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论文题目: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岩土工程

作者: 孙红月

导师: 龚晓南

关键词: 岩土工程,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地下水管道排泄系统,渗流场,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弹塑性接触模型,治理措施

文献来源: 浙江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边坡是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的基本地质环境,确保边坡安全是人类生活与工程活动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大量工程建设地处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区,边坡失稳时有发生,滑坡灾害成为山地丘陵区工程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含碎石粘性土滑坡是最主要的滑坡类型,如浙江省1991~2000年间调查过的979处滑坡中有80%就是此类滑坡。本论文基于大量滑坡实例的调查分析和监测试验,围绕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展开系统的研究工作。 本文以大量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现场调查和变形破坏过程监测为基础,分别对坡面堆载诱发型滑坡、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和自然斜坡型滑坡的成因机制、影响因素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对滑坡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力学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滑坡治理工程的作用方式和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价。 通过深入的现场调查和室内模型试验,揭示了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的地下水渗流管道系统。我国南方地区雨水充沛,在地下水渗流的长期作用下,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往往形成管道状地下水排泄系统。通过对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地质调查、地下水位监测和抽水试验,揭示了松散堆积土边坡中地下水管道系统的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再现了地下水渗流管道系统的形成过程。 通过对大量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深入研究,揭示工程活动引起的边坡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是此类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边坡坡面堆载一方面直接使边坡沿潜在滑面的下滑力增大,另一方面又使路基土产生压缩变形而破坏松散土中的地下水排泄系统,使坡体中的地下水位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大下滑力。坡脚开挖不仅减小滑坡的抗滑力,而且开挖面附近的局部坍塌破坏还会导致地下水渗流管道的破坏而引起地下水位的抬升,使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进一步降低。而自然斜坡的失稳,主要是斜坡区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和长时间的持续降雨,地表水的大量入渗导致地下水入渗量超过了坡体中原有排泄系统的排泄能力,从而使坡体中的地下水位上升、斜坡稳定性降低。 采用弹塑性接触模型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滑坡变形破坏的力学过程,揭示了滑动面上法向应力和摩擦力的分布规律及与滑面强度参数的关系,分析了滑面摩擦阻力发挥与滑动变形的关系,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揭示了滑体沿滑面的滑动位移具有差异性滑动的变形非协调现象,为分析地表变形和滑坡解体过程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对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不同治理措施进行了系统研究。分析计算了地表和地下排水对提高滑坡稳定性的效果;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抗滑桩的力学作用,用物理模型模拟了锚固边坡在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过程。通过对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分析和不同治理措施的研究,提出此类滑坡的治理应以治水为主,即防止此类滑坡发生的经济有效的治理措施就是降低滑坡体中的地下水位,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滑坡的具体情况,辅以其它如砍头压脚和抗滑工程等措施,从而达到经济有效地防治滑坡的目的。关键词:岩土工程,滑坡,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地下水管道排泄系统,渗流场, 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弹塑性接触模型,治理措施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滑坡研究现状

1.2.1 滑坡调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计算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参数反分析的研究现状

1.2.4 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技术的研究现状

1.2.5 水的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1.2.6 各类统计类比方法和非线性方法的引入

