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Vario.EL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等元素(论文文献综述)
王波[1](2021)在《元素仪分析法与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Vario ELⅢ元素仪分析法和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原理。通过成对对比法对大同地区煤样的全硫值进行测试比较,t检验法、F检验法验证表明:St<2.00%时,2种方法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能满足国标要求。St≤1.50%时,在95%概率下的置信限下置信区间为-0.06%~0.05%,两者存在一定误差,并分析了存在误差的原因。
唐跃刚,王绍清,郭鑫,李瑞青,林雨涵[2](2021)在《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指出本文定义了煤中有机元素并充实了有机地球化学概念,综述了近十年来关于煤中有机元素现状的研究、生物标志化合物、煤分子结构和煤微观超微观研究趋势,以及煤有机地球化学在地质、工业和生态环境中的应用,提出了研究存在问题并展望了未来这一领域发展趋势。近十年来,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有机硫煤硫化合物、树皮煤脂肪烃和煤多环芳烃组成。煤大分子结构研究以键合结构和嵌布结构理论为主。煤显微组分研究主要集中于类脂体、惰质体成因。特殊煤研究尤其是中国特有的树皮体研究、煤显微组分的工艺性及其热演化、燃烧与气化残渣岩石学、煤系气、煤相和层序地层学、煤基石墨烯、低碳与生态环保等领域都是当前研究热点。随着新理论与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煤有机地球化学会出现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卢美西[3](2020)在《蛇纹石矿区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固碳作用潜力》文中认为土壤养分和矿物组成会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组成与演替,而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也会对土壤矿物风化、次生矿物形成以及养分循环产生重要影响。探究蛇纹石矿区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其固碳作用潜力对于利用蛇纹石的碳酸化来捕获大气CO2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东海县蛇纹石矿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该矿区裸露岩石表层和不同植被覆盖下的蛇纹石表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合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EDS)等对岩石及土壤样品的分析,探究蛇纹石矿区微生物群落结构在蛇纹石风化过程中的生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Chloroflexi和Actinobacteria在裸露蛇纹石表面和蛇纹石表层土壤中都占据较大比例,是稳定存在的优势种群;Cyanobacteria在裸露岩表、藻类结皮和苔藓植物根际有较高的丰度,但在禾本科植物根际显着减少,这显示了不同风化程度的蛇纹石土壤环境中细菌功能的转变;在苔藓植物根际,Chloroflexi成为占比最大的门,禾本科植物根际土中Actinobacteria丰度激增,成为优势类群;木本植物根际土中的细菌群落结构与禾本科植物根际土中相似;Ascomycota在所有土壤取样样品中都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禾本科植物根际占据绝对优势。在属的水平上,Penicillium和Fusarium等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真菌在蛇纹石矿区的各组取样样品中都占优势,这可能与它们对生物大分子有机质的降解利用有关;木本植物根际土壤与蛇纹石土壤中的真菌群落结构区别明显,结合微生物群落差异显着性检验结果,认为蛇纹石的存在可能对某些属的微生物有筛选或富集作用。根据矿区不同植被覆盖下采集到的蛇纹石样品的矿物分析结果,发现裸露的蛇纹石表面和藻结皮下的蛇纹石中含有方解石和高镁方解石,而苔藓和禾本科植物根际的蛇纹石土壤中只有高镁方解石,推测微生物和植物对蛇纹石的风化使得土壤环境含有大量镁离子,更容易导致高镁方解石的形成。采集该矿区及其周边50 km范围内的多处土壤样品,检测发现高镁方解石仅出现在含有蛇纹石的矿区土壤中,距离矿区越远越难以找到高镁方解石,该结果为利用蛇纹石生物风化形成高镁方解石的途径进行碳素固定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了进一步探究蛇纹石风化时耦联碳酸盐形成的能力,开展了将蛇纹石添加在土壤中进行植物培养的盆栽试验,结果显示在土壤中添加蛇纹石种植植物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生物量的作用,同时会提高土壤p H值,增加土壤碳酸盐的形成。因盆栽植物试验时间限制,形成的少量碳酸盐混合在土壤中难以被分离,在矿物组成分析时难以被检测。总体来说,从裸岩到蛇纹石表面覆盖地衣、藻类、禾本科等,植物类群越复杂,细菌的种类增加越显着,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也增加,但真菌种类、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总体上下降。随着岩石风化程度的增加及植物的定植,土壤和植物似乎能联合塑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应蛇纹石矿区环境的生物群落结构,以共同驱动表层蛇纹石风化和方解石、高镁方解石的形成。