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系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低,时空分布变异性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土地资源的匹配状况不理想,生态系统相对脆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水土资源分布与国民经济产业布局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些水资源紧缺而人口集中、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提出了外调水的要求。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已成为当代人的必然选择和行为的准则、目标和约束条件。一方面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宏观调配,另一方面调水会对生态与环境造成广泛而久远的影响,从而调水成为引起广泛关注的焦点,反对调水的呼声与要求调水的呼声同样强烈。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本论文通过总结现有调水工程的经验和教训,归纳跨流域调水的关键技术问题,并逐一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应用上对其进行了探讨。论文辩证地分析了调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调水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要解决或缓解缺水地区竞争性用水矛盾给生态与环境造成的破坏;应用水资源三次供需平衡分析,剖析缺水地区水资源情势,针对缺水地区竞争性用水的特点,研究跨流域调水的外调水与当地水合理配置的方法、准则与途径;论文研究了跨流域调水效果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水价形成机制、水价结构及制定策略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基于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简洁、直观、灵活、通用的跨流域调水规划方案综合评价与选优方法和工作路线;论文认为,法律、政府、市场、公众共同构成跨流域调水的社会保障体系,它是跨流域调水能够顺利实施、正常运营、发挥其应有效益和作用的必备条件。 基于以上关键技术问题的梳理和解决,论文以跨流域调水项目规划阶段为时间断面,以规划内容为工作平台,以跨流域调水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的论证为纲,展开跨流域调水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各方面的定量分析,将热力学熵原理和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跨流域调水系统分析,建立了跨流域调水系统及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子系统以收敛和谐为特征的综合判据,给出了跨流域调水规划论证的纲要和关键节点,系统地构建了以调水的迫切性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和社会保障为构架的跨流域调水规划的技术支撑体系,丰富和发展了水利规划方略,对跨流域调水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以安徽省淮水北调工程规划为实际应用案例,对该工程规划的关键线路和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国外跨流域调水概况
  • 1.3 中国跨流域调水工程概况
  • 1.3.1 中国古代调水工程
  • 1.3.2 中国现代调水工程
  • 1.4 水利与跨流域调水规划思路
  • 1.4.1 二十世纪水利规划模式
  • 1.4.2 跨流域调水规划研究现状
  • 1.4.3 调整水利规划思路的动因
  • 1.4.4 水利规划思路的调整方向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性分析
  • 1.5.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5.2 本研究创新性分析
  • 1.5.3 研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基础理论与方法
  • 2.1 国民经济和生态与环境和谐用水
  • 2.1.1 人与自然和谐
  • 2.1.2 生态与环境用水
  • 2.1.3 广义水资源理论
  • 2.2 多水源多目标水资源配置理论
  • 2.2.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
  • 2.2.2 水资源合理配置原则
  • 2.2.3 水资源使用权调整准则
  • 2.2.4 调水工程水资源配置分析基础
  • 2.3 水资源环境价值理论
  • 2.3.1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
  • 2.3.2 水资源成本构成与计算方法
  • 2.3.3 环境成本及计算方法
  • 2.4 规划方案评价理论
  • 2.4.1 系统分析理论
  • 2.4.2 研讨厅系统分析方法论
  • 2.5 跨流域调水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5.1 水资源综合管理
  • 2.5.2 政府宏观调控
  • 2.5.3 法律制度保障
  • 2.5.4 市场与水市场
  • 2.5.5 公众参与
  • 2.5.6 跨流域调水的社会支撑系统架构
  • 第三章 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
  • 3.1 水资源供需三次平衡分析
  • 3.1.1 以现状供水能力为基础的水资源一次供需平衡
  • 3.1.2 以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的水资源二次供需平衡
  • 3.1.3 以外调水补充当地水为基础的水资源三次供需平衡
  • 3.2 跨流域调水必要性评估
  • 3.2.1 缺水地区的战略地位
  • 3.2.2 缺水地区水资源情势
  • 3.3 跨流域调水可行性评估
  • 3.3.1 跨流域调水工程总体布局
  • 3.3.2 水源地可外调水量分析
  • 3.3.3 外调水与当地水合理配置
  • 3.4 跨流域调水合理性评估
  • 3.4.1 跨流域调水工程国民经济评价
  • 3.4.2 调水工程水价综合分析
  • 3.4.3 跨流域调水规划方案评价与选优技术
  • 3.5 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管理规划
  • 3.5.1 国外调水水工程管理
  • 3.5.2 国内调水建设管理机构
  • 3.5.3 实现高效建设管理的调水工程机构设置
  • 3.6 跨流域调水综合判据
  • 3.6.1 热力学第二定律与耗散结构理论
  • 3.6.2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嫡变分析
  • 3.6.3 跨流域调水综合判据
  • 第四章 淮水北调规划案例研究
  • 4.1 淮水北调必要性评估
  • 4.1.1 受水区国民经济发展与战略地位
  • 4.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1.3 淮水北调一次供需平衡分析
  • 4.1.4 基于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二次平衡分析
  • 4.2 淮水北调工程可行性研究
  • 4.2.1 淮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
  • 4.2.2 水源地可外调水量分析
  • 4.2.3 跨流域调水方案规划
  • 4.2.4 基于跨流域调水的淮水北调三次供需平衡
  • 4.3 淮水北调合理性评估
  • 4.3.1 淮水北调国民经济评价
  • 4.3.2 调水工程水价分析
  • 4.3.3 淮水北调方案评价
  • 4.4 淮水北调管理规划
  • 4.5 淮水北调综合判据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成果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及所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跨流域调水规划的基本思路与方法[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1(06)
    • [2].引汉济渭水权置换丰枯差异水量补偿初步研究[J]. 人民黄河 2015(05)

    标签:;  ;  ;  ;  ;  ;  

    跨流域调水规划技术支撑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