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闻评论的针对性和新颖性

浅谈新闻评论的针对性和新颖性

代玉红

(吉林市经济广播电台吉林省吉林市132011)

中图分类号:G2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摘要:随着新闻工作的不断扩展与深入,新闻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表现形式,逐渐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所传达的信息甚至超过了新闻报道本身。所以,如何写好新闻评论,增强其可读性,也成为新闻工作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本文集中谈谈其针对性和新颖性问题。

关键词:新闻评论新颖性针对性

现实生活中,新闻评论一直是我们党传达指示精神、工作部署的主要途径。每当党和国家召开重要会议做出重大决策前后所发表的新闻评论,这种作用就更明显。许多新闻评论透露出来的信息,比有关新闻报道还要及时,从而将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决策,有关新的指示精神,迅速地传达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众所周知,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新闻传播媒介就新近发生的重要新闻事实和当前人们普遍关注和存在的实际问题、思想动态,发议论、讲道理、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政论文体。它是各种新闻传媒播发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微型评论、编者按与编后感等言论文章的总称。

新闻工作的实践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闻评论已经越来越受到新闻工作者的重视。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新闻评论大量出现,不仅发展了新闻事业,而且丰富了人民思想文化生活,也受到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因此增强新闻评论的可读性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增加新闻评论的可读性,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和新颖性。

一、针对性是新闻评论的首要特点

(一)必须有的放矢,深入生活,及时抓住问题

要及时地抓住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是“有的放矢”。这里的“的”是其针对性的集中表现,是当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社会生活中的不良倾向、群众中流行的错误观点和行为等,这就是新闻评论的切入点。新闻评论只有针对当前的各种新闻要素,言当其时,为人们剥开云翳,明晰方向,它才能受到读者的喜爱,真正发挥新闻评论的作用。2008年9月新华社播发的短评《警惕腐败行为“蚁穴化”》,就是一篇针对性很强的文章,它针对的是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大贪没胆、小腐不断”领导干部靠零打碎敲的“小腐败”敛财的“蚁穴化”倾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拨开迷雾,厘正视听,辨别是非,警醒世人,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很受读者的喜爱,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二)准确认真地选好评论的切入点

1.要把读者思想需求与宣传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党的某项政策一经公布,定会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反响,由于人们在思想观念、知识水平、文化素养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对某项政策的理解便会不尽相同,引导舆论,统一思想便成为新闻评论义不容辞的责任,评论撰写者要善于从人们关注的焦点人手传达信息,说明道理,达到传道解惑的目的。

2.要把一时一地的客观实际与掌握宏观政策结合起来。非典型肺炎曾经是当年新闻最关注的一个重要事件,如果仅仅从疫情的角度来告诫人们注意防范、不要滥吃野生动物似乎有些缺乏新意。而《人民日报》当时登载的《一手抓防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却从大处着眼,提醒我们既不能掉以轻心忽视非典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又不能盲目悲观,对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缺乏信心,30多年的改革开放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在战胜非典的同时,又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此评论读后不仅让读者心悦诚服,而且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工作,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3.要不跟风,保持理性、与众不同的声音。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时,要沉着、冷静,不炒作、不跟风,要独辟蹊径,选择好切入点,万不可入云亦云,要言人所未见。

二、新颖性是新闻评论的另一大特点

1.确立的观点新颖。要力求“新”字当头,必须保证新闻评论提出新的观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都十分迅速,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许多问题刚刚出现,还处在潜伏期或苗头期,新闻评论要认清其意义和后果,对新的社会现象提出新的态度和观点。2003年7月9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在强国论坛栏目中发表了一篇题为《“三个代表”不是“万金油”——评一种庸俗和有害的做法》的评论文章,批评了政府官员“在接受采访时、在镜头前发言时,无论是什么具体的工作,言必称三个代表”,并呼吁领导干部和宣传部门“万万不可再做理论宣传庸俗化的蠢事,那样只会增加人们的逆反心理”,“三个代表”理论是否能够为群众所信服,关键看中共是否能给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带来了物质利益和文化财富,以及政府官员是否廉洁,而不是言必称三个代表的宣传攻势。这篇评论仅在人民网上挂了一天,就成为强国论坛点击率最高的文章,到北京时间7月10日下午16时,共有12135人阅览者,并得到《南方都市报》等媒体的转载。这篇评论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它的观点新颖,是本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负责的态度写的,它指出在中央掀起学习“三个代表”的热潮时,“三个代表”有流于形式的苗头,观点具有新颖性,‘新’在它道人所未道,‘新’在人人心中所想,人人笔下却无,新在它对党和人民事业为重的大无畏精神和敢闯敢冲的风格,也新在它其中所论述的东西点在了我们这个新时代痼疾的要害之处。

2.写作的形式新颖,力求标题突出。写新闻评论时一定要下功夫拟个好标题,以使全篇生辉,忌平、忌俗,必须精心提炼标题,切忌使用“从……谈起”“由……想到的”一类标题,这类标题是够平易近人,但读后没有深刻印象。好的评论标题应该是新奇的,如《美国人权镜照人不照己》《美苏开始跳探戈舞了吗?》是警醒的,如《警惕腐败行为“蚁穴化”》《谨防“精神贿赂”》;是意蕴绵长的,如《民工讨工钱:是讨薪并非讨赏》《在战争与和平的翘翘板上》;要大胆革新,同时注重文采,使用诗歌、典故、民谚、顺口溜、名人名言、流行词汇等形式。

3.提出的论据新颖。“论据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两大类,理论性论据常见的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条文、政府的政令,以及经实践检验过的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文化遗产,以及活的格言、成语、谣谚等等;事实性论据包括典型事例、概括性事实、知识性材料。”当年在我驻南联盟使馆3位牺牲的烈士骨灰被迎回祖国之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对人类文明的肆意亵渎》就是利用理论性论据和事实性论据的典范,文章并没有象以往一样怀着民族恨、阶级情对美国空发指责、横加批评,而是指出美国为首的北约此行径违反了国际社会已公认的一系列国际法、国际准则,又拿出北约的精确制导炸弹对难民车队、国际列车、公共汽车和平民居住区进行虐杀式的轰炸的事实做为依据,有理有据的对美国的野蛮行为进行了批判。此篇评论论据新颖,脱离了无尽的谩骂和泛泛的职责,而上升到轰炸使馆、残害平民违反法律公约、是脱离文明社会道德标准,是血腥野蛮的非人行为这一高度,以理服人,以事实打动人,从而使读者感受到美国的血腥暴行是国际关系史上的罕见恶例,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亵渎这一评论要旨。

标签:;  ;  ;  

浅谈新闻评论的针对性和新颖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