这项研究初步揭示了蛇纹石风化成土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蛇纹石添加土壤所具有的潜在的生态功能,为利用自然条件下蛇纹石风化来捕获大气CO2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丽,邓岩[4](2020)在《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碳含量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应用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中的碳含量(WC),探讨了固定氧气流量下不同加氧时间,以及碳纤维的上浆量对碳纤维的WC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工作曲线法,按CHN模式操作要求,将氧气流量固定为25 mL/min,得出了最佳的加氧时间为107 s;碳纤维的上浆量使碳纤维的WC结果偏低,测试碳纤维的WC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去浆处理;在最佳的仪器操作条件下,采用加入标准物质乙酰苯氨和蒽分别进行方法准确性验证,加入乙酰苯胺的回收率为99.68%~100.29%,加入蒽的回收率为100.20%~100.45%;7次测定日本东丽公司的T300B-6K碳纤维和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的JHT300-6K碳纤维的WC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1%, 0.10%;进口碳纤维和国产碳纤维的WC为92.50%~96.72%。
陈飞[5](2019)在《湖南天龙山岩体侵位对寒婆坳煤系变形变质的综合效应》文中认为煤对应力、应变和温度十分敏感,在多期次、多层次的构造-热运动下必然会留下各种应力作用(静压力和构造应力)痕迹。印支期、燕山期以来的多期次、多层次的构造运动,对湘中煤系变形变质和赋存状态显着影响,聚煤盆地遭受强烈破坏,煤系变质程度显着增大,煤系赋存状态复杂化,具有显着的时空差异性。故揭示煤系变形变质与构造环境关系,对于认识湘中煤系构造变形复杂性、煤炭资源科学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煤田地质学和煤岩学、构造地质学和构造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采用煤质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元素分析(XRF、ICP-MS)等实验测试手段,分析煤变质特征、宏观微观变形特征、有机质演化特征、煤中矿物物相和地球化学特征等结果,探讨了湖南中生代天龙山岩体侵位对寒婆坳矿区煤系变形变质、煤结构变化的构造效应以及元素迁移富集的应力-应变环境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天龙山岩体侵位挤压的局部应力场及叠加岩浆热作用,促进煤化程度升高逐渐转变为隐晶质石墨;岩体侵位施加放射状挤压应力集中带,节理与岩组主压应力轴方位与岩体边界近于垂直,脆性-脆韧性变形煤属浅层低温高压构造环境。(2)不同构造变形煤在扫描显微镜下有不同的显微结构构造、破碎程度、碎块形态和揉皱等变形特征,岩浆热变质作用影响下,显示镶嵌结构、气孔等特征。(3)构造应力与岩浆热变质叠加作用对煤的大分子结构影响显着,靠近岩体煤大分子结构趋向均一化、有序化,碳原子面网间距(d002)减小,基本结构单元(BSU)的延展度(La)和堆砌度(Lc)增大、促使BSU向稚理化发展,La/Lc随变质程度降低及远离岩体而减小;随着靠近岩体,氢富集度、氧富集度和IV类氢原子丰度减少,缩合程度和I类氢原子丰度比例增大,说明叠加岩浆热作用使侧链和官能团热解脱落加剧,芳香度增加。显示高煤级煤在火成岩侵入过程中石墨化程度明显增加,揭示岩体侵位对煤结构的演化具有超前效应。(4)与上地壳及世界煤相比寒坡坳向斜煤中相对富集As,Be,Co,Cr,Cs,Cu,Li,Ni,Pb,Sc,Sb,Th,V,Y和REE;微量元素随距离岩体远近呈分异规律,可划为富集型、稳定型与散失型,与岩浆热液作用及构造应力作用密切相关;稀土元素总量均值为63.65×10-6,岩浆侵位并未改变稀土元素整体分布特征,其含量随靠近岩体而增加,向富轻稀土方向演化;煤中稀土元素总量与灰分产率正相关,与煤变质程度相关性不大;据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及聚类特征归纳为3种类型,与前寒武纪板岩有相似的分配曲线,显示继承性物源;岩浆侵位导致稀土元素富集、迁移有限(局限于围岩蚀变带)。
程晨[6](2019)在《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机理》文中认为鉴于煤炭形成与开发利用过程中氮会转移到油气、粘土矿物和大气氮氧化物中,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机理展开研究不仅可以估算不同地区燃煤对大气氮氧化物的贡献率,还可以丰富和拓展煤地球化学以及氮同位素地球化学在油气领域应用的理论基础。本论文在选定可靠氮同位素测试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煤化学、煤岩学、煤地球化学数据,厘清了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理,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对比研究发现,密封石英管燃烧法和优化参数后的EA-Conflo IV-IRMS联机法相较于Kjeldahl-Rittenberg法均可以准确地测定煤中氮同位素组成;对于铵态氮含量高的煤样,建议利用密封石英管燃烧法直接测定煤样全氮同位素组成或者提取干酪根后利用优化参数后的EA-Conflo IV-IRMS联机法测定有机氮同位素组成。基于密封石英管燃烧法测定的中国煤样全氮δ15N值介于1.4‰~5.1‰之间(n=141),与国外煤样δ15N值的范围(0.3‰~5.4‰)相似,且同一煤层剖面δ15N值表现出非均一性特征,最高可达2.5‰。统计发现,中国煤δ15N均值与成煤时代和灰分产率关系不显,而随着煤级或硫含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具有相似煤级或硫含量的煤中,δ15N值仍呈现出明显的变化(~5‰),这暗示着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多因素耦合控制作用。通过对三个烟煤的密度级样品氮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厘清了粘土矿物中铵态氮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相对于瘦煤SH15密度级样品δ15N值的持续升高(约4.8‰),肥煤TL08和焦煤HX10密度级样品δ15N值随着铵态氮含量的增加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降低的幅度分别约6.0‰和3.7‰),这表明肥煤和焦煤中铵态氮同位素组成存在明显的非均质性特征(即同时存在高于和低于有机质δ15N值的铵态氮);随着煤级的升高,此非均质性逐渐降低,最终可使大部分铵态氮δ15N值超过有机质δ15N值(比如,瘦煤SH15)。据此推断,煤变质程度(决定了有机氮的热解释放量)和粘土矿物含量(决定了煤基质固定铵态氮的能力)共同控制着粘土矿物中铵态氮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进而影响着煤中氮同位素组成。