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属性论文-朱其顺,缪国鹏,韩娟,陈志娜,叶韬

食物属性论文-朱其顺,缪国鹏,韩娟,陈志娜,叶韬

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物属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物,四气属性,问卷调查,综合解析

食物属性论文文献综述

朱其顺,缪国鹏,韩娟,陈志娜,叶韬[1](2019)在《常见食物四气属性的问卷调查与科学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食物四气学说的传统观念出发,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来研究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属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人们对于温热性食物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寒凉性食物,对不同类型食物认知度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层次的认知偏差较大。通过对常见食物的四气属性进行综合解析,帮助人们提高对食物属性的正确认识及关注度,指导科学饮食。(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馨,王泓午[2](2018)在《食物蛋白质含量与中医寒热属性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98种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探讨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与中医寒热属性的关系,以期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祖国传统营养食疗学进行诠释。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本草纲目>中的食物养生方》一书中所列98种食材(见附表1)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分析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与食物寒热属性的关系。结果: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的食物寒热属性中差异显着(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平性食物蛋白质含量最高,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最少。但蛋白质含量并非影响食物属性的唯一因素,食物的寒热属性可能同时还与其他营养素及营养素的存在形式,营养素间相互作用存在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加以求证。结论:食物的寒热属性与蛋白质含量有关,提示不同的蛋白质含量可作为对食物的寒热属性的客观量化指标之一。但食物的寒热属性同时还可能与一些其他营养素或非营养素间存在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全国营养与保健食品科学大会暨研发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8-12-11)

赵海岩[3](2018)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食物寒热属性与其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模式的改变促进了人们健康理念的转变,人们开始重视对身体的保健,未病先防理念近几年逐渐流行。这一理念与传统中医“治未病”思想十分契合,其中食疗这一方法倍受推崇。几千年前,中医就已经开始思考食物的药用作用和保健作用。食物也和草药一样被古代中医学家按照不同的性质分为寒性、平性和热性叁种。然而,目前尚无研究证明这种分类是否具有任何分子理论或生物化学理论的基础,食物寒热属性分类与食物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如何?现有的食物寒热属性研究中,大多中医学者希望研究寒热属性不同的食物对生物机体产生的不同影响,但是他们仍通过食物颜色,味道等区分食物寒热属性,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甚至错误。与营养成分相关的食物寒热属性研究中,有些学者使用一些数理统计的方法,如:多次判别法,单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食物寒热属性与某些营养成分具有相关性。但是他们的实验中数据较少,并且使用的数据分析方法较为单一,不能发掘数据内部隐含的信息,所得实验结果虽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不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并且不具备泛化能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分别收集了两个数据集,第一个数据集由人工收集,共有25个营养成分特征。第二个数据集由本文设计的爬虫系统收集,每条数据有99种营养成分特征。两个数据集中,每一条数据都由中医专家对食物寒热属性标签进行标注。在数据分析之前,本文对数据进行了清洗,并使用矩阵补全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补全。实验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和遗传算法找出对分类结果影响较大的元素特征,并抽取出多个子数据集。然后通过多种机器学习方法:支持向量机(SVM)、XGboost、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算法,对各个数据集进行训练,并对食物的寒热属性进行预测,为了提高分类器性能,本文还使用遗传算法对SVM算法进行寻优,最终取得了高达85%的预测准确率。这个结果可以清楚地表明,传统中医对食物寒热属性的分类与食物营养成分含量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本文将使用遗传算法进行特征提取的结果与ANOVA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很多元素被遗传算法和ANOVA同时选择,如磷、蛋白质、脂肪等,既说明了这些元素对食物寒热分类影响的重要性,同时说明了实验结果具有可靠性。实验发现,当食物中含有的热量越多,如能量和脂肪等,食物趋于热性。当食物中含有的水等元素较多时,食物趋于寒性。本文研究模型可以给中医学者判断食物寒热属性提供帮助,提高研究效率。文中提出的对食物寒热属性影响的营养成分定量研究,提高了人们对中医寒热属性的认识,并促进中医在这一领域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4-01)

玉苏甫·吐尔逊,陈敬博,赵洪霄,陶艳丽,李明华[4](2018)在《干寒属性食物与干寒环境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干寒属性食物与干寒环境双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只,每日称体质量、测进食量、饮水量、大便量、小便量并观察各种生物表征的变化。结果:生物表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生物表征第14天表现出舌质暗红,少津,皮毛稀疏,少光泽,蜷缩少动,倦怠,淡漠,反应迟钝,扎堆眯眼,嗜睡,大便半成形、半湿,小便色清长;第21天表现出青紫舌,皮毛松弛,暗淡无光泽,蜷缩少动,倦怠淡漠,反应迟钝,扎堆眯眼,大便不成形、黏糊状,小便色清量少。体质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干预组小鼠体质量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体质量增长缓慢,差异明显(P<0.05);第21天干预组较对照组体质量增长缓慢,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出入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小鼠饮水量明显增加,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饮食量、小便量,大便量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寒属性食物和干寒环境两种因素施加于小鼠后,可以使小鼠产生体质量减轻、饮水量增加等一系列生物表征改变,随着时间的延长或强度增加,干寒属性食物和干寒环境最终可能导致维吾尔医学干寒性气质失调证。(本文来源于《西部中医药》期刊2018年01期)

张娣,安玉香[5](2017)在《食物寒热属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物的寒热属性与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息息相关,寒性或热性食物作用于人体后会通过不同的机制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及生物响应,因而日常饮食中不仅要考虑个人饮食喜好,更要根据自身体质科学地选择搭配食物。(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7年07期)

