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奶牛热应激的细胞免疫调控及其分子机理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作者: 蔡亚非
导师: 王根林
关键词: 热应激,荷斯坦奶牛,淋巴细胞,免疚调控,原核表达
文献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于揭示与奶牛热应激相关的细胞免疫调控及分子机理。通过全血自动分析仪分析热应激奶牛外周的各项生理指标;流式细胞术分析热应激奶牛外周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半定量RT-PCR分析外周淋巴细胞HSP70mRNA、HSF1mRNA、BC1-2mRNA和Bax-αmRNA基因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分析Bax-αmRNA基因表达;PCR-SSCP技术分析HSP70基因5’-侧翼区SNPs;pET-32a-c(+)表达bHSP70蛋白,并分析了了bHSP70生物活性。研究结果如下: 1 热应激对奶牛外周血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析日平均气温分为37.5℃(高温)、26.5℃(临界高温)和5.5℃(对照)条件下奶牛外周白细胞总数(White blood Cell,WBC)、淋巴细胞总数(lymphocyte,LYMPH)、中性粒细胞(granulocyte,GRAN)、单核细胞(mid-cell,MID)、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ID%)、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AN%)、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血小板比积(platelet-crit,PCT),等各指标的变化规律。 研究发现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14.75×109/L)和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3.85×1012/L)在高温37.5℃时最低,随温度下降而逐步上升。RBC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在37.5℃最低,随温度降低逐步升高,相对于其它两个温度差异显著;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在26.5℃最高(18.82pg),相对于其它温度差异显著。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和MCH水平在高温下明显高于对照组。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篇 文献综述
一、HSP70分子伴侣系统
1 分子伴侣(molecullar champerone)
2 分子伴侣的分类
3 热休克蛋白的发现
4 HSP70家族的基因定位及基因特性
5 HSP70蛋白的结构
6 HSP70蛋白的功能
7 HSP70分子伴侣系统
8 多肽结合功能域结合底物的专一性
9 HSP70的作用机理
10 HSP70和HSP90蛋白共同组成蛋白折叠的中继站
11 展望
二、Hsp蛋白与细胞凋亡
1 Hsps与细胞凋亡
2 HSPs与Fas死亡受体途径
3 HSPs与JNK/SAPK途径
4 HSPs与caspase酶途径
三、HSF的结构与功能
1 HSF的发现
2 HSF的类别与功能
3 HSF的结构
4 HSF活化过程
5 HSF的调节
6 现状与展望
四、有关奶牛热应激细胞免疫调控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 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2 奶牛热应激的基因调控
3 奶牛热应激的基因调节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实验研究
实验一、热应激对奶牛外周血液学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血常规分析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热应激对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流式细胞仪分析热应激奶牛淋巴细胞凋亡率、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3.1 细胞凋亡流式检测的方法的优缺点
3.2 高温对淋巴细胞的凋亡率及细胞分裂周期的影响
参考文献
实验三、热应激奶牛外周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主要设备及分析软件
1.4 实验方法
1.4.1 血样的采集
1.4.2 淋巴细胞的分离
1.4.3 总RNA的提取
1.4.4 RT反应
1.4.5 引物的设计
1.4.6 半定量PCR条件的优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质量
2.2 RNA的反转录效果的鉴定
2.3 各基因的基因扩增的循环圈数的摸索
2.4 内标18s rRNA引物与竞争物(Competimer)比例
2.5 不同温度条件下HSP70mRNA,HSF1mRNA,Bcl-2mRNA及Bax-αmRNA表达水平
3 讨论
3.1 相对定量RT-PCR条件的优化
3.2 高温对外周血淋巴细胞HSP70mRNA,HSF1mRNA,Bcl-2mRNA及Bax-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基因的互作
参考文献
实验四、热应激奶牛外周淋巴细胞bax-αmRNA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和实验动物
1.2 总RNA的提取
1.4 引物的设计
1.5 荧光定量PCR分析初始bax-α基因表达量
2 结果
2.1 bax-α的熔解曲线
2.2 Bax-α基因定量
3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五、HSP70启动子区SNPs与奶牛外周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相关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奶牛血液基因组DNA的提取
1.3 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
1.4 银染
1.5 HSP70 5’-侧翼区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测序及突变位点分析
1.6 分析不同基因型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2 结果
2.1 HSP70 5’-侧翼区的基因调控区分析
2.2 HSP70 5’-侧翼区基因多态性研究
2.3 四种带型奶牛PCR产物序列比较分析
2.4 高温下不同基因型奶牛HSP70mRNA,HSF1mRNA,Bcl-2mRNA,Bax-αmRNA和Bcl-2mRNA/Bax-αmRNA基因表达的差异
2.5 流式细胞仪分析各基因型奶牛日平均气温37.5℃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率
3 讨论
3.1 HSP70基因启动区SNPs的研究意义
3.2 奶牛热应激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研究
参考文献
实验六、牛源HSP70基因克隆、测序、点突变、分子进化、pET32a-c(+)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1 材料和方法
1.1 DNA提取
1.2 bHSP70基因的克隆
1.3 将目的基因bHSP70连接到pGEM(?)-T Easy Vector上(TA克隆)
1.4 DNAstar2.0软件分析
1.5 设计有粘性接头的引物扩增bHSP70基因
1.6 pET32a-c(+)载体的制备(具有粘性接头)
1.7 bHSP70基因双酶切
1.8 pET32a-c(+)-bHSP70重组质粒的构建
1.9 重组pET32a-c(+)-bHSP70质粒转化DE3(BL21)菌
1.10 IPTG诱导bhsp70重组蛋白的表达与SDS-PAGE电泳
1.11 免疫印记(Western-blot)检测rbHSP70重组蛋白
1.12 重组bHSP70生物活性的检测
2 结果
2.1 HSP70基因的克隆
2.2 HSP70的开放阅读框点突变发现及其对蛋白质特性的影响
2.3 HSP70家族蛋白的序列与分子的进化分析
2.4 pET-32a-c(+)-bHSPT0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2.5 IPTG诱导重组质粒pET-32a-c(+)-bHSP70的DE3转化子重组蛋白的表达
2.6 重组bHSP70生物活性的检测
3 讨论
3.1 牛源HSP70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分子进化上的意义
3.2 牛源HSP70基因原核表达及意义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全文创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产甘油酵母培养物缓解奶牛热应激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 刘瑾.南京农业大学2014
- [2].加减白虎汤散剂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郑会超.浙江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热应激对奶牛、奶山羊体内内毒素含量的影响及缓解热应激的营养技术研究[D]. 王立志.四川农业大学2010
- [2].加减白虎汤散剂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D]. 郑会超.浙江大学2013
- [3].持续热应激肉鸡组织中热休克蛋白表达规律与应激性损伤机理研究[D]. 于纪棉.南京农业大学2009
- [4].37℃持续热应激对肉鸡血流动力学和酸碱平衡的影响[D]. 李静.中国农业大学2004
- [5].鸡热应激蛋白HSP70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研究[D]. 罗庆斌.四川农业大学2004
- [6].肉鸡急性热应激损伤及其机理的研究[D]. 李守军.中国农业大学2005
- [7].热应激对雄鼠生殖机能损伤的研究[D]. 姜忠玲.东北农业大学2006
- [8].肉鸡热应激损伤与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研究[D]. 孙培明.南京农业大学2006
- [9].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高温应答机制的研究[D]. 杜娟.南京农业大学2007
- [10].过瘤胃蛋氨酸对奶牛夏季生产性能及淋巴细胞凋亡调控的影响[D]. 韩兆玉.南京农业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