通过对煤层剖面上氮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厘清了沉积环境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与沉积环境相关的氮源、营养元素含量、显微煤岩组成和有机氮降解程度等因素对煤中有机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例如,大同四台矿8号中高硫煤δ15N值与硫含量之间的关系(随硫含量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主要反映了氮源与有机氮降解程度的叠加效应;霍州辛置矿2号特低硫煤δ15N值与C/N 比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以及辰溪蒋家坪矿8号特高有机硫煤δ15N值与C/N比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主要反映了显微煤岩作用、营养元素与有机氮降解程度的叠加效应。一般而言,形成于富海水硝酸盐、富营养元素、贫惰质组环境中的煤具有更高的有机氮δ15N值,至于有机氮降解程度的影响则体现为有机氮δ15N值随着有机氮降解程度的增加呈先升高(4.5‰~8.0‰)后降低(2.0‰~8.0‰)的趋势。通过对褐煤与其热解残渣氮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厘清了煤变质程度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δ15N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升高和降低的幅度均要小于1‰,其变化主要反映了有机质中不同氮同位素和不同氮赋存结构的热稳定性差异。考虑到热解过程中有机氮赋存结构的较大变化,可以认为不同有机氮赋存结构之间的氮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小。因此,煤变质程度及其所控制的有机氮赋存结构对煤中有机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氮源、营养元素、显微煤岩组成和有机氮降解程度等沉积环境相关因素主要控制着煤中有机氮同位素组成;而煤变质程度和粘土矿物含量主要控制着煤中铵态氮同位素组成;最终有机氮和铵态氮的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共同控制着煤中全氮同位素组成。
李丰[7](2018)在《西林井田煤的工业指标和化学组成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依据西林井田最新的勘探测试资料,对该井田主采的5号和7号煤层煤的工业指标与化学元素分析指标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系统分析了各类参数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挥发分和发热量、氢含量,固定碳和发热量、碳含量,发热量和碳含量、氢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而灰分和发热量呈负相关关系。评价结果符合煤岩煤质的一般规律,证实了勘探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杨建明,谢放华,刘嘉慧,郭鑫鹏,黄美娟[8](2017)在《微波作用下合成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丁酯》文中研究表明在微波作用下以没食子酸和正丁醇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没食子酸正丁酯(BG)。考察了微波辐射功率、催化剂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BG产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模式优化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催化剂用量1.06 g,物料摩尔比1∶10.94,反应温度125.31℃,反应时间26.97 min,此时BG产率的预测值为88.41%。对产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微波加热条件下成功合成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丁酯。
曹羽[9](2016)在《植物沥青复合改性研究及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沥青替代品,植物沥青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及环境友好性,并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来源及提炼工艺的多种多样,各种植物沥青组成及性质也不尽相同。某些来源植物沥青在路用性能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其研究乃至推广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不同来源不同加工方式的植物沥青都需要单独分析其组成成分及性能。本文主要对两种来源不同的植物沥青进行了共混及复合改性的工艺及机理研究,分别评价了混合植物沥青和复合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并对影响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研究混合植物沥青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的制备工艺及机理。验证不同混合条件的混合植物沥青性能,确定最佳共混条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获取不同混合条件下混合植物沥青的微观变化,明确其混合机理。分析不同掺量的改性剂及不同改性工艺对复合改性植物沥青的性能影响规律,以此确定改性工艺。其次,综合评价基质沥青、混合植物沥青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的路用性能,并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不同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耐老化性及粘温曲线等指标的比较,说明掺加植物沥青及其复合改性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规律。