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孤立性大肝癌分子病理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祥[1](2021)在《外科手术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分析及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尽管巨大肝细胞性肝癌(hu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uge HCC,≥10cm)的治疗方案众多,且外科治疗的预后差异较大,但对于合适的患者,肝切除术仍是其首选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式。准确评估患者肝切除术后的生存状态对于临床决策及个体化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建立两个针对巨大肝癌肝切除术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瘤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网页版列线图动态预测模型,以求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诊疗上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为巨大肝细胞性肝癌的303例患者,以此作为训练队列(training cohort),以同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47例巨大肝细胞性肝癌患者作为外部验证队列(validation cohort),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情况。运用Kaplan-Meier分析方法展示纳入患者的术后长期生存之间的差异,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来确定训练队列中影响患者术后OS和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基于这些数据分别建立OS和DFS的动态预测模型并进行外部验证。采用C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和校准拟合曲线(calibration curve)来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并将其与四种肝癌传统分期系统[巴塞罗那肝癌分期标准(the 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第八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肿瘤分期标准(the eighth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意大利肝癌分期标准(Cancer of the Liver Italian Program,CLIP)和中国肝癌分期标准(China liver cancer staging system,CNLC)]进行比较。结果基于训练队列的多因素分析显示,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载量(HBV-DNA Load)、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谷氨酰转肽酶与血小板比值(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to platelet ratio,GGT/PLT,GPR)、肝硬化、肿瘤卫星灶、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肿瘤形态和最大直径等作为独立危险因素被纳入到巨大肝癌OS的动态预测模型中;同样情况下,巨大肝癌DFS的动态预测模型中除上述8个因素外,还纳入了微血管浸润(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这一因素。在训训练队列中,模型在预测巨大肝癌术后1年、3年和5年OS时的C指数为0.745(95%CI:0.708-0.782),预测DFS时的C指数为0.738(95%CI:0.703-0.773),均优于四个传统分期系统的预测能力。这些结果得到了外部验证队列的支持(OS:C指数0.822;DFS:C指数0.827,P<0.05),而且拟合曲线显示模型预测值和实际观测值之间契合度较高。结论我们建立了两个针对巨大肝癌的网页版动态预测模型,这两个模型对于预测巨大肝癌行肝切除术的远期预后表现出了良好的预测能力,为肝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工具。
徐伟[2](2020)在《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穿刺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并初步观察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青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可切除性巨块型肝癌(最大径≥5cm)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单纯TACE组,联合治疗组46例,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术后间隔1月复查,视复查情况间隔4-6周按需重复治疗。单纯TACE组44例,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术后间隔1月复查,视复查情况间隔4-6周按需重复治疗。对比近期客观缓解率;对比两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根据肿瘤大小、有无门脉癌栓分成亚组对比观察1年、2年、3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对比主要不良事件及次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结果;总样本中位生存时间14月,1年生存率65.6%,2年生存率23.3%,三年生存率4.4%。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8.4月,优于单纯TACE组的12.0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TACE术后1月,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为63.0%,单纯TACE组客观缓解率为患者的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TACE术后1月内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1月内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主要不良事件11例(23.9%),略高于单纯TACE组患者的7例(1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TACE术后1月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高于单纯T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单纯T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1Ocm患者队列,联合治疗亚组中位生存期22.3月,优于单纯TACE治疗亚组的12.3