图分类号】R779.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2523(2010)12-0055-01

虹膜睫状体炎是白内障常见并发症之一,行白内障手术难度较大,手术并发症多,所以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5月治疗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42例(42眼),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42例(42眼)。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45~83岁,平均65±6.72岁。患者均为先出现视力下降,以后出现患眼红痛畏光流泪,病史1个月至2年不等.42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其中5例瞳孔膜闭.眼压介于10~21mmHg者35例,继发青光眼者7例,眼压介于30~45mmHg。术前视力:光感7例,手动12例,数指20例,0.1以上3例。光定位及色觉均正常。术前。术后随访3-24月,平均12.6月。

1.2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入院前1个月病情稳定,无明显患眼红肿痛畏光流泪.入院后托吡卡胺散瞳,无效者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散瞳,其中5例瞳孔膜闭,无法散瞳。继发青光眼者给予降眼压处理,眼压控制。术前3天所有患者给予地塞米松5mg加入抗生素静滴.术前半小时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3次。

手术步骤:常规消毒铺巾.球周麻醉,剪开10点~2点间角膜缘后球结膜,做以上穹窿为基底的结膜瓣,烧灼止血。采用直线形角膜缘隧道切口,虹膜恢复器伸入瞳孔区剥离粘连虹膜,瞳孔膜闭者伸入虹膜剪剪切分离虹膜后粘连。开罐式环形截囊.水化分离后旋转晶体核至前房,自然娩核或晶体圈匙娩核,注吸清除皮质.晶体囊袋内注入粘弹剂,植入后房型PMMA人工晶体。置换前房粘弹剂,角膜切口10-0尼龙线缝合2~3针.术毕,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单眼包扎。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给予地塞米松7~10mg加入抗生素静滴抗炎抗感染治疗,病情稳定后,地塞米松酌减。术后1~2天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术后第3天术眼开放滴眼液,复方硫酸新霉素眼水每日5次,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复方托吡卡胺眼水每日1次活动瞳孔,术后留院观察4~6天,病情稳定后,术眼颞下深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得20mg,给予出院。

2结果

42例均完成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瞳孔基本呈圆形,直径3~5mm.术后1周视力检查:术后视力0.5~0.8者8眼(19%),0.3~0.5者26眼(61.9%),0.1~0.3者4眼(9.5%),0.1以下4眼,其中3眼术后视力仍为手动,考虑为继发青光眼,长期高眼压所致.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房反应,瞳孔区有不同程度渗出,经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渗出吸收,颞下深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得20mg后出院。术后随访3-24月,平均12.6月,所有病例术后视力稳定或有提高,均未发现前房渗出等炎症反应。

3讨论

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在临床并不少见,且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虹膜后粘连,甚至玻璃体也会发生炎症反应浑浊,这些都会增加手术难度,降低术后效果.我科的体会是:尽管存在诸多危险因素,但经认真筛选病例,术前积极准备,术后积极预防,均可取得良好疗效.具体包括:①病例筛选.我们选择的病例均要求无活动性炎症,眼压稳定,B超提示玻璃体浑浊不严重,视功能检测无严重异常.②手术时机的选择.活动期虹膜睫状体炎一般不宜手术,应抗炎治疗,炎症控制3个以上再手术为宜.术前局部和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可有效预防手术激惹反应.③术后积极预防炎症反应.如果炎症反应较重,会有大量纤维素样渗出,遮盖晶体,严重影响术后视力提高,应局部及全身给予大量皮质类固醇,促进渗出吸收.曲安奈得注射液是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而持久的抗炎作用.我科常规给予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术后患者颞下深部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得注射液20mg处理,均取得良好疗效。

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手术治疗的关键是严格选择手术时机,术前充分准备,术后积极预防,可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  ;  ;  

白内障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