而后,全面评价基质沥青、混合植物沥青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比较不同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分析混合植物沥青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混合料的优劣,并对性能的改进提出技术建议。最后,从两种植物沥青的来源及加工方式入手,分析两种植物沥青中的主要成分,揭示影响混合料性能的原因。利用元素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等分析技术手段,确定植物沥青的组成成分及近似含量。然后通过分析植物沥青的基本性能,为植物沥青替代石油沥青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重点研究了两种植物沥青的混合及复合改性的制备工艺及共混改性机理,并综合评价了混合及复合改性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验证其在道路工程应用上的可行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参考价值。
孙瑛[10](2016)在《对元素分析仪校准规范的理解》文中提出元素分析仪校准规范将元素分析仪器分为四种类型,并分别确定了示值误差和重复性的技术指标。本文针对四种仪器类型,从测量对象、测量方法原理、标准物质选用和常见型号四个方面,深入理解、解读该规范。
二、用Vario.EL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等元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Vario.EL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等元素(论文提纲范文)
(1)元素仪分析法与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Vario ELⅢ元素仪分析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工作原理 |
2 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含量的工作原理 |
3 实验部分 |
3.1 准确度比较 |
3.2 精密度的比较 |
4 2种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分析 |
4.1 Vario ELⅢ元素仪分析法对于全硫测定造成误差的原因 |
4.2 库仑滴定法对于全硫测定造成误差的原因 |
5 结语 |
(2)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中有机元素 |
2 煤生物标志化合物 |
3 煤大分子结构 |
4 煤中石墨烯结构 |
5 煤有机组成的不同尺度研究 |
6 煤中孔隙结构 |
7 煤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 |
8 煤有机地球化学方法 |
9 煤有机地球化学应用 |
9.1 地质应用 |
9.2 工业应用(液化、焦化、气化与燃烧) |
9.3 环境与生态应用 |
10 问题与展望 |
10.1 存在问题 |
(1)有机元素问题。 |
(2)不同地质时代的煤性质问题。 |
(3)树皮煤科学与工程问题。 |
(4)煤有机地球化学与热工艺性问题。 |
10.2 展望未来 |
(3)蛇纹石矿区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固碳作用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蛇纹石概述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
1.2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2.1 微生物对矿物的风化作用 |
1.2.2 微生物调控矿物的形成 |
1.3 生物驱动蛇纹石碳酸盐化的研究背景 |
1.4 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植被覆盖下蛇纹石相关微生物群落特征 |
2.1 实验材料 |
2.1.1 蛇纹石矿区描述和样品采集 |
2.1.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生物覆盖下蛇纹石土壤和黄土土壤样品理化性质测定 |
2.2.2 蛇纹石表生微生物及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2.2.3 细菌和真菌扩增子片段的PCR扩增及高通量测序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生物覆盖下蛇纹石土壤和黄土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 |
2.3.2 不同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2.3.3 NCBI SRA登录号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植被覆盖下蛇纹石风化及耦联碳酸盐合成的潜力 |
3.1 裸露蛇纹石和不同生物覆盖下蛇纹石样品矿物特性分析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结果 |
3.1.4 讨论 |
3.2 生物风化蛇纹石耦联碳酸盐形成的盆栽实验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不同地质背景土壤中碳酸盐分布 |
3.3.1 样品采集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蛇纹石作为肥料施用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 |
3.4.1 实验材料 |
3.4.2 实验方法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本文创新点 |
4.3 展望 |
附录 :本论文所使用的仪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碳含量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试剂及试样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试样准备 |
(1)碳纤维去水。 |
(2)碳纤维去浆。 |
1.3.2 仪器操作条件 |
1.3.3 标准工作曲线绘制 |
1.3.4 试样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标准工作曲线 |
2.2 碳纤维试样称样量(m)的确定 |
2.3 加氧量的选择 |