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最大径>10cm患者队列,联合治疗亚组中位生存期12.4月,单纯TACE亚组中位生存期11.7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门静脉侵犯的患者队列,联合治疗亚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9月,优于单纯TACE亚组的14.8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门静脉侵犯的患者队列,联合治疗亚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2月,单纯TACE亚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2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动脉介入治疗联合经皮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大肝癌相较于单纯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显着,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是一种有效的联合治疗方法。远期疗效因患者异质性较大而有差异,在肿瘤最大径<10cm、无门静脉侵犯的患者群联合治疗优势更为显着。意义:不同特征的巨块型肝癌患者在经动脉介入治疗联合经皮冷冻消融治疗后短期均可获得较高的客观缓解率,但长期预后存在较大差异,提示巨块型肝癌患者近期客观缓解率高不一定能带来总生存期的延长,巨块型肝癌患者的预后评估需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及肿瘤异质性,进一步研究需增加样本量并细化风险因素分层分组。
莫志远[3](2020)在《血小板/脾最大径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术后远期复发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脾最大径比值(platelet count/spleen maximum diameter ratio,PSR)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手术切除术后远期复发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间119例行肝切除术,同时术后病理结果为HCC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术前相关临床资料及术后病理学资料,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使用Kaplan-Meier法和Cox 比例风险回归进行HCC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分析和远期复发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HC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远期复发与PSR、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脾最大径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水平、肿瘤数量、门脉有无癌栓、肿瘤最大直径、是否合并HBV或HCV以及肿瘤位置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PSR≤909(HR=3.142,95.0%CI 为 1.194~8.271,P=0.020)、AFP≥400 μg/L(HR=3.369,95.0%CI为 1.225~9.261,P=0.019)是HCC患者手术切除术后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表明:HCC术后PSR≤909组的累计无复发生存率低于PSR>90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747,P<0.001)。结论1.PSR≤909、AFP≥400 μg/L是肝细胞癌手术切除后远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评估PS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肝细胞癌的远期复发。2.脾最大径是肝细胞癌手术切除术后远期复发的相关因素。
米尔阿力木江·麦麦提吐尔逊[4](2019)在《乙型肝炎相关孤立性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因素》文中指出目的:比较乙型肝炎相关孤立性大肝细胞癌(肝癌)患者与单发直径小于等于5cm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预后差异,探讨影响乙肝相关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肿瘤医院行肝癌手术切除治疗的189例乙型肝炎相关单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肿瘤直径≤5cm小肝癌组115例和孤立性大肝癌(单发灶,肿瘤直径>5cm,无子灶,肿瘤与周围肝正常组织界限清楚)组74例。临床病理特征间差异描述连续性变量用t检验,分类变量用卡方检验验证。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曲线间的比较用Log-rank检验,采用Logistics回归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应用Cox回归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求影响乙肝相关孤立性大肝癌患者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临床病理特征方面,微血管侵犯、肿瘤直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乙肝DNA载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5cm小肝癌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为97.10%、86.40%、66.70%,1、3、5年无瘤生存率为86.80%、53.10%、33.90%;孤立性大肝癌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为89.20%、70.70%、40.80%,1、3、5年无瘤生存率为74.40%、26.00%、17.40%。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0,P<0.01)(χ2=6.986,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术前肝硬化(χ2=7.181,P<0.01)、微血管侵犯阳性(χ2=7.541,P<0.01)是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微血管侵犯阳性是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乙肝相关孤立性大肝癌患者术后总体预后较乙肝相关单发直径小于等于5cm肝癌患者差。微血管侵犯阳性是影响乙肝相关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文斌,肖帅,雷雄,杨连粤[5](2016)在《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预后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连续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215例孤立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2例,女性33例,年龄2469岁,中位年龄46岁。