1.2.7 数据库及专家系统方法

1.2.8 滑坡预报研究现状

1.2.9 滑坡防治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坡面堆载诱发型滑坡

2.1 上三公路1~#滑坡

2.1.1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2.1.2 滑坡特征

2.1.3 滑坡成因及稳定性分析

2.2 上三公路3~#滑坡

2.2.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2.2.2 滑坡特征

2.2.3 滑坡成因分析

2.2.4 滑坡稳定性分析

2.2.5 滑坡的形成机制

2.3 上三公路5~#滑坡

2.3.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2.3.2 滑坡特征

2.3.3 滑坡稳定性分析

2.3.4 滑坡的形成机制

2.4 堆载诱发型滑坡的共性特征

第三章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

3.1 上三公路2~#滑坡

3.1.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3.1.2 滑坡特征及成因

3.1.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2 上三公路4~#滑坡

3.2.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3.2.2 滑坡特征及成因

3.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3.3 上三公路6~#滑坡

3.3.1 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3.3.2 滑坡结构与变形破坏特征

3.3.3 滑面强度参数试验与反分析

3.4 龙丽一级公路龙游官家滑坡

3.4.1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

3.4.2 滑坡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3.4.3 滑坡特征

3.4.4 滑坡成因分析

3.4.5 滑坡稳定性分析

3.5 330国道复线瓯青公路小旦滑坡

3.5.1 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3.5.2 滑坡变形破坏发展过程

3.5.3 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3.6 开挖诱发型滑坡的共性

第四章 含碎石粘性土自然型滑坡

4.1 下山村滑坡

4.1.1 地质环境条件

4.1.2 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

4.1.3 滑坡稳定性分析

4.2 五度山滑坡

4.2.1 地质环境条件

4.2.2 滑坡特征

4.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4.3 基本认识

第五章 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5.1 堆载诱发型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5.1.1 计算模型选择

5.1.2 理想弹性体模型分析

5.1.3 弹塑性模型分析

5.1.4 DP材料的接触算法模型分析

5.2 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变形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

5.2.1 计算模型选择

5.2.2 理想弹性体模型数值分析

5.2.3 弹塑性模型数值分析

5.2.4 弹塑性材料接触模型数值分析

5.3 基本认识

5.3.1 堆载诱发型滑坡成因机制数值模拟的基本认识

5.3.2 坡脚开挖诱发型滑坡成因机制数值模拟的基本认识

第六章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地下水渗流方式与作用机制的物理模拟

6.1 含碎石粘性土边坡中地下水渗流方式的物理模拟

6.1.1 物理模型制作

6.1.2 物理模拟过程

6.2 边坡地下水渗流作用下的变形破坏试验

6.2.1 边坡地下水渗流试验方法

6.2.2 地下水渗流引起边坡破坏的过程

6.2.3 地下水渗流对锚索预应力及坡体应力的影响

6.3 物理模型试验获得的主要认识

第七章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防治对策

7.1 地表排水与地下排水措施

7.1.1 官家滑坡的治理对策

7.1.2 五度山滑坡的治理对策

7.2 去除致滑因素,恢复原貌措施

7.3 地表排水与护坡加抗滑桩措施

7.3.1 2~#滑坡的治理对策

7.3.2 4~#滑坡的治理对策

7.4 地表排水与卸荷加抗滑桩措施

7.4.1 治理方案分析

7.4.2 治理工程设置

7.4.3 滑坡治理效果

7.5 前缘堆载反压加抗滑桩

7.6 大型地下排水洞加抗滑工程措施

7.6.1 治理方案分析

7.6.2 治理措施决策

7.6.3 排水工程对提高滑坡稳定性的作用

7.6.4 滑坡治理效果

7.7 工程治理措施影响地下水动态的数值模拟

7.7.1 渗流模型

7.7.2 模型的参数取值

7.7.3 成果分析

7.8 抗滑桩加固作用的数值分析

7.9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4-18

参考文献

  • [1].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五段致密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D]. 孟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
  • [2].抚顺煤田地质灾害成因机理与预测分析研究[D]. 刘大勇.东北大学2009
  • [3].西安地裂缝形成的区域稳定动力学背景研究[D]. 王卫东.长安大学2009
  • [4].白龙江流域降雨型泥石流成因机理研究[D]. 郭鹏.兰州大学2015
  • [5].崩塌—推覆滑移地质体成因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D]. 吴圣林.中国矿业大学2008
  • [6].渭河盆地地裂缝成因机理研究[D]. 何红前.长安大学2011
  • [7].苏里格气田苏20区块气水分布规律研究[D]. 王继平.西北大学2014
  • [8].桂西南地区下三叠统锰矿沉积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D]. 尹青.成都理工大学2015
  • [9].岩质边坡的地震动特性及基覆型边坡的滑坡成因机理、稳定性判识、危害范围评价体系的研究[D]. 杨长卫.西南交通大学2014
  • [10].秦巴山区软弱变质岩浅表层滑坡成因机理研究[D]. 熊炜.长安大学2012

标签:;  ;  ;  ;  ;  ;  ;  ;  

含碎石粘性土滑坡的成因机理与防治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