2.4 Q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
2.5 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1)准确性实验。 |
(2)重复性实验。 |
3 结论 |
(5)湖南天龙山岩体侵位对寒婆坳煤系变形变质的综合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构造热作用与煤化程度 |
1.2.2 有机质演化特征研究现状 |
1.2.3 煤中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
1.2.4 高煤级煤的研究现状 |
1.2.5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与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流程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格局 |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
2.3 煤层及煤质特征 |
2.3.1 含煤地层 |
2.3.2 煤质特征 |
2.4 岩浆活动 |
2.5 构造变形环境及煤系改造特征 |
2.5.1 构造应力场分析 |
2.5.2 煤层后期改造特征 |
2.6 本章小结 |
3 寒婆坳矿区高煤级煤的变形特征 |
3.1 煤的宏观变形特征与构造煤类型 |
3.2 高煤级煤的微观变形特征及类型 |
3.3 高煤级煤的超微观变形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寒婆坳矿区高煤级煤化学结构特征 |
4.1 X射线衍射分析 |
4.1.1 煤的结构模型和XRD谱图 |
4.1.2 煤的X射线衍射特征 |
4.1.3 样品预处理与实验方法 |
4.1.4 XRD实验结果分析 |
4.2 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4.2.1 红外光谱的原理 |
4.2.2 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归属 |
4.2.3 样品预处理及实验方法 |
4.2.4 FT-IR实验结果分析 |
4.3 拉曼光谱分析 |
4.3.1 实验方法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寒婆坳矿区高煤级煤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5.1 寒婆坳矿区煤中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
5.1.1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原理 |
5.1.2 样品预处理与实验条件 |
5.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寒婆坳矿区煤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原理 |
5.2.2 实验条件 |
5.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寒婆坳矿区煤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 |
5.3.1 稀土元素测试成果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岩体侵位与寒婆坳煤系变形变质关系探讨 |
6.1 岩浆热场 |
6.1.1 概念 |
6.1.2 岩浆热场的基本特征 |
6.1.3 岩浆热场的作用 |
6.2 高煤级煤变形变质及其与天龙山岩体侵位的关系探讨 |
6.2.1 高煤级煤的变形特征 |
6.2.2 高煤级煤的变质特征 |
6.2.3 煤中元素分布特征与岩体侵位关系探讨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6)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煤作用过程中氮的保存与转化 |
1.2.2 成煤作用过程中氮的同位素分馏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
1.6 主要工作量 |
1.7 本章小结 |
2 煤中氮同位素测试方法对比 |
2.1 实验样品与方法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影响因素 |
3.1 实验样品与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氮同位素组成总体特征及影响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粘土矿物中铵态氮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4.1 实验样品与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沉积环境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5.1 实验样品与方法 |
5.2 大同四台矿太原组8号煤 |
5.3 霍州辛置矿山西组2号煤 |
5.4 辰溪蒋家坪矿吴家坪组8号煤 |
5.5 本章小结 |
6 煤变质程度对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
6.1 实验样品与方法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理 |
7.1 无机氮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理 |
7.2 有机氮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理 |
7.3 全氮同位素组成的控制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西林井田煤的工业指标和化学组成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和勘探测试结果 |
2 对比分析 |
2.1 工业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2.2 元素分析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
2.3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的相互关系 |
3 结语 |
(8)微波作用下合成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丁酯(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没食子酸丁酯的制备过程 |