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年龄、性别、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Child-Pugh评分、微血管侵犯、大体血管侵犯和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因素对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本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8.1%、60.2%、41.7%,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0.1%、49.4%、33.6%。有微血管侵犯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2.0%、45.1%、29.0%和69.6%、36.1%、23.5%;有大体血管侵犯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4.7%、34.3%、18.3%和54.2%、24.1%、0;无血管侵犯的孤立性大肝癌患者的1、3、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0%、72.3%、51.8%和90.1%、60.9%、4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微血管侵犯、大体血管侵犯、TNM分期是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率的预后因素(χ2=4.953、8.835、15.237、19.789,P值均<0.05);微血管侵犯、大体血管侵犯、TNM分期则是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率的预后因素(χ2=12.974、13.247、24.516,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微血管侵犯、大体血管侵犯、TNM分期是影响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微血管侵犯、大体血管侵犯和TNM分期是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徐江锋[6](2013)在《SIN1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文中提出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五位,死亡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第二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748300人,年死亡病例达695900人。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进步,肝癌的手术治疗水平已有显着提高,但其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仍高达70%,严重制约了肝癌患者整体治疗水平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肝癌复发转移的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复发转移的手段是当今肝癌研究的热点,对于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整体治疗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作用蛋白1(SAPK interacting protein1,SIN1)新近发现的胚胎发育关键蛋白。SIN1被认定为TORC2关键组成成分,可通过调控AKT磷酸化影响AKT下游信号通路。众所周知,AKT信号通路对包括肝癌在内的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KT信号通路可以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从而促进肿瘤转移。这些均提示SIN1很可能在肝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本课题试图研究SIN1在肝癌组织样本及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水平,并结合随访资料,分析SIN1与肝癌临床病例特征的关联以及SIN1与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我们利用siRNA干扰技术在肝癌细胞系中抑制SIN1的表达,从体外和体内研究SIN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并探讨了SIN1对肝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以期阐明SIN1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1.SIN1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显着高表达首先我们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了30对肝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SIN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IN1mRNA在肝癌组织中显着高表达(中位值为2.2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N1蛋白在肝癌组织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SIN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邻近非癌肝组织(P<0.05)。通过进一步分层分析我们发现,SIN1在孤立性大肝癌(SLHCC)中的表达水平显着低于结节性肝癌(NHCC)(P=0.016),而与小肝癌(SHCC)之间则没有显着差别(P>0.05)。我们进一步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了SIN1mRNA及蛋白在正常肝细胞系L02,以及五种不同的肝癌细胞系HepG2、MHCC97-L、MHCC97-H、 HCCLM3和3MMC-7721中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SIN1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正常肝细胞系LO2(P<0.05),且SIN1在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随着各肝癌细胞系侵袭转移潜能的增强而增高,提示SINl与肝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同时,我们还选取了SIN1表达水平最高的HCCLM3和MHCC97-H细胞系作为下一步的研究对象。