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楚国地质矿冶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先秦时期楚国地质矿冶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题目: 先秦时期楚国地质矿冶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科学技术史

作者: 杜胜国

导师: 王方正

关键词: 楚国,矿冶,科学技术,社会经济

文献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在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古代楚国人们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从楚国立国之初到秦国一统天下这八百多年的时间里,勤劳勇敢的楚国人们将一个偏僻落后的弹丸小国,发展壮大成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方霸主,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后一定有着深层次的动力。众所周知,物质文化是其它一切文化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引擎。因此在考察楚国社会经济成长壮大的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同时应当对楚国人民所创造的科学技术作一番探究。因为没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支撑,楚国绝不会发展如此迅速。而在古代楚国人们所创造的众多的科技成就当中,他们的地质矿冶技术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因为在那个诸侯割据、战火纷飞的冷兵器时代里,谁掌握了先进的冶炼技术,就意味着谁能生产更多更好的劳动工具和战争武器,而先进的劳动工具和战争武器也将会极大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疆域的拓展。以此为背景,本文主要研究了先秦时期楚国的矿冶技术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文章从五个大的方面来完成对论文主旨的阐述。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文章的绪论,简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写作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状况作了简单的总结。最后还介绍了文章写作的思路、研究方法等。 在第二部分中(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对楚国的炼铜技术和冶铁技术作了较为详尽的研究和分析。在炼铜技术方面,以湖北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的考古资料为依据,对古江南铜矿的代表——大冶铜绿山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对铜绿山在楚国当时的重要性做了一个比较说明。在接下来的论述里,对楚国铜矿的发现、勘探与开采技术做了详细的研究。在铜的冶炼技术方面,重点对炼铜原料的构成,即铜矿石、木炭和铁矿石做了分析。对炼铜技术的核心部分,即原料的配比技术做了深入讨论。充分说明了古代楚国人们炼铜的高超技术水平。在关于青铜器的制造工艺一节中,失蜡铸造法是楚国传统的铸造方法。除此之外,还有铸镶法和焊接法也是楚国比较常用的工艺手法。由于先秦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不断进步,楚国的冶铁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楚国本身拥有较高的冶铜技术,所以楚国的炼铁技术在当时也是比较发达的。楚国的冶铁技术主要有生铁的冶炼术和生铁的柔化技术。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如炉温还不够高,铁原料的相对缺乏,楚国的铁器产量和冶炼规模还不够大,因此楚国铁器的生产和制造在当时还是处于一个初级发展的阶段。 在第三部分里(第四章),对先秦时期楚国的矿冶技术水平作了一个综合评述。评述是从四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方面是通过比较古代四大铜矿的开采历史年代的先后,确定了楚国铜绿山在古代铜矿开采历史上的领先地位。第二方面是楚国当时的冶炼规模在春秋战国各诸侯当中是有相当优势的。第三是以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随州曾侯乙编钟为例,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第二章 先秦时期楚国铜的发现、开采及冶炼

2.1 青铜文明及江南古铜矿——湖北大冶铜绿山

2.1.1 铜与青铜文明

2.1.2 楚国青铜器简介

2.1.3 湖北铜绿山铜矿——江南古铜矿的代表

2.2 楚国铜矿的发现、勘探与开采

2.2.1 楚国铜矿的发现及找矿方法

2.2.2 古铜矿的勘探方法

2.2.3 采矿技术

2.3 铜的冶炼技术

2.3.1 炼铜原料及配矿技术

2.3.2 炼铜用炉

2.4 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技术

第三章 先秦时期楚国的冶铁技术

3.1 楚国铁器与铁制农具

3.1.1 铁农具在楚铁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1.2 楚国人冶铁技术的历史渊源

3.2 铁的冶炼技术与铁器制造术

3.2.1 块炼铁与块炼渗碳钢

3.2.2 生铁的冶炼

3.2.3 生铁的柔化技术

3.3 铁农具的使用对楚国农业的影响

第四章 先秦时期楚国地质矿冶技术水平的综合评述

4.1 楚国的矿冶技术水平在当时国内所处的地位

4.1.1 楚国的采矿历史与其它地区采矿历史的对比研究

4.1.2 楚国的冶炼技术及铜矿规模在当时所处的地位

4.1.3 楚国冶铸工艺水平评价——以随州曾侯乙编钟为例

4.2 楚国的矿冶技术水平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与对世界的贡献

第五章 楚国的冶炼技术与经济发展原因的探究及几点启示

5.1 楚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原因的探究

5.2 问题的提出——中外学者关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现代逐渐衰落的认识

5.3 从楚国的科学与经济发展探究近现代科技逐步衰落的原因

5.3.1 楚国的商业经济特征与近现代封建阶级“重农抑商”政策

5.3.2 楚国对待科学及技术人才的做法与秦汉以来封建统治阶级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2007-01-12

参考文献

  • [1].澳斯麦特炉炼铜烟尘预处理脱除砷锌的工艺研究[D]. 王绍宇.武汉科技大学2018
  • [2].炼铜技术对炼铁技术的影响(公元前8世纪~2世纪)[D]. 许书理.郑州大学2010
  • [3].艾萨炼铜工艺物质流对能耗影响的研究[D]. 杨鹤松.昆明理工大学2016
  • [4].炼铜烟灰水洗料浆脱水工艺及机理研究[D]. 高楠.武汉科技大学2005
  • [5].炼铜烟灰制备硫酸锌的实验研究[D]. 杨蘖.武汉科技大学2016
  • [6].奥斯麦特炼铜炉渣改性及铜铁回收的研究[D]. 詹保峰.武汉科技大学2015
  • [7].炼铜电收尘烟尘的综合利用[D]. 刘庆国.江西理工大学2010
  • [8].铜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黄志鸿.江西财经大学2006
  • [9].炼铜烟尘湿法处理回收有价金属的新工艺研究[D]. 王智友.昆明理工大学2009
  • [10].我国钢铁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 胡心灵.西南大学2010

相关论文

  • [1].明清时期徽商与徽州农业互动影响研究[D]. 章新芬.南京农业大学2006
  • [2].中国近代农业引智研究[D]. 强百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3].中国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研究[D]. 付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
  • [4].先秦两汉时期西南铁器的传播与发展[D]. 秦立凯.西南大学2006
  • [5].唐代西南矿冶业与区域经济的开发[D]. 张保强.西南大学2006
  • [6].楚国“镇墓兽”的观赏性解析[D]. 吕晓雯.南京艺术学院2005
  • [7].鄂东楚文化的历史进程与特征[D]. 朱继平.武汉大学2005
  • [8].宋元明清山西铁矿开采与冶铁业发展述论[D]. 郭娟娟.山西大学2006
  • [9].洛雷斯坦暨西亚管銎斧的研究与比较[D]. 武大鹏.吉林大学2006
  • [10].东汉江南经济发展探讨[D]. 范志军.郑州大学2002

标签:;  ;  ;  ;  

先秦时期楚国地质矿冶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