1.3.2 单因素实验 |
1.3.2. 1 优选微波功率 |
1.3.2. 2 优选催化剂用量 |
1.3.2. 3 优选物料摩尔比 |
1.3.2. 4 优选反应温度 |
1.3.2. 5 优选反应温度 |
1.3.3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 |
1.3.4 产物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实验 |
2.1.1 微波辐射功率对产率的影响 |
2.1.2 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 |
2.1.3 物料摩尔比对产率的影响 |
2.1.4 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 |
2.1.5 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 |
2.2 响应曲面实验及分析 |
2.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及验证性实验 |
2.4 产物鉴定 |
2.4.1 元素分析 |
2.4.2 红外光谱分析 |
3 结论 |
(9)植物沥青复合改性研究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生物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生物沥青来源及生产工艺 |
1.3.2 生物沥青化学组成及结构分析 |
1.3.3 生物沥青性能评价 |
1.3.4 生物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
1.4 复合改性沥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聚合物改性沥青 |
1.4.2 橡胶粉/SBS复合改性沥青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合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制备及机理研究 |
2.1 混合植物沥青共混工艺 |
2.2 混合植物沥青共混机理 |
2.2.1 热性能分析 |
2.2.2 相容性检验 |
2.3 植物沥青复合改性工艺 |
2.3.1 改性原理 |
2.3.2 复合改性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合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性能评价 |
3.1 基本性能 |
3.2 温度敏感性 |
3.2.1 粘温指数VTS |
3.2.2 针入度指数PI |
3.3 施工和易性 |
3.4 耐老化性能 |
3.4.1 老化前后质量损失 |
3.4.2 老化前后沥青性能变化 |
3.5 储存稳定性 |
3.6 粘附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及复合改性植物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
4.1 材料组成设计 |
4.2 高温稳定性 |
4.3 低温抗裂性 |
4.4 水稳定性 |
4.4.1 浸水马歇尔试验 |
4.4.2 冻融劈裂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植物沥青组成及性能分析 |
5.1 选用植物沥青来源及生产工艺 |
5.2 植物沥青组成成分分析 |
5.2.1 元素分析 |
5.2.2 红外光谱分析 |
5.3 DC植物沥青成分验证 |
5.3.1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 |
5.3.2 红外光谱标检验 |
5.4 植物沥青基本路用性能评价 |
5.4.1 旋转粘度 |
5.4.2 感温性能 |
5.4.3 老化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对元素分析仪校准规范的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碳、氢、氮、硫元素分析仪 |
2. 1 测量对象 |
2. 2 测量方法原理 |
2. 3 标准物质选用 |
2. 4 常见型号 |
3 全( 半) 自动定氮仪 |
3. 1 测量对象 |
3. 2 测量方法原理 |
3. 3 标准物质选用 |
3. 4 常见型号 |
4 碳、氢、氮元素分析仪测氢仪 |
4. 1 测量对象 |
4. 2 测量方法原理 |
4. 3 标准物质选用 |
4. 4 常见型号 |
5 氧、氮、氢测定仪 |
5. 1 测量对象 |
5. 2 测量方法原理 |
5. 3 标准物质选用 |
5. 4 常见型号 |
四、用Vario.EL元素分析仪测定煤中碳等元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元素仪分析法与库仑滴定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对比研究[J]. 王波. 煤炭技术, 2021(06)
- [2]煤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唐跃刚,王绍清,郭鑫,李瑞青,林雨涵.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3)
- [3]蛇纹石矿区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固碳作用潜力[D]. 卢美西.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Vario MICRO cube元素分析仪测定碳纤维碳含量方法研究[J]. 关丽,邓岩. 合成纤维工业, 2020(01)
- [5]湖南天龙山岩体侵位对寒婆坳煤系变形变质的综合效应[D]. 陈飞.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煤中氮同位素组成特征及控制机理[D]. 程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11)
- [7]西林井田煤的工业指标和化学组成的相关性分析[J]. 李丰. 煤炭与化工, 2018(08)
- [8]微波作用下合成食品添加剂没食子酸丁酯[J]. 杨建明,谢放华,刘嘉慧,郭鑫鹏,黄美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05)
- [9]植物沥青复合改性研究及性能评价[D]. 曹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10]对元素分析仪校准规范的理解[J]. 孙瑛.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