2.SIN1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通过免疫组化检测SIN1在60对肝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同样表明其在肝癌组织呈显着高表达,且SIN1高表达组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均显着低于SIN1低表达组(P<0.05),提示SIN1高表达组的肝癌病人预后较差。而且研究尚发现SIN1表达水平与肿瘤结节个数(P=0.012),包膜形成(P=-0.037),血管浸润(P=0.023),及TNM分期(P=0.020)密切相关。3.SIN1在体外能显着增强肝癌细胞的运动和侵袭能力为了研究SIN1在体外对肝癌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我们首先构建了SIN1siRNA,通过慢病毒转染SIN1相对高表达的HCCLM3和MHCC97-H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验证SIN1siRNA干扰效率。通过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研究SIN1对肝癌细胞系HCCLM3和MHCC97-H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HCCLM3SIN1-RNA1迁移运动能力较HCCLM3NC细胞明显减弱(95%versus45%,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HCCLM3SIN1-RNAi细胞侵袭能力较HCCLM3NC细胞明显下降(161±8versus56±13,P<0.05);同样,在MHCC97-H细胞系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P<0.05)。提示下调SIN1的表达可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4.SIN1在体内能促进肝癌转移为了研究SIN1在体内对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人肝癌细胞裸鼠肝脏原位种植模型。我们选择侵袭转移潜能最强同时也是SIN1表达水平最高的细胞系HCCLM3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HCCLM3SIN1-RNAi组肝癌肝内转移结节数目较HCCLM3NC组明显减少(7±3versus15±5,P<0.05),明显提示降低SIN1表达水平可以明显抑制肝癌在裸鼠体内的转移。5.SIN1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已有的研究表明SIN1是调控AKT磷酸化的关键蛋白,而大量研究证实AKT磷酸化对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发挥了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由此,我们推测SIN1很可能通过调控AKT磷酸化参与了肝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从而促进肝癌侵袭转移。为此,我们在HCCLM3和MHCC97-H两个肝癌细胞系中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降低HCCLM3和MHCC97-H细胞系中SIN1的表达水平后AKT磷酸化明显减少(P<0.05)。而且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相关蛋白Snail,Vimentin, N-cadherin,MMP9的表达亦明显减少(P<0.05),而E-cadherin的表达则显着增高(P<0.05)。在HCCLM3SIN1-RNAi和MHC97-HSIN1-RNAi细胞中过表达Snail后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得到明显恢复。以上结果提示SIN1是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发挥其促进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SIN1在肝癌组织中呈显着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结节个数、包膜形成、血管浸润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并显着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抑制SIN1表达水平可以显着抑制肝癌的侵袭转移。SIN1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癌侵袭转移。SINl是一个潜在的肝癌侵袭转移治疗靶点。
杨浩[7](2013)在《miR-140-5p通过靶向调节TGFBR1和FGF9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转移》文中研究指明摘要: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中国。其每年全球新发病例数为74.8万,而死亡病例数为69.5万。死亡率高居所有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近十年来由于肝切除技术已有显着提高,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也显着增加,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也已显着降低。然而,目前来说肝癌的总体疗效仍难以令人满意,其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于30%-40%,甚至更低。而肝癌术后5年的复发转移率则高达70%以上。究其原因,肝癌术后发生的复发转移是影响肝癌长期生存的根本障碍所在。因此,深入研究探索肝癌复发转移的的分子机制,筛选与研发相关的关键干预靶点,对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最新的研究显示microRNA (miRNA)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已弄清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长度为17~25nt的单链非编码RNA分子,可通过与特定靶基因mRNA互补位点的结合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miRNA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孤立性大肝癌(Solitary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LHCC)为切入点,比较不同复发转移潜能的孤立性大肝癌、小肝癌(SHCC)和结节性肝癌(NHCC)的miRNAs表达谱及其表达差异。我们初步发现miR-140-5p在上述三种不同类型的肝癌中均呈显着性低表达(p<0.05),而且SLHCC和SHCC中miR-140-5p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NHCC (P<0.05)。这提示我们miR-140-5p可能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本研究中我们以miR-140-5p作为研究目标,深入研究其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生物学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首先通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了120例肝癌组织(HCC)及相应的癌旁非瘤肝组织(ANLT)中miR-140-5p的表达水平,发现在肝癌组织中miR-140-5p呈显着低表达(P<0.05),而且其低表达与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和肝癌的不良预后具有显着相关性(P<0.05)。