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心力衰竭目前已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总体预后很差。有轻度心力衰竭症状的患者,年病死率为5%-10%;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年病死率高达30%-40%。而心肌梗死是发生心力衰竭的最重要的始动因素,它导致有功能的心肌细胞的丧失、心肌纤维化和心室重构过程。因此早期有效地评价这部分病人心功能的状态,对于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疗效判断、估计预后都有重要意义。在心肌梗死后由于左室重构,心脏形态变得不规则,此时超声心动图作为常规检查方法在评价心功能时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出现的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能更直接地反映心肌整体和局部功能的状态。尤其是二尖瓣环的运动不受心脏位置形态改变的影响,它可反映左室整体的舒张、收缩功能。本研究应用DTI技术来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抗醛固酮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同时对超声的两种技术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对象及方法:130例确诊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安体舒通组61例与常规组69例。在入选时和治疗6、12个月后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检查并测量二尖瓣环4个位点(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DTI运动速度。结果:治疗6个月后,安体舒通组患者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四点(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s)明显增加(p<0.05),LVEF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在12个月时,安体舒通组患者s值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LVEF增加也有统计学差异(p=0.036,p=0.02)。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EF值与s值之间的相关性较好(r=0.24,p=0.018),且s比EF的敏感性更高。两组DTI测量二尖瓣环四点的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的平均值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结论:1、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四点(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与应用改良Simpson法测量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相关性较好(r=0.24,p=0.018),且s值比EF的敏感性更高。2、D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ACEI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抗醛固酮治疗,在6个月时收缩功能明显改善(p<0.05),12个月时仍可持续改善趋势(p<0.05)。但舒张功能改善不明显。3.DTI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常规ACEI治疗,使患者心功能有改善趋势,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目的:研究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在心肌梗死(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心功能的动态变化,及DTI用于临床术后随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例MI住院患者,根据是否进行PCI术,分为PCI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1例,术前、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行DTI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PCI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应用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四点(室间隔、侧壁、前壁、下壁)收缩期主峰S波速度的平均值术后一个月较术前即有明显改善,S与EF之间的相关性较好,且S比EF的敏感性更高。DTI二尖瓣环四点的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的平均值术后较术前增大;而二尖瓣口血流舒张早期与晚期主峰速度E/A比值无显著差异。结论:PCI术后,PCI组患者整体心脏收缩、舒张功能短期内得到改善;血运重建是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改善的重要因素之一;DTI技术观测AMI患者的心功能较常规超声心动图技术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可作为常规超声心动图的有力补充。

论文目录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研究的局限性
  • 6. 下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第二部分 多普勒组织成像在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心功能变化的临床随访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应用组织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收缩功能[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10)
    • [2].组织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7(02)
    • [3].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评价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11)
    • [4].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1(05)
    • [5].实时双平面成像技术测量正常胎儿二尖瓣环面积的应用[J].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7(08)
    • [6].二尖瓣环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1例[J].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04)
    • [7].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观察正常人二尖瓣环空间结构[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07)
    • [8].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在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早期受损中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6(02)
    • [9].二尖瓣环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心梗介入治疗后左室功能的改变[J]. 中国实用医药 2013(29)
    • [10].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J]. 山东医药 2012(24)
    • [11].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二尖瓣环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09)
    • [12].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01)
    • [13].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 [14].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评价缺血性二尖瓣反流[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27)
    • [15].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对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04)
    • [16].组织多普勒显像检测二尖瓣环速度评价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J]. 临床医药实践 2010(05)
    • [17].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对正常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分析[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05)
    • [18].邻近二尖瓣环心内膜室性心动过速消融1例[J]. 心电与循环 2020(04)
    • [19].应用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改变[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08)
    • [20].二尖瓣环不同部位组织多普勒波形对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1(07)
    • [21].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8(07)
    • [22].经胸冠状动脉检测联合自动追踪二尖瓣环位移对冠心病诊断的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5(05)
    • [23].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定量评估早期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收缩功能[J].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2015(10)
    • [24].二尖瓣环位移对肥厚性重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估作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3)
    • [25].应用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收缩期位移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准确性探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27)
    • [26].冠心病患者二尖瓣环位移的超声评估及其与左心功能、血清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6(19)
    • [27].组织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左心房功能[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05)
    • [28].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技术定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2(12)
    • [29].二尖瓣环自动追踪技术评价法洛四联症患儿左心室功能[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12)
    • [30].组织运动二尖瓣环位移自动追踪技术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9(03)

    标签:;  ;  ;  ;  ;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