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人工林是人为控制下形成的生物群落,与天然林相比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人工林地土壤养分的退化与否、林下植被是否具有足够的物种多样性和人工林的生长状况是人工林生态系统中有三个非常重要,也颇具争议的问题。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一家河牧场境内,具有26年林龄的华北落叶松和兴安杨两种不同草地人工林地的土壤养分,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以及人工林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初步结论如下:(1)各样地除pH值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人工林样地的土壤养分含量在60cm处受人工林影响很小;两种人工林下的土壤养分衰退趋势不明显。(2)草原区营造人工林也不一定会造成物种多样性和草本植被生物量的显著减少,与所造的林种有关。人工林中心的草本物种变化比林缘的变化大。(3)研究区华北落叶松和兴安杨人工林生长状况均良好。兴安杨的林缘树木不论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量均比林中心的高,而华北落叶松则相反。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与树高、胸径之间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4)草原区是可以适当造林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前言1.1 人工林土壤质量变化研究进展1.2 人工林林下植被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1.2.1 对土壤的改良作用1.2.2 保持水土和防治荒漠化的作用1.2.3 对土壤质量的指示作用1.2.4 促进养分循环中的作用1.3 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进展1.4 树木生长规律研究进展1.4.1 树木个体生长进程分析1.4.2 树木生物量研究1.5 草原人工林地土壤质量及林下植被的研究进展1.6 小结2 研究区概况2.1 研究区的位置2.2 研究区自然概况2.3 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2.4 土地资源条件2.5 天然植被类型与分布2.6 研究区林木资源概况2.7 多伦县生态建设项目2.8 研究区社会环境状况3 不同人工林土壤养分变化及综合评价3.1 研究方法3.2 结果与分析3.2.1 土壤养分各指标分析3.2.2 土壤养分的综合评价3.3 小结4 不同草原人工林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4.1 研究方法4.1.1 样地设置与植被调查4.1.2 Α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4.1.3 Β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4.2 结果与分析4.2.1 研究区植物组成特征4.2.2 多样性指数间相关分析4.2.3 多样性指数主成分分析(PCA)4.2.4 不同草原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Α多样性的影响4.2.5 不同草原人工林对林下植被的Β多样性的影响4.2.6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变化4.3 小结5 两种不同人工林树木个体生长规律及生物量的研究5.1 研究方法5.2 结果与分析5.2.1 两种树木个体生长过程分析5.2.2 华北落叶松与兴安杨单株生物量生长变化规律5.3 小结6 结论致谢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 [1].华北落叶松和兴安杨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研究[J].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8(01)
- [2].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对比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09)
- [3].华北落叶松、兴安杨树人工林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01)
标签:人工林论文; 土壤养分论文; 生物多样性论文; 生长规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