接着我们又检测了六种肝癌细胞系中miR-140-5p的表达水平,发现其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系L02(P<0.05)。为了研究miR-140-5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我们构建了过表达miR-140-5p的肝癌细胞系,并通过划痕愈合、Transwell侵袭小室、MTT生长曲线、克隆形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等一系列功能学实验证实miR-140-5p可在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和增殖能力。继之采用裸鼠原位成瘤模型在体内证实miR-140-5p可在体内同样发挥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和增殖的作用。鉴于miRNA必须通过调控其靶基因的转录后表达水平才能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我们又先后采用肿瘤多信号通路筛选、生物信息学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Western-blot、免疫组化(IHC)和一系列体外功能学实验方法证实TGFBR1和FGF9是miR-140-5p发挥生物学作用的直接靶基因。而且,我们进一步证实miR-140-5p与TGFβ信号通路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关系,且TGFBRl处于FGF9的上游。基于上述,我们首次发现:miR-140-5p是通过靶向调节TGFBRl和FGF9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转移。
杨浩,杨连粤[8](2012)在《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分别位居第5和第2位,全球每年大约有超过70万人死于肝癌[1-2]。尽管近年随着早期诊断技术和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由于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率高居不
裴雷[9](2012)在《YMO1通过RhoC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一种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肝癌的手术切除率不断提高,但其术后转移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导致其整体疗效仍无显着改善。因此,肝癌术后的转移复发已成为严重制约提高肝癌长期生存率的主要障碍。深入研究肝癌高侵袭转移,有助于弄清肝癌复发转移的的分子机制。探索有效的预防和治疗复发转移的手段是肝癌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肝癌患者术后整体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嵌合体眼状蛋白1(Yurt/Mosaic eyes-like1, YMO1),又名EPB41L5,是新近发现的与胚胎原肠胚发育的蛋白,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胚胎中、内胚层上皮组织。鉴于其具有调节细胞肌动蛋白骨架,调节细胞粘附分子,基底膜形成及细胞极性等功能,且在胚胎中的定位与成体肝脏一致,提示YMO1可能参与了肝癌侵袭转移过程。因此,本课题在研究YMO1在肝癌组织样本及肝癌细胞系中表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临床随访病例分析YMO1与预后的关系,并通过构建YMO1过表达质粒,在细胞系中上调YMO1的表达,综合运用一系列功能学方法从体外和体内两个层面研究了YMO1调控HCC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同时探讨YMO1抑制HCC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我们研究结果显示:1、YMO1mRNA和蛋白在HCC组织中均呈低表达:首先我们在前期的预实验中,采用实时定量PCR对3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对4.1蛋白家族的7个成员4.1R(EPB41)、4.1N(EPB41L1)、4.1G(EPB41L2)、41B(EPB41L3)、NBL4(EPB41L4A)、 EHM2(EPB41L4B)、YMO1(EPB41L5)的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YM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下调。我们采用RT-PCR、 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了30例新鲜肝癌组织及相应的邻近非癌肝组织以及6例正常肝组织中YM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YMO1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邻近非癌肝组织。孤立性大肝癌(SLHCC)和小肝癌(SHCC)中的YMO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结节性肝癌(NHCC)继之又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肝细胞L02细胞系及HepG2、MHCC97-L、MHCC97-H和HCCLM3四种侵袭转移潜能依次升高的肝癌细胞系中的YMO1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YMO1mRNA和蛋白在L02细胞系中显着高于其他肝癌细胞系;且其表达水平在HepG2、MHCC97-L、MHCC97-H和HCCLM3细胞中依次降低,提示YMO1的低表达与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2、YMO1低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55例HCC组织中YMO1的表达,结果显示YMO1主要分布于胞浆内及胞膜,肝癌组织中YMO1蛋白阳性表达率(63/155,40.6%)明显低于邻近非癌肝组织(131/155,84.5%),且其表达水平与肝癌结节个数、有无包膜及有无静脉浸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同时,YMO1低表达组的无瘤生存时间及总体生存时间均明显短于YMO1高表达组。多因素分析显示YMO1低表达与结节数目和静脉浸润是预测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YMO1的低表达预示肝癌患者不良预后。3、YMO1在体外能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运动能力而不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我们构建了pcDNA3-YMO1过表达质粒,使用Lipofactamine LTX转染HCCLM3细胞系。经过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YMO1细胞系HCCLM3YMO1+和空质粒对照组HCCLM3vector细胞,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YMO1的表达效率。