周立,潘素梅,董小瑜[6](2012)在《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粮食属性、AB模式与发展主义时代的食物主权》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并非经济学视角下的单一商品,而是具有多种属性,并由此带来它的叁大国家安全功能——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食物主权。然而,在当前以发展为主义的时代,粮食属性逐渐被单一化,农业多种功能不断丧失,形成了一个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为特征,贯彻"为钱而生产"这一资本逻辑的农业与食物体系(A模式)。A模式缓解了"谁来养活中国"这样的数量安全问题,带来了"怎样养活中国"的食品安全与食物主权问题。作为替代角色,意图寻回粮食多种属性、农业多种功能,遵循"为生活而生产"这一生命逻辑的B模式正在形成。AB模式之间有战争,有融合,正在双轨运行之中。需要在这一重大变革中采取有利于实现食物主权,促进人类可持续进程的行动。(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高振,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哈木拉提·吾甫尔[7](2010)在《干寒属性食物与不良精神刺激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在电刺激和干寒食物的双重干预作用下,小鼠体重、进食、饮水、大便量、小便量及一系列生物表征的改变。方法采用ICR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日称体质量、测进食量、饮水量、大便量、小便量及观察各种生物表征的变化,计21 d。结果①两因素干预组小鼠体质量在第1~7天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至第8~14天和9~21天,有显着的差异;21 d出入量方面,饮水量存在差异,其他则未见明显差异;②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双因素干预组小鼠出现一系列异于对照组的表现,由刚开始时的活泼到中期出现易怒、皮毛乏泽,尾爪瘦小,对刺激反应敏感;至于后期则出现少动喜卧,对刺激反应不敏感,毛色暗,易于脱落,抓捕抵抗力减弱,尿色深黄色,量少;③通过和同课题组单纯电刺激组的比较,发现双因素的效应并不等同于两个因素完全迭加的效应。结论这两种因素施加于小鼠后,可以产生一系列生物表征的改变,且这种改变有着时程性,符合中医关于证是疾病某一阶段病理本质概括的认识,同时发现两种因素之间存在着不同于单一效应迭加的交互性关系。(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0年03期)

袁秉煃[8](2009)在《对食物的属性莫拘泥过甚》一文中研究指出那是乍暖还寒的春天,一位老先生不慎得了肺炎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温38℃,按医嘱,他吃流质饮食,当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送到床边时,老先生不高兴了,当即要求调换鸭汤。病床护士把营养师请到床边,营养师听罢一愣,医院的流质食谱从来也没有喝鸭汤的先例啊!营养师提出换牛奶如何?也不行,因为老先生饮牛奶后(本文来源于《养生月刊》期刊2009年06期)

袁秉煃[9](2009)在《莫拘泥食物的属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那是乍暖还寒的春天,一位老先生不慎得了肺炎住院治疗。入院时,体温38℃,按医嘱,他吃流质饮食。当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送到床边时,老先生不高兴了,当即要求调换成鸭汤。病床护士把营养师请到床边,(本文来源于《食品与生活》期刊2009年05期)

金沙沙[10](2009)在《张向东:把自然属性还给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用有机食物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价值观,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一种关于如何与自然相处、与他人相处,与自己相处的认识。十年前,当有机食物小小绿色标牌贴在水灵灵的西红柿和黄瓜上,人类吃用化肥催熟的水果与蔬菜只有叁十年的历史,而吃到没有贴标牌的有机食物却有几千年。所以,(本文来源于《小康》期刊2009年02期)

食物属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98种常见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探讨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与中医寒热属性的关系,以期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对祖国传统营养食疗学进行诠释。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本草纲目>中的食物养生方》一书中所列98种食材(见附表1)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H检验)分析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与食物寒热属性的关系。结果:蛋白质含量在不同的食物寒热属性中差异显着(均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平性食物蛋白质含量最高,温热性次之,寒凉性最少。但蛋白质含量并非影响食物属性的唯一因素,食物的寒热属性可能同时还与其他营养素及营养素的存在形式,营养素间相互作用存在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加以求证。结论:食物的寒热属性与蛋白质含量有关,提示不同的蛋白质含量可作为对食物的寒热属性的客观量化指标之一。但食物的寒热属性同时还可能与一些其他营养素或非营养素间存在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物属性论文参考文献

[1].朱其顺,缪国鹏,韩娟,陈志娜,叶韬.常见食物四气属性的问卷调查与科学解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9

[2].李馨,王泓午.食物蛋白质含量与中医寒热属性相关性分析[C].第十四届全国营养与保健食品科学大会暨研发科技创新专题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2018

[3].赵海岩.基于机器学习的食物寒热属性与其营养成分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

[4].玉苏甫·吐尔逊,陈敬博,赵洪霄,陶艳丽,李明华.干寒属性食物与干寒环境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8

[5].张娣,安玉香.食物寒热属性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

[6].周立,潘素梅,董小瑜.从“谁来养活中国”到“怎样养活中国”——粮食属性、AB模式与发展主义时代的食物主权[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7].高振,阿地力江·阿布力米提,哈木拉提·吾甫尔.干寒属性食物与不良精神刺激因素对小鼠生物表征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

[8].袁秉煃.对食物的属性莫拘泥过甚[J].养生月刊.2009

[9].袁秉煃.莫拘泥食物的属性[J].食品与生活.2009

[10].金沙沙.张向东:把自然属性还给食物[J].小康.2009

标签:;  ;  ;  ;  

食物属性论文-朱其顺,缪国鹏,韩娟,陈志娜,叶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