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金融技术创新的进步,资产证券化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复杂。资产证券化是一种结构化融资方式,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离组合,增强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正是由于资产证券化的这一特殊功能,使得用证券化方式成为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资产证券化,对不良资产进行转移、隔离和集中处理,有助于银行进行呆账调整,使之增加资产流动性,改善经营业绩。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金融、会计、法律等各个领域。每一因素均对资产证券化的顺利进行有重要影响。为了给这项经济活动提供合理、客观的会计制度保障,对不良资产证券化交易进行会计规范,成为会计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首先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与分析,然后结合国内外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问题。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对不良资产证券化流程和交易特点的分析,比较国内外现行准则在该问题上的会计确认、计量异同,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重点考虑相关交易的经济实质,从而详细分析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计量、披露的方法,对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问题展开了初步的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插图索引附表索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选题意义1.2 国内外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综述1.2.2 国内研究综述1.3 研究内容及结构1.3.1 研究内容1.3.2 结构安排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原理分析2.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及本质2.1.2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2.2 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及运作模式2.2.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基本概况2.2.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参与方2.2.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2.3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会计问题2.3.1 真实销售与担保融资2.3.2 特殊目的实体的合并问题2.4 本章小结第3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3.1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标准3.1.1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Risk and Rewards Approach)3.1.2 金融合成分析法(Financial Component Approach)3.1.3 后续涉入法(Continuing Involvement Approach)3.1.4 综合评述3.2 国内外相关准则的现行规定3.2.1 FASB 的规定3.2.2 IASC 的规定3.2.3 我国准则的相关规定3.3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方法3.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体现3.5 本章小结第4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4.1 不同会计确认方法下的计量4.1.1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下的会计计量4.1.2 金融合成分析法下的会计计量4.1.3 后续涉入法下的会计计量4.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问题4.2.1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的运用4.2.2 不良资产证券化中相关资产公允价值的获得4.3 本章小结第5章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会计信息及相关风险披露5.1 会计报表合并与披露问题5.1.1 SPV 的合并与分立5.1.2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5.2 相关风险披露问题5.2.1 不良资产证券化存在的主要风险5.2.2 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披露5.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不良资产证券化论文; 会计确认论文; 特殊目的实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