划痕愈合实验结果显示HCCLM3YMO1+迁移运动能力较HCCLM3vector细胞明显减弱;Transwell实验结果进一步显示HCCLM3YMO1+细胞侵袭能力较HCCLM3vector细胞的明显下降;HCCLM3YMO1+细胞的同质性粘附能力较HCCLM3vector细胞明显增强而异质性粘附能力明显减弱。而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则显示HCCLM3YMO1+与HCCLM3vector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区别,表明上调YMO1的表达可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而对其增殖能力并无影响。4、YMO1能抑制肝癌的体内成瘤能力并降低肝内与肺转移率:我们建立了人肝癌细胞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及人肝癌细胞裸鼠肝脏原位种植瘤模型,旨在体内进一步验证YMO1的功能。结果显示,HCCLM3YMO1+组皮下种植瘤成瘤率和肿瘤大小均小于HCCLM3vector组;原位肝脏种植瘤的平均直径HCCLM3YMO1+组明显小于HCCLM3vector组,且其肝内转移率和肺转移率明显降低,由此清楚地表明上调YMO1后不但在体内能够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成瘤能力,而且其侵袭转移能力也受到明显抑制。5、YMO1通过下调RhoC抑制肝癌侵袭转移:已有研究显示YMO1蛋白含有一个可以调控G蛋白磷酸化过程的PDZ结构域。鉴于RhoGTP酶家族蛋白是通过参与G蛋白磷酸化来影响细胞迁移运动,我们选取了一系列经典的RhoGTP酶分子进行免疫共沉淀筛选。结果显示,在我们选取的一系列RhoGTP酶分子中,HCCLM3YMO1+细胞中的RhoC和YMO1蛋白有共沉淀,提示YMO1与RhoC存在直接的相互作用。接着在过表达YMO1的HCCLM3YMO1+细胞系中转染pEGFP-C1-RhoC过表达质粒,以HCCLM3YMO1+和HCCLM3vector作为对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了RhoC蛋白的表达水平,pulldown实验检测RhoC的GTP酶活性,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迁移运动能力, Transwell实验检测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检测细胞骨架。结果显示,HCCLM3细胞系在转染pcDNA3-YMO1后,RhoC蛋白表达水平及GTP酶活性明显下降,侵袭及运动迁移能力减弱,细胞骨架趋于规整。而共转染pcDNA3-YMO1与pEGFP-C1-RhoC过表达质粒组与HCCLM3vector细胞系组无区别。结果明显提示,YMO1是通过抑制调控RhoC活性来抑制肝癌的侵袭转移。用Western blot检测ROCK1、PTEN、AKT、FAK、、ERK1/2的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HCCLM3YMO1+细胞中,ROCK1的表达以及p-PTEN、p-AKT、p-FAK和p-ERK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PTEN、AKT、FAK、ERK1/2的蛋白表达在HCCLM3vector细胞系、HCCLM3YMO1+细胞系以及HCCLM3YMO1+RhoC三组细胞系中均无明显差别。6.YMO1在肝癌中的表达受转录因子PAX5调控:我们利用SABiosciences的DECODE转录因子数据库对YMO1的启动子序列进行分析,推测PAX5可能是调控YMO1表达的上游转录因子。我们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ChIP)以及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转录因子PAX5可以与YMO1的启动子序列的直接结合,并且PAX5对于YMO1的表达有上调作用。进一步通过对155例免疫组化的分析,证明在肝癌组织中YMO1与PAX5均呈低表达,且二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而YMO1在肝癌组织中呈低表达,RhoC则呈高表达,呈显着的负相关。由此我们得出以下结论:YMO1在肝癌组织中及肝癌细胞系中呈低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结节数目、有无包膜和静脉浸润等HCC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并显着影响肝癌患者的预后。上调YMO1的表达可在体外及体内显着抑制肝癌的侵袭转移,其作用是通过调控RhoC的蛋白表达及活性来实现的。本研究尚证实YMO1是一个潜在的肝癌转移抑制基因和预后标志物。
杨连粤,裴雷,欧迪鹏,吴畏,曾志军[10](2012)在《中肝叶切除治疗中央型大肝癌》文中提出目的评估中肝叶切除治疗中央型大肝癌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7年采用中肝叶切除治疗的136例直径>5cm的中肝叶大肝癌病例资料,并对所有手术患者均进行临床随访。结果中肝叶切除术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3±9.1)min、(173.1±41.1)min、(548.7±320.5)ml、(511.4±231.7)ml和(18.6±8.8)d。11例患者术中未输血。全组无手术死亡,仅4例(2.9%)患者发生主要并发症。中肝叶切除术术后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1%、46%、29%,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5%、40%、24%。结论中肝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大肝癌安全可行,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有功能的肝实质,可作为首选术式。
二、孤立性大肝癌分子病理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孤立性大肝癌分子病理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科手术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分析及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术前评估 |
2.4 手术操作 |
2.5 术后管理 |
2.6 随访 |
2.7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临床病理资料 |
3.2 生存资料 |
3.3 单因素/多因素分析 |
3.4 预测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
3.5 与传统分期对比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综述 CNLC-Ⅰb 期巨大肝癌的外科治疗策略 |
参考文献 |
(2)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3 手术操作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总样本一般资料 |
2.2 联合治疗组与单纯TACE组组间比较 |
2.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2.2.2 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对比 |
2.2.3 两组患者中远期疗效对比 |
2.2.4 两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及次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
2.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比 |
2.3 亚组疗效观察 |
4.讨论 |
5.结论 |
5.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或缩略词表 |
致谢 |
(3)血小板/脾最大径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术后远期复发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研究背景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乙型肝炎相关孤立性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内容与指标 |
2.2 随访情况 |
3.质量控制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6)SIN1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合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肝癌标本收集 |
1.1 新鲜组织标本的收集 |
1.2 石蜡组织标本的收集 |
2. 临床病理特征与临床随访研究 |
2.1 临床病理特征 |
2.2 临床随访研究 |
3. 实验方法 |
3.1 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半定量RT-PCR |
3.2 蛋白质免疫印迹 |
3.3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3.4 细胞培养 |
3.5 SIN1 siRNA干扰质粒和snail过表达质粒的构建与细胞转染 |
3.5.1 SIN1 siRNA干扰质粒和snail过表达质粒的设计 |
3.5.2 质粒构建 |
3.5.3 感受态细菌的转化 |
3.5.4 质粒抽提 |
3.5.5 Lipofactamine LTX转染MHCC97-H与HCCLM3细胞 |
3.5.6 病毒上清转染MHCC97-H与HCCLM3细胞 |
3.6 体外实验 |
3.7 裸鼠肝癌模型构建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1. SIN1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系中均呈高表达 |
2. SIN1高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 SIN1高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4. SINl-siRNA转染HCCLM3细胞下调SIN1表达 |
5. 下调SIN1的表达能在体外抑制HCCLM3和MHCC97-H细胞的迁移、侵袭并影响细胞形态 |
6. 下调SIN1的表达可在体内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 |
7. Sim通过诱导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癌侵袭转移 |
8. SIN1表达水平与beta-catenin信号通路及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 |
附图表 |
讨论 |
主要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谳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miR-140-5p通过靶向调节TGFBR1和FGF9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转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肝癌新鲜组织标本的收集 |
2 肝癌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
3 临床随访研究 |
4 细胞培养 |
4.1 细胞系及培养环境 |
4.2 细胞的复苏 |
4.3 细胞的传代培养 |
4.4 细胞的冻存 |
5 miRNAs芯片分析及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 |
5.1 组织总RNA提取 |
5.2 细胞总RNA提取 |
5.3 RNA质量鉴定 |
5.4 miRNAs芯片分析 |
6 实时定量RT-PCR(Real-time PCR) |
6.1 RT反应 |
6.2 荧光定量PCR |
7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7.1 组织总蛋白提取 |
7.2 细胞总蛋白提取 |
7.3 总蛋白浓度测定 |
7.4 SDS-PAGE电泳及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 |
8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immunohistochemistry) |
9 载体构建及细胞转染 |
9.1 miR-140-5p敲除、过表达载体以及TGFBR1、FGF9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
9.2 感受态细菌的制备和载体转化 |
9.3 质粒抽提 |
9.4 慢病毒的制备 |
9.5 靶细胞系感染慢病毒 |
9.6 FGF9、TGFBR1、FGFR2、FGFR3、TGFb1 siRNA干扰质粒以及全长人重组FGF9蛋白的构建 |
9.7 应用Lipofectamin的质粒转染 |
10 体外细胞功能实验 |
10.1 划痕愈合实验 |
10.2 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 |
10.3 细胞骨架免疫荧光染色 |
10.4 集落形成实验 |
10.5 溴化二甲噻唑二苯四氮唑法(MTT) |
10.6 流式细胞学实验 |
10.7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 |
11 肿瘤多信号通路筛选 |
12 裸鼠肝癌模型构建 |
12.1 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
12.2 体内裸鼠原位肝脏移植瘤实验 |
13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1 miR-140-5p在HCC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肝癌的侵袭转移潜能密切相关 |
2 miR-140-5p低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3 miR-140-5p低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4 miR-140-5p的表达水平与不同侵袭潜能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
5 miR-140-5p在肝癌细胞系中低表达 |
6 在HCC细胞中转染过表达miR-140-5p的慢病毒载体能够上调miR-140-5p的表达 |
7 miR-140-5p能在体外显着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运动能力 |
8 miR-140-5p能在体外显着抑制HCC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
9 miR-140-5p能在体内显着抑制HCC细胞的侵袭转移和生长增殖能力 |
10 TGFBR1和FGF9是miR-140-5p的直接靶基因 |
11 miR-140-5p通过靶向调控TGFBR1和FGF9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运动能力 |
12 TGFBR1与FGF9共存于一条信号通路且TGFBR1是FGF9的上游蛋白 |
13 miR-140-5p只通过靶向调控FGF9的表达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能力 |
14 全长重组FGF9蛋白能够在体外完全模拟内源性FGF9对肝癌细胞因miR-140-5p而受到抑制的侵袭转移和生长增殖能力的恢复作用 |
15 miR-140-5p通过靶向抑制FGF9和TGFBR1发挥抑制肝癌细胞侵袭转移和/或增殖生长的作用会受到FGFRs和TGFb表达丰度的影响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主要创新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学术成绩 |
致谢 |
(8)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与肝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的手术因素 |
1.1 切缘宽度 |
1.2 术中出血与输血量 |
2 与肝癌复发转移密切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 |
2.1 肿瘤数目 |
2.2 有无静脉血管浸润及合并癌栓 |
2.3 肿瘤有无包膜 |
2.4 肝硬化程度 |
2.5 肝癌大小与临床分型 |
3 与肝癌复发转移相关的分子标记物研究 |
3.1 肝癌复发转移相关的血清分子标记物 |
3.2 肝癌复发转移相关的组织分子标记物 |
(9)YMO1通过RhoC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标本收集 |
1.1 肝癌新鲜组织标本的收集 |
1.2 肝癌石蜡组织标本的收集 |
2. 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临床随访研究 |
2.1 肝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
2.2 临床随访研究 |
3. 实验方法 |
3.1 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RT-PCR |
3.1.1 组织总RNA提取 |
3.1.2 细胞总RNA提取 |
3.1.3 RNA浓度及纯度测定 |
3.1.4 逆转录反应 |
3.1.5 RT-PCR反应 |
3.1.6 荧光实时定量PCR反应 |
3.2 蛋白质免疫印迹 |
3.2.1 组织总蛋白提取 |
3.2.2 细胞总蛋白提取 |
3.2.3 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及蛋白质印迹 |
3.3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3.4 细胞培养 |
3.4.1 细胞系及培养环境 |
3.4.2 细胞的传代培养 |
3.4.3 细胞的复苏 |
3.4.4 细胞的冻存 |
3.5 质粒构建与细胞转染 |
3.5.1 PCR扩增反应 |
3.5.2 pcDNA3质粒酶切与连接反应 |
3.5.3 感受态细菌的热休克转化 |
3.5.4 质粒抽提 |
3.5.5 Lipofactamine LTX介导pcDNA3.0-YMO1转染HCCLM3细胞 |
3.5.6 本研究所用其他质粒及转染方式 |
3.6 体外细胞学实验 |
3.6.1 划痕愈合实验 |
3.6.2 Transwell侵袭小室实验 |
3.6.3 同质性粘附实验 |
3.6.4 异质性粘附实验 |
3.6.5 制作细胞生长曲线 |
3.6.6 细胞骨架免疫荧光染色 |
3.7 裸鼠肝癌模型构建 |
3.7.1 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实验 |
3.7.2 体内裸鼠原位肝脏移植瘤实验 |
3.8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 |
3.9 GTPase Pull-Down实验 |
3.10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 |
3.11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 |
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结果 |
1. YMO1 mRNA和蛋白在HCC组织中均呈低表达 |
2. YMO1在肝癌细胞系中低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
3. YMO1低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4. YMO1低表达与肝癌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5. 重组质粒pcDNA3.0-YMO1转染HCCLM3细胞能够上调YMO1的表达 |
6. 上调YMO1的表达能抑制HCCLM3细胞的迁移、侵袭并影响细胞粘附能力 |
7. 上调YMO1的表达可在体内抑制肝癌细胞的成瘤和转移 |
8. YMO1能与RhoC蛋白结合并通过抑制RhoC蛋白活性发挥抑制肝癌侵袭转移作用 |
9. YMO1抑制HCCLM3细胞Rho/ROCK、RAS-MAPK、PI3K-AKT信号通路 |
10. 转录因子PAX5是调控YMO1表达的上游信号分子 |
11. 肿瘤侵袭转移抑制基因PAX5、YMO1与肿瘤侵袭转移促进基因RhoC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孤立性大肝癌分子病理特征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科手术治疗巨大肝癌的疗效分析及生存预测模型的建立[D]. 陈子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2]TACE联合冷冻消融治疗不可切除性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D]. 徐伟. 青岛大学, 2020(01)
- [3]血小板/脾最大径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术后远期复发的应用价值[D]. 莫志远. 郑州大学, 2020(02)
- [4]乙型肝炎相关孤立性大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因素[D]. 米尔阿力木江·麦麦提吐尔逊.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5]孤立性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长期预后因素分析[J]. 高文斌,肖帅,雷雄,杨连粤. 中华外科杂志, 2016(07)
- [6]SIN1通过调控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肝细胞癌侵袭转移[D]. 徐江锋. 中南大学, 2013(02)
- [7]miR-140-5p通过靶向调节TGFBR1和FGF9抑制肝细胞癌增殖和侵袭转移[D]. 杨浩. 中南大学, 2013(02)
- [8]肝癌术后复发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 杨浩,杨连粤.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2(10)
- [9]YMO1通过RhoC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研究[D]. 裴雷. 中南大学, 2012(03)
- [10]中肝叶切除治疗中央型大肝癌[J]. 杨连粤,裴雷,欧迪鹏